羊行天下-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茧 6(4)
2000年12月28日,星期四,区国资委的领导通知刘瑞旗到位于今天的南京东路河南路口老介福的7楼参加会议。刘瑞旗走向国资委的办公室,发现新世界集团董事会的代表已经坐在了那里。大家都是熟人,没有多少寒暄便直奔主题。根据资产转让的意向,第一笔钱必须在年末付清。这也是上市公司为了年终结算,制订年报的需要。所谓年末,其实也就是28日、29日两天了。而依照惯例,到了12月29日星期五,再进行大额现金的转让是相当困难的。换句话说,所有的钱最好就在28日这一天交付完成。
刘瑞旗问:多少钱?
国资委办公室的负责人说:6000万人民币。
刘瑞旗又问:什么时候要?
那人回答:最好今天到帐。
刘瑞旗看了一下手表,时间已经是下午2点。他稍稍想了一下后说:那就把银行帐号给我,我试试看。
刘瑞旗拿到银行帐号以后,就坐在办公室里,用手机在20分钟时间里一连打了六个电话,要对方将汇票开好当天必须将钱转到上海。他充分留有了余地,报出的数是9000万。
然后便是焦灼而又漫长的等待。刘瑞旗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烟,整个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其实在座的不少人都明白;刘瑞旗是一定能够拿得出这笔钱的;但是并不看好他就在短短几个小时里就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这里还有一个技术问题:大多数银行下午3点半就停止开出大金额的转账支票了。其中有些人不过是想借此机会,煞煞刘瑞旗的傲气!
但是刘瑞旗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一个企业家,一个做品牌的企业家,不仅要有傲骨,而且还要有一股霸气,要有在气势上压倒一切的霸气。他相信自己的朋友与兄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万象集团沸沸扬扬,人心浮动,已经有人传出话来,说刘瑞旗拿不出这么多钱了;更有人传言,说是转制这件事尚未开始,但已经“黄”了……可下午3点敲过,第一张汇票汇了过来,数额是2000万。这是陈伯清从无锡汇来的。在场几乎所有的人都愣了一下,似乎有点不相信一个“乡镇企业”在年更岁末一下子打得出这么一张大面额的汇票。只有刘瑞旗胸有成竹。他让在自己手下恒源祥绒线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胡文忠将汇票复印了一份送到区国资委领导手中,然后将汇票锁进了保险箱。
下午4点半敲过,陆陆续续地又送来几张汇票,500万、600万、700万……总数3000万。这是江阴厂的两位厂长汇出的。年关到了,银行也要盘点算帐,一般是不希望自己银行有大额奖金流出去的。再加上红柳厂一张汇票的数额最大的是700万人民币,于是两位善解人意的厂长就在几个银行分摊凑足了3000万。而其中一张600万的汇票是农村信用社汇出的。
国资委的几个工作人员拿着这张汇票左看右看,嘴里还念念有词“农村信用社……”或许600万的面额是稍稍大了一点。
“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刘瑞旗从他们手里拿过这张汇票他接着讲:“如果你们觉得有问题,我刘瑞旗马上从银行里去提600万元现金来抵这张汇票!”
最后一张汇票是毛二度让自己的副厂长开着车从江阴专门送过来的,时间刚巧5点钟。那位副长厂踏进烟雾腾腾的会议室,见几乎所有的人都瞪大眼睛望着他,还十分担心地讲:“怎么啦?刘总,我迟到啦?毛厂(长)叫我5点准送到,我走进电梯时看过手表,正好5点……”
“没有,没有……没有迟到……”刘瑞旗的眼睛湿润了,他从那位副厂长手里接过汇票。刘瑞旗向毛二度要了3000万,细心的毛厂长怕刘瑞旗难堪,“一分钱憋死英雄汉”,特地给刘瑞旗汇来了3100万!
从国资委的领导吩咐刘瑞旗准备交付6000万元人民币,仅仅不过半天时间,刘瑞旗就拿到了这一笔钱,而且大大超过了6000万,总数为8000多万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表明了刘瑞旗在恒源祥所有加盟厂厂长心目中的为人与威望,也表明了所有的加盟厂都期盼着刘瑞旗继续高举恒源祥品牌这个大旗,带领他们去发财致富!
这里还有一段插曲:一位至今还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战略投资者、刘瑞旗的一位亲密朋友曾对刘瑞旗言之凿凿地表示:他愿意出全资收购恒源祥,事成后他只占49%的股份,51%由刘瑞旗与恒源祥管理层掌控。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刘瑞旗继续经营恒源祥这个品牌……刘瑞旗非常感谢自己朋友的美意。但他与陈伯清、毛二度们思虑瑞三,决心还是由自己来经办这件事。
然而一波虽平,一波又起。按照区领导的意见,这次涉及到转制、并转让给刘瑞旗的主要有两块:一是恒源祥品牌,二是恒源祥下属的七个子公司。这七个子公司的股权分属42个人。虽然刘瑞旗本人是这七家公司控股的第一大股东,但依照公司法的规定:每一位股东在涉及到公司转让时,股东都有优先买卖的权利。那么这42个人中是否有人自己想将这公司买下的意愿?是否有人不同意将这公司的股份转让给刘瑞旗?于是集团公司的监事长从刘瑞旗手里拿过这七家股东共42个人的名单,亲自出面,一个个打电话。除了两个人的电话没有打通外,其余40位股东均同意将手中的股权转让给刘瑞旗……
破茧 6(5)
2000年的12月28日,半夜11点30分,刘瑞旗将6000万汇票的复印件正式递交给区国资委的领导,不久黄浦区国资委的领导正式出面找刘瑞旗谈话,通知他:同意将原隶属于万象集团的这两大块股权,转让给新世界集团,再由新世界集团,转让给刘瑞旗。从而完成了恒源祥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变革——转制。
这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的一个尝试。这是在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路线指引下的一个实践。上海黄浦区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工作者,一位理想主义者,一位思想者,一位一心一意钻在品牌这个概念里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脚踏实地的实践者,被历史、被命运、被自己的兄弟与朋友从后台推上了前台!从这一天起他真正成为恒源祥品牌的拥有者,他将引领着恒源祥人去创造它的百年辉煌!
接下来便是签约,在双方律师的顾问与指导下,双方草签了大大小小共92份合同与条约。当最后一份文本签署完毕时,黄浦江上海关大楼的巨钟叮叮咚咚敲了五下,东方既白,黄浦江上霞光万道,一片灿烂……
2001年1月9日,上海万象集团与上海新世界集团正式签署了《关于上海万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上海新世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恒源祥品牌及相关七个子公司的股权》备忘录。
一个月以后,即2月9日,万象集团与新世界集团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协议,即万象集团拟以9200万元的总价转让上海恒源祥绒线有限公司等七家子公司的股权。其中6000万元已在12月28日交付,余下的钱在2001年6月30日以前付清(以后变更为在2001年2月21日前付清)。但是笔者今天可以透露给大家的是,刘瑞旗为此支付给相关方面的价格要远远超出9200万元人民币。
2001年2月18日,上海万象集团借汉口路上的解放日报社多功能厅召开200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经过与会股东的认真审议与书面表决,通过了恒源祥绒线有限公司等七个子公司整体转让给上海新世界集团。
其实,以上这一切都是走一个程序,走一个形式,而这个程序,这个形式,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作为上市公司必须要走的。一直到这一天,即2001年的2月18日,恒源祥才正式与万象集团脱钩。一切的恩恩怨怨,一切的是是非非,一切的功功过过,都成了过眼烟云……
2001年2月21日,南京东路上的南新雅大酒店,碰巧,这里也就是南京东路恒源祥的旧址,下午2点,在酒店的会议室里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以刘瑞旗为代表的恒源祥集团管理层用9200万人民币的代价,正式实现了对恒源祥这个品牌以及下属七个子公司的收购。9200万资金全部到位,签字仪式结束协议当场生效。第二年年底刘瑞旗又将位于金陵东路上的恒源祥大厦买了下来,从而完成了恒源祥转制的全过程。
当签字仪式全部结束时,黄浦区的一位领导曾这样问过刘瑞旗:小刘,对于这些天来所发生的一切,你有什么感想?
刘瑞旗回答说:我真是感慨万千。我第一个感觉是,作为一个经营者,我被解放了!
那位领导认真地望了他一眼,语重心长地讲:是解放了一个能人。小刘呵,现在束缚你的那些条条框框都没有了,你可以放开手脚去干了。你晓得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你吗?你可不要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刘瑞旗没有回答。他明白,对于真正关心他的领导和朋友来讲,对于真正企盼着他带领大家去发财致富的恒源祥员工来讲,他们所需要的不是语言,而是行动。转制,并不是他这个“终极者”的终极目的,他的目的是做大做强恒源祥这个品牌。他已经有了一系列的打算与计划……
恒源祥历史上新的一页就这样开始了。“朝霞开宿雾,众乌相与飞”,恒源祥迎来了自己70多年历史上最美好的时光,前程似朝阳一样的辉煌。
龙腾
龙腾 1(1)
惊心动魄的转制在平静之中度过。刘瑞旗长袖善舞;品牌运作炉火纯青。他思维活跃,不时有新的举措推出。其中最出色的是在澳大利亚挫败世界毛纺业与时装界的巨子,摘取“金羊毛”。
2002年2月,在中国的北方依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然而在中国的南方,在广东却已是“一番微雨一番晴,淡淡春容照眼明”。南粤大地,春潮涌动。2月19日,在广东高州,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对着正在进行“三讲教育”的乡、镇、县的领导干部,作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讲话,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重要思想一经提出,如春风拂面,温暖了亿万中国人的心。
也许是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深入阐述,时任中国发展计划委员会主席的曾培炎,在国家经济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私营企业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应该同国有企业享有同等地位”,政府将取消对私人投资和私营经济发展不利的税收、土地使用、就业和进出口方面的所有限制和歧视性规定。私营公司还将可以在上海、深圳两地的中国股票市场上市。曾培炎的讲话一经公开发表,外电纷纷评论,说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第一次对私营经济提出这样宽容优惠与鼓励发展的政策。
其实,时代发展到这一步,党中央对私营经济提出这么一系列重大的政策调整,是非常不容易的。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工业领域,国营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0。75%,集体企业占19。2%,两者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