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342-喉科指掌 >

第1章

342-喉科指掌-第1章

小说: 342-喉科指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喉科指掌
作者:张宗良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57年  



属性:夫医之为类最繁,其为道甚难,而于咽喉一科则尤难之难者也。咽以纳食,喉以纳气。纳食者,为胃 
脘,下通于脾,从土化,纳气者,为肺脘,下通于心,从金化。金性燥,其变动为涩,涩则闭塞而不仁,故 
喉病谓之痹。土性湿,其变动为泥,泥则壅胀而不通,故咽病谓之肿。治咽喉者,夫人能知之,而至其 
证之虚实寒热,与夫治法之攻补升降,所为剖析于毫芒,折衷于疑似者,非聆音切脉、辨气察形,鲜不以 
铢黍之差,成淄渑之判,即或兢兢 ,试探揣摩,恐不得当。顾势急而救之以缓,伤重而扶之以轻,因 
循之害,其去谬戾几何,故曰难之难者也。吾郡留仙张先生素精医理,其于咽喉一科,究心益深且久, 
采缉成方,参以己见,条例详细,裒集成编。自神气脉理,以及色之青红紫白,音之高下沉浮,一一皆有 
注释,了然指掌,较 列眉,合诸所治之症,如灯取影,百无一失。真济 之慈航,拯危之宝筏。其所经 
验取效,盖不可胜纪。同人咸怂恿付剞劂,俾远近之习是道者,流传其说,发挥其蕴,其为功于世宙也, 
何可涯量。是为序。 
x乾隆丁丑春王二月赐进士及第浙江提督学院共部左侍郎长洲彭启丰芷庭氏拜撰x 

卷之一
咽喉大纲论
属性:夫咽喉者,左为咽,右为喉。咽属胃,喉属肺, 
乃一身之总要,百节之关防,呼吸出入之所也。经云∶ 
一阴一阳结而为喉痹。痹者闭也。有风、有寒、有火、 
有湿、有毒、有虚,或风火相传,或寒湿相聚,其症 
不一,变幻不测。故漫肿而痰多者风也,淡白而牙紧 
者风寒也,紫色不肿而烂者伏寒也,红肿而脉浮者风 
火也,脉沉实烂而不肿者毒也,脉细数而浮者虚火也, 
细迟者虚寒也。风火寒湿毒虚,皆类而推之可也。大 
凡初起之症,胗右寸洪紧者,肺风也;两关浮数者、 
胃火肝风也;左寸浮洪者,心火也;右寸沉迟者,□ 
伏寒也;沉数者,伏热也,右尺洪大者,三焦火旺也; 
左尺洪而有力者,肾虚火也。此数部脉者,乃大略 
也。可总用六味汤加减治之。若凶险等症,须胗其 
脉、相其形,再详其受病之源,细诘其所起之端,而 
用药对病自然愈之速矣。故凡治咽喉之症,其要在于 
脉与形名耳。经云∶神圣工巧,不过望闻问切,以此 
推详,庶无差误。余习几十年来□□□□□见其效, 
今谨集要方九方,制药法、看治法临症□□□□□□ 
诸其人也。 

卷之一
喉舌分经说
属性:喉有二孔,左为咽,属胃(纳食之关。)右为喉、属肺 
(纳气之关。)口内上 属胃(阴分),下 属脾(阳分),舌之中心属 
心,四围属脾,舌根亦属心经,小舌名帝丁属胃。 
喉之左右通舌根者肝经,外两耳垂下肝经。舌白苔属 
寒,黄苔者属热,如焦黄者热甚,黑者热之极。凡舌 
苔不论黄焦黑,以指摸之而滑有津者,非真热也,不 
可一味凉药,用八味丸引火归原之法。大舌边红,脾 
之火也,可用清凉之剂。喉痈地位属肝,再进内寸许, 
或烂或肿,俱属脾胃火毒之症。结毒者亦有之,但两 
关脉浮者,非结毒也,沉者为真。此乃分经之大略,若 
喉舌诸症,另后分形,细查无谬。 

卷之一
咽喉看治法总要
属性:(共十四条) 
凡治毒症之法,须看其气血壮盛者,多服凉药不 
妨。如气血衰弱者,凉药不可多用,多则气血愈衰, 
即用十八味神药为妥。 
凡治喉中红肿者,须视或痈、或蛾,认症不真不 
可下他药。先用六味汤一服,吹金不换。然后查清, 
加减可也,切不可轻易加减。急者先针患上出血亦可。 
凡帝丁在咽喉当中,为人一身之主宰,动刀针时 
切宜防犯,犯则血出不止。痼肿极难治也。 
凡夜深看症,须得细照,再三推详。如见症不真, 
不可轻用刀针,乱投药石,先服六味汤一帖,令患者 
漱吃,以俟天明再看。 
凡看症或病者痛肿,口不能开,吹药不得者,灸 
颊车穴三、五壮,或用通关散吹鼻内,或煎水灌于鼻 
中亦可,令病者连连咽下,开口为度。 
凡针舌下两边青筋,血出鲜者易治,成块黑者死。 
若痰血热结于胸中,连服凉膈散,消痰解毒为妙。 
凡诸药料,必须拣道地者预备,俱为细末,临期 
急用,将白滚水泡一刻,去渣,频漱咽下为度。如煎, 
不可多煎,数滚为准,多煎则不效矣。 
凡每年有时疫喉风,俗名鳗鲤瘟。两腮肿胀,沿 
街遍巷有一门传染者,此症乃少阳经之患。用六味汤 
加苏叶、羌活、牛蒡、柴胡各一钱,服之可愈。如一 
门人多,用十服之料,煎一大锅,每人分吃。 
凡针必须以银打就,细如大引针,头上一粒如菜 
子样,略凿一小缺。有用针头灸之法,取其易放艾员耳。 
凡艾要陈者为妙,员如小绿豆大,置于针头缺 
处,以香燃之灸,或多少不一,看症之轻重耳。(此为针 
头灸。) 
凡喉枪不可用钢阔头长大者。近来病患多畏用手 
法,况喉间地步窄侧,如动手之时,病者或摇头退缩, 
恐伤他处。必要或铜,或金银,外打一小筒,中藏利 
刃,收放在手,捺出则锋露,收之则藏,不伤别处矣。 
凡针身、首、四肢之穴必用细针,惟十指五穴,可 
用三棱针针之,以血多为妙。 
凡看症,若病者以舌叠起,则不见喉间矣。必须 
以物压之,则舌不叠起矣。或骨,或牙,或角皆可,压舌之具。 
凡治应病方药,必须根据此分量,不可因药味太 
重,以大黄等为峻利,心生疑忌,不敢服之。余存心 
济世,决不用重剂误人。古云∶有病则病当之,岂有 
害于患者哉。更不可轻听人之言,反误其事。惜乎! 

卷之一
十六绝症
属性:舌卷囊缩 油汗如珠 哑喉呛食 
吐血喉癣 声如锯错 鼻 唇青 
脉细身凉 角弓反张 十指无血 
喉干无痰 六脉沉细 大便十日不通 
天柱倒折 两目直视 壅痰气塞 
喉菌不治 

卷之一
又四绝症
属性:走马喉风 锁喉风 走马牙疳 
缠喉风 
(此四症皆凶险之症。若不吐、不泻、针之无血、药不能入,俱为不治,医者 
慎之!) 

卷之一
右手图
属性:r右手图p05…c14a1。bmpr 
肺脉浮涩而短,脾脉缓而散大,命门脉缓而悠洋。 
三部之脉,呼吸四至为平,反此则病。迟则寒,数则 
热,细缓则虚寒,细数虚热。 
(右手三部∶寸属肺与大肠、关属脾与胃、尺属命门三焦。) 

卷之一
左手图
属性:r左手图p05…c14a2。bmpr 
心脉悠洋缓散,肝脉沉而弦长,肾脉虚细(女尺宜大, 
四至为平,反之则病。)病脉同前。 
(左手三部∶寸属心与小肠,关属肝与胆,尺属肾与膀胱。) 

卷之一
针穴图
属性:r针穴图p05…c14a3。bmpr 
颊车穴∶足阳明胃经 
少商穴∶手太阴肺经 
商阳穴∶手阳明大肠经 
中冲穴∶手厥阴心胞络 
关冲穴∶手少阳三焦经 
少冲穴∶手少阴心经 
凡六穴应病行针。 

卷之二
精选应用诸方
属性:(九方) 
漱咽喉七十二症总方──六味汤(治一切咽喉不论红白, 
初起之时,漱一服可愈。) 
荆芥穗(三钱) 薄荷(三钱,要二刀香者妙) 炒僵蚕(二钱) 桔 
梗(二钱) 生粉草(二钱) 防风(二钱) 
上药俱为末,煎数滚去渣,温好,连连漱下, 
不可大口一气吃完。如煎不得法,服不得法,则难见 
效。须根据如此为度。倘要紧之时,煎及白滚水,泡之 
亦可。(此乃总方,看症之形名,然加减他味后临症可细查。) 
雄黄退肿消痰药(凡初起之症,风痰上壅者,吹之即退。) 
银硝(一两二钱,水飞过用) 玄明粉(二钱) 白硼砂(二钱) 雄 
黄(八钱,拣上好红明大块者。) 
上俱为细末吹用。若伤者、烂斑者,恐太痛,不可轻用。 
金不换吹药(治火症痘疳、牙疳、喉间溃烂者,吹之甚妙。) 
人中白(五钱, 存性用) 细柏末(三钱) 青黛(六钱) 玄明粉 
(三钱) 白硼砂(三钱) 西瓜硝(八钱,制法在后) 冰片(三分) 
上为细末吹用。若烂斑有深潭者加龙骨、象皮、 
赤石脂(各三钱),同研吹之。痘疳加川连、胡连、甘草、 
人中黄、银粉雪(即瓜硝之飞出者也。)每金不换重一钱,五味 
各加(五分),合搽之。喉癣、喉疳加银粉雪每钱(三分)。 
烂喉八仙散(凡咽喉溃烂者服此药。) 
人中白(一两, 存性用) 生大黄(一两二钱) 生石膏(五钱) 玄 
参末(六钱,盐水炒) 黄芩(一两四钱,酒炒) 玄明粉(七钱) 僵蚕末 
(三钱) 瓜硝(八钱) 轻粉(一钱) 
共九味研末,每服二钱,放舌上,津化咽下,连 
连不断,则烂斑自去矣。 
散痰珠黄散(治风痰上壅之症,每服三钱。) 
金星礞石(一两五钱,同硝炒) 生大黄(一两五钱,末用) 白硼 
砂(一两) 玄明粉(六钱) 瓜硝(八钱) 真川郁金(六钱) 海浮石(六钱) 
共研为末用。若痰多者,用五钱生大黄泡汤送下。 
如不然,即六味汤药水送下亦可,淡姜汤亦妙。 
通关散吹药(治咽喉急症。) 
细辛末(一钱) 猪牙皂(三钱) 藜芦(二钱) 白矾末(一钱) 
俱为细末,冲滚水,灌喉间。淡姜汤亦可。 
十八味神药(治一切烂喉毒症。) 
川黄连(一钱) 白藓皮(二钱) 黄芩(二钱,酒炒) 紫地丁(二钱) 
当归(二钱) 赤芍(二钱) 河车(二钱) 山栀(一钱五分,生) 生龟板(三钱) 
木通(一钱) 甘草(二钱,生) 川芎(一钱五分) 连翘(二钱) 乳香(五分) 
金银花(二钱) 花粉(二钱) 皂角刺(一钱五分) 知母(二钱,盐水炒) 
以上诸药滚水煎服。结毒加土茯苓(四两)、何首乌(四 
两),煎汤代水服。火症烂喉加生大黄(四钱)、生石膏(四钱) 
为妙。 
灵保玉枢丹(治一切毒症,兼毒喉。) 
山慈菇(洗去毛,净末焙,二两) 文蛤(一名五倍子,净焙二两) 麝 
香(三钱) 雄黄(五钱,红明大块者) 千金子(四两净去油壳一两) 红牙 
大戟(四两五钱为净末一两五钱) 草河车(二两五钱为净末二两) 
以上诸品共为细末,择天德月德天医黄道吉日, 
或五月五日午时亦妙,斋戒焚香洁净,用浓米饮汤调 
和打成千余下为度。每服五、六分,甚者一钱,可查 
《外科正宗》上乃见其神效。 
结毒紫金丹(此方治杨广疮毒喉症,唇鼻破坏,并下疳等症,服 
之可痊。服者必须土茯苓汤送此药下,余作茶。凡毒瓦斯随经络而结,恐喉间小 
舌皆能结聚。故治咽喉者,不可不知。) 
龟板(五两炙焦,浸酒浆内,再炙,反复炙之,涂酒三次,焦黄为度。 
即研成细末净二两。龟自死为败,大者更妙) 石决明(九孔者佳,童便浸 
一次炙净末二钱) 朱砂(大块者佳,净末二钱) 
以上其研极细,烂米饭捣为丸,小绿豆大,每 
服一钱。若病在上,饭前食,病在下,饭后食。若满 
身筋骨痛,用酒服。腐烂者,土茯苓、何首乌同煎服。 
其功胜于五宝散。 

卷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