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622-诸病主病诗 >

第2章

622-诸病主病诗-第2章

小说: 622-诸病主病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亦病气痛,亦病怫郁,亦病气血不疏通。) 
脉促惟将火病医(三焦有郁火,)其因有五细推之(气、血、热、痰、饮,)时时咳嗽皆痰 
积,或发狂 与毒疽,(皆瘀血之故。此言总言促脉病。) 
数见关中为动(其象数见关中,形圆如豆,无头无尾,厥厥动摇,寻之有,举之无,不 
往不来,不离其处。动脉亦为神气不安,脱血虚劳。) 
动脉专司气与惊,汗因阳动热因阴,或为泄痢拘挛病,男子亡阳女子崩。(此首总言动 
脉病。) 

正文

属性:(其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不进不退) 
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浮滑风痰,滑数痰火,短滑宿食,)上为吐逆下蓄血 
,女脉和时定有胎(女人督脉滑,血热、经不通,和滑为有孕。此首总言滑脉病。) 
寸滑膈痰生呕吐(右寸病,)心惊舌强缘热故(左寸病,)当关宿食肝脾热(左关,肝热, 
头目 
为患,右关,脾热,口臭,吐逆、宿食不化,)渴痢 淋看尺部(左右同。此首统言左右手滑 
脉病。) 

正文

属性:(其象虚细而迟,来往极难,一止复来,三五不调。) 
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寒湿入营痹为血,女人非孕即无经(女人左尺涩, 
无孕主血少,有孕胎病或漏。此首总言涩脉病。) 
寸心虚痛乖营卫(左寸心肺虚耗不安,及冷气心痛,右寸营卫不和,上焦冷痞,气短, 
臂酸 
,)脾弱(右关涩,脾弱不食,胃冷多呕)肝虚(左关弱,肝虚血散,肋胀胁满,身痛)关内逢 
,左尺伤精兼及疝,右寒小腹足胫 (又兼大便闭,津液不足。此首统言左右两手涩脉病。) 

正文
人迎
属性:(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 
表候人迎属腑阳(人迎主外感六淫,属表腑也,阳也,)风浮暑弱紧寒伤(如人迎脉浮, 
主伤 
风,六淫仿此,)湿应沉细火热数(热虚数,火洪数,)四末清寒表散良(人迎又主四肢病。) 

正文
气口
属性:(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 
气口为阴里脏看(气口候内伤七情及伤饮食,属里,脏也,阴也,)怒濡忧涩散因欢(如 
气口 
脉濡,即因伤怒,余皆仿此,)恐沉思结惊多动,悲紧还推何部干(诊得气口濡涩等脉,并看 
与何 
部相关,即知何脏受病。如气口脉濡即属肝病,而肝脉又适弦硬是也。此首单言气口内伤七 
情之病。) 
饮食伤留脾脏因,通肠快胃法相应,人迎气口俱沉紧,夹食伤寒病日增。(此首言气口 
内伤饮食之病,及人迎气口俱伤之病。) 

正文
阳维
属性:(以左手为主,其脉从寸部斜至外者是也。右手反看,则从寸部斜至内矣。) 
阴维脉起会诸阳(阳维脉从少阴斜至太阳,发足太阳之金门,而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 
于阳 
白,故所会皆阳,)根柢于阴表是彰(阳维主一身之表,)风府风池应并刺,长沙法设桂枝汤( 
风池风府二穴,阳维之会也。仲景法,先刺二穴,却与桂枝汤。) 

正文
阴维
属性:(左手为主,其脉从寸部斜至内者是也。右手反看,则从寸部斜至外矣) 
阴维主里会诸阴(阴维主一身之里,其脉从少阳斜至厥阴,发足少阴之筑宾,至顶前而 
终, 
故所发所至皆阴也,)却起于阳根自深(阳根阴,阴根阳,故此二脉,又为荣卫之纲领,)心 
痛病来详洁古,理中四逆法堪寻(洁古云∶阴维为病若心痛,其治在足少阳三阴交,乃阴维 
所起也。又按仲景法,太阴症用理中汤,少阴症用四逆汤,厥阴症用当归四逆汤,酌其剂 
以治阴维之病。即洁古所以治足少阳三阴交也。) 

正文
阳跷
属性:(不论左右手,其脉从寸左右弹者是也) 
一身左右阳专候(是跷主一身左右之阳,)脉得阳跷六腑和,表病里安阳分愆(阳跷在肌 
肉之上 
,阳脉所行,通贯六腑,主持诸表,故其为病,亦表病里和,)法兼汗下治无讹(洁古云∶ 
阳病则寒。若在阳表当汗,桂枝汤、麻黄汤。若在阴里当下,大小承气汤。) 

正文
阴跷
属性:(不论左右手,其脉从尺部左右弹者是也。) 
诸里相持通五脏(阴跷在肌肉之下,阴脉所行,通贯五脏,主持诸里,故其为病,亦里 
病表 
和,)脉行左右有阴跷(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病来阳缓阴多急(阳跷病,阴缓阳急,阴跷病 
,阴缓阴急,)诊察须从阴热调(洁古云∶阴病则热,甘草干姜汤。) 

正文

属性:(不论左右手,其脉三部中央俱浮,直上直下者是也) 
督司阳脉称为海,循背而行遍后身(督脉起胞中,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 
故为 
阳脉之海,)脊强头沉虚实判(督脉为病,实则脊强而发厥,虚则头重,)上冲作痛苦吟呻(督 
病又往往自下冲上而痛。) 

正文

属性:(不论左右手,其脉丸丸,横于寸口者是也。) 
任承阴海因名任(任脉亦起胞中,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 
天癸从 
生阴有阳(任主天癸,乃天之元气,任脉充,然后冲脉旺,月事时下而有子,故真阴之盛, 
必由真阳之实,)若使结阴阳气绝,疝瘕崩带腹前殃(任脉病,非阴自病,实由阴中无阳, 
故疝瘕崩带,皆结阴之故。) 

正文

属性:(不论左右手,其脉来寸口中央坚实,径至关者是也) 
冲俱督任起胞中,独主先天精血充(冲脉亦起胞中,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波要 
,故 
曰十二经脉之海,又为先天精血之主,故又曰血海,)本病须分寒火逆(冲脉病,一曰寒逆, 
阳不足也,一曰火逆,阴不足也,)更传肝肾患无穷(经云∶冲病传肝肾,发为痿厥。) 

正文

属性:(不论左右手,脉来关部左右弹者是也) 
约持诸脉遍腰环(带脉起少腹侧、季胁下,环身一周,络腰而过,如束带状,所以总约 
诸脉,) 
肝肾心脾上下安(带之上心脾,带之下肝肾,)湿热滞留中间断,淫淫白物下无端(心脾上郁 
,肝肾下虚,停湿为热,留滞中分,必病作而流白物。) 

正文
附录运功规法
属性:余辑《杂病源流》,凡脉症方药,所以讲明调治之者,似已详备。然刘海蟾云∶医道通 
仙道 
,则修炼家导引运动之法,所以却病延年者,未始不可助方药所不逮。盖既已却病,自可延 
年。在修炼家固以延年为主,而欲求延年,必先却病,在医药家则以却病为主也。故《杂病 
源流》中,于每病方论后,有导引运动之法,可以却此病,即附载于末,总期医者、病者 
,展览及之,以备采用,庶获万病回春也。但其法有专治一病者,既分载于各病之后,而又 
有总法数条,不必每病皆为遵用。而时有必采取者,亦不必一病全用总法。而或有此病则用 
何法,彼病又用何法者,既不得赘列于各病之末,而又无处可以混入,故特附于此,如于各 
病运功中,见有宜用归元、周天、艮背、行庭,及绦法、通关、涤秽等法者,查明此处所载 
诸法,应如何引运,遵而行之,无漏无遗,自可却病,可延年也。 

正文
南北规中引
属性:(诸法皆本《保生秘要》,系明俞俞道人曹士珩元白氏所着) 
凡人亡念奔驰,不思回头,盖不知有己。然学道初入门,及乎却病初下手,每云先要筑 
基炼 
己者,何也?己者,意中之土也,时时返念守中。然昆仓至于涌泉,周身前后之窍,虽各家 
传授,各取其善,若能精守其一,皆可起病,不必得一望二,持两可之见,而辩孰是孰非。 
余诀云∶总之摄心归一,专其一处,皆可止念,故取身中有后二窍为则,其归元取用父母生 
人受气之初,而能聚气之原,运动周天,可参艮背通关之效。然艮背者,昔林子阐教为最, 
余受之家传快捷方式而更妙。若夫运动,则贯彻任督二脉,兼以导引,则神功烁见矣。 

正文
南旋式
属性:【归元诀窍】 归元者,父母生人受气之初,剪断脐带,一点落根元也。有生之后,情 
欲 
雕琢,未免精耗气散,不能返本,须求安土敦仁之法。盖土者归元也,人者仁也,以一点仁 
心,敦养于土,六根皆归于元,心有所注,久久凝定,便觉真种常在,方可用意营运。行之 
之法,提意出上,斡旋造化,从左而右,先运脐轮,收而放,放而复收,以还本位,不离这 
个,念自归真矣。 
【周天】 先立安土守中,得诀纯熟,后行周天,流通一身,散彻四肢滞气。其法从 
前运 
于脐轮,由小而大,大而收小,根据次而上,至璇玑穴向左臂打圈而下,至曲池,经内关溯掌 
心及指尖,圈出手背外关,而上肘后肩井,及大椎而下,运于尾闾,由上复下过玉枕,逾昆 
仑泥丸面部,上鹊桥,降重楼,达胃口过脐,至玉柱,复气海,行于右腿,历膝关,由鞋劳 
穴穿足背,至指尖转涌泉踵后,上运过阴谷,通尾闾,又圈至顶门,如前下鹊桥,根据次送左 
腿,似右法而落涌泉,又升泥丸及璇玑穴右行,照左手转过肩背,贯昆仓而下摄元海,如此 
将周身经脉宣畅,徐徐回转,但意至而气相随,是为有作之周天法,亦可与造化参。 

正文
北旋式
属性:【艮背诀窍】 易曰∶艮其背。艮者,止也,其象属土。背从北方水,属于阴。心从南 
方火 
,属于阳。人能以南火而投于北水之中,得以水火交而既济,所谓洗心退藏于密也。盖五脏 
六腑根蒂,皆系于此。所谓止者,先立内念之正,而止外念之邪也。然大道贵无念,虽立正 
念亦是念也。当明内外两忘以忘而离亡,必先忘其外者,而后定其心,自忘其内也。故初 
学 
之士,静坐片时,将万虑扫除,凝神定志于本穴之中,背之腔子里,平心元虚处,初起口念 
太 
乙救苦(咒四,)而渐归于心、归于背,存无守有,念兹在兹,有复冥于无,神自虚而灵矣 
。 
【行庭】吾身一小天地也,周身三百六十骨节,七孔八窍。一窍相通,窍窍光明,而 
干旋 
坤转。前属于天,后属于地。前从左旋,后运右转。前后相通,周乎其天,则知人与天一矣 
。其法,从艮背守念,念而提出腔子,行其背数十回,复收归腔稍空,又营运至两肾之间, 
念刻许,从肾中意想,溯尾闾,起运上泥丸,经明堂、人中接下承浆,降重楼至于心脐之间 
,约下脐上三指为则,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之中,而为立极定枢。悬一斗杓行于脐下一寸三 
分,斡旋上升,左转于心之后,右旋下降于肾之前,循环不息,上行由背之北,下行由脐之 
南,如北极定枢,斗柄推旋者,若转则以意随之,不转则以意引之,久而炼度,所以混其气 
,且所以和其神也。 
【通关】 从北极定枢,斗柄大旋三遍,天地包罗,行于脐下,分开两路,旋下两腿 
之前 
,联系不至,双行转脚底,向后绕元海,上至命门会合,从右转左,大旋三遍,从椎骨下分 
行两肩,经肘后外关达掌心,循内关过肩井,由项后透泥丸,行明堂,渐落双瞳,自面部 
下胸膈,会心窝,从左转下降,大旋三遍,如前脐下分开,循环遍体,周流营运。卯酉二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