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有钱人并不难-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部分 家庭创业奔小康7.“商业情报处”有钱可赚
一说起“情报处”,往往让人联想到战争时期刺探情报的军事部门。一个好的情报可以决定一次战斗的胜负甚至会左右整个战局,其实商战如实战,在企业经营或个人创业过程中,商业情报的作用也非同小可,一个好情报带来巨额效益或救活一家企业的报道曾多次见诸报端———一句话,情报能创造效益。同样,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手段和个人资源,开家收集和有偿转让情报的“商业情报处”也大有银子可赚。从银行辞职的李颖女士就依靠她的“商业情报处”实现了创业梦想。
李女士在银行先后从事过计算机网络、文秘和调研工作,后来看到个人创业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便辞去公职,一心一意琢磨起了如何创业。
凭着多年的银行工作经验,她知道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金融业来说,在硬件、服务等条件相当的情况下,谁掌握了存款信息、找准了营销目标,谁就会在竞争中获胜。正因为这样,许多银行千方百计地动员员工或聘用社会信息员广泛收集信息,并对有价值信息进行重奖。而她在银行工作时,与市政府、统计局、人民银行以及国有企业等单位打交道较多,人员也较为熟悉,加上她对信息管理和电脑网络也比较精通,于是,她决定利用个人优势,开家“商业情报处”。
首先,她在当地浏览率较高的信息港申请建立一个叫“商业情报网”的网页,与一些网站建立了链接,并将“商业情报网”的内容登录到各家搜索引擎上,多方位打出了为金融、保险、证券以及企业融资、改制、经营提供“特供情报”的广告。此后,她马不停蹄地穿梭于政府、招商引资、财政等部门之间,通过老熟人了解和掌握有价值信息;定期通过互联网搜索查阅相关网页内容,并订阅了大量的报刊和剪报资料,及时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收集和整理。
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她偶然得到一个消息:某某单位将对一项金额为2亿元的基金向银行进行协议存款招标。此后,她迅速收集与此相关的基金规模、运作时间、常规招标利率等信息,并结合前期收集的各种金融信息连夜撰写了《某某基金招标信息》及《竞标意见书》。第二天一早,她就拿着这份重要情报,找到了一家重视存款信息工作的银行,银行领导看后如获至宝,当场承诺事成给予重奖。基金招标开始后,这家银行由于得到信息早、准备工作充分,于是轻松击败对手,一举竞标成功。此后,银行兑现承诺,付给李女士8000元的情报费。
初次尝到情报赚钱的甜头,李女士便越干越有劲头。某保险公司为了研究制定营销策略,想做一项关于当地保险市场的调研,苦于掌握的数据和情况太少,于是找李女士帮忙。因为李女士平时注意收集资料,加上她各方面关系较广,结果很快向保险公司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保险市场调研及分析。保险公司验“货”后非常满意,及时支付了2000元的“情报费”。其实,李女士提供的这些情报几乎全是公开的秘密,比如,全市各区县的财政收入、居民人均收入、人均储蓄额等资料曾刊登在年初的当地报纸上;全市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以及分红、家财等险种的营业额从各公司网站以及他们印制的宣传资料、新闻通稿中也能查到;其他一些关于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政策等内容也能从政府、监管部门的政讯资料和领导讲话中找到。只是由于她平时注重收集,所以到了用的时候,便如同囊中取物一般轻松。通过众多成功的业务合作实例,以及互联网和其他媒体的宣传推介,李女士的“商业情报网”逐渐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客户群体也不断扩大。
在站稳本地市场的基础上,李女士又以发展的眼光盯上了全国市场。她招聘了多名学信息的兼职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报刊等媒体对各行各业的有价值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研究分析,定期编发石化、煤炭、金融保险、招商引资、个人创业等十多个门类的商业情报汇编。此后,她通过电子邮件群发、信函等方式定期向全国的部分客户赠阅。由于她编辑的情报汇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于是许多客户便申请成为了会员。目前,她在全国已经发展了500多个会员客户,每个订户的年费为800元,这样她每年的营业额就高达40万元———依靠“商业情报处”,李女士既为众多的客户带来了效益,也使自己走上了成功的创业之路。
“商业情报处”不用专门的办公场地,一台电脑、一根宽带网线便可以开张,同时,“情报处”投入少、回报率高,确实是一项非常好的创业项目。但李女士的实践经验告诉大家:开“商业情报处”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周密谋划、科学营销事关创业的成败。
占有众多情报资源是创业成功的基础
在所有情报收集方式中,最便宜、最全面、最及时的莫过于互联网,用户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的复合搜索功能进行搜集。比如,想搜集煤炭价格方面的信息,可以在引擎内容栏打上:“煤炭(空格)价格(空格)信息(空格)各地”,这样就会准确地搜索出全国不同城市的煤炭价格信息。另外,不同网站的搜索功能也不尽相同,从信息搜索量来说,Google、百度性能较好,中华搜索宝、新易超级搜索器、飓风搜索通等搜索软件效果也不错。除了搜索以外,也可直接从网站浏览,根据客户构成情况,可以将一些网站分门别类建立收藏夹,比如了解政务信息、投资动态的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网站;了解化工、机械、建材以及金融、保险等内容的行业网站;了解客户竞争对手信息的企业网站等等。同时,要处理好与相关信息部门的关系,必要时可从不同部门聘请兼职信息员以及订阅相关报刊和剪报资料,以使自己手中掌握的情报资料更加全面、实用,为业务开展打下基础。
提高情报质量和突出特色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商业情报一般分为业务情报和行业情报,有些行业情报能从互联网上查到,但有些具体业务方面的情报则要依靠其他渠道去搜集。比如某项具体产品的市场情报,则需要组织专题的调查活动,并依据调查结果对市场占比、增长预测等要素进行研究,实际操作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商业情报处”应当量力而行,切忌什么“活”都揽,自己不熟悉的、能力所不允许的则不要强揽,否则草草应付会砸了自己的牌子。同时,要提高对情报的分析能力,必要时可聘请兼职的情报分析员,对情报提出指导性建议,突出一切为客户的服务特色,力争每一件情报都是“精品”,让客户感到物超所值。另外,要处理好提高情报质量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关系,不能单纯为了搜集高端情报,而违反国家关于保密和正当竞争的法律法规。
科学营销是创业成功的保证
商业情报与其他商品不同,它带有一定的虚拟性,有时是先有商品,然后找市场,有时是先有了客户需求,此后才能生产商品,这就使客户信任和接受商业情报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注重创意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有机结合:一是要对“商业情报处”进行广而告之,设计好业务推介书,利用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二是要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开展营销活动,主动上门征求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情况,为客户量身定做适合的产品;三是对于行业信息类的情报可以通过邮件群发的方式,先向客户赠阅,取得客户认可后再进行有偿服务;四是可以建立“商业情报查询网”,在保证网页质量、取得一定浏览率的前提下,对信息内容进行锁定,只对会员开放,会员支付年费后可凭密码从情报网上搜索、浏览合适的信息。而这时作为“情报处长”的您,在做好网络信息维护的前提下,只需坐在家里等着数钱就行了。
第五部分 家庭创业奔小康8.创业找准冷门
———修电脑硬盘月收入超万元
从事电脑工作一般三十来岁就算年龄偏大了,因为电脑技术日新月异,对观念新、思维灵活的年轻人更为适合。可谁曾想到,今年已经52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林乐建却在当地电脑行业站稳了脚跟,并且成了远近闻名的电脑硬盘维修商。现在,小到几十元的硬盘坏道修理,大到千元的公司数据恢复,他日均的业务量高达30多人次,月收入高达1万多元。
老林是中石化系统的一名内退职工,曾在企业电视台从事电器维修工作。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对电子类产品似乎有天生的悟性,加上勤奋和锲而不舍的钻劲儿,他对电器维修逐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用同事们的话说,有“影”的(电视机、VCD),出“声”的(收音机、录音机),会“跑”的(钟表、摩托车),没有老林不会修的。因为有这些手艺,在单位时他可是个大忙人,公家的事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个人找他修电器修表的也络绎不绝,除了认真干好工作以外,老林没少利用业余时间为大家服务。办理内退以后,虽然清闲了许多,但和过去不同的是,奖金没有了,各种补贴取消了,而家庭日常花费却一分也不能少,关键是正在中国音乐学院学钢琴的女儿更是需要高额的学习费用,以致家庭开支经常会捉襟见肘。为了家庭生活,更是为了孩子,老林开始琢磨如何找准门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进行创业尝试。
第一桶金
一次,一位朋友找老林修电脑显示器,顺便说起单位电脑的硬盘坏了,打算过几天买个新硬盘,关键是旧硬盘数据的丢失对单位可谓损失惨重。朋友的话使他突发灵感:现在用电脑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硬盘故障维修率相应提高,同时,电脑病毒猖獗也经常造成电脑数据的丢失,如果学会维修硬盘和恢复数据的技术,为用户排忧解难,岂不是一条很好的生财之道吗?于是他和朋友商量,看能不能“死马当做活马医”,把坏硬盘拿来让他修修看。朋友说:修电器你没说的,但硬盘是高科技产品,在咱当地还没听说谁能修硬盘呢!但最后朋友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老林送来了那块坏硬盘。
此后,老林闭门谢客,一头钻进他的小屋,潜心研究起了电脑硬盘。他先从网上查阅关于硬盘结构、维修等方面的资料,把那块硬盘拆了装,装了拆,连续几个晚上苦思冥想,反复琢磨。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之后,凭借过去电子维修技术的积累和几天来对电脑硬盘近似痴迷的钻研,他终于查出了硬盘线路板上的故障,换了个小零件以后,那块硬盘竟然被修好了,并且丢失的数据全部得以恢复。
他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的时候,这位朋友说啥也不相信,可当他亲手从硬盘里找出了那些曾倾注单位员工汗水的数据时,竟然像孩子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个劲儿地说:老林真是太神了!省下了买新硬盘的开支,保住了珍贵的数据资料,朋友单位的领导特地登门感谢并给了老林3000块钱。老林再三推托,说自己只不过是搭上几天工夫而已,又没有什么成本,说啥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