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31-婴童百问 >

第8章

131-婴童百问-第8章

小说: 131-婴童百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为末,水煎半盏,时时少与服,又有热痛亦啼叫不止,夜发面赤唇焦,小便黄赤与三黄丸,人参汤下。 
x乌沉汤x 见第十六问。 
x沉香降气汤x 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塞,心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 
卧不安减食。 
香附子(二两半、炒、去毛) 沉香(一钱) 砂仁(三钱) 甘草(七钱半) 
上为末,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之,清晨雾露空心服之,去邪恶气,使无瘴疫。 

卷之三
胎惊风第二十三问
属性:胎惊风者,以胎妇调适乖常,饮酒嗜欲,忿怒惊扑,母有所触,胎必感之,或外挟风邪,有伤于胎,故子乘母气, 
生下即发也。其候,月内温壮,翻眼握拳噤口,身腰强直,涎潮呕吐,搐掣惊怖啼哭,腮缩囟开,或颊赤面青眼合,不 
可误作慢脾眼合,妄用温药。视其眉间气色,红赤鲜碧者可治,若色黯黑、青黑者不治,虎口指纹曲入里者可治,反出 
外者不治。其治法解散风邪,利惊化涎,调气贴囟,甚则以朱银丸利之。面青拳搐者,当服保命丹、钩藤散、全蝎散。 
x朱银丸x 见第三问。 
x保命丹x 见第十四问至圣保命丹。 
x钩藤散x 见第十六问。 
x全蝎散x 见第二十四问。 

卷之三
胎风遍身软第二十四问
属性:此症生下如汤火泼,因胎热母肥,如脑额生疮难治,乃胎内失于扶持。如脚上有疮烂,此儿不满五年。如未满腊前 
便撮口,两拳相握,腰项如随,便知脏腑中生邪毒,此只三朝,定不可疗。男指向里,女指向外,尚可医治,逆候则不 
须投药饵矣。更看眉中有青筋碧色,应须有命,若眉红,断不可治。如有可治之症,但用全蝎散、钩藤散等剂。 
x钩藤散x 见第十六问。 
x全蝎散x 治诸痫胎痫。 
全蝎(一个) 琥珀 朱砂(各少许) 
上为末,每服一钱,麦门冬煎汤调下。 
x又方x 亦名全蝎散,治急慢风,大能定搐。 
全蝎(大者七个、薄荷叶包炙、黄色为度) 僵蚕(三个、炒) 辰砂 麝香(各少许) 
上为末,石榴皮煎汤下,直指用蝉蜕、甘草、南星。 

卷之三
项软第二十五问
属性:项软者,乃天柱骨倒也,极难调治,其患不在心脾。此因曾吐泻之后,亦伤寒无汗,失表而然,本非久病 羸,四 
肢不收卒然而成此疾。项软头似石,面红唇赤,只因肝胆有热,致令项软,肝受热风者,速与祛风退热,然后用强筋之 
剂贴项,立见安和。如此症若生下便如此,乃胎气不足,或惊风后得此,乃是宽缓不收,名曰五软,果难得药,胎风并 
病后软,可服钱氏地黄丸补肾。若卒暴如此者,只是肝经有热,当服泻肝丸,贴项当用附子南星末,以生姜自然汁调贴 
项上可也。 
x泻肝丸x 治肝热生风,眼目上视,搐搦急惊可服。亦退热疏风,又名泻青丸。 
当归 龙胆草 川芎 栀子仁 大黄(煨) 羌活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如芡实大,朱砂竹叶汤化下。 
x地黄丸x 见第八问。 

卷之三
五软第二十六问
属性:五软者,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是也。无故不举头,肾疳之病。项脉软而难收,治虽暂瘥,他年必再发。 
手软则手垂四肢无力,亦懒抬眉,若得声圆,还进饮食,乃慢脾风候也,尚堪医治。肌肉软,则肉少皮宽自离,吃食不 
长肌肉,可服钱氏桔连丸,莫教泻利频并,却难治疗。脚软者,五岁儿不能行,虚羸脚软细小,不妨荣卫,但服参 等 
药,并服钱氏地黄丸,长大自然肌肉充满。又有口软则虚舌退场门,阳盛更须堤防,必须治膈却无妨,唇青气喘则难调治 
也。 
x桔连丸x 见第八十一问。 
上为细末,别研入麝香五分,用猪胆七个,分药入胆内,浆水煮,候临熟,以针微扎破,以熟为度,取出以粟米粥 
和丸如绿豆大,每服至二三十丸,米饮下,量大小与之无时。 
x地黄丸x 见第八问。 

卷之三
五硬第二十七问
属性:五硬则仰头取气,难以动摇,气壅疼痛连胸膈间,脚手心如冰冷而硬,此为风症难治。肚大青筋,急而不宽,用去 
积之剂,积气消即安。恐面青心腹硬者,此症性命难保。如风症,只根据中风治之,必有回生之理,小续命汤加减治之尤 
良,羌活散等剂皆可用。 
x小续命汤x 治中风不省人事,涎鸣反张,失音厥冷。 
麻黄(去节) 人参 黄芩 川芎 芍药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炒) 汉防己 官桂(去皮各一两半) 防 
风(七钱半) 附子(炮、去皮脐、七钱半) 
上除附子杏仁外,并捣为粗末,次入二味夹和。每一钱,姜枣煎,食前服。有热去附子,官桂减半。 
x羌活散x 见第二十问。 

卷之三
风症风热第二十八问
属性:小儿中风者,以其血气未定,寒温失调,内则盛热蕴蓄,外则腠理开虚,故风邪乘其外虚而暴中之,其状昏不知人, 
壮热狂躁,搐掣气粗,口噤涎潮是也。心中风则偃卧不能倾侧,发热失音,其舌焦赤,若汗流唇赤者可治,灸心俞,或 
唇间白黑青黄,乃心坏为水,或面目青黑,时时竦动者并不治。肝中风则踞坐不得低头,左胁疼痛,诸筋挛急,头目转 
动,上视多怒,其目青,若绕两目连额微青,唇青面黄者可治,灸肝俞;大段青黑,其目一黄一白不治。肾中风则踞坐 
面浮,腰脊痛引小腹,其耳黑,若两胁未有黄色起者可治,灸肾俞;或胁间如黄土,发直而齿黄赤者不治。肺中风则偃 
卧胸满、喘息咳嗽、躁闷汗出,其鼻白,若目下至鼻四围,及唇口皆白色可治,灸肺俞;或色带黄,乃肺坏为血不治。 
脾中风则踞坐腹满,皮肉 动,四肢不收,其唇黄,若一身通黄,口吐咸涎者可治,灸脾俞;或手足青而厥冷者不治。 
凡人为风邪所中,皆自背上五脏俞而入,风入于颔颊之间,则口 而牙噤。风塞于咽喉声音之间,则语不出而失音。风 
与气搏,气与痰隔,则喉间如鼾 之声响。是风也,始入于肤腠,次达于经络而搏于经脉,筋得寒则拘急挛痛,得热则 
缓弛不随,风挟寒邪,即挛急也,风挟热气,即缓弛也,拘挛脉必浮紧,缓弛脉必浮洪,寒者小续命汤,热者追风毒锉 
散之类。脉浮者病在表,脉实者病在里,脉促者病在上,在表者散之,在里者利之,在上者涌之,若虚而寒者,则乌附 
之类又不可缺,古人治法,虽以灼艾之类为本,亦当消息权度而投剂焉。虽然风寒暑湿,皆能中人,况又有因气而中风 
者,人之骤病,莫急于中风,仓卒之际,若未能精审,且与下气豁痰。盖中风皆因痰郁气滞而作,先用通关散以疏之, 
急以南星、生姜、木香煎汤,调苏合香丸灌下,牙紧者,南星、细辛末,入麝香、乌梅肉点擦牙自开,进药之后,痰消 
气下,病势稍苏,即详审五脏外症而调理之,宜省风汤、羌活散,势甚者防风通圣散、化风丹、牛黄散、钩藤散、至宝 
丹等剂,可选用之。 
x通关散x 治卒暴中风,昏塞不省人事,牙关紧急,药不得咽下。 
细辛 薄荷 牙硝 雄黄(各等分) 
上为末,每用少许,吹入鼻中,候喷嚏,然后进药,或用白梅擦牙,更以菖蒲末着舌下,牙关即开,仓卒可用。 
x小续命汤x 见第二十七问。 
x追风毒锉散x 治中风内外皆热。 
大黄(二钱) 郁李仁(炒、二钱) 桑白皮(炒半两) 槟榔(半两) 防风(半两) 羌活(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黑豆三十粒同煎,乳食后服。 
x省风汤x 见第十四问。 
x防风通圣散x 治小儿热甚惊风,或斑疹出不快者,更热剧黑陷将欲死者,或风热疮疥久不愈者,诸般风热。 
防风(去芦、半两) 荆芥(二钱半) 川芎(半两) 锦纹大黄(半两) 当归(半两) 薄荷叶(半两) 芍 
药(半两) 麻黄(去根节、半两) 芒硝(半两) 石膏(细纹者、方解者非、一两) 黄芩(一两) 桔梗(一两) 
滑石(六两) 甘草(二两) 白术(二钱半) 山栀子(用小者、大者非、二钱半) 
上粗末,每服二钱,姜二片,水一盏,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服,或卒中久不语,或暴喑不语皆治。 
x化风丹x 见第十九问。 
x钩藤散x 见第十六问。 
x至宝丹x 见第二十问。 

卷之三
痉第二十九问
属性:夫发 之候,先伤于风,又感寒湿致之,此虚极生热、热极生风之甚者也。伤风发热,头痛汗出,又自呕逆,汗之 
必发 。湿家发汗稍多亦发 。此症项强直,腰身反张,摇头螈 ,口噤不语,发热腹痛不惺惺,其状可畏,病在足太 
阳经。刚 无汗,柔 有汗。其面红眼赤,牙紧手张,痰涎壅盛,昏聩烦渴,小便赤涩,先谵语而发者,此刚 也,无 
汗当发汗。其大便滑泄,不语不渴,先手足冷而发者,此柔 也,有汗当解肌。并以小续命汤加减,刚 去附子用麻 
黄,柔 用附子去麻黄,大便利厥逆者,则以熟附佐之。其间一症,身体壮热,谵语口干,手足反微寒,大便反滑泄, 
此为刚柔不分之 ,无汗葛根汤主之,有汗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要知无汗则用麻黄,有汗则谨勿用也,此古方之所禁。 
其若痰塞气盛,则南星、半夏、茯苓以消其痰,枳实、陈皮、紫苏以顺其气,痰消则风止,气顺则神清,然后审其热之 
轻重而解利之,热轻者败毒散,热盛者小柴胡汤解之。壮热有汗,胸满口噤切牙,而大便秘者,是为内实,大承气汤下 
之,后用大柴胡汤解之。 最难痊,十救其一,过三日难治,请早图之。 
x小续命汤x 见第二十七问。 
x葛根汤x 见第十六问。 
x桂枝加葛根汤x 治头疼、项背强KT KT ,汗出恶风者。 
桂枝 芍药 甘草(各六钱) 葛根(一两三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生姜枣子煎服。 
x败毒散x 见第五十问。 
x小柴胡汤x 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胁满痛,呕吐哕逆,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 
不利,大便秘涩,或过经不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疼痛烦热,经血适来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 
人参(去芦三钱) 甘草(炙三钱) 黄芩(三钱) 柴胡(去芦、八钱) 半夏(汤泡七次、焙、干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去滓,温服不拘时。 
x大承气汤x 治刚 ,胸满内实,口噤切牙,大热发渴,大便秘涩。 
大黄 芒硝(各半两) 浓朴(一两) 枳实(二枚)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三片,水一盏,煎半盏,温服。 
x大柴胡汤x 治伤寒十余日,邪气结在里,往来寒热,大便秘涩,腹满胀痛,谵语,心中痞硬,饮食不下,或不 
大便,五六日绕脐刺痛,时发烦躁。及汗后如疟,日晚发热,兼脏腑实,脉有力者可服。 
柴胡(去芦、八钱) 黄芩 赤芍药(各三钱) 枳实(去瓤、麸炒、半钱) 半夏(汤泡七次、切片焙干、一钱 
半) 
上锉散,姜枣煎,加减服之,欲下加川大黄三钱。 

卷之三
夜啼客忤惊啼第三十问
属性:夜啼者,脏冷也,阴盛于夜则冷动,冷动则为阴极发躁,寒盛作疼,所以夜啼不歇也,钩藤散主之。或心热烦啼, 
必有脸红舌白,小便赤涩之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