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60-玉机微义 >

第71章

560-玉机微义-第71章

小说: 560-玉机微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桃仁承气四顺饮柴胡饮选用察其在气在血 渴者清之大渴者白虎汤小渴者凉膈散 小便不通 
者利之导赤散八正散之类当求上下三焦何经而用药惊者分轻重安之 泄者察寒热分之 
已显 证所用之药 
出不快化毒汤 出太多犀角地黄汤 地骨皮鼠粘子汤 咽不利桔梗甘草粘子汤 烦者桔 
梗甘草栀子汤 
肺不利紫草甘草枳壳汤 
太阳出不快荆芥甘草防风汤 
阳明出不快升麻加紫草汤 
少阳出不快速翘防风汤 
四肢出不快防风芍药甘草汤 

卷五十小儿治法
治风之剂
属性:小续命汤(一名宽筋汤)治小儿吐泻之后因虚生风螈 神昏涎盛不利 
麻黄(去节半两) 防风(一分半) 芍药 附子 人参 川芎 白术 防己(各一两) 黄 
芩(一分) 桂枝 甘草(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三岁一钱水煎入姜枣有汗者去麻黄钱氏大青膏治小儿热盛生风欲为惊搐血气 
未实不能胜邪故发搐也大小便根据度口中气热当发之 
天麻末(一钱) 白附子(一钱半) 蝎梢(半钱) 朱砂(一字) 麝(一字) 乌蛇肉(酒浸 
焙干半钱) 青黛(一钱) 天竺黄(一字) 
上同为末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大月中儿粳米大 
天麻防风丸(见后) 
按以上三方风自内因者宜此汗之可见里之表证与外因不同矧有惊风痰热食热等类者临证 
并宜选择 
驱风膏 
泻青丸加辰砂蝎尾 
按此表里药也 
浴体法 
天麻末(二钱) 蝎尾 朱砂(各半钱) 乌蛇肉(酒浸为末) 白矾(各三钱) 麝(一字) 
青黛(三钱) 
上同研匀每三钱水煎入桃枝一握并叶五七枝温洗之勿浴背 
涂囟法 
麝(一字) 蝎尾(半钱) 薄荷叶(半钱) 蜈蚣末 牛黄末 青黛末(各一字) 
上研匀熟枣肉剂为膏新绵上涂匀贴囟上四方可出一指许火上灸手频熨百日里外儿用此法 
谨按世俗周岁上下小儿诸风搐证用浴体掐洗法得汗立效殊胜火灸盖艾有误加于风热阳痫 
也慎之 
局方败毒散治小儿伤风身热鼻塞 
(方见热门) 
拔萃防风苍术汤治小儿邪热在表恶风风寒所伤 
防风(半两) 苍术 石膏(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川芎 黄芩(各二钱半) 
上为粗末每二钱入姜薄荷叶煎 
升麻黄芩汤治小儿中风身热头项强自汗表不和也 
升麻 葛根 黄芩 芍药(各五钱半) 甘草(二钱半) 
上 咀每二钱水煎 
按此二方阳明经药也 
大羌活汤治风热 
(方见寒门) 
钱氏塌气丸治脾风腹胀 
胡椒(一两) 蝎尾(半两) 
上糊丸粟米大每五七丸至一二十丸 
按此宣风补脾药也 
羌活膏 
(见后惊剂) 
全婴方加减惺惺散治小儿伤风风热及伤寒鼻塞发热惊悸头痛咳嗽时行风热 
苍术 川芎 细辛 羌活 防风 白芷 天花粉 甘草 赤芍 桔梗 麻黄 荆芥 当 
归薄荷 
上等分水煎一钱入姜 
按此太阳例药也 
以上诸方宜随诸经轻重选用 
僵蚕散治小儿中风不语失音关鬲不通精神昏愦 
僵蚕(半两) 羌活(一两) 麝(半钱) 
上为末二岁半钱姜汁少许调和汤浸服又以菖蒲末于舌根上频用之 
桂菖散治小儿急中风失音不语 
桂心(一两) 石菖蒲(一分) 
上为末三岁一钱水煎服若大病后不语者用猪胆汁调下未语再服 
按此二方出太阳例可见中风伤风例不同故录之 

卷五十小儿治法
治寒之剂
属性:仲景桂枝汤治感冒风寒身热恶寒自汗 
麻黄汤治胃风寒身热鼻塞寒栗无汗 
桂枝麻黄各半汤 
小青龙汤治感风寒脉缓发热腹痛或利 
理中汤治感寒腹痛 
(方并见寒门) 
谨按世俗治伤寒多不本仲景初法矧小儿乎惟近代郑友端集全婴方于伤寒多采其例言桂枝 
汤自 
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不验江淮间惟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以前桂枝证加黄芩一分谓之 
阳旦汤夏至以后有桂枝可加知母石膏各半两或加升麻一分若病患素虚寒者正用古方不在加减 
也可谓得其旨趣故兹寒例与夫变证法并见本论今不详录但以变法一二附于下 
葛根升麻汤 
(方见升麻汤) 
上 咀水煎 
按此方阳明药也世俗用治小儿伤风及发 疮疑似之间者皆用之故收入然亦须审谛而行之 
可也 
故王海藏云活人言伤寒头痛如破者连须葱白汤次又不已者葛根升麻汤恐太阳流入阳明用断其 
路故以此汤主之地黄汤内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是知阳明药非太阳药也人或初病太阳证便与此 
汤是遗太阳不惟遗经反引太阳邪气入阳明不能解也其变可胜言哉故不可不慎之况小儿乎 
麻黄黄芩汤治小儿伤寒头痛身壮热无汗鼻塞目涩小便清者知不在里可汗之 
麻黄(三钱) 赤芍 黄芩(各一钱半) 甘草(炙) 桂枝(各半钱) 
上为粗末水煎 
按此太阳例药也 
惺惺散治伤寒时气风热痰壅咳嗽气不和 
桔梗 细辛 人参 甘草(炙) 白茯苓 白术 栝蒌根(各一两) 
上为末每二钱水煎入薄荷五叶一方加防风川芎各一分 
按此少阴例药也 
东垣麻黄升麻汤治小儿寒郁而喘喉鸣脐中鸣腹满鼻流清涕脉沉急而数 
麻黄 草豆蔻(各一钱半) 益智仁(一分半) 浓朴 吴茱萸(各二分) 甘草(一分) 当 
归尾 升麻 曲末 苏木(各半分) 柴胡 黄芩(各一分) 红花(少许) 蝎(二个) 
上 咀作二服水煎稍热服 
按此太阳例药也然有所兼之证故用是变法随证加减之也 

卷五十小儿治法
治热之剂
属性:钱氏泻青丸治肝热搐搦脉洪实 
当归 龙胆 山栀 川芎 大黄 羌活 防风 
上等分蜜丸鸡头大每服一丸 
按此泻乙木之阴火药也治风热表里之剂 
泻心汤治心经实热 
按此泻丁火药也 
泻黄散治脾热目黄口不能吮乳 
按以上治己土湿热之药风胜湿甘寒泻火也与以上并治实热之剂 
泻白散治肺热目黄口不能吮乳喘嗽 
按此泻肺邪之有余补辛金之不足也 
导赤散治内热小便赤黄心躁睡语 
按此治丙火药也 
安神丸治邪热惊悸面黄颊赤 
按此治心肺胃热气分药也清镇之剂 
以上方并见热门 
地黄丸治疳热肾虚泻血失音身瘦目翳生疥解囟不合长大不行可服取效 
(方见补虚门) 
按此治癸水不足药也 
地骨皮散治小儿肌热 
白虎汤治小儿发热而渴 
(方并见热门) 
生犀散治小儿肌热 
生犀 地骨皮 赤芍 柴胡 葛根 甘草 
上 咀水煎 
按此少阳阳明药也 
鳖甲饮治小儿骨热潮热盗汗 
鳖甲(炙) 地骨皮 秦艽 柴胡 枳壳(炒) 知母 当归(等分) 
上 咀三岁一钱水煎加桃柳枝各三寸乌梅一个 
按此少阳厥阴药也气血之剂 
镇心丸治内热生惊痰盛 
甜硝(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炙) 寒水石(烧一两半) 山药 茯苓(各二两) 朱砂 
(一两) 脑麝(各一钱) 
上为末蜜丸鸡头要红入胭脂 量儿大小与服 
按此手太阴少阴足阳明太阳药也 
化毒丹治心胃内热惊悸 
生熟地黄(各五两) 天门冬 麦门冬(去心焙各三两) 玄参(二两) 甘草(炙) 甜硝( 
各二两) 青黛(一两半) 
上为末入硝炼蜜丸如鸡头大每半丸或一丸水下 
按此手足太阴少阴药也 
甘露饮子治心胃热咽痛口苦生疮上攻牙龈肿 
(方见热门) 
大黄丸 
(方见伤风门) 
绛雪丹治小儿诸热阳盛发狂躁不安目赤烦渴 
芒硝(一两) 朱砂(一两) 
上为末浸蒸饼为丸鸡头大三岁儿一丸砂糖水化下无时 
按以上二方阳明例药也 
易老羌活黄芩苍术甘草汤治壮热体重而泻 
羌活 黄芩 苍术 甘草 
上等分 咀水煎服 
按此太阳阳明药也 
陈氏人参清膈散治小儿潮热自汗骨蒸 
人参 柴胡 当归 芍药 知母 桑白皮 白术 黄 紫菀 地骨皮 茯苓 甘草 
桔梗(各一两) 黄芩(半两) 石膏 滑石(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三钱水煎入姜 
按此手足太阴足少阳厥阴阳明药也虚热烦热气血皆可用 
谨按以上诸方姑随轻重例因举其概至于食热痰热惊热等候宜于后方内选用 

卷五十小儿治法
治湿热攻下之剂
属性:钱氏牛黄夺命散治小儿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胁扇动陷下鼻张闷乱嗽渴声嗄痰涎潮塞俗谓 
之马脾风者 
黑白牵牛(各一两半一半炒) 大黄 槟榔(各一两) 
上为末三岁儿每服二钱冷温水调下涎多加腻粉少许无时 
通膈丸 
大黄 牵牛 木通(等分) 
上为细末水丸粟米大每三五十丸量大小虚实与服 
按以上二方阳明例药也 
治惊之剂 宜与风痫门兼看 
钱氏凉惊丸 
草龙胆 防风 青黛(各三钱) 钩藤(二钱) 牛黄 麝(各一字) 黄连(五分) 龙脑( 
一字) 
上糊丸粟米大每三五丸金银汤下 
按此治风热之剂也 
局方天麻防风丸治小儿惊风身热喘粗多睡惊悸手足搐搦精神昏愦 
天麻 防风 人参(各一两) 蝎尾(炒半两) 甘草 朱砂 雄黄(各二钱半) 牛黄 麝 
(各一钱) 僵蚕(炒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樱桃大朱砂为衣每一丸薄荷汤化下 
按此治风痫通关窍药也 
三因方治阳痫惊风热证面赤身热发搐直视牙紧 
朱砂(一钱) 腻粉 麝(半钱) 芦荟 白附子 甘草(各二钱) 胡黄连(一钱) 蝎梢( 
七个) 僵蚕(七个) 金箔(七片) 赤脚蜈蚣(一条炙) 
上为末二岁以上服半钱金箔薄荷汤下 
按此治风热痰之剂透关通经络药也 
全婴方睡红散治小儿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目瞪神昏 
牛黄 硼砂 脑子 真珠 水银(砂子各半钱) 青黛 蝎尾(炒) 京墨(烧) 南星 半 
夏( 
同上姜制一斤) 蛇含石(淬各一钱) 金银箔(各十片) 麝香(一字) 乌蛇尾(并项下七寸并 
酒浸一宿取出去皮骨炙一钱) 
上为末三岁一字薄荷汤下 
按此治风热痰药通关透肌骨之剂也非风邪下陷者不可轻用 
东垣朱砂安神丸 
(方见热门) 
按此宁心清神凉血之剂也 
谢氏夺命丹治急惊不省人事眼定不动牙关不开唇白并黑者 
南星 半夏(各四钱为末并以生姜汁和作饼子晒干) 真珠(新白者二钱) 巴豆(去油净 
一钱) 朱砂(四钱) 金箔 银箔(各十片) 轻粉 麝(各半钱) 
上九味各为末和匀飞罗面打糊为丸如黍米大每一岁儿一丸灯芯汤下 
比金丸治小儿风热丹毒急慢哑惊 
前夺命丹中减去金银箔加真郁金末三钱丸如上法 
利惊丸 
前比金丸中去郁金加脑子半钱白颈蚯蚓一条用刀截断首尾两头齐跳者用之去土秤二钱丸 
服如上法 
按此三方导痰药也白饼子加减法 
按以上诸方治阳痫之药不问急慢但系阳证诸热者宜随表里轻重择用之 
钱氏温惊丸 
天南星(为末入腊月牛胆中百日阴干为末四两) 朱砂(一钱) 天竺黄(一两) 坯子胭脂 
片脑(各一钱) 
上用牛胆汁和丸鸡头大每一丸小者半丸砂糖水化下 
羌活膏治脾胃虚肝所热盛生风或吐泻后成慢惊者 
羌活 川芎 人参 白附子 赤茯苓(各半两) 天麻(一两) 僵蚕(炒) 干蝎(炒) 白 
花蛇 
(酒浸焙各一分) 川附子(炮) 防风 麻黄(各三钱) 肉豆蔻 母丁香 藿香叶 沉香 木 
香(各二钱) 轻粉(一字) 真珠末 牛黄(各一钱半) 龙脑(半字) 麝(一钱) 雄黄 辰砂 
(各一分以上七味各另研) 
上为细末熟蜜剂旋丸大豆大每服一二丸食前薄荷汤或麦门冬汤下 
三因方治阴痫慢惊 
黑附子(锉去皮) 南星(生) 半夏(各二钱) 白附子(一钱半) 
上研细井花水浸七日每日换水浸控干入朱砂二钱麝一钱拌匀每服一字薄荷汤下量大小与 
服或丸如粟米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此白丸子方也因分两不同故两存之 
经验方保生锭子治急慢惊风 
蛇含石(四两火 醋淬十数次研为极细末) 南星(一两先泡细切再炒) 白附子(去皮一 
两) 朱砂(三钱另研极细) 麝(一钱) 
上为细末用糯米粉煮作饼捣和前药令匀作锭子临用薄荷汤浓磨汁服一二口 
全婴方麝香饼治小儿急慢惊风进退不定荏苒经日乍静乍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