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60-玉机微义 >

第60章

560-玉机微义-第60章

小说: 560-玉机微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南星(一斤掘坑用火 烧坑红出炭净入好酒一升泼火穴中放入南星盖穴勿令通气过一 
宿取出焙末入) 珠子(四两) 朱砂(二两半为衣) 
上以猪心血打姜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送下空心日三服 
按以上六方虽俱手少阴经药并出厥阴例 

卷四十一风痫治法
治痰温热之剂
属性:李和南五生丸治痫有神治阴脉弦细缓者 
南星 半夏 川乌 白附子(各一两) 大豆(去皮一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每服三丸至五丸不过七丸姜汤下 
元戎小灵宝丹 
附子(炮一两) 天麻 全蝎 白僵蚕(炒) 藿香叶 南星(炮) 白附子(炮各半两) 
上细末酒糊丸桐子大温酒下一十五丸 
按以上二方并出厥阴风痫例药也 
吐剂 
局方碧霞丹治痰涎壅塞牙关紧急心神迷闷目睛上视五种痫疾时作搐搦 
石碌(研丸度飞十两) 附子尖 乌头尖 蝎精(各七十个) 
上为末入石碌令匀面糊丸如鸡豆每服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丸更以酒半合温服之须臾吐出 
痰涎然后随证治之如口噤斡开灌之 
子和三圣散 
方见吐剂 

卷四十一风痫治法
治痰攻下之剂
属性:严氏控涎丸治诸痫久不愈顽涎散聚无时 
川乌(生) 半夏(各半两) 铁粉(三钱) 甘遂(二钱半) 僵蚕(不炒生姜汁浸一宿半两) 
全蝎(去尖七个)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成薄糊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食后姜汤下忌甘草 
按此厥阴例药也 
三因控涎丹 
方见痰饮门 
钱氏白饼子 
方见痰饮门 
千金紫丸治食痫先寒后热方 
方见内伤门 
拔萃妙香丸治时疾伤寒解五毒潮热积热及小儿惊百病 
辰砂(研九两) 牛黄(半两) 金箔(九十片研) 龙脑 腻粉 麝香(研各七钱半) 巴豆 
(三百十五个去皮心研去油) 
上合研匀炼蜜去蜡净入沙蜜白者七钱半同炼匀为丸每两作三十丸米饮调下 
按海藏云此治脉洪长大有力内热者无力内寒五生丸主之治小儿每一丸分十五粒每服二丸 
蜜水下出厥阴风痫例药也以上五方有寒热温凉之异用者随证择焉 

卷四十一风痫治法
平肝泻火之剂
属性:宣明当归龙胆丸治肾水阴虚风热蕴积时发惊悸筋脉搐搦暗风痫病 
方见诸火门 
千金龙胆汤治婴儿出腹血脉盛实寒热温壮四肢惊掣发热并诸惊痫方 
龙胆 钩藤皮 柴胡 黄芩 桂枝 芍药 茯苓(一作茯神) 甘草(各六铢) 螳螂(二枚 
)大黄(一两) 
上 咀以水一升煮取五合为剂服之 
按此少阳厥阴经药也 
钱氏泻青丸 
方见小儿门 

卷四十一风痫治法
通解风热之剂
属性:宣明防风通圣散亦治风痫 
方见中风门 

卷四十一风痫治法
救坏证之剂
属性:宝鉴沉香天麻汤治一小儿四岁因长老摩顶受记僧人念咒恐惧发搐痰涎有声目多白睛强项 
背一 
时许方醒后每见皂衣人即发多服犀朱脑麝镇坠之药已四年余此证尚在又添行步动作神思如痴 
诊其脉沉弦而急针经云心脉满大痫 筋挛病久气弱多服镇坠寒凉之剂复损正气致添动作如痴 
先灸两跷各二七壮次服此药 
又肝脉小急盖小儿神气尚弱因而被惊神思无根据又动于肝肝主筋故痫 筋挛 
沉香 益智仁 川乌(各二钱) 天麻 防风 半夏 附子(炮各三钱) 羌活(五钱) 独 
活(四钱) 甘草 当归 僵蚕(各一钱半) 
经云恐则气下精怯而上焦闭以羌活独活苦温引气上行又入太阳为引用故以为君天麻防风 
辛温 
以散之当归甘草辛甘温以补气血之不足又养胃气故以为臣附子川乌益智大辛温行阳退阴又治 
客寒伤胃肾主五液入脾为涎以生姜半夏燥湿化痰沉香辛温体重气清去怯安神故以为使 
上锉每服五钱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三剂而愈 
按痫证本从热治然亦有坏证而成阴者如钱仲阳所治王氏子吐泻诸医药下之至虚变慢惊手 
足螈 
而身冷医复与八正散钱曰不能食而胃中虚若利大小便即死久则脾肾俱虚当身冷而闭目必用 
益黄散使君子丸补脾遂能饮食后又不语钱以地黄丸补肾一月而安皆此意也此方用大热之药乃 
从权以救前治之失非常治之道也 

卷四十二破伤风门
论破伤风表里中治法
属性:病机云破伤风者同伤寒证治通于表里分别阴阳有在表有在里有在半表半里者在里宜下在 
表 
宜汗在表里之间宜和解不可过其治也故表脉浮而无力者太阳也脉长而有力者阳明也脉浮而弦 
小者少阳也若明此三法而施治不中病者鲜矣 
原病式云夫破伤中风之由者因疮热甚郁结而荣卫不得宣通怫热因之遍体故多白痂是时疮 
口闭 
塞气难通泄热甚则生风也不已则表传于里亦犹触冒伤寒怫热郁甚不解则表传于里者也但有风 
热微甚兼化故殊异矣大法破伤中风风热燥甚怫郁在表而里气尚平者善伸数欠筋脉拘急或时恶 
寒或筋惕而搐脉浮数而弦也宜以辛热治风之药开冲结滞而愈犹伤寒表热怫郁而以麻黄汤辛热 
发散者也凡用辛热开冲风热结滞宜以寒药佐之则良免致药中病而风热转甚也如治伤寒发热用 
麻黄桂枝加黄芩石膏知母之类是也若世以甘草滑石葱豉寒药发散甚妙若表不已渐伤入里里又 
未太甚而脉在肌肉者宜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或微加治风辛热亦得犹伤寒在半表半里而 
以小柴胡和解之也若里热已甚而舌强口噤项背反张惊搐惕搦涎唾稠粘胸腹满塞而或便溺闭结 
或时汗出脉洪数而弦也然汗出者由风热郁甚于里而表热稍罢则腠理疏泄而心火热甚故汗出也 
法宜除风散结寒药下之后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而热退结散则风自愈矣凡治此亦宜按摩 
导引及以药斡开牙关勿令口噤使粥药得下也 
按此论表里中脉病证治至为详尽前人所未论也 

卷四十二破伤风门
论破伤风所因不同
属性:病机云破伤风者有因卒暴伤损风袭之间传搐经络至使寒热更作身体反张口噤不开甚者邪 
气入 
脏有因诸疮不瘥荣卫虚肌肉不生疮眼不合风邪亦能外入于疮为破伤风之候有诸疮不瘥举世皆 
言着灸为上是谓热疮而不知火热客毒逐经诸变不可胜数微则发热甚则生风而搐或角弓反张口 
噤目斜亦有破伤不灸而病此者因疮着白痂疮口闭塞气难通泄故阳热易为郁结热甚则生风也 
按此论所因有四二者因疮口入风似属外因一者因灸逐热似属不内外因一者因疮口闭塞内 
热生风似属内因也 
谨按破伤风证古方药论甚少岂非以此疾与中风同论故不另立条目也唯河间论伤寒表里中 
三法 
同治用药甚详其言病因有因外伤于风有因灸及内热所作者然与中风相似也但中风之人尚可淹 
延岁月而破伤风者犯之多致不救盖中风有在经在腑在脏之异独入脏者最难治破伤风或始而出 
血过多或疮早闭合瘀血停滞俱是血受病血属阴五脏之所主故此风所伤始虽在表随即必传入脏 
故多死也又此病或疮口坦露不避风寒而无所伤或疮口闭合密避风邪而反病此或病已十分安全 
而忽有此大抵皆由内气虚而有郁热者得之若内气壮实而无郁热者虽伤而无所害也 
破伤风治法 

卷四十二破伤风门
治表之剂
属性:病机羌活防风汤治邪初在表 
羌活 防风 甘草 川芎 本 当归 芍药(各四两) 地榆 细辛(各二两) 
上 咀每五钱水煎热服无时热则加大黄黄芩(各二两) 
防风汤治破伤风同伤寒表证未传入里急宜服之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等分) 
上 咀每五钱水煎服宜调蜈蚣散大效 
按以上二方并三阳经药也 
蜈蚣散 
蜈蚣(一对) 鳔(三钱) 
上为细末用防风汤调下如表解不已觉转入里常服左龙丸(即后江鳔丸四味是也) 
蜈蚣散治里和至愈可服 
蜈蚣(一对) 鳔(五钱) 左盘龙(五钱炒烟尽野鸽粪是也)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清酒调下治里至愈可服但有里证不可服次当下之用蜈蚣散四钱巴豆霜 
半钱烧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加至六七丸清酒调蜈蚣散少许送下宣利为度 
发表雄黄散里和至愈可服 
雄黄(一钱) 防风(二钱) 草乌(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温酒调下 
天麻雄黄散治表 
天南星(三钱) 半夏 天麻(各五钱) 雄黄(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如有涎加大黄为下药 
三因防风散治风入疮口项强牙关紧急欲死又名玉真散 
防风 天南星(炮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童子小便一大盏煎七分热服 
香胶散治破伤风口噤直强 
鱼胶(烧七分存性) 
上研细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酒调下不饮米汤下一方以苏木煎汤下 
元戎治破伤风欲死者 
川乌 南星 半夏(并生) 天麻(去芦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豆淋酒调下稍温服次以酒一二盏投之 
治破伤风 
蝎梢七条为细末热酒调下 
按此以上八方并厥阴例药也 

卷四十二破伤风门
治半表半里之剂
属性:病机羌活汤治半在表半在里 
羌活 菊花 麻黄 川芎 石膏 防风 前胡 黄芩 细辛 甘草 枳壳 白茯苓 蔓 
荆子(各一两) 薄荷 白芷(各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入生姜五片热服日二三次 
按此三阳经药也 
地榆防风散治破伤风半在表半在里头微汗身无汗不可发汗宜表里治之 
地丁草 马齿苋 地榆 防风(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米汤调下 

卷四十二破伤风门
治里之剂
属性:病机大芎黄汤治破伤风脏腑小便赤自汗不止者 
川芎 羌活 黄芩 大黄(各一两) 
上 咀五七钱水煎温服脏腑和为度 
按此三阳经药此自汗乃里实也如阳明病汗多急下之江鳔丸治破伤风惊而发搐脏腑秘涩知 
病在里可用此下之 
江鳔(锉烧半两) 野鸽粪(半两炒) 雄黄(一钱) 白僵蚕(半两) 蜈蚣(一对炙) 天麻 
(一两) 
只用前四味名左龙丸 
上为细末分作三分将二分烧饭为丸桐子大朱砂为衣将一分入巴豆霜一钱用和亦以烧饭为 
丸如 
桐子大不用朱砂为衣每服朱砂为衣二十丸入巴豆药一丸第二服二丸加至利为度再服朱砂为 
衣药病愈即止 
按此厥阴例药也 

卷四十二破伤风门
治汗之剂
属性:病机白术防风汤治服发表药过有自汗者 
白术 黄 (各一两) 防风(二两) 
上 咀每服五七钱水煎温服无时脏腑和而自汗者可服此药若脏腑秘小便赤自汗者无寒也 
宜速下之用大芎黄汤 
按此手少阳足阳明太阴太阳经药也 
白术汤治破伤风大汗不止筋挛搐搦 
白术 葛根(各一两) 升麻 黄芩(各半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钱半) 
上 咀每服一钱水煎温服无时 
按此阳明太阴经药也 

卷四十二破伤风门
理血之剂
属性:养血当归地黄散治病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养血为度 
当归 地黄 芍药 川芎 本 防风 白芷(各一两) 细辛 
上 咀水煎服 
按此厥阴四物例药也 
杂方 
如圣散 
方见中风门 
一方本药内加两头尖二两 

卷四十三损伤门
叙堕坠为病
属性:内经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 
足内踝下然骨之前出血刺足肘上动脉不已刺三毛各一 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灵枢云有所堕坠恶血留于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又中风及有所击打若 
醉入 
房汗出当风则伤脾又头痛不可取于 者有所击堕恶血恶血在于内若内伤痛不已可侧刺不可远 
取之也 
按发明经云夫从高坠下恶血留于内不分十二经络圣人俱作风中肝经留于胁下以中风疗之 
血者 
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之伤必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