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玉机微义-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侍婢携火炉坐药铫于上使药常极热不至大沸通口时时呷之百余次龙火自散此法以热行寒不
为热病 扦格故也大抵治喉痹用针出血最为上策但人畏针委曲旁求瞬息丧命凡用针而有针创者
宜捣
生姜一块调以热白汤时时呷之则创口易合铜人中亦有灸法然痛微者可用病速者恐迟则杀人故
治喉痹之火与救火同不容少待内经火郁发之发谓发汗然咽喉中岂能发汗故出血者乃发汗之一
端也后之君子母执小方而曰吾药不动脏腑又妙于出血若幸遇小疾而获效不幸遇大病而死矣母
遗后悔可也
卷二十七喉痹门
论喉痹为伤寒所致
属性:庞氏曰经云伏气之病古方谓之肾伤寒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毒瓦斯于少阴经始衰不病旬月乃
发脉微弱法当咽痛以伤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痢
谨按少阴伤寒一二日病乃不自太阳传也因是经不足而卒中寒寒邪抑郁内格阳气为热上行
于咽
门经会之处寒热相搏而痛或成喉痹为医不察脉证虚实即用寒凉之剂攻治卒致殒没而患者自谓
其分鸣呼冤哉殊不察少阴病咽痛及生疮不能言声不出者药用甘苦辛温制其标病以通咽嗌至若
伤寒伏气内发咽痛兼下利清谷里寒外热面赤胀微弱者用辛热之药攻其本病以顺阴阳利止则水
升火降而咽痛自无也此非杂病一阴一阳结为喉痹之比不可妄施针砭及寒凉之药且夫火热之动
为病急速子和论治已详然伤寒伏气为病咽痛或肿本阴寒厥甚逼热上行其喉为痹逼热下行必便
脓血此标热而本寒也仲景自有治例故子和略之不议若是则火热喉痹肿甚者急用药吹点或刺少
商合谷丰隆涌泉关冲等穴以解脉络之结经者内与甘辛凉剂降火制其标本亦不可便用苦寒之药
攻治倘有内寒格热为病吾恐反增其势矣
卷二十七喉痹门
论喉痹为痰饮所致
属性:详见痰饮门
卷二十七喉痹门
论喉痹为气逆所致
属性:详见气门
卷二十七喉痹门
论喉痹为风燥所因
属性:陈无择云风燥皆使喉痹咽肿则不能吞干则不能咽多因饮啖辛热或复呕吐咯伤致咽系干枯
之所
为也与喉门自别又有悬门暴肿闭塞喉咙亦如喉闭但悬壅在上 俗谓莺翁又谓之鹅聚俗语声讹
不可不备识
卷二十七
喉痹治法
属性:点吹药
济生二圣散治缠喉风急喉痹
鸭嘴胆矾(二钱半) 白僵蚕(炒去丝嘴半两)
上为末每用少许以竹管吹入喉中
白矾散治急喉闭
白矾(一钱) 巴豆(二个去壳作六瓣)
上将矾于铫内慢火熬化为水置巴豆其内候干去巴豆取矾研为末每用少许吹入喉中立愈
杨氏一字散治时气缠喉风渐入咽塞水谷不下牙关紧急不省人事者
雄黄(研) 蝎梢 白矾(枯) 藜芦 猪牙皂角(炙各等分)
上为末每用一豆大鼻内 之立效
三因玉钥匙治风热喉闭及缠喉风
焰硝(一两半) 硼砂(半两) 白僵蚕(一钱) 脑子(一字)
上研匀以竹管吹半钱许入喉中立愈或加雄黄二钱名密钥匙
卷二十七喉痹治法
宣剂
属性:三因解毒雄黄丸治缠喉风及喉痹卒然仆倒失音不出声或牙关紧急者
雄黄(一两) 巴豆(去油十四个) 郁金(一钱)
上研醋糊丸绿豆大热茶清下七丸吐出顽涎即苏省未吐再服至如死者亦以物斡开口灌之下
咽无有不活者吐泄些小不妨
丹溪方用射干汁和逆流水吐之 用桐油以鹅翎蘸探吐之 用灯火油脚吐之
卷二十七喉痹治法
治热之剂
属性:局方龙脑鸡苏丸治上焦热咽肿嗌痛
(方见热门)
澹寮牛蒡子散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或生乳蛾
牛蒡子(研) 玄参 升麻 桔梗 犀角 黄芩 木通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半两水煎入生姜二片
拔萃桔梗汤治热肿喉痹
桔梗 甘草 连翘 栀子 薄荷 黄芩
上为 咀入竹叶煎
百一选方治咽喉肿闭
出豆根洗净新汲水浸少时
上以一块入口中含之咽下苦汁未愈再用
卷二十七喉痹治法
治火之剂
属性:局方碧雪
凉膈散
方(并见火门 绛雪见下)
御药院麝香朱砂丸治咽喉肿闭或作疮或舌根肿痛者
马牙硝(生用七钱) 铅白霜(三钱) 硼砂(三两) 龙脑(三钱) 寒水石(烧一斤) 麝香
(二钱) 朱砂(一两半) 甘草(十两熬膏)
上研极细用膏子和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含化一二丸一法减铅霜麝甘草只五味名绛雪散
龙麝聚圣丹治心脾客热毒瓦斯攻冲咽喉肿赤疼痛或成喉痹或结硬不消愈而复发经久不瘥或
舌本肿胀满口生疮
川芎(一两) 生地黄 犀角屑 羚羊角屑 南琥珀 南玄参 连翘(各半两) 人参 赤
茯苓 马牙硝 脑子 麝香(各三钱) 桔梗 升麻 铅白霜(研各
半两) 朱砂 牛黄(各研二钱) 南硼砂(研一两) 金箔(五十片)
上为末炼蜜丸每两作十丸金箔为衣以薄荷汤化下或细嚼或含化之
按以上诸方有轻重之分宜随证选用
卷二十七喉痹治法
治风之剂
属性:局方如圣胜金锭子治咽喉急闭腮颔肿痛并单蛾双乳峨结喉重舌木舌并皆治之
硫黄(细研) 川芎 茶 薄荷叶 川乌(炮) 硝石 生地黄(各等分)
上为末生葱汁搜和为锭每服先用新汲水灌嗽次嚼薄荷五七叶却用药一锭同嚼极烂以井花
水咽下甚者连进三服并含之即安
本事方利膈汤治脾肺有热虚烦上壅咽喉疮肿
薄荷叶 荆芥穗 防风 桔梗 人参 牛蒡子(炒)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半两食后水煎服
卷二十七喉痹治法
治寒之剂
属性:仲景半夏汤治伤寒寒相搏咽痛或声不出者
半夏 桂枝 甘草(炙等分)
上 咀每七八钱或半两水煎放冷细细咽之
按本论咽中伤生疮不能言声不出者少阴证用苦酒汤或桔梗等方皆可选用
三因蜜附子治腑寒咽闭吞吐不利
大附子(一个去皮脐切作大片蜜涂炙令黄)
上每含咽津甘味尽更以附片涂蜜炙用
卷二十七喉痹治法
治痰之剂
属性:王隐君礞石滚痰丸治痰热咽嗌肿痛不利
桔梗半夏汤治痰气不降咽肿欲成喉痹者
(方并见痰饮门)
三因玉粉丸治寒痰壅结咽喉不利语声不出者
半夏(洗五钱) 草乌(一字炒) 桂(一字)
上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丸如鸡头大每大人一丸至夜含化多年不愈亦有效针经中说寒气客
于会厌卒然如哑此药主之
卷二十八淋门(小便不禁附胞痹附)
淋脉证
属性:脉经曰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 热结下焦则令人淋 不通淋之为病小便数
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卷二十八淋门(小便不禁附胞痹附)
论淋证主热
属性:原病式曰淋小便涩痛也热客膀胱郁不能渗泄故也或曰小便涩而不通者为热遗尿不禁者为
冷岂
知热甚客于肾部干于足厥阴之经廷孔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而神无所用故液渗入膀
胱而旋溺遗失不能收禁也经云目得血而能视脏得血而能液腑得血而能气夫血随气运气血宣
行则其中神自清利而应机能为用矣又灵枢经曰肾主二阴然水衰虚而怫热客其部分二阴郁结则
痿痹而神无所用故溲便遗失而不能禁止然则热证明矣是故世传方论虽曰冷淋复用榆皮黄芩瞿
麦茯苓通草鸡苏郁李仁栀子之类寒药治之而已其说虽妄其方乃是由不明气运变化之机宜乎认
是而为非也或谓患淋而服茴香益智滑石醇酒温药而愈者然则非冷欤不知此皆利小便之要药也
盖醇酒益智之性虽热而茴香之性温滑石之性寒所以能开发郁结使气液宣通热散而愈也
按此只是论热因处治然宝鉴曰小便不利其治有三不可概论津液偏渗于肠胃大便泄泻而小
便涩
少者宜分利而已热传下焦津液则热热而不行者必渗泄则愈脾胃气涩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
化者故可顺气令施化而出矣可见非止于热因也况有标本不同有论见后大抵三因谓大率有五者
总病机言也以气为本者气行而水自化也亦气血之谓然有得之于胎气者丹溪云郑宪使子年十六
生七个月后得淋病五七日必一作其发则大痛水道下如漆和粟者一盏方定脉之轻则涩重则弦视
其形瘦而长色青如苍意其必因其父服下部药遗热在胎留于子之命门而然遂以紫雪和黄柏末丸
梧子大晒及干热汤下百丸半日又上二百丸食物厌之又半日痛大作连腰腹水道乃行下漆和粟者
碗许痛减十之八后张子中与陈皮一两桔梗木通各半两又下一合许而安父得燥热尚能病子况母
得之者乎书此以证东垣红丝瘤之事(云云见妇人门)
卷二十八淋门(小便不禁附胞痹附)
论淋涩主寒
属性:宝鉴曰痹论云胞痹者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夫膀胱为州都之官津
液藏
焉气化则能出焉今风寒湿邪客于胞中则气不能化出故胞满而水道不通其证小腹膀胱按之内痛
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以足太阳经其直行者上交额上入络脑气下灌于鼻窍则为清涕也
按此则知淋 有寒热之殊宜参脉理分治
卷二十八淋门(小便不禁附胞痹附)
论淋分三因
属性:陈无择云淋古谓之癃名称不同也癃者罢也淋者滴也古方皆云心肾气郁致小肠膀胱不利复
有冷
淋湿淋热淋等属外所因既言心肾气郁与夫惊思恐忧即内所因况饮啖冷热房室劳役及乘急忍溺
多致此病岂非不内外因也大率有五曰冷曰热曰膏曰血曰石五种不同皆以气为本
严氏曰五淋气石血膏劳是也气淋为病小便涩常有余沥石淋茎中痛尿不得卒出膏淋尿似膏
出劳
淋劳倦即发痛引气冲血淋遇热即发甚则溺血候其鼻头色黄者小便难也大抵此证多由心肾不交
积蕴热毒或酒后房劳服食热燥七情郁结所致癃闭淋 为病皆一类也
按此云五淋名各不同故两存之然石淋世俗又名沙石淋子和曰世人多为服金石燥热之剂得
之常
见农家有此证岂是服金石之人也大抵是膀胱蓄热而成此疾如汤瓶久在火中煮瓶底白碱而不能
去沙石淋之证与此理同其论最为得矣内经云少腹热溲出白液亦甚似之也
卷二十八淋门(小便不禁附胞痹附)
论小便不利气病血病之异
属性:发明曰难经云脉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关者甚热之气格者甚寒之气是
关无
出之由故曰关格无入之理故曰格也按寒在胸中遏绝不入热在下焦填塞不便内经曰人迎大四倍
于气口名曰格气口大四倍于人迎名曰关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夫小便者是足太阳膀胱所主长
生于申申者西方金也故金能生水金者肺也肺中伏热水不能出是绝小便之源也人辅相天地膀胱
之源自头项下至于足故曰阳中之阴如渴而小便不通者不得降是也故圣人立法皆用清燥金之正
化
气薄之药茯苓猪苓泽泻琥珀灯芯通草车前子瞿麦 竹之类皆为渗淡之药能泻肺火而清肺金滋
水
之化源也若热在下焦是绝其流而溺不泄也须用气味俱浓阴中之阴药治之长安王善夫病小便
不通渐成中满腹大坚硬如石壅塞之极腿脚坚胀裂裂出黄水双睛凸出昼夜不得眠饮食不下痛苦
不可名状伊芳戚赵谦甫诣予求治视归从夜至旦耿耿不寐究记素问有云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
无以化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病小便癃闭闭是无阴而阳气不化也凡利
小便之药皆淡味渗泄为阳止是气药阳中之阴非北方寒水阴中之阴所化者也此乃奉养太过膏粱
积
热损北方之阴肾水不足膀胱肾之室久而干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非膈上所生也独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