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560-玉机微义 >

第24章

560-玉机微义-第24章

小说: 560-玉机微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谷肉果菜热极则腐烂而溃为污水也溃而腐烂者水之化也所谓五行之理过极则胜己者反来制 
之故火热过极则反兼水化又如盐能固物令不腐烂者咸寒水化制其火热使不过极故得久固也万 
物皆然 
痈浅而大也经曰热胜血则为痈也三因方曰痈者壅也疽深而恶也三因方曰疽者沮也疖者节 
也 
疡有头小疮也 
疹浮小瘾疹也 
瘤气赤瘤丹 热胜气也火之色也 
结核火气热甚则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也不必溃发但令热气散则自消也 

卷十五疮疡门
疮疡脉证
属性:身重脉缓湿胜除湿 身热脉大心燥时肿乍来乍去遂热 诸痛眩晕动摇脉弦去风 气涩气 
滞干燥亡津液脉涩泻气补血 寒胜则浮食不入便溺多恶寒脉紧细宜泻寒水 
丹溪论相火能动为诸病疮疡亦然 
详见火证门 

卷十五疮疡门
痈疽当分经络论
属性:丹溪云六阳经六阴经有多气少血者有多血少气者有多气多血者不可一概论也少阳经多气 
少血 
理宜预防肌肉难长驱毒利药亦难轻用予从叔多虑神劳年近五十左膊外侧红肿如栗予曰勿轻视 
且先与人参浓汤得数升乃佳与数帖而止旬余值大风拔木疮上起一红线绕背抵右肋予曰大料人 
参汤加芎术补剂与之两月而安李兄年三十连得忧患且好色又作劳左腿外侧 生红肿如栗一医 
与承气两帖下之矣又一医教与解毒下之予视之脉大实后果死或曰生臀痈者何如予曰臀在少 
腹 
之后居其下此阴中之阴也其道远其位僻虽太阳多血气运虽及血亦罕来中年后生者须预补之若 
无积补之功其祸多在疮成痂之后或半年以来乃病粗工不察或致失手慎之戒之病机机要云瘰 
者结核是也或在耳后或在耳前或在耳下连及颐颔或在颈下连缺盆皆谓瘰 或在胸及胸之侧或 
在两胁皆谓之马刀手足少阳主之 
按此谓分经用药则不致有犯禁坏逆之失也然手少阳三焦少阴心太阴肺足少阳胆少阴肾太 
阴脾 
多气少血手厥阴心包络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厥阴肝多血少气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多气多血也 
故不可一概论治况以上病例不系膏粱丹毒火热之变因虚劳气郁所致止宜补形气调经脉其疮当 
自消散盖不待汗之下之而已也其不详脉证经络受病之异者下之先犯病禁经禁故致失手如此丹 
溪又曰才得肿痛参之脉证但有虚弱便与滋补血气无亏可保终吉若用寻常驱热拔毒及气药虚虚 
之祸如指诸掌且夫火热为病亦有微甚所谓君火相火是也疮疡所发而有痈疽疖 轻重浅深或止 
发于一经或兼二经者止当求责于一二经则不可干扰余经也若东垣处方用药是矣矧有兼风兼湿 
兼痰兼气兼血兼阴虚等证者病本不同治当求责前论虽略比之世俗外科等书图人形疮样而不分 
经络者此则大有径庭矣 

卷十五疮疡门
治疮大要三法
属性:病机机要云疮疡者火之属须分内外以治其本若其脉沉实当先疏其内以绝其源也其脉浮大 
当先 
托里恐邪气入内也有内外之中者邪气至盛遏绝经络故发痈肿此因失托里及失疏通又失和荣卫 
也治疮之大要须明托里疏通荣卫之三法内之外者其脉沉实发热烦躁外无 赤痛深于内其邪气 
深矣故疏通脏腑以绝其源外之内者其脉浮数 肿在外形证外显恐邪气极而内行故先托里也内 
外之中者外无 恶之气内亦脏腑宣通知其在经当和荣卫也用此三法之后虽未瘥必无变证亦可 
使邪气峻减而易愈 

卷十五疮疡门
疮宜发汗论
属性:内经云汗之则疮已东垣云东南二方者在人则为内小肠热甲胆风小肠与胆皆居其下其性炎 
上其 
疮外有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饮食如故清便自调知不在里非疽疮也止痈疖也小则为疖大 
则为痈其邪所受于下风湿之地气自外而来侵加于身者也经云荣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诸痛 
痒疮皆属心火此疮自外而入是丙小肠左迁入于胆作痛而非痒也此二方皆主血血为病必痛此元 
气不足营气逆行其疮初出未有传变在于肌肉之上皮毛之间只于风热六经所行经络地分出矣宜 
泻其风湿热医者只知阴覆其阳则汗也此宜发汗者乃湿热郁其手足少阳致血脉凝逆使荣卫周身 
元气消弱也其风热郁滞于下其面色必赫赤而肿微黯色东方清埋没之色也风木之性上冲颜必忿 
色其人多怒其疮之色亦赫赤肿硬微带黯色其疮之情势亦奋然高起结硬而作痛也其脉止在左手 
左手主表左寸外洪缓左关洪缓而弦是客邪在于血脉之上皮肤之间宜急发其汗而通其荣卫则邪 
气去矣以托里荣卫汤主之 
谨按前论大要三法即此疮宜汗之及先托里恐邪气入内言外因也宜先疏内以绝其源言内因 
也当 
和荣卫谓不内外因之证也故疮之发于皮表者因大略言汗其汗下和之间然亦有外治之次第焉如 
郭氏治验云一妇人五十九岁右耳下天容穴间患一疔疮其头黑靥四边泡起黄水时流浑身麻木发 
热谵语时时昏沉六脉浮洪用乌金散汗之就以 针先刺疮心不痛周遭再刺十余下紫黑血出方知 
疼痛就将寸金锭子 入疮内外用提丁锭子放于 
疮上膏药贴护次日汗后精神微爽却用破棺丹下 
之病即定其疔溃动后用守效散贴涂红玉锭子 
之八日其疔自出矣兹所谓审脉证汗下之间外治次第如此殊胜不察脉证但见发热谵语便投凉剂 
与下或兼以香窜之药遂致误人者远矣 

卷十五疮疡门
疮辨五善七恶
属性:外科精要云热发于皮肤之间浮肿根小至大不过三二寸者为疖六腑积热腾出于外肌肉之间 
其发 
暴盛肿皮光软侵展广大为痈五脏风毒积热攻 肉骨风毒猛暴初生一如蓓蕾形自焦枯触之应者 
乃疽也 
夫五善七恶者动息自宁饮食知味一善也便利调匀二善也脓清肿消不臭三善也神采精明语 
声清 
爽四善也体气和平五善也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痢无度小便如淋一恶也脓血大泄肿 尤甚脓 
色败臭痛不可近者二恶也喘粗短气恍惚嗜卧三恶也目视不正黑睛紧小白睛青赤瞳子上看者四 
恶也肩背不便四肢沉重五恶也饮食不下服药而呕食不知味六恶也声嘶色败鼻青赤面目四肢浮 
肿七恶也五善见三则瘥七恶见四则危然则病有源同七恶者乃皮紧急而知善也病有源同五善者 
乃皮缓虚而知恶也知是者岂凡医之所知哉 
此事难知论中定痈疽死之地分 
一伏菟 二腓 三背 四五脏俞 五项上 六脑 七髭 八 九颐 
谨按素问灵枢诸篇具疮疡之由生死之要针治之法甚详宜玩本文大抵以上所言地分皆脉络 
所会 
内系腑脏然患者得而早言医者审证按法治之则皆为不死矣设不早治治不对证虽发于不死之地 
分乃恐亦致死矣 

卷十五疮疡门
论疮疡攻补法
属性:元戎云陷脉为 留连肉腠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荣逆血郁血郁则热聚为脓正理论曰 
热之 
所过则为痈肿营气不从亦有不热者乎答曰膏粱之变芳草之美金石之过气血不盛荣卫之气充满 
而抑遏不能行故闭塞血气腐而为痈也当泄之以夺盛热之气若其人饮食疏精神衰气血弱肌肉消 
薄荣卫之气短促而涩滞故寒薄腠理闭郁而为痈肿也当补之以接虚怯之气亦当以脉浮沉别之既 
得盛衰泄之则连翘大黄补之则内托之类是也 
按此辨疮疡因热因寒及气血郁而成当攻补之法不同宜与前后诸篇兼看殆无余蕴矣但世俗 
昧此 
理而云是疮不是疮且服五香连翘汤然或中或否致误者多盖不审形气虚实疮毒浅深发表攻里所 
因不同故也今以丹溪先生外科精要发挥诸法之义附于后方例之下庶学人幸有所鉴焉 

卷十五疮疡门
论疮疡宜灸
属性:元戎云疮疡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内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内内出者接之而令外故经 
云陷者 
灸之灸而不痛痛而后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溃所以不痛而后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不痛而 
后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溃所以痛而次及将溃所以不痛也 
按此亦约法也因以东垣等法附于左宜参用之凡人初觉发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以湿纸覆 
其上 
立视候之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取大蒜切成片如当三钱浓薄安于头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壮即 
换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时方住最要早觉早灸为上一日三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 
活五六日三四活过七日则不可灸矣若有十数头作一处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 
于蒜饼上烧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发赤肿一片中间有一片黄粟米头子便用独蒜切去两头取中间 
半寸浓薄正安于疮上着艾灸十四壮多至四十九壮 
按此谓痈疽所发宜灸之也然诸疮患久成漏者常有脓水不绝其脓不臭内无歹肉尤宜用附子 
浸透 
切作大片浓三二分于疮上着艾灸之仍服内托之药隔三二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长满矣至 
有脓水恶物渐溃根深者郭氏治用白面硫黄大蒜三物一处捣烂看疮大小捻作饼子浓约三分于疮 
上用艾炷灸二十一壮一灸一易后隔四五日方用翠霞锭子并信效锭子互相用之 入疮内歹肉尽 
去好肉长平然后贴收敛之药内服应病之剂调理即瘥矣盖不止宜灸于疮之始发也大抵始发宜灸 
要汗下补养之药对证至灸冷疮亦须内托之药切当设有反逆不唯不愈恐致转生他病之患也 
疮分三因 
陈无择云发背痈疽者该三因而有之论曰瘫疽瘰 不问虚实寒热皆由气郁而成经亦云气宿 
于经 
络与血俱涩而不行壅结为痈疽不言热之所作而后成痈者此乃内因喜怒忧思有所郁而成也身有 
热被风冷搏之血脉凝泣不行热气壅结而成亦有阴虚阳气凑袭寒化为热热成则肉腐为脓者此亦 
外因寒热风湿所伤而成也又服丹石及灸爆酒面温床浓被所致又尽力房室精虚气节所致者此乃 
因不内外所伤而成也故知三因备矣 
按此所分三因虽备但未具疮疡之邪在经在表在里之异故其治法亦不能详备也 

卷十五疮疡门
论阴滞阳则生痈阳滞阴则生疽
属性:丹溪曰精要云阳滞于阴脉浮洪弦数阴滞于阳脉沉细弱涩阳滞以寒治之阴滞以热治之切详 
其意 
阳滞阴滞当作热治寒治求之寒热固可作阴阳论于阴于阳分明是于气于血他无可言也热滞于气 
固无寒滞耶寒滞于血固无热滞耶何寒不能伤气热不能伤血耶以予观之气为阳行脉外血为阴行 
脉内相并分派周流循环一身无停止谓之脉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共得六寸一身 
通行八十一丈得热则行速而太过得寒则行迟而不及五味之偏七情之浓过气为滞津液稠浓积而 
久也为饮为痰渗入脉内血为所乱因而凝浊营运冱泣或为沸腾此阴滞于阳也正血滞于气也气病 
今人或以药助邪病上生病血之病日增溢出脉外坠道隘塞升降有妨运化失令此阳滞于阴也正气滞 
于血也病分寒热者当是禀受之素偏虚邪之杂合岂可以阳为热阴为寒耶浮洪弦数气病之脉也岂 
可遽此作热论沉细弱涩血病之脉岂可遽此作寒论此万病之根本岂止疥癣疮疡痈疽而已幸相评 
其是否 
明疮疡之本末 
东垣曰生气通天论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又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阴阳应 
象论 
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是言湿气外伤则营气不行荣卫者皆营气之所经营也营气者胃气 
也运气也荣气为本本逆不行为湿气所坏而为疮疡也膏粱之变亦是言浓滋味过度而使营气逆行 
凝于经络为疮疡也此邪不在表亦不在里惟在其经中道病也以上内经所说俱言因营气逆而作也 
遍看诸疮疡论中多言二热相搏热化为脓者有只言热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