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19-本经逢原 >

第32章

019-本经逢原-第32章

小说: 019-本经逢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焰硝无异,水中燃火其焰益炽。今丹炉家及烟火方皆用之。去湿杀虫,此物所长。烧烟熏 
衣能辟虫虱。治香港脚肿痛或以樟脑置两股,用杉木作桶盛汤濯之,或樟脑、乌头等分,醋丸 
弹子大,每置一丸于足心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被围覆,汗出如涎为效。 

卷三香木部
阿魏
内容:辛温有毒。验真伪法,置熟铜器中一宿,沾处白如银色者为真。 
x发明x 阿魏消肉积,杀虫,治癖积为主药。故能解毒辟邪,治疟痢,疳劳诸病。久疟用 
阿魏、朱砂等分为末,米糊丸皂子大,空心人参汤服一丸即愈。如痢用黄连木香汤下,盖疟 
亦多起于积滞耳,同麝香、硫黄、苏合贴一切块有效。然人脾胃喜芳香而恶臭烈,凡脾胃虚 
人虽有积滞,不可轻投。 

卷三香木部
芦荟
内容:苦寒,小毒。 
x发明x 芦荟入厥阴肝经及冲脉。其功专于杀虫清热。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及经事不调, 
腹中结块上冲,与小儿疳热积滞非此不除。同甘草为末,治头项顽癣甚效。但大苦大寒,且 
气甚秽恶仅可施之藜藿。若胃虚少食人得之,入口便大吐逆,每致夺食泄泻而成羸瘦怯弱者 
多矣。有人背疮愈后余热不除,或令服芦荟药三服,不数日而毙,伤胃之性于此可征。 

卷三乔木部
黄柏
内容:x根名檀桓x 
苦寒,无毒。生用降实火。酒制治阴火上炎。盐制治下焦之火。姜制 
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黑治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 
《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瘅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檀桓主心 
腹百病,安魂魄,不饥渴,久服轻身延年通神。 
x发明x 黄柏苦燥,为治三阴湿热之专药。详《本经》主治皆湿热伤阴之候,即漏下赤白 
,亦必因热邪伤阴,火气有余之患,非崩中久漏之比。其根治心腹百病,魂魄不安,皆火内 
亢之候。仲景栀子柏皮汤治身黄发热得其旨矣。按∶黄柏味浓而降,入肾经血分。凡肾水膀 
胱不足,诸痿厥无力,于黄 汤中加用,使两足膝中气力涌出,痿弱即愈。黄柏、苍术乃治 
痿要药。凡下焦湿热肿痛,并膀胱火邪,小便不利及黄涩者并宜,黄柏、知母为君,茯苓、 
泽泻为佐。凡小便不通而渴者,邪热在气分,主治在肺不能生水。不渴者,邪热在血分,主 
治在膀胱不能化气,亦宜黄柏、知母。昔人病小便不通,腹坚如石,脚腿裂水,双睛凸出, 
遍服治满利小便药不效,此高粱积热损伤肾水,致膀胱不化火气,上逆而为呕哕,遂以滋肾 
丸主之。方用黄柏、知母,入桂为引导,服少时,前阴如火烧,溺即涌出,顾盼肿消。《金 
匮》治误食自死,六畜肉中毒,用黄柏屑捣服方寸匕解之,不特治高粱积热。盖苦以解毒, 
寒以泄热也。大抵苦寒之性利于实热,不利于虚热。凡脾虚少食,或呕或泻或好热恶寒,或 
肾虚五更泄泻,小便不禁,少腹冷痛,阳虚发热,瘀血停止,产后血虚发热,痈疽肿后发热 
,阴虚小便不利,痘后脾虚小便不利,血虚烦躁不眠等证,法皆忌之。一种小而实如酸石榴 
者名曰小柏。性亦不甚相远,《千金翼》阿伽佗丸用之。 

卷三乔木部
浓朴
内容:苦辛温小毒。紫浓者佳,姜汁炒用。忌黑豆,宜用滚水泡数次,切之不可久浸, 
气有伤脾气。 
《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逆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x发明x 浓朴苦温,先升后降,为阴中之阳药,故能破血中气滞。《本经》中风伤寒头痛 
寒热者,风寒外伤于阳分也。其治惊悸逆气,血痹死肌者,寒湿入伤于腠理也。湿热内着于 
肠胃而生三虫,此药辛能散结,苦能燥湿,温能祛虫,故悉主之,消风散用之,深得《本经 
》之义。今世但知浓朴为温中散滞之药。而治肠胃湿满寒胀,温中下气,消痰止吐,平胃散 
用以治腹胀者,味辛能散滞气也。若气实人误服参、 胀闷作喘,宜此泻之。与枳实、大黄 
同用能泻实满,所谓消痰下气也。与苓、术、橘皮同用能泻湿满,所谓温中益气也。然行气 
峻猛,虚者勿服。气温即止,不可久服。 

卷三乔木部
杜仲
内容:辛甘温无毒。盐酒炒断丝用。 
《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有余沥。 
x发明x 杜仲,古方但知补肾,而《本经》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等病,是补火以生土也 
。王好古言是肝经气分药。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屈伸利用皆属于 
筋,故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但肾虚火炽,梦泄遗精而痛者勿用,以其辛温引领虚阳 
下走也。 

卷三乔木部
椿樗根皮
内容:x凤眼草x 
香者名椿,甘平无毒。臭者名樗,苦温有毒。樗树有虫,谓之樗鸡 
。 
樗树有荚,荚中有实,状如目珠名凤眼草,子嗣门中练真丸用之,专治髓脏中湿热,高 
年素 
享丰浓者宜之。 
x发明x 椿根白皮性寒而能涩血,治湿热为病,泻利浊带、精滑梦遗诸证,有燥痰之功; 
但痢疾滞气未尽者不可遽用,崩带属阴虚者亦不可服。盖椿皮色赤而入血分,久痢血伤者宜 
之。樗皮色白而入气分,暴痢气滞者宜之,不可不辨而混用也。 

卷三乔木部
干漆
内容:x漆叶漆子x 
辛苦咸温有毒。炒令烟尽,否则损人肠胃。今人多用漆渣伪充,必凝 
结如砖者佳。 
《本经》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五缓六急,风寒湿痹。生漆去长虫。 
久服轻身耐老。 
x发明x 干漆灰辛温,性善下降而破血,故消肿杀虫,通月闭,皆取去恶血之用。而《本 
经》治绝伤补中,是取其破宿生新之力也。盖胃中有瘀积留滞,则阳气竭绝。不能敷布中外 
,故脏腑筋骨髓脑皆失营养,乃致健运失常,肢体缓 ,用此以铲除瘀积。中气得复,绝伤 
皆续,而缓急和矣。生漆去长虫,故《千金》去三虫,方以之为君,三虫去,轻身长年所不 
待言,但恒人艰于久服耳。元素云,削年深坚结之积滞,破日久凝结之瘀血,斯言尽干漆之 
用矣。无积血者切忌,以大伤营血。损胃气,故胃虚人服之,往往作呕,此与《本经》之义 
似乎相背,而实不相违。产后血晕,以旧漆器烧烟薰之即醒。盖亦取下血之义,而破经络中 
血滞,用真漆涂,鲮鲤甲 入药,破血最捷。妇人血虚、经闭为之切禁。凡畏漆者,嚼椒涂 
口鼻免生漆疮。误中其毒,以生蟹捣汁或紫苏解之。漆叶涂紫云风,面生紫肿,取其散瘀之 
功也。漆子专主下血,《千金方》用之。审无瘀滞,慎勿漫投。 

卷三乔木部
梓白皮
内容:苦寒无毒。取根去外黑皮用。 
《本经》治热毒,去三虫。 
x发明x 梓皮苦寒,能利太阳、阳明经湿热,仲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之。其治温病复伤 
寒饮变为胃 者,煮汁饮之。取其引寒饮湿邪下泄也。 

卷三乔木部
梧叶皮
内容:苦寒无毒。 
《本经》主恶蚀阴疮五痔,杀三虫。 
x发明x 梧之与桐本是二种。梧子状如胡椒,性热助火,咳嗽多痰者勿食。梧叶消肿毒, 
生毛发。《本经》治恶蚀阴疮。《肘后》治发落不生。《医林正宗》治痈疽发背,大如盘, 
臭腐不可近,用梧叶醋蒸粘贴,热退痛止,渐渐生肉收口。梧皮煎汁疗小儿丹毒、恶疮。《 
本经》治五痔、杀三虫,今人煎汤熏洗肠痔脱肛,即《本经》治五痔之应。浸水涂须发黑润 
,过用则发黄赤,助火之验也。 

卷三乔木部
桐实
内容:辛寒有毒。 
x发明x 桐子不入食品,专供作油。其状如罂,摩涂疥癣毒肿。吐风痰喉痹,以桐油和水 
扫入喉中则吐。误食吐者,得酒即解。 

卷三乔木部
海桐皮
内容:x一名刺桐x 
苦平无毒。 
x发明x 海桐皮能行经络达病所。治风湿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赤白泻痢,及 
去风杀虫。虫牙风痛,煎汤漱之。疳蚀疥癣,磨汁涂之。目赤肤翳,浸水洗之。此药专去风 
湿,随证入药服之。无风湿者勿用。 

卷三乔木部
川楝实
内容:x即金铃子,苦楝根附x 
苦寒小毒。酒浸蒸软去皮核,取净肉捻作饼,焙干用。 
《本经》主温病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疮,利小便水道。 
x发明x 川楝苦寒性降,能导湿热下走渗道;人但知其有治疝之功,而不知其荡热止痛之 
用。《本经》主温病烦狂,取以引火毒下泄,而烦乱自除。其温病之下,又续出伤寒二字, 
以温病原从冬时伏邪,至春随阳气而发,故宜苦寒以降泄之。其杀三虫、利水道,总取以苦 
化热之义。古方金铃子散治心包火郁作痛,即妇人产后血结心疼亦宜用之,以金铃子能降火 
逆。延胡索能散结血,功胜失笑散,而无腥秽伤中之患。昔人以川楝为疝气腹痛、杀虫利水 
专药,然多有用之不效者,不知川楝所主乃囊肿茎强木痛湿热之疝,非痛引入腹厥逆呕涎之 
寒疝所宜。此言虽迥出前辈,然犹未达至治之奥。夫疝瘕皆由寒束热邪每多掣引作痛,必需 
川楝之苦寒兼茴香之辛热,以解错综之邪。更须察其痛之从下而上引者,随手辄应。设痛之 
从上而下注者,法当辛温散结,苦寒良非所宜。诸痛皆尔,不独疝瘕为然。近有一人牙宣出 
血不止,诸治罔效,或令以楝实研细,绵裹塞齿龈即止。详血从内出外治,何能即应?因以 
少许置舌上,其苦直透诸龈,况有罅漏,安得不渗入于经也。苦楝根治蛊毒,煎汤服之即时 
吐出。又能杀虫治疟。其花烧烟辟蚊虫,亦《本经》杀虫之验。 

卷三乔木部
槐实
内容:x俗名槐角x 
苦酸咸寒,无毒。取子入牛胆中,阴干,日服七枚,久服有明目通神 
,白发还黑之功。有痔及便血者尤宜服之。 
《本经》主五内邪气热,止涎唾,补绝伤,五痔火疮,妇人乳瘕,子脏急痛。 
x发明x 槐者虚星之精,益肾清火,与黄 同类异治。盖黄 专滋肾经血燥,此则专滋肾 
家津枯。观《本经》主治,皆脾胃有热阴津不足之病,止涎唾。肾司闭藏之职也,下焦痔 
肠风,风热便血,年久不止者,用此一味熬膏炼蜜收服。妇人乳瘕、子脏急痛,皆肝家血热 
之患,用以清热滋燥,诸证自安。上皆指槐角而言。其角中核子专主明目,久服须发不白, 
益肾之功可知。惟胃虚少食及孕妇勿服。槐枝烧灰涂妒精疮,有清火润燥之功,《千金方》 
也。 

卷三乔木部
槐花
内容:苦寒无毒。温水涤去灰,焙香用。 
x发明x 槐花苦凉,阳明、厥阴血分药也。故大小便血,及目赤肿痛皆用之。目得血而能 
视,赤肿乃血热之病也。肠血痔血同柏叶微炒为末,乌梅汤服。肠风脏毒,淘净炒香为末。 
肠风荆芥汤服,脏毒蘸猪脏日日服之。但性纯阴,阴寒无实火禁用。 

卷三乔木部
秦皮
内容:苦微寒无毒。 
《本经》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久服头不白轻身。 
x发明x 秦皮浸水色青,气寒,性涩,肝胆药也。《本经》治风寒湿痹,取其苦燥也。又 
主青白翳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