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019-本经逢原 >

第11章

019-本经逢原-第11章

小说: 019-本经逢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二芳草部
白芍药
内容:酸苦平微寒,无毒。入补脾药酒炒。入止血药醋炒。入和营药,及下利后重、 
血热痈毒药并酒洗生用。入血虚、水肿、腹胀药桂酒制用。反藜芦。 
《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利小便,益气。 
x发明x 白芍药酸寒,敛津液而护营血,收阴气而泻邪热。盖泻肝之邪热,所以补脾之阴 
,即《本经》主邪气,腹痛,益气之谓。故仲景以为补营首药,入肝脾血分。及阳维寒热、 
带脉腹痛,补中下二焦,能于土中泻水。为血痢必用之药,然须兼桂用之,方得敛中寓散之 
义。建中汤之妙用,人所不知。盖泻痢皆太阴之病,建中专主太阴腹痛也。其治血痹,黄 
桂枝五物汤中用之。非深达《本经》妙理者不能也。又得炙甘草治腹中急痛,同白术补脾, 
同芎 泻肝,从人参补血虚,从黄连止泻痢,同姜枣温经散湿,在用者各得其宜耳。凡人阳 
气虚衰,阴气散漫,患腹胀满急,于补中益气药中加白芍药一味以收阴,则阳虚不受阴制之 
胀,得阳药便消矣。然气虚内寒者不可用,古云∶减芍药以避中寒,诚不可忽。产后不可用 
,以其酸寒泻肝伐生发之气也。小便不利者禁用,以膀胱得酸收敛愈秘也。而真武汤中又用 
于利小便者,深得《本经》之旨。盖真武汤本治少阴精伤,而证见虚寒,非太阳膀胱癃闭之 
候,以其能益阴滋血,培养津液,小便自行,非通利也。至于桂枝汤中,用以护营血,使邪 
不得内犯。建中汤中用以培土脏,而治阳邪内陷腹痛,此皆仲景用药之微妙,端不外《本经 
》之义。其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皆指赤者而言,与白芍无预。因 
《本经》未分赤白,故一贯例之。 

卷二芳草部
赤芍药
内容:酸苦微寒,无毒。酒洗用。 
《本经》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 
x发明x 赤芍药性专下气,故止痛不减当归。苏恭以为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和血 
,端不出《本经》除血痹,破坚积,止痛,利小便之旨。其主寒热疝瘕者,善行血中之滞也 
,故有瘀血留著作痛者宜之,非若白者酸寒收敛也。其治血痹,利小便之功,赤、白皆得应 
用。要在配合之神,乃着奇绩耳。 

卷二芳草部
牡丹皮
内容:苦辛平,无毒。酒洗去碱土,曝干。勿见火。 
《本经》主寒热、中风、螈 、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五脏,疗痈疮。 
x发明x 牡丹皮入手足少阴厥阴,治血中伏火,故相火胜肾,无汗骨蒸为专药。《本经》 
主寒热、中风、螈 、惊痫等证,以其味辛气窜,能开发陷伏之邪外散。惟自汗多者勿用, 
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王安道云∶志不足者 
,足少阴病也。故仲景肾气凡用之。后人惟知黄 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又症坚瘀 
血留舍肠胃五脏,及阴虚吐血衄血必用之药,以能行瘀血而又能安好血,有破积生新,引血 
归经之功,故犀角地黄汤用之。凡妇人血崩及经行过期不净,属虚寒者禁用。又赤者利血, 
白兼补气,亦如赤、白芍药之义,诸家言其性寒,安有辛香而寒者乎。 

卷二芳草部
木香
内容:辛苦温,无毒。形如枯骨,味苦,色淡黄者良。味咸、色黑勿用。生用理气,煨 
熟止泻。 
《本经》主邪气,辟毒疫,强志,主淋露。 
x发明x 木香气香味浓,不独沉而下降,盖能理胃以下气滞,乃三焦气分之药。兼入肺、 
脾、肝三经,能升降诸气,故上焦气滞 郁宜之者,金郁则泄之也。然虽入肺而肺燥气上者 
,良非所宜。其中焦气滞不运宜之者,以脾胃喜芳香也。下焦气滞后重宜之者,塞者通之也 
。若治中脘气滞不运,心腹疼痛,以槟榔佐之,使气下则结痛下散矣。《本经》辟疫毒邪气 
,强志,主淋露,以其辛燥助阳,善开阴经伏匿之邪。《大明》治心腹一切气,膀胱冷痛, 
呕逆反胃,霍乱泻痢,健脾消食安胎。甄权治九种心痛,积年冷气, 癖症块胀痛,壅气上 
冲,烦闷,羸劣,女人血气刺痛不可忍。然香燥而偏于阳,肺经有热,血枯而燥,及阴火冲 
上者勿服。 

卷二芳草部
甘松香
内容:甘温,无毒。 
x发明x 甘松芳香升窜,能开脾郁,少加脾胃药中甚醒脾气。主恶气卒心腹痛满,风疳齿 
。得白芷、白附子良;香港脚膝肿,煎汤淋洗效。 

卷二芳草部
山柰
内容:辛温,无毒。 
x发明x 山柰芳香,入阳明暖胃,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皆 
芳香正气之力也。 

卷二芳草部
高良姜
内容:辛大温,无毒。煨熟用。子名红豆蔻。 
x发明x 良姜辛热纯阳,上升入足阳明、太阴二经。为客寒所犯,则逆冷霍乱,腹痛诸病 
生焉。辛温暖脾胃而逐寒邪,则胃中冷逆自除,霍乱腹痛自愈。甄权治腹内久冷气痛,去风 
冷痹弱。《大明》主转筋,泻利反胃,解酒毒,消食。苏颂治恶心呕清水,皆取暖胃温中散 
寒之功也。而寒疝小腹掣痛须同茴香用之。产后下焦虚寒,瘀血不行,小腹结痛者加用之。 
若胃火作呕,伤暑,霍乱禁用,为其温燥也。红豆蔻辛温,主水泻霍乱,心腹绞痛,止呕 
进食,大补命门相火,故正元丹中用之。然能动火伤目致衄,不宜久服。 

卷二芳草部
草豆蔻
内容:辛涩温,无毒。面裹煨熟,去面用。 
x发明x 草豆蔻性温,入脾胃二经。东垣曰∶风寒客邪在胃口之上,当心疼痛者宜之。丹 
溪曰∶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若明知口食寒物胃脘作痛,或湿郁成病者用之神效。若热郁 
者不可用,恐积温成热也。然多用能助脾热,伤肺损目。故阴虚血燥者忌之。 

卷二芳草部
草果
内容:x亦名豆蔻x 
辛温涩,无毒。去壳,生用。 
x发明x 草果与草豆蔻总是一类,其草果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 
湿,开郁化食,利膈上痰,解面食鱼肉诸毒。与知母同用,治瘴疟寒热,取其一阴一阳,无 
偏胜之害。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也。然疟亦有不由于山岚瘴气,而 
实邪不盛者忌服。凡湿热瘀滞,伤暑暴注,溲赤口干者禁用。 

卷二芳草部
白豆蔻
内容:x俗名壳蔻x 
辛温,无毒。忌见火,去净膈膜,不尔令人膈满。凡草果、草豆 
蔻、缩砂皆然,不独白蔻也。 
x发明x 白豆蔻辛香上升,入脾肺二经,散肺中滞气。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 
,流行三焦,营卫一转,诸证自平。古方治胃冷积气,呕逆反胃,消谷下气,宽膈进食,解 
酒毒,皆相宜也。若火升作呕,蕴热作痛者勿服。 

卷二芳草部
缩砂蜜
内容:x俗名砂仁x 
辛温涩,无毒。 
x发明x 缩砂属土,醒脾调胃,为脾、胃、肺、肾、大小肠、膀胱七经之气药,能引诸 
药归宿丹田。治脾虚泄泻,宿食不消,泻痢白沫,腹中虚痛,寒饮胀痞,噎膈呕吐,和中行 
气,止痛安胎,用之悉效。同熟地、茯苓纳气归肾。同檀香、豆蔻下气安肺。得陈皮、白术 
和气益脾。惟新产妇忌之,恐气骤行动血也。今人治血痢亦多用之。若积欲尽时,良非所宜 
。又血虚火炎咳嗽禁用。妊妇气滞者宜服。若气虚者,多服反耗其气,多致难产。南人性喜 
条畅,食品每多用之,北人性喜潜藏,药中亦罕用者。 

卷二芳草部
益智子
内容:辛温,无毒。去壳,盐水炒用。 
x发明x 益智行阳退阴,三焦命门气弱者宜之。脾主智,此物能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 
精滑,胃虚多唾,女人崩漏。治心气不足,梦泄,夜多小便,及冷气腹痛,于土中益火也。 
《集验方》缩泉丸治脬气不足,方用益智子盐炒,去盐与乌药等分为末,酒煮山药粉为糊, 
丸如梧子大,空心盐汤下七十丸。丹方治夜多小便,取二十四枚入盐同煎,服之有验。按∶ 
益智功专补火;如血燥有火,湿热暴注及因热而遗浊,色黄干结者,不可误用也。 

卷二芳草部
荜茇
内容:辛大温,无毒。醋浸刮去皮子,免伤肺上气。 
x发明x 荜茇辛热浮散,为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性能温中下气, 
治霍乱水泻,心腹满者宜之。然辛热耗散能动脾胃之火,多用令人喘咳、目昏、肠虚下重, 
以其走泄真气也。 

卷二芳草部

内容:x子名 酱x 
辛温,无毒。 
x发明x 叶辛热,能下气温中,破痰,散结气,解瘴疠。岭南人以叶合槟榔食,取其辛 
香,能破瘴疠之气也。其子可以调羹,故谓之酱,荜茇之类也。 

卷二芳草部
肉豆蔻
内容:x俗名肉果x 
辛温,无毒。糯米粉裹,煨熟用,勿犯铁。 
x发明x 肉豆蔻辛香,入手足阳明,温中补脾,宽膨胀,固大肠,为小儿伤乳、吐逆、泄 
泻之要药。二神丸合补骨脂,治肾泻,盖取补脾以治肾邪也。按脾土性喜芳香,故肉果与脾 
胃最为相宜。以其能下气者,脾胃得补则健运。非若浓朴、枳实之峻削也。热郁暴注禁用, 
以其辛温性滞也。 

卷二芳草部
补骨脂
内容:x俗名破故纸,字音相近之误也x 
苦辛大温,无毒。盐、酒浸焙干用,与胡麻同 
炒良。忌芸苔、羊肉、诸血。 
x发明x 补骨脂属火,收敛神明,能使心胞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使元阳坚固,骨髓充 
实,涩以固脱也。胡桃属水,润燥养血,血属阴,恶燥,故油以润之,佐补骨脂有水火相生 
之妙。故《局方》青娥丸用之。孙思邈言∶补肾不若补脾。许学士言∶补脾不若补肾。肾气 
虚弱则阳气衰劣,不能薰蒸脾胃,令人痞满少食,譬如釜底无火,虽终日不熟,阳衰则饮食 
亦不能消化。《济生》二神丸治脾肾虚寒泄泻,用补骨脂补肾,肉豆蔻补脾,加吴茱萸以平 
其肝,加木香以顺其气,使之斡旋。若精伤溺赤涩痛者,去木香易五味子。腰膝酸疼、肾冷 
精流者用之屡效。凡阴虚有火梦泄溺血,大便闭结者勿施。 

卷二芳草部
姜黄
内容:辛苦温,无毒。藏器曰∶辛少苦多,性热不冷,或云大寒,误矣。有二种,蜀川 
生者色黄质嫩有须,折之中空有眼,切之分为两片者为片子姜黄。广生者质粗形扁如干姜, 
仅可染色,不入汤药。今药肆混市误人,徒有耗气之患,而无治疗之功也。 
x发明x 姜黄、郁金、莪术三物形状功用皆相近,但郁金入心,专治心胞之血。姜黄入脾 
兼治血中之气。莪术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耳。古方三痹汤用片子姜黄治风寒湿气,手 
臂痛。戴元礼曰∶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气可知,能治症瘕痈疽,通经消肿 
毒,功力烈于郁金,但血虚臂痛者服之,病必增剧。 

卷二芳草部
郁金
内容:辛苦平,无毒。《本草》以为性寒,误矣。安有辛香而寒之理,蜀产者体圆尾锐 
,如蝉腹状,发苗处有小孔,皮黄而带黑,通身粗皱如梧桐子纹,每枚约重半钱,折开质坚 
色黄中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