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88-慈幼便览 >

第7章

188-慈幼便览-第7章

小说: 188-慈幼便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吐血∶用藕节七个,水一盅,煎至半盅,加童便一杯对服。又方,每日早,用自己小 
便,略去头尾,乘温饮之。 
鼻血不止∶用大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饼子如钱大,左鼻出血,贴左足心;右鼻出 
血,贴右足心;两鼻出血,贴两足心,立时即止,急以温水洗去,免至足心起泡。又方,乱 
发烧灰吹鼻。或以线扎中手指根,左鼻扎左,右鼻扎右,两鼻出血,扎两中指。或以栀子烧 
灰吹鼻内。又方,以韭菜捣汁一杯,童子小便一杯,和匀温暖服之,血即止。 
大便泻血∶用乱油发、鸡冠花、侧柏叶三味,俱烧灰等分,研极细末,每用一钱,水酒 
调下。又方,用霜后干丝瓜壹条,烧灰存性,研末听用。槐花烧灰存性,研末听用。每以丝 
瓜末一钱,槐花末五分,研匀,米饮调,空心服,数次即止。 
小儿小便血淋∶用鸡屎尖白如粉者,炒极焦,研末,每五分,酒调空心服。 
周岁小儿尿血∶大甘草一两二钱,水六碗,煎至二碗,服完即愈。 
小儿尿血∶乌梅烧灰存性,研细末,每次一钱,米饮调下。 
小儿大小便血∶乃热传心肺,不宜凉药,以生地黄汁五七匙,酒半匙,蜜半匙和服。 

消渴
肿满
属性:面肿者风,足肿者湿。凡肿自上而起者,皆因于风,其治在肺,宜发散之,香苏饮合五 
皮饮。自下而起者,因于肾虚水泛,宜渗利之,五苓饮加防己槟榔。一身尽肿者,或胎禀不 
足卒冒风寒,或因疟痢脾虚,皆能作肿。轻者胃苓汤,重者加味胃苓丸。若小儿元气本虚, 
大病后浑身浮肿,四肢冷,口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滑泻,不思饮食,此阴寒已极,脾胃将 
绝,一切治肿之药,俱不可投,惟四君子汤加青化桂、炮姜、白蔻仁,以救其脾胃,庶可望 
生。 

消渴
水肿简便方
属性:凡小儿患肿,切须忌盐,盐助火邪,服之愈炽,必待肿消之后将一月,以盐炒过少用之 
治水肿从脚起,入腹则难治∶用红饭豆五升,煮极熟,取汤五升,浸两膝之下,冷则重 
暖。若治大腹肿,以红饭豆汤,日日服之自消。 
治脚肿∶掘杉木根切断而内色红者为油核,方可用,以红根切碎,煎浓汤,将肿脚先熏 
后洗即消。又方∶以红糖一大碗,加生姜、生葱,三味同煎汤,先熏后洗。 
头面手足俱肿∶苦葶苈一两,隔纸炒熟,研细末,以大红枣蒸过,去复选肉,和前末捶 
为丸如豆大,每用七粒,白汤下,日三服,五七日则小便多肿自消也。忌碱酸生冷。 
伤寒伤湿肿∶羌活切片,莱菔子等分,同炒香,拣去莱菔子,只以羌活为末,每服一钱 
,初日一服,次日二服,三日三服效。 
肿证气喘∶男妇大小,肿因积得,既取积而肿再作,小便不利,切不可再用利药。盖中 
下二焦气不升降,为阴寒痞隔水遂凝而不通。用熟附子三钱、生姜二钱、沉香三分,同浓煎 
汤治服。大人则熟附子一两、生姜六钱,沉香七分,磨浓汁,以姜附对服,不拘剂数,以愈 
为度。 
身面浮肿坐卧不得∶取东向桑枝烧灰淋汁,煮红饭豆数升,每饥即食之,不得别饮汤水 
。 
凡水肿本于脾虚,不能制水∶当以参术补脾为主,脾气实,则能健运,而水自行,切不 
可下。 


胀满
属性:腹胀气满,虚胀,因吐泻之后,攻下太过,宜浓朴、白术、陈皮、肉桂、茯苓。寒胀, 
因中气素寒,冷滞郁结,无身热口渴,面唇青,手足厥冷,气喘腹胀,先以揭元丸消之,后 
以异功散调其脾胃。实胀,腹中本有食积,或饮食过饱,固结于中,外证则胃口胸前身热口 
渴,倦卧不语,目闭不开,若误认为慢惊,而用宁神导痰之药,必死无疑。不知大实有赢状 
,急宜下之,用《集成》沆瀣丹、《集成》三仙丹同服。热胀者,或伤寒热邪入里,大便闭 
结,小便短赤,浑身壮热,面赤烦躁,用《集成》沆瀣丹。又有遍身疮疥,因淋洗涂搽逼毒 
归内而腹胀者,轻则用荆防败毒散,重则用《集成》沆瀣丹。疮出胀消者吉,疮不出者凶, 
方俱见“痢疾”。 

胀满
腹胀简便方
属性:治气胀水胀∶用羯鸡粪干者二升,炒焦黄色,出火毒,研细末,以百沸汤三升淋汁,每 
服一盏,调木香、槟榔末各五分。此中满盅胀有一无二之方也。 
治食胀气胀∶萝卜子一两,研细末,水调滤汁。砂仁一两,以萝卜子汁浸一宿,炒干, 
又浸又炒,共七次,为末,每一钱,米饭调服。 

胀满
黄胆
属性:面目指甲俱黄色。其症有二∶一曰阳黄,必身热烦躁,或躁扰不宁,或消谷善饥,或小 
便热痛,或大便闭结,脉实而有力,此证不拘外感风湿、内伤饮食,皆能致之。但察儿之元 
气尚强、脾胃无损者,宜清火邪,利小便。茵陈五苓饮最稳,或胃苓汤加茵陈。若大便闭结 
,热盛者,宜沆瀣丹,见上“痢疾”。一曰阴黄,由气血败损所致,喜静恶动,喜暗畏明, 
神思困倦,言语轻微,畏寒少食,四肢无力,或大便不利,小水如膏,此乃阳虚之候。宜四 
君子汤为主,或加炮姜一钱,或加扁豆、当归各一钱。 

胀满
黄胆简便方
属性:罨脐取黄法∶见“内科黄胆”。 
小儿急黄∶以丝瓜连皮带子,火烧存性,研末,每服一钱,米汤调下,连服数次愈。 
小儿黄如金色,因积滞凝于脾家∶以稻草煎浓汤饮之数次效。又方∶取山间薏苡仁根, 
洗极净,煎汤服之自愈。 
治湿热发黄∶生姜半斤、茵陈半斤,同捣烂,以布包好,时时周身擦之,其黄自退。 


腹痛
属性:上焦痛者,在膈上,是胃脘痛也。中焦痛,在中脘,脾胃间病。下焦痛,在脐下,肝肾 
间病也。凡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病多虚,暴病多实。得食稍减者,为虚;胀满畏食 
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为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为实。 
夹冷痛∶面色或青或白,冷甚者,面色暗淡,唇口爪甲皆青,喜热熨,此脾气虚寒之极 
。轻者用当归、青化桂、人参、土炒白术各一钱,木香、炙草各五分,大枣六枚,生姜三片 
,水煎温服。寒甚者,用六君子汤加青化桂一钱,砂仁、白蔻仁、良姜各六分。若生冷果菜 
停积中焦,腹痛泄泻呕恶者,再加煨神曲钱半,公丁香、木香屑各五分。泄泻不止者,再加 
肉豆蔻,去油,八分。 
夹热腹痛∶面赤壮热,四肢烦,手足心热。用四顺清凉饮。白芍二钱,当归、锦庄黄各 
一钱,炙甘草五分,水煎热服。若大便调者,只用白芍一根,重三钱,甘草一根,重二钱, 
用纸七重包之,小湿,慢火煨熟,取起捶烂,煎汤服。若寒加肉桂五分尤妙。后方名芍药甘 
草汤,一切腹痛者皆治,惟寒者宜略加肉桂。 
食积痛∶口中气温,面黄或白,目无精光,或白睛多,喜眠恶食,大便酸臭。轻者,用 
山楂肉二钱,广皮、半夏姜炒、茯苓各一钱,神曲煨、萝卜子各钱半,加浓朴姜炒、槟榔炒 
各七分,水煎服数剂。重则用三仙丸,见“痢疾”。 

腹痛
腹痛简便方
属性:治一切胃痛胸痛腹痛腰痛疼如锥刺不可忍者∶花椒不拘多少,研末,和少面粉,醋和成 
饼,贴于痛处,上铺艾绒,用火灸之,痛立止。又治一切腹痛方,用小麦秆烧灰,置地出火 
毒,将筛盛之,滚水淋汁服。 
一切疼痛或寒或热或积食或积血,证莫能辨,药不能施,有起死回生之妙∶用生姜一斤 
,捣烂略挤其汁,入锅内炒热,用布分作二包,先以一包熨痛处,冷即换热,勿令间断,如 
姜已干,略加前汁拌之,又炒又熨,痛止乃已。 
凡小儿腹痛摸其肚有一块梗起者虫痛也,不须服药,惟令大人以手擦揉其块处,久久揉 
之,半日许其虫将死者,从大便而出,痛立止。 
小儿腹痛啼哭不止∶用南木香、明乳香、黑没药,俱去油,各五分,水煎温服。又方∶ 
用乳香一钱,去油,灯花七粒,同为末,每二分,乳汁调服。 
小儿胎寒腹痛,啼哭吐乳,大便青色,身出冷汗∶用姜黄一钱,南木香、乳香、没药, 
俱去油,各三钱,其为细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姜汤调下。又,理中汤亦佳,见上“ 
非搐”。 
小儿盘肠气痛,月内之儿多有之,其证腹内如蛙声啼哭不止者是也。盖寒热不和,脏气 
不行∶用栀仁五钱、附子三钱,同炒极枯,取起拣去附子不用,单取栀仁,加入白芷一钱, 
为末,每五分,小茴汤下。又方∶浓煎葱汤浇洗儿腹,仍捣葱炒热,作饼贴脐上,良久屎出 
即愈。 
小儿虫痛口流涎沫∶使君子取肉,微炒为末,五更时,米饮调下。 
小儿腹痛一痛即死者,名为虫痛∶用干姜(烧灰)、白芜荑二味,等分为末,母五分,米 
饮调下。证重者,每服用一钱。下虫方,见下页。 

腹痛
小儿癖积简便方
属性:治癖积心腹,内结如拳,及脐腹痛不可忍∶用庄黄一两(酒蒸),炮姜五钱,附子五钱, 
九肋鳖甲八钱,用好醋将鳖甲煮一时久取起,酥炙黄色为度,共为细末,用三年老米醋一升 
熬至半升,和前末为丸,绿豆大,每服十丸,空心米汤下,取下积如鱼脑败血烂肉青泥即愈 
。后用补脾调理。按∶此方药廉功大,比消癖丸力胜十倍,允称神妙。 
小儿痞块肚大,肌瘦面黄∶白芙蓉阴干,研末,入鸡肝内扎合,饭上蒸熟食之,七八次 
愈。 
小儿好食茶叶成癖∶用鲜榧子一斤,空心、晌午、黄昏,每服十四粒,吃完即愈。榧子 
,京果铺有卖。 
小儿好食泥土及肚胀∶用好黄土,浓煎黄连,取清汁,和饼食,效。又,日与芝麻三钱 
,加雄黄末二分,食之,白汤送下。 
小儿食积结痞块∶用大红枣一斤,皮硝一两,同煮,以水干为度,晒干,每日食此枣, 
徐徐服之自消。 
小儿积久而成鳖腹内有形,摆头掉尾,大者如杯,小者如钱,上侵人喉,下蚀人肛,或 
附胁脊,或隐肠腹∶用生硫黄,研极细末,每日老酒调服一钱,空心下,久服自化。硫黄须 
色如初出鸭雏者,方可用。带青、带赤、带黑色者,皆不堪用。此物最平稳,多服无疑。 

腹痛
下虫简便方
属性:凡小儿肥甘过度,或糖食甜物太多,乃致湿热久停而成积,积久生虫,时发腹痛,以手 
摸之,腹内有块,或一条梗起。外症唇红面白,六脉浮洪。其痛时作时止,痛止即能饮食者 
,虫痛无疑。又有腹痛,一痛即死者,亦是虫痛。欲去此虫,用苦楝根皮,诚天下打虫第一 
神方。其法于月初旬,虫头向上之时行之。先夜掘苦楝根,须取每年结子者,方是母树。其 
根浮于土面者有毒,不可用。专取土中者,洗净泥土,以刀刮去红皮,只取白皮,四五钱。 
儿大者,六七钱。切碎听用。次早以油煎鸡蛋,令儿嗅之,以引其虫头向上而求食。另于别 
室,以水一盅,浓煎苦楝皮汤一小杯,不可使儿闻其药气,一闻其气,虫即潜伏矣。俟药熟 
,以鸡蛋与儿食,即服药,半日不可饮食,俟虫下后方饮食之。服药后,儿似困顿,万万放 
心,虫下后,精神如旧。仍当急为健脾,庶虫不复生,永无患矣。虫症,轻者以使君子肉二 
钱,糖水炒,于初旬饥时服之三次,亦可打下虫。又方∶使君子(炒)、榧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