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重塑心灵 >

第32章

重塑心灵-第32章

小说: 重塑心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先处理扭曲类,然后是归纳类,最后才处理删减类的语式。因为每一句话里面都有不少删减类,若从这类着手,将会耗费大量时间。扭曲类通常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亦涉及到理解层次之中的较高层次。由扭曲类开始;我们会较易和较快了解说话者的深层结构。
  ③一句简单的话中便可能包括有数个语式,未必需要全部处理。应该先决定想要的是什么效果,然后选择最适合的一个语式着手。做选择时应考虑对方的环境因素。
  ④检定语言模式中的每一个语式本身都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而完全决定于运用的时与地和所得的效果。事实上,一个人所说的话中不可能完全没有任何语式,而NLP辅导技巧中的“提示语言模式”(Milton Model)还故意运用检定语言模式去达到效果呢!
  ⑤为了避免得到过多的资料,因而使过程沦为散漫,失去焦点,或浪费时间,每次开口时先问问自己:“我是否真的需要知道这点资料?我的目的是什么?”
  ⑥不应把语式看做是对方的错误。它们的出现是给我们机会,让我们能够帮助对方把所说的话的深层结构资料找出来,因而提升他内心的内向沟通和与你的外向沟通。
  ⑦发问也有多种方式,应该选择婉转、高雅和轻松的方式。不应把交谈变成审问。
  ⑧很多话里的语言文字会显示出不只一个语式的可能性。无须计较这一点,能够帮助对方处理和解决困扰才是重要的,把效果作为考虑的依据。



12。5   扭曲类语式

1。猜臆式
说话者以为知道另一个人的内心看法或感受﹐其实这只是主观的猜臆。猜臆式很容易辩认﹐因为说话的内容明显地只有另一个人才能决定。例如﹐男士对女士说﹕“你这件衣服很难看﹗”这是男士主观的判断﹐他自己可以决定。如果他说﹕“你一定后悔买了这件衣服﹗”这便是猜臆式﹐因为男士不能决定女士是否后悔﹐而只有那位女士才能决定。
遇到这个语式﹐可以询问对方所凭借的数据而化解之﹐因为说话的人只是凭内心的一个假定而说这些话。往往这个假定没有根据﹐更可能是说话者不愿见到出现的情况。有效的化解﹐可以使说话者注意到自己内心的一些局限性信念的存在。

例子 化解
1“他不喜欢你送的礼物” “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他不同意这份意见﹗” “何以见得呢﹖”
3“他想追求我嘛﹗” “什么事使你有这个感觉﹖”
 
2。因果式
因果式涉及“责任”上的问题。说话者认为一件事情的出现导致另外一件事情的产生。其实二者之间可能绝无关系﹐或者第二件事情根本不会发生。因果式往往由于以下文字的存在而不需要这类的连接词﹐句子的意思本身已明显。例如﹐“他没有来﹐你这次输定了﹗”“没有他的帮助﹐我怎会成功﹖”
在辅导时﹐有两类受导者常在其话中出现因果式﹕①觉得自己无力处理自己人生里的事情﹐常受别人和环境因素所控制。例如﹕“这种天气使我无心工作。”②他的话使我控制别人的人生。例如﹕“我常常使他失望。”“因为我没有迁就她﹐所以她不快乐。”在“互相依赖”类的辅导中﹐因为自己的身份界限意识不够清晰﹐往往要别人做自己的情绪保姆﹐同时也以为必须做别人的情绪保姆。两人之间因而产生的无力感﹑压迫感﹑羞愧和懊悔﹐使得两人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参考“破框法”之2“托付心态”。)

例   子 化   解
1“我迟到都是因为你啦﹗” “是我的什么令你迟到呢﹖”
2“这种天气使我无心工作。” “两件事之间怎么会有关系呢﹖”
3“因为我没有迁就她﹐所以她不快乐。” “你如何不迁就她而使她不快乐﹖”
 
“但是”﹑“可是”(英文中but一词)往往也产生因果式的效果。
 
例   子 化   解
1“我很想帮你﹐但是我太累了。” “你的疲倦怎样使你不能帮我呢﹖”
2“你是能成功的﹐可是你不太听话了。” “怎样不听话会使我不能成功呢﹖”
 
3相等式
句子中有两个意思﹐说话者认为它们是相等的。往往其中一个是可见的行为﹐而另一个是不可见的感觉或意义。(从理解层次的角度看﹐前者是环境/行为﹐而后者是能力或信念价值﹐而硬要把它们定为相等。)相等式往往有以下这些词出现﹕就是﹑等于﹑即是﹑是……就﹐或者干脆不用连接词。
4假设式
句子意思的成立建立在一个没有说出的假设基础上。假设式的话透露说话者的一些信念(关于人生﹑世界﹑自己﹑别人﹑神等)。故此聆听假设式的话会让我们知道说话者的人生观。化解的方法是找出那没有说出的假设。
 
例   子 化   解
1为什么你不吃这碟烧鸡﹖ 什么使你认为我不吃它﹖
2为什么你不好好照顾我﹖ 什么使你认为你需要我照顾﹖
  什么使你认为我不是在好好照顾你﹖
3不会又在骗我吗﹖ 什么使你觉得我过去骗过你﹖
  什么使你觉得我这次骗你﹖
 
很多假设式的话往往以“为什么”3个字开始﹐这些都是埋怨的话。
在生活中假设式经常出现﹐尤其是商业广告。

例   子 化   解
1请挑选你最喜欢的款式。 里面有你喜欢的款式。
2全城最平﹐请快申请。 最平是你所追求的。
3没有杂费﹐你大可安心享用。 你只担心杂费一项。
 
消解假设式的不同方法﹕
“什么使你觉得/认为。。。。。。”
“何以见得﹖”
“是什么使你认为。。。。。。”
“你如何知道﹖。。。。。。”
“谁说﹖。。。。。。”
 
5虚泛词式
说话者的句子中有一个名词﹐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东西不能握在手中﹐也无法掷入桶中而发出声音﹐这种名词称为虚泛词﹐是满口大道理的人最常用的语言模式。其实﹐虚泛词代表一些人生必须面对但往往难以定义的抽象事物﹐背后是说话者的一些局限性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没有经过深入和清晰的思考﹐但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别人也必须支持。
测知一个名词是否为虚泛词﹐除了上述不能手握和掷地有声之外﹐尚可试在该名词前面加上“从无”或“无穷”二字。若能﹐这个名词当是虚泛词。虚泛词能融合众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和期望﹐故此最为政客所乐用。以下的一些虚泛词例子使我们看到它们在人生里的地位如何重要﹐而我们对它们所知却是如何的少(试说出你对每个词的解释)﹕自由﹑道德﹑教育﹑安全﹑尊敬﹑健康﹑人权﹑公平﹑纪律﹑爱情﹑情绪﹑智慧﹑友谊﹑和谐﹑婚姻﹑沟通﹑管理﹑行为。。。。。。。
虚泛词事实上是把一个过程“虚泛化”﹐使它成为一个名词﹐因此﹐虚泛词往往可以经由“名词转为动词”的方式而清晰化。

例   子 化   解
1我们缺乏沟通。 你想你们怎样沟通﹖(答﹕“我想每天都有时间大家坐下谈谈。)
2我的胃得了溃疡。 你怎样使你的胃溃疡的﹖(答﹕“我每天工作14小时﹐又良不定时。)
3自由最宝贵﹗ 你想怎样自由地做什么﹖(答﹕“我想可以选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可以不担心赚钱。”)

近年有两三类虚泛词被另外定类﹕-单一价值词
例   子 化   解
1科学家认为。。。。。。 这个“科学”是根据什么标准和理论定出来的﹖或者“什么是科学”﹖
2专家说。。。。。。 所谓的“专家”﹐包括的是什么人﹐用什么标准定的﹖或者“哪些是专家”﹖
虚假词
 
例   子 化   解
1这使他成为一次不幸﹗ 用“不幸”一词代表一个人﹐你指的是什么事呢﹖
2整个过程是一场梦。 你用“梦”来形容这次经验﹐是因为过程的什么事﹖
 
例   子 化   解
1不赞成就是反对﹗ 为什么“不赞成”与“反对”是一样﹖
2我倒的酒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为什么“不喝你的酒”就是“不给你面子呢” ﹖
3你这么长时间都不打电话给我﹐不记得我啦﹗ 为什么只有打电话给你才能证明我记得你呢﹖有没有人没有打电话给你﹐同时仍记得你呢﹖
 
12。6   归纳类语式
1以偏概全式
说话者以一次经验去认定所有类似情况都会同样如此。这使得说话者看不到事情有种种不同的可能性和机会﹐因而不能发展出解决或者突破的思想和行为﹐这个语式的话表现出一份“绝对”的意思。以偏概全式常有以下的词语出现﹕所有﹑永远﹑永没有﹑每一个﹑没有一个﹑总是﹑从来﹑向来﹑完全﹑绝对﹑时时﹑日日﹑常常等。化解的方法是找出例外﹐或者顺其意而更夸大至可笑的程度。
例   子 化   解
1他从来都不能好好地和我谈谈。 从来﹖甚至在你俩结婚的时候﹖我在想既然他从来都不能好好和你谈谈﹐你俩怎样相识﹑恋爱﹑结婚的﹖
2你没有一次做得好的。 在你的眼中﹐我真的是从来没有一次做得好﹖照你这样说﹐我未来的几次也不会做得好了﹐对吗﹖
3没有一个法官是好人。 真的没有﹖从来都没有过好法官出现﹖所以现在关在监牢中的都是好人﹐而在社会上行动的都是坏人了﹐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2能力限制式
说话者的内心对事情的合理性或者可能性有一些错误的信念﹐筑起框框去限制自己﹐在说话中表现出来。这些限制框框使得说话者看不清事情可以解决或者突破﹐因而陷入思想困境之中。能力限制式有两种﹕
1可能性。从以下的词语测知可以﹑不可以﹑可能﹑不可能。“可能性”有两个意思﹕一是有或没有一份能力﹔二是有能力﹐但选择运用或不运用这从能力。

例   子 化   解
1我不能这样便放弃。 放弃了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2我不可以放松。 你做了些什么去阻止你放松﹖
3我不能让自己静下来。 你怎样使得自己静不下来﹖
4你不可以带他走。 我带他走会有什么情况出现﹖
“可能性”的限制式说话显示说话者把自己放在不惬意的选择框框中﹐消解方法是帮助他注意框框外的种种可能性。“我不能放松”是把自己困在一个狭窄的框框中﹐框框之外就是放松。试想﹕他以前必定有过放松的经验﹐才能知道什么是放松﹐他做了些什么使自己继续蹲在那个小框框里呢﹖
2需要性。从以下的文字测知应该﹑不应该﹑必需﹑不需。“需要性”是表达一些规条的存在﹐这些规条往往限制了实现信念价值的最佳可能的出现。“你应该。。。。。。”之类的话往往是在指责别人﹐这是企图给聆听都制造出犯罪感。常说这类话的人多是内心的自我价值不足﹐想控制别人。这类人不满意自己缺乏能力﹐故此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并找机会埋怨别人。
化解方法与上面的一样。
例   子 化   解
1你必须保持沉默。 不保持沉默会有什么情况出现﹖
2我一定要看电视才能睡觉。 你怎样使得自己睡觉前总想看电视﹖
3他应该先问问我再做。 不先问你便做会有什么好处﹖

3价值判断式
句子明显地显示出一个价值的判断﹐但没有说出这个判断的来源。找出判断的来源﹐我们才能质疑说话的真实性。
例   子 化   解
1男子汉不应哭﹗ 谁说男子汉不应哭的﹖
2这是很笨的行为﹗ 谁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