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思考中医 >

第67章

思考中医-第67章

小说: 思考中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重。如太阴的亥子丑中,子丑与少阴相重;少阴的子丑寅中,丑寅与厥阴相重。故而在三阴欲解时的讨论中,开首的这一时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如太阴之于亥,少阴之于子,厥阴之于丑,皆具特别的意义。子于十二消息卦正与复卦相应,复卦卦辞云:“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复者指的是阳气来复,阳气恢复之意。而这个阳气的恢复需要七日的时间,故云:“反复其道,七日来复”。为什么需要七日呢?我们只要将十二消息卦综合起来看就能明白。按照奇门遁甲的说法,十二消息卦共分阴阳二局。其中复临泰大壮聎乾这六卦为阳局,因为这六卦所处的过程是一个阳在增长的过程;而姤遯否观剥坤这六卦为阴局,因为这六卦所处的过程为阴不断增长的过程。一个阳局走完之后就到了阴局,阴局由姤始,若按每卦一天算,走完整个阴局正好是六天。阴局完结之后,继续往前走,就又重新回复到下一个阳局。阳局由复卦始,由阴局到下一个新的阳局正好需要七天,这便是复卦卦辞所言:“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其实,不仅是阳复,亦即由姤至复需七日;阴复,亦即由复至姤,亦为七日。故七者,周而复始之数也。可见一周七日并非传自西方,《周易》里已经有这个周七之数。我们再回看六经传变,按《素问·热论》所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六日竟后,至七日又复太阳。故伤寒六经的传变,亦是七日来复。(2)冬至一阳生复卦所在的月份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这个节气就是冬至。复卦虽配十一月,但严格地说,必须要等到冬至节来临的时候,复气才正式启动。所以,冬至的一阳,实际就是指的复卦的一阳。复卦的卦象是上坤下震,故曰地雷复。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至日就是指冬至日。冬至为什么要闭关呢?因为这个时候正是一阳初生的时候,正是阳气来复的时候,正是阳气归根的时候,正是阴阳转换的时候。这个来复、这个转换如果成功了,下一个周期的循环就能很顺利的进行。如何保证上述过程能够成功呢?闭关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闭关也就是处静。通过闭关,杜绝一切烦劳之事,让机体在一个很安静的环境里进行上述的转换、来复。其实,不但是冬至需要闭关,夏至也一样地需要闭关。故《后汉书、鲁恭传》云:“易五月姤用事,先王施命令止四方行止者。”以五月乃夏至所居,姤卦启动之时也。先王施命令止四方行止者,即是“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之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故不但于冬至阴交阳时需闭关,于夏至阳交阴时,亦需闭关。于此阴阳交替之际,于此阴阳初生之时,皆需细心呵护。子午于一年为十一月和五月,于一日则子午时也。故子时亦有一阳生,午时亦有一阴生。故子午之时亦需小闭关。午时怎么闭关呢?小事休息,或静坐,或小睡,皆为闭关之举。由是亦知,中国人的午休习惯可以上溯至周代。目下有人遑论午休习惯无益于健康,是不知易者也。(3)欲解要义子居正北,为水之所在,为体之所在。阳用为什么要归根呢?就是要归到这个体里面。阳归于体,方得休养生息。故子交复以后,阳即得来复,阳气即进入慢慢增长的阶段。少阴病为什么要欲解于子丑寅呢?因少阴病系阳气虚衰,阳不归根,以此病遇子丑寅,则正值阳气归根来复,阳渐增息的过程,何得不愈?此为天道地道以助人道也。尤证“人禀天地之气而生”非虚语。少阴病很重要的一个方剂也是四逆汤,如太阴篇所述,其方以炙甘草为君,炙甘草气味甘平,得土气最全,故其象坤也。干姜、附子辛温辛热,颇得雷气,为臣使,其象震也。上君而下臣,上坤而下震,正好是地雷复。故知四逆汤一类,颇具复卦之象,这便与少阴病的欲解时很好地对应起来了。此亦方时相应也。2。欲解何以占三时以上我们重点地讨论了少阴病欲解时中的子,尽管子这一时对于少阴有非常特殊的意义,但,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到欲解时是由三时构成的这个问题。欲解时为什么一定要由三时构成呢?这便引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术数问题。三是一个什么数?它有什么特性呢?《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其生五,其气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故知三而成气也。一年由四时组成,一时有几个月呢?三个月。故知三而成时。易之经卦,由三爻组成,故知三而成卦。道有天道,地道,人道,三道俱乃为全,故知三而成道。《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知三而成物。前云时方合一,时方统一。时遇三乃成,方亦然也。故亥子丑乃得北方,寅卯辰乃得东方巳午未乃得南方,申酉戌乃得西方。是知三而成方。为什么中医的走向最终是由单方发展到复方呢?就是因为单味药很难构成一个完整的方,需多味药组合乃得构成全方为什么欲解时不是一个时,而一定要三个时呢?同样是这个道理。以一时不成方,三时乃得成方。方成则气全,气全才有欲解之用。另外,有关三这个数,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三而成合。五行配地支,除了正行相配,即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之外,还有三合相配。怎么三合呢?即亥卯未合木,寅午戌合火,巳酉丑合金,申子辰合水这便又成就了一个三而成合,三而成行。三合的概念非常重要,我们看五行的木火金水里都分别含一个辰、戌、丑未,———辰、戌、丑、未是什么呢?就是土!前面我们讨论五行的时候,曾谈到金木水火不因土不能成;我们讨论脾不主时而旺于四季的时候,曾谈到四时的交替没有土就不能成功,为什么呢?从这个三合里应该看得很清楚。三合的意义很多,比如我们临床辨证辨出了水虚或火虚,可是这个水火却补不进去。或者一补水,就有碍脾胃,一补火就口舌生疮。为什么呢?很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时机。如果我们在三合的时候补,比如在申子辰的时候补水,在寅午戌的时候补火,以此类推,在亥卯未的时候补木,在巳酉丑的时候补金,我想没有补不进的。少阴的时相问题就讨论到这里。
四、对 AD 病的思考
AD 病也叫阿尔茨海默病,亦即我们现在习称的老年性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它的英文简称就是 AD。AD 病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老年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在北美及澳大利亚,65 岁以上的患病率为 6。6% ~15。8% 。过去认为,中国 AD 病的患病率远不如西方高,但九五期间的一项攻关课题显示,中国 AD 病的发率与西方已经没有什么差别。该项调查显示,北京市 65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为 7。3% ,且每隔 5 年的年龄段,AD 病患病率增长约 1 倍。如 70 岁为 5。3% ,75 岁为 11。9% ,80 岁则为22% 。据 2000年 11月 6日的《健康报》报道,截至 2000年,中国 65岁以上人口按 8000万计,则 AD 病患者已达 500余万。现代医学认为,AD 病是一种不可逆性的脑功能逐渐衰退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任何有效的能够治疗和阻断这一疾病的方法。所以,一旦患上这个疾病,那就无疑只有等待其逐渐衰竭,直至死亡。21 世纪,是中国真正走向现代化的世纪,同时也是老龄化的世纪。由于城镇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今后家庭必定会面临两个青年四个老人的格局。如果其中一个老人患上 AD 病,那这个家庭的境况就够呛。所以,这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迫切需要我们医界同仁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医,我们怎么看这个 AD 病?AD 病有没有治好的可能?对这个问题我是比较乐观的。其实 AD 病,我们如从六经的层面去思考它,它就是一个少阴病。AD 病的早期是由记忆障碍开始的,并逐渐发展到神志障碍。记忆的问题我们前面曾经谈到过,它实际就是心肾的问题。记为贮藏过程,这个过程与肾的主蛰、封藏相应,故记的过程系由肾所主。忆则为提取过程,这个过程与夏日之释放相应,故忆的过程实由心所主。因此,记忆的障碍实际就是心肾的障碍,就是少阴的障碍。而神志的障碍则更与少阴心肾相关,以心藏神,肾藏志也。少阴病的病机是:脉微细,但欲寐。寐的问题我们前面从寤寐的角度谈,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即如《康熙》所言:“寐之言迷也,不明之意。”老年性痴呆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实际上就是一个迷而不明的状况。否则,怎么会连亲生儿女的名字也不知道,连居住了几十年的家也记不住呢?既然老年性痴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寐”的状态,那它当然就应该从少阴病去考虑。少阴病固然危重,但也还是有回转之机,救逆之法。因此,从少阴的层面去论治AD 病,应该大有文章可做。

第十章 厥阴病纲要
一、厥阴解义1。厥阴本义厥阴是伤寒六经的最后一经,厥阴有什么含义呢?我们先从本义上来看这个问题。《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两阴是什么呢?两阴指的是太阴和少阴。我们从《伤寒论》六经的排列,它把厥阴放在最后一经,放在太阴少阴之末,可知这就是一个“两阴交尽”。这是从排列的次第来看厥阴的意义。此为其一。其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两阴交尽故曰幽。”前云两阴交尽为厥阴,此云两阴交尽故为幽,是知厥阴之为义者幽也。幽为何意?《正韵》曰:“幽囚也。”囚的意思大家很清楚,就是囚禁。厥阴曰幽,曰囚禁。囚禁什么呢?前面我们讲阴阳离合的时候曾经谈过,厥阴为合。合什么呢?就是合阳气。把阴气合起来,关闭起来,以便让阳气能够很好地升发。故幽者,实为囚禁阴气之意。此与阴阳之离合机制甚为相符。其三,太少二阴以太少言,乃言其长幼、多寡也,厥阴言何?《玉篇》云:“厥短也。”《康熙》引《前汉书·诸侯王表》注云:“厥者顿也。”又顿者何?顿者止也。故知厥阴即短阴也,即止阴也。考厥阴乃阴尽阳生之经,乃阴止而阳息之时,故曰短阴,曰止阴者,皆相符合。又《灵枢·阴阳系日月》云:“亥十月,左足之厥阴。戌九月,右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戌亥为地支之尽,尽后遇子则阳气来复,故曰厥阴也。此为厥阴之大义。2。厥阴经义厥阴经即指手足厥阴经,手厥阴于戌初起乳后天池穴,戌末止中指中冲穴。足厥阴于丑初起拇趾大敦穴,于丑末止乳下期门。别支上走巅顶交百会穴。对于六经的行止及大体分布,是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必须弄清的问题。我们讲六经辨证,其实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经络分布区域的辨证。巅顶头痛为什么说多属厥阴呢?就与厥阴经的分布相关。3。厥阴藏义甲、肝前面我们讨论了五藏的心脾肺肾,从这些讨论中,我们应该深刻地感受到五藏的功能特性都与它们的造字相关。同样,肝藏亦不例外。那么,肝的造字与它的特性是一个什么关系呢?肝用干,《说文》云:“干,犯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