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新修版)-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阕约喝ゼ鸨闶恰!绷踝诿舻溃骸按笸酰珈醯墓魅粗挥幸桓觥!崩钭猿上蛟兄拘Φ溃骸八ㄒ愕墓鳎憔颓圃谖颐嫔希昧烁铡D忝且坏钗迹推簟!�
袁承志一听,想起了阿九,不由得愕然,心中茫然若失,手一松,酒杯掉在地下,登成碎片。李自成怒道:“你就算不肯,也不用向我发脾气。”袁承志一惊,忙躬身道:“属下不敢。”
忽听得丝竹声响,几名军官拥着一个女子走上殿来。那女子向李自成盈盈拜倒,拜毕站起,烛光映到她脸上,众人都不约而同的“哦”了一声。
袁承志自练了混元功后,精神极是把持得定,虽与阿九同衾共枕,亦无非礼之行,但此刻一见这女子,不由得心中一动:“天下竟有这等美貌的女子!”
那女子目光流转,从众人脸上掠过,每个人和她眼波一触,都如全身浸在暖洋洋的温水中一般,说不出的舒服受用。只听她莺声呖呖地说道:“贱妾陈圆圆拜见大王,愿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自成哈哈大笑,道:“好美貌的娘儿!”刘宗敏道:“大王,那崇祯的公主,小将也不要了。你把这娘儿赐了给我罢。”牛金星道:“刘将军,这陈圆圆是镇守山海关总兵官吴三桂的爱妾,号称天下第一美人。大王特地召来的,怎能给你?”刘宗敏听得是李自成自己要,不敢再说,目不转睛地瞪视着陈圆圆,骨都一声,吞了一大口馋涎。
皇极殿上一时寂静无声,忽然间当啷一声,有人手中酒杯落地,接着又是当啷、当啷两响,又有人酒杯落地。适才袁承志的酒杯掉在地下,李自成甚是恼怒,此刻人人瞧着陈圆圆的丽容媚态,竟是谁也没留神到别的。
忽然间坐在下首的一名小将口中发出呵呵低声,趴在地下,爬过去抱陈圆圆的腿。陈圆圆一声尖叫,避了开去。那边一名将军叫道:“好热,好热!”嗤的一声,撕开了自己衣衫。又有一名将官叫道:“美人儿,你喝了我手里这杯酒,我就死也甘心!”举着酒杯,凑到陈圆圆唇边。
一时人心浮动,满殿身经百战的悍将都为陈圆圆的美色所迷。
袁承志只看得暗暗摇头,便欲出殿,忽听得李岩大声喝道:“大王驾前,众兄弟不得无礼。”一名将军哈哈大笑,说道:“我伸一个小指头儿,摸一摸美人儿的雪白脸蛋,那也不打紧吧!”说着伸出手指,一步一步地向陈圆圆走去。
李自成喝道:“把美人儿送到后宫去。宋献策,你带兵看守。”宋献策答应了,领着陈圆圆入内。
数十名军官一齐蜂涌过去,争着要多看一眼,直到陈圆圆的后影也瞧不见了,才恋恋不舍地慢慢归座。一人举鼻狂嗅,说道:“美人儿的香气,闻一闻也是前世修来的。”一人说道:“这不是人,是狐狸精变的,大王不可收用。”另一人道:“就算是吃人妖魔,我只要抱她一抱,立刻给她吃了,那也快活得很。”
李自成一口一口喝酒,脸上神色显是乐不可支,眼光从袁承志脸上瞧到李岩,又转眼瞧到刘宗敏,说道:“咱们虽然得了天下,却不可虐待百姓,宗敏,你传下令去,北京城内,不得劫掠财物,强占妇女。”刘宗敏应道:“是!”又道:“大王,北京城内有的是贪官污吏,富豪财主,没一个好人,他们家里财物妇女,都是从百姓家里抢来的,弟兄们夺他们回来,也不算理亏吧!”李自成默然不答。
李岩走上几步,说道:“大王,吴三桂拥兵山海关,有精兵四万,又有辽民八万,都是精悍善战。大王既已派人招降,他也已归顺。他的小妾,还是放还他府中,以安其心为是。”刘宗敏冷笑道:“吴三桂四万兵马,有个屁用?北京城里崇祯十多万官兵,遇上了咱们,还不是希哩花啦的一古脑儿都垮了。”李自成点头道:“吴三桂小事一桩,不用放在心上。他若投降,那是识好歹的,否则的活,还不是手到擒来?吴三桂难道比孙传庭、周遇吉还厉害么?”
李岩道:“大王虽已得了北京,但江南未定……”李自成挥手道:“大家喝酒,大家喝酒!此刻不是说国家大事的时候。”李岩只得道:“是。”退了下去,坐在袁承志身边,低声道:“一切小心,须防权将军对你不利。”袁承志点点头。
只见李自成喝了几杯酒,大声道:“大伙儿散了罢,哈哈,哈哈!”飞起一脚,踢翻了桌子,转身而入。众将一哄而散。许多人不住口称赞陈圆圆美丽,宫门前后尽是污言秽语。
袁承志随着李岩出殿,在宫门外遇到胡桂南和洪胜海,吩咐将两名军官放了。
四人刚转过一条街,便见数十名闯军正在一所大宅中掳掠,拖了两名年轻妇女出来。两名女子只是哭叫,挣扎着不肯走。李岩大怒,喝令部属上前拿问。众闯军见是制将军到来,发一声喊,抛下妇女财物便逃走了。
一路行去,只听得到处都是军士呼喝嬉笑、百姓哭喊哀呼之声。大街小巷,闯军士卒奔驰来去,有的背负财物,有的抱了妇女公然而行。李岩见禁不胜禁,拿不胜拿,只有浩叹。
袁承志本来一心想望李自成得了天下之后,从此喜见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但眼见今日李自成和刘宗敏、牛金星的言行,又见到满城士卒大掠的惨况,比之崇祯在位,又好得了什么?满腔热望,登时化为乌有。
再走得几步,只见地下躺着几具尸首,两具女尸全身赤裸。众尸身上伤口中兀自流血未止。袁承志这时再也忍耐不住,握住李岩的手,说道:“大哥,你说闯王为民伸冤,为……为百姓出气,就是这样么?”说着突然坐倒在地,放声大哭。
李岩也是悲愤不已,说道:“我这就去求见大王,请他立即下令禁止掳掠。”拉起袁承志,回到皇宫,向卫士说有急事求见闯王。
卫士禀报进去,过了一会,出来说道:“制将军,大王已经睡了,谁也不敢惊动。请将军明天来吧。”李岩道:“我跟随大王多年,有事求见,大王深更半夜也必接见。你再去禀报罢。”那卫士又进去半晌,出来时满脸惊惶之色,颤声道:“大王大发脾气,说小人若是再去啰唆,立刻砍了我的脑袋。”李岩道:“好,我便在这里等着,等大王醒了之后再见。”对承志道:“兄弟,你先回去休息吧。”承志道:“我在这里陪伴大哥。”要胡桂南、洪胜海二人先回,以免青青等挂念。两人坐在殿前台阶上。
两人等到天色大明,才见一名卫士从内宫出来,说道:“大王召见。”两人跟着他来到一间房中,那卫士便出去了。直等了两个多时辰,眼见午时已过,李自成始终不出来。两人你瞧着我,我瞧着你,都觉甚焦急。又过得大半个时辰,一名卫士匆匆出来,对李岩和袁承志道:“制将军、果毅将军,皇上请两位去金銮殿会商大事。”
李岩与袁承志跟着他走过两个庭园,通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只见到处有手执刀枪的军士守卫。众军士认得李岩,也不查问,有的还躬身行礼。两人走进一座小殿中,只听得隔壁传来李自成忿怒的声间:
“把明朝做大官的人捉来拷打,要他们交出金银,那当然是应该的。富豪人家欺压穷人多狠,要逼他们把钱财吐出来,不过是报一报从前的冤仇,杀人抵命,欠债还钱,血债血偿,有什么不该了?”说到后来,几乎已是吼叫,还听得啪啪之声不断,当是他以手掌击桌。
李岩和袁承志走进殿去,只见好大一座大殿,殿大阴暗,四周巨烛点得明晃晃的。李自成坐在中间一张披着黄色椅套的大椅中,满脸怒色,伸拳击打面前桌子。
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躬身说道:“启禀大王,你说得很是,弟兄们打宁武关,死伤很大,大家前仆后继,毫不退缩,终于打垮了周遇吉,宁武关只是个关口,没什么油水的,弟兄们只盼打进北京城,给好好享一下福。我部下的好兄弟咬着牙齿,一个个的倒了下来,伤口中鲜血直喷,没一人有半点退缩。属下见许多好兄弟一个个的送命,心里疼得好生难受,只有挥刀拼命。皇上大王,咱们过去攻下一座城池,总得休兵三天或是五天,让众兄弟找些乐子,寻那些狗官、财主报仇,那些狗官、财主们敲诈我们难道还少了?抢了我们的老婆、女儿去,难道少了?大王,我们,我们是报仇!大王,你先前下了军令,不准弟兄们在北京城里找乐子,说什么奸淫掳掠者杀。大王,属下没用得很,倘若真是这样,属下带兵是带不来了,没一个兄弟肯服我,我要是也说奸淫掳掠者杀,我部下个个操我的娘,破口大骂我高必正:‘我操高必正的十八代祖宗!’”
李自成哈哈大笑,说道:“高表弟,你要跟我说的,就是这几句话吗?只怕我还没下这道命令,你心里早就在操我李自成的奶奶了!”高必正道:“属下万万不敢!您是我长亲,我怎敢无礼?大王的奶奶,就是我的奶奶!我听皇上大王的话,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去,有什么话,只会对皇上大王直说。”
一个文官模样的人踏上一步,朗声道:“高将军,皇上既已坐了龙廷,咱们今后就只称皇上,要不然是称陛下,不用叫什么皇上大王!”李自成笑道:“喻上猷是做过官的人,懂得规矩,大家以后就这样叫吧!”
殿上四五十人齐声说道:“是,皇上!”
李自成微笑道:“袁承志,这个喻上猷,在崇祯手下做过御史的官,跟你爹爹曾一殿为臣,他识得天命,向我投诚。明朝的官儿中,他是个知道好歹的,我封了他做兵部尚书,算是个大官了,咱们大顺朝以后该封什么官,该办什么事,他会好好说的。”袁承志应道:“是!皇上应天顺人,普天之下万民拥戴。”
李自成大声道:“刚才高必正制将军说的话也有些道理,咱们倒不怕弟兄们操咱们的娘,就怕他们灰了心,打仗不肯拼命。现今大半个江山还没打下来,关外的满洲兵,也还得好好对付。”
一个高高瘦瘦、穿着青色短衣裤的人踏上一步,嘶声道:“大王,弟兄们打仗不出力,那倒不打紧。咱们不是要弟兄们拼了自己性命来为咱们打天下、坐龙廷。弟兄们大家实在是苦不过,活不下去,这才杀官造反,咱们是给贪官财主们逼得活不下去了,这才拼命。各位兄弟,对不对啊!”
十几名将领纷纷说道:“乱世王,你说得好,咱们都是豁出去了,不得不干!”
李自成道:“很好,蔺兄弟,你很会说话,依你说,该当怎样?”那个高瘦汉子名叫蔺养成,混号“乱世王”,是“左革五营”的主帅之一,投入李自成属下未久,不算是李自成的老兄弟,但他领有数万部属,勇悍善战,李自成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蔺养成道:“大王,属下只会奉你号令,带领了兄弟们打官军,天下大事是不懂的。”
李自成道:“你们‘左革五营’的五位主帅,个个有智有勇,见识不凡。好像老回回哪、左金王哪、革里眼哪、争世王哪、你蔺兄弟哪,既会带兵,又会安民。牛金星哪,那叫什么?这叫出将入相,都是宰相之才,是不是?”那书生模样的躬身道:“五位主帅的确都是出将入相之才,他们归附皇上,既是皇上的福份,也是五王的福份,这叫明主功臣,相得益彰。”
那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