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精义 >

第6章

外科精义-第6章

小说: 外科精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黄(以上各二两五钱) 人参(二两) 
上除地黄煎外,并为细末,再和地黄煎和捣入,炼蜜丸如豌豆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后, 
温水下。素有热之人,日服百余丸,不发疮疡。年高气弱之人,亦宜常服,清利胸膈明目。 
x槐角煎丸x 
治疮疡瘰 ,疥癣赤肿等疮。 
天麻 川芎 甘草(炙) 黄药子 甘菊花 人参(以上各一两) 何首乌 苦参(以上各 
五钱) 荆芥穗 防风(以上各二两) 槐角(并仁,另放) 皂角(不蛀者,以上各四两,水一 
斗煮软,揉汁去渣,取仁熬成膏子,其皂角取肉研成膏子为用者) 
上除皂角膏外,槐仁与诸药为细末,入膏内溲和,炼蜜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五十丸, 
食后竹叶汤下。 
x皂角煎丸x 
治风毒瘰 。 
皂角(不蛀者三十锭,内十锭炮黑,十锭酥炙,十锭用水一斗煮软,揉汁用度) 何首乌 
玄参 薄荷叶(以上各四两) 
上为细末,与前膏子同炼蜜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后温水送下。 
x苦参散x 
(出野夫多效方) 
治遍身疮疥,经年不效。 
苦参 蔓荆子 何首乌 荆芥穗 威灵仙(以上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酒调下,日进二服,忌发风物。 
x苦参丸x 
治证同前。 
山栀子仁 苦参 防风 玄参 独活 枳实 甘菊花 黄连(去须) 黄芩(去心) 大黄 
(以上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五十丸,茶酒任下,食后服。 
x肺风丸x 
(全体治世方) 
治面鼻风 及 。 
细辛 旋复花 羌活(以上各一两) 晚蚕蛾(去翅足) 苦参(以上各二两) 
上为细末,软饭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茶、酒任下,不拘时。 
x连翘散x 
治疮疡疖肿,一切恶疮,疼痛烦渴,大便溏泄,虚热不宁。 
连翘 山栀子 甘草 防风(以上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x竹叶黄 汤x 
(出《总录》一百二十一) 
治诸痈疽、发背烦渴,及一切恶疮发大渴者。 
淡竹叶(二两) 黄 当归 川芎 甘草 黄芩(去心) 芍药 人参 麦门冬(去心) 
半夏(汤洗) 石膏(以上各三两) 生地黄(八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竹叶五片,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粗,温服。 
x枳壳丸x 
(出《总录》) 
治疮疽热痈肿瘰 。 
枳壳(麸炒去穣) 牵牛(炒,取头末) 木香 青皮(以上各一两) 甘草 大黄 
上为细末,用皂角长一尺许者,三锭,约三两,炮焦捶碎,以好酒煮软,挪取汁熬膏稠 
粘,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葱茶下,日进二服。 
x五香汤x 
(出《总录》) 
治诸疮毒瓦斯入腹,托里。 
丁香 木香 沉香 乳香(以上各一两) 麝香(三钱。呕者去麝香,加) 藿香 (渴加) 
人参(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渣,空心稍热服。《总录》、《圣惠》、 
金》、《外台》治诸疮肿方中,皆载此方,大同小异。大抵专治毒瓦斯入腹,烦闷气不通者; 
其余热渴,昏昧,口燥咽干,大便硬,小便涩者,未可与服。 
x托里黄 汤x 
(出《总录》) 
治诸疮溃后,脓多内虚。 
茯苓(去皮) 人参 官桂(去肉) 远志(去心) 麦门冬(去心) 五味子(炮) 黄 当 
归(以上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 
x托里茯苓汤x 
防风 桔梗 芍药 五味子 川芎 甘草 麦门冬(去心) 桂(去皮) 熟地黄(以上各 
一两) 当归 黄 茯苓(以上各一两五钱)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x托里当归汤x 
(太医疮科何君五方) 
当归 黄耆 人参 熟地 川芎 芍药 甘草(炙) 柴胡(己上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渣,食前温服。 
x托里散x 
(出太医疮科成子玉方) 
川乌头(炮) 茯苓(以上各三两) 干姜(炮) 麻黄(去节) 甘草(炙,以上各一两五钱) 
杏仁(炒去皮尖) 五味子 桂心(以上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六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食前温服。 
x托里玄参散x 
(出《总录》) 
主托里止渴,解热烦渴。 
玄参 人参 甘草(炙) 甘菊花(以上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绿豆汤调下,亦名内托散。 
x内托散x 
(洪氏有芍药,总录无芍药。亦名生肉芎 散) 
治痈疽溃后内虚者,或气弱人,初觉生疮疡。亦可服内消,宜详细用之。 
当归 芎 黄 浓朴(去皮) 桔梗 防风 甘草(炒) 官桂 人参 白芷 芍药( 
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或木香汤亦可。 
x内补散x 
(《圣惠》六十一,《总录》一百二十八无川芎) 
黄 麦门冬(去心) 川芎 当归 茯苓(去皮) 人参 五味子(以上各一两) 远志( 
去心) 甘草(炙) 桂心(以上各五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三枚,煎八分,温服无时。 
x内塞散x 
(总惠,二百二十三,《万全方》中去附子,用天雄) 
治疳 不瘥诸疮。 
附子(二个,炮) 官桂(去皮) 赤小豆 甘草(炙) 黄 当归 茯苓 防风 白芷 
桔梗 川芎 人参 远志(去心) 浓朴(以上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空心日进一服。 
x香粉散x 
主托里止痛,解烦渴,退虚热。 
真绿豆粉(三两) 南乳香(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新水调下。 
x止痛当归汤x 
(出《总录》一百三十) 
治脑疽发背,穿溃疼痛。 
当归 黄 人参 官桂 芍药 甘草(炙) 生地黄(以上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日进三服。 
x黄 茯苓汤x 
(出《总录》一百二十) 
治诸疮溃后,托里除虚热。 
黄 白茯苓 官桂(去皮) 麦门冬 五味子 川芎(以上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生姜三片,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 
日进三服。 
x内补防风散x 
附子(二个,炮裂,去皮脐) 防风 茯苓 白芷 桔梗 川芎 当归 人参 甘草(炙) 
志官桂(去皮) 黄 (以上各一两) 浓朴(二两,生姜汁制) 赤小豆(半斤,酒浸一宿)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调服。 
x伏梁丸x 
(出《养生必用方》) 
治环脐肿痛,肠胃疮疽。 
浓朴(生姜汁制) 茯苓 枳壳(麸炒去穣) 白术 荆三棱(炮) 半夏(汤洗七次) 人参 
(以上各一两) 
x温经丸x 
(出前方) 
治陷脉 。 
浓朴 官桂(去皮) 白术 甘草 干姜(炮) 木香(以上各一两) 附子(二两,醋浸炮 
淬七次,去皮脐)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饮汤下。 
x木香 肿汤x 
治诸疮疽始发,肿 增长热痛。 
木香 犀角 大黄 栀子仁 升麻 黄芩 黄连 射干 黄柏 白蔹 甘草(炙) 朴硝 
紫檀 羚羊角(以上各一两) 
上 咀,入生地黄汁五合,如无,只用生干地黄五两,锉碎和匀,每用药五两,水一斗 
,煎至七升,入麝香五钱,净帛蘸药,热拓肿上。日两三度,冷即再换。 
x升麻 肿汤x 
升麻 黄 防风 川芎 生地黄 细辛(以上各等分) 
上 咀,用药二两,水二升,煎十沸,稍热淋 ,内消如神。 
x 肿升麻汤x 
(出《总录》淋 条下) 
升麻 芒硝 黄芩 漏芦 栀子仁 蒴 
上 咀,每用药二两,水三升,煎十沸,帛蘸药 渍肿处。 
x猪蹄汤x 
(出《圣惠方》) 
升麻 甘草 芍药 蒴 (以上各等分) 
上 咀,每用药四两,水一斗,猪蹄一对,煮蹄软取出,次下药,再煎十沸,帛蘸淋 
x甘草大豆汤x 
(出《圣惠方》) 
治外阴蚀下疳,湮疮肿痛。 
甘草(三两) 赤皮葱(三茎) 大豆(一合) 
上用水三升,煮豆熟为度,用槐条一握同煮,取清汁热淋浴,冷即再温。浸三、二时为 
度,大效。 
x 肿汤x 
芍药 丹参 黄芩(去黑心) 白蔹(以上各等分) 
上 咀,用药五钱,水一升,煎十沸,帛蘸频 之。 
x洗毒汤x 
苦参 防风 甘草(炙) 露蜂房(以上各等分) 白芷 
上 咀,水煎浓汁,洗疮肿。 
x浴毒汤x 
(出《拾遗》卫生方) 
治小肠风,阴疮痒痛。 
木通 本 枳壳 贯众 白芷 荆芥 甘松 薄荷(以上各等分) 
上 咀,用药二两,水五升,入芒硝半两,煎至三升,热洗浴疮。 
x何首乌散x 
(出秘宝生方) 
治遍身疮肿痒痛。 
防风 苦参 何首乌 薄荷(以上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用药半两,水酒各一半,共享一斗六升,煎十沸,热洗,便于避风处睡一 
觉。其痛甚者,三日痊愈。 
x八仙散x 
(出卫生方) 
治游风肿痒疥癣疮,或因洗头游风,瘙痒生疮。 
细辛 荆芥 白芷 川芎 黄芩 防风 甘草 地骨皮(以上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用药二两,水二碗,煎十沸,去渣,热淋 患处。 
x消毒汤x 
治百杂疮肿,悉能内消。 
独活 防风 细辛 本 川芎 枸杞子 荆芥 漏芦 大黄 黄芩(去腐) 官桂 苦 
威灵仙 丹参 黄 当归 芍药 茯苓 黄连 无心草 黄柏 麻黄 葛根 蒴 菊花 
杜仲 地骨皮 秦皮 草 甘草 甘松 藿香 白芷 露蜂房 升麻 零陵香(以上各 
一两) 苍术(三两) 朴硝(五两) 菖蒲(八两) 
上为粗末,每用药半两,水二升,葱三茎,槐柳枝各一握,同煎十余沸,去渣,热淋洗 
浴。此药用之如神。 
x熨风散x 
(出玉于子中箱集) 
羌活 防风 白芷 当归 芍药 细辛 芫花 吴茱萸 官桂(以上各等分) 
上为粗末,作二剂,赤皮葱连须切半斤,同酽醋拌匀,炒令极热,帛裹于疮上熨之,稍 
冷即换药熨之上下,痛止而已。 
x应痛丸x 
治走注疼痛,疑是附骨疽者。 
苍术(去皮) 当归 草乌头(炮) 黑牵牛(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醋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醋汤送下。 
x黄 丸x 
治肾脏风虚,攻注手足,头面麻痹痛痒,或生疥癣肿 。 
黄 乌药 茴香(炒) 地龙(去土) 川椒(去目) 防风 川楝子(炒) 赤小豆 白蒺 
藜(去刺) 海桐皮 威灵仙 陈皮(以上各等分)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x栀子仁汤x 
(出《普济生灵方》) 
治时气头面赤肿。 
郁金 枳壳(去穣) 升麻 栀子仁 牛蒡子 大黄(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蜜水调下。 
x葛根牛蒡子汤x 
治时毒,大头病是也。 
葛根 贯众 甘草 盐豉 牛蒡子(以上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用水调下。此疾近代患者,传染多致夭。枉治之者,少得方法, 
太热必然。殊不知亦有虚实表里,治之者,详其汗、下、吐不同。大抵与伤寒颇类。其中亦 
有可针镰砭射出血者,亦有久而败烂出脓者,其间变异百端,不可不慎所宜时疾也。 
x通气散x 
治时气头面赤肿,或咽喉闭塞不通。用之取嚏喷七、八遍,泄出其毒则瘥。若看病之人 
,用此药必不传染。 
玄胡(一两五钱) 猪牙 皂角 川芎(以上各一两) 藜芦(五钱) 踯躅花(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每用纸捻子蘸一米许, 于鼻中,取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