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愈。此乃治上焦之痰,汤药不愈者,最神效。
痰嗽门
湿嗽
属性:秋伤于湿,若用乌梅、米壳,断乎不效。方用∶
白术(三钱) 陈皮(一钱) 当归(一钱) 甘草(一钱) 枳壳(一钱) 桔梗(一钱)
水煎服。
三剂安然矣。冬咳皆秋伤于湿也,岂可拘于受寒乎?
痰嗽门
久嗽
属性:〔久嗽者,人无不以为邪之聚也。日日用发散之剂而不效者,乃气散故耳。气散矣而仍用散药,无怪乎经年
累月而不效也。法当用收敛之药一、二味以见功也。方用∶〕
人参(五钱) 白芍(三钱) 生枣仁(一钱) 五味子(一钱) 白芥子(一钱) 苏子(一钱) 麦冬(五钱)
益智仁(五分)
水煎服。
二剂后,服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三两、五味子一两,服之不再发,否则不能保其不发也。
痰嗽门
久嗽
属性:治久嗽,不论老少,神效。方用∶
乌梅(五钱) 栝蒌仁(五钱) 杏仁(一钱) 硼砂(一钱) 人参(一钱) (童便浸) 五味子(一钱)
寒水石(一钱) 胡桃仁(一钱) 薄荷(五分) 甘草(五分) 贝母(三两)
蜜丸,樱桃大,净绵包之,口中噙化。虚劳未曾失血,脉未数者,均可用之,不过十粒即见效,二十粒愈。
痰嗽门
又久嗽
属性:人参、当归、细茶各一钱,水煎,连渣嚼尽,一、二服即愈。
痰嗽门
肺嗽兼补肾
属性:肺嗽之症,本是肺虚,其补肺也明矣,奈何兼亦肾乎?盖肺经之气,夜必归于肾。若肺金为心火所伤,必求
救于其子,子若力量不足,将何以救其母哉?方用∶
熟地(一两) 麦冬(一两) 山萸(四钱) 元参(五钱) 苏子(一钱) 牛膝(一钱) 沙参(三钱)
天冬(一钱) 紫菀(五分)
水煎服。
〔此方之妙,全在竣补肾水,而少清肺金,则子盛于母,而母仇可报也。况又有祛邪之品,用之得宜,全不耗
散肺金,外邪退舍,不敢重犯,此肺肾同治之法也。〕
喘症门
气治法
属性:气虚、气实,不可不平之也。气实者,非气实乃正气虚而邪气实也。法当用补气之药,而加祛逐之品,则正气
足而邪气消矣。方用∶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甘草(一钱) 麻黄(一钱) 半夏(一钱) 柴胡(三钱) 白芍(三钱)
水煎服。
推而广之,治气非一条也。气滔∶补中益气汤可用;气衰∶六君子汤可采;气寒∶人参白术附子汤可施;气
虚∶则用四君汤;气郁∶则用归脾汤;气热∶则用生脉散;气喘∶则用独参汤;气动∶则用二陈汤加人参,气塞∶
则用射干汤;气逆∶则用逍遥散。
气虚则羸弱,气实则壮盛。气虚用前方,气实用另一方∶
枳壳(五分) 白术(一钱) 陈皮(五分) 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 柴胡(一钱) 白芍(二钱)
栀子(一钱) 山楂(十个)
水煎服。
喘症门
气喘
属性:凡人气喘而上者,人以为气有余也,殊不知气盛当作气虚看,有余认作不足看。若认作肺气之盛,而错用苏
叶、桔梗、百部、山豆根之类,则去生远矣。方用∶
人参(一两) 牛膝(三钱) 熟地(五钱) 山萸(四钱) 枸杞(一钱) 麦冬(五钱) 五味子(一钱)
胡桃肉(三个) 生姜(五片)
水煎服。
此方不治肺,而正所以治肺也。或疑人参乃健脾之药,既宜补肾,则不宜多用人参。不知肾水大虚,一时不
能遽生,非急补其气,则元阳一钱,必且断绝。况人参少用则泛上,多用即下行。妙在用人参两许,使下达病源,
补气以生肾水。方中熟地、山萸之类,同气相求,直入命门,又何患其多哉?若病重之人,尤宜多加,一两尚欠少也。
但喘有初起之喘,有久病之喘。初起之喘多实邪,久病之喘多气虚。实邪喘者必抬肩,气虚喘者微微气急耳。
此方治久病之喘方也。若初病之喘,四磨,四七汤,一剂即止。盖喘不独肺气虚,而肾水〔亦〕竭也。
喘症门
气短
属性:此症似喘而实非喘也,若作实喘治之,则立死矣。盖气短乃肾气虚耗,气冲于上焦,壅塞于肺经,症似有余而
实为不足也。方用∶
人参(二两) 麦冬(五钱) 五味子(二钱) 牛膝(三钱) 熟地(一两) 山萸(三钱) 破故纸(三钱)
枸杞(三钱) 胡桃肉(三个)
水煎服。
三剂气平而喘定矣。此方妙在用人参之多,能下达气原,挽回于无何有之乡。其余纯是补肺、补肾之品,子母
相求,水气自旺,则火气自安于故宅,不上冲于咽门,此治气短之妙法也。
喘症门
实喘
属性:凡实喘之症,气大急,喉中必作声,肩必抬起,此症若重而实轻也。方用∶
黄芩(二钱) 麦冬(三钱) 柴胡(一钱) 苏叶(一钱) 乌药(一钱) 半夏(一钱) 山豆根(一钱) 甘
草(五分)
水煎服。
一剂喘定,不必再剂也。
喘症门
虚喘
属性:此症气少息而喉无声,肩不抬也。此乃肾气大虚,脾
气又复将绝,故奔冲而上,欲绝未绝也。方用救绝止喘汤∶
人参(一两) 熟地(一两) 山萸(三钱) 牛膝(一钱) 麦冬(五钱) 五味子(一钱) 白芥子(一钱)
水煎服。
喘症门
抬肩大喘
属性:人忽感风邪,寒入于肺,以致喘急、肩抬气逆,痰吐不出,身不能卧,方用∶
柴胡(二钱) 茯苓(二钱) 麦冬(二钱) 桔梗(二钱) 当归(二钱) 黄芩(一钱) 射干(一钱) 半
夏(一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柴胡、射干、桔梗,以发舒肺金之气,用半夏以去痰,用黄芩以去火。但外感寒邪,内必变为热症,故
用黄芩以清解之。然徒用黄芩,虽曰清火,转足以抑遏其火气,而火未必伏也。有柴胡、射干、桔梗一派辛散之品,则
足以消火灭邪矣。
喘症门
肾寒气喘
属性:凡人气喘〔而〕不能卧,吐痰如涌泉者,舌不燥而喘不止,一卧即喘,此非外感之寒邪,乃肾中之寒气也。盖
肾中无火,则水无所养,乃泛上而为痰,方用六味地黄汤加肉桂、附子、大剂饮之。盖人之卧,必肺气与肾气相
安,而居河车之路,平安而无奔越也。
喘症门
肾火扶肝上冲
属性:凡人肾火之逆,扶肝气而上冲,以致作喘,甚有吐红粉痰者,此〔乃〕肾火炎上以烧肺金,肺热不能克肝,
而龙雷之火升腾矣。龙雷火,相火也。方用∶
地骨皮(一两) 沙参(一两) 丹参(三钱) 麦冬(五钱) 白芍(五钱) 白芥子(二钱) 桔梗(五分) 甘
草(三分)
水煎服。
此方妙在地骨皮清骨髓中之火,沙参、丹皮以养阴,白芍平肝,麦冬清肺,甘草、桔梗引入肺经,则痰喘除而气喘
定矣。
喘症门
喘嗽
属性:人有喘而嗽者,人以为气虚而有风痰也,谁知是气虚不能归源于肾,而肝木挟之作,祟乎?法当峻补其肾,
少助以引火之品,则气自归源于肾,而喘嗽自止矣。方用∶
人参(一两) 熟地(二两) 麦冬(五钱) 五味子(一钱) 牛膝(一钱) 枸杞(一钱) 菟丝子(一钱) 茯
苓(三钱) 白术(一钱)
水煎服。
连服几剂,必有奇功。倘以四磨、四七汤治之,必不效矣。
喘症门
假热气喘吐痰
属性:人有假热气喘吐痰者,人以为热,而非热也,乃下元寒极,逼其火而上喘也。此最危急之症,苟不急补其肾与命门
之火,则一线之微,必然断绝。方用∶
熟地(四两) 山药(三两) 麦冬(三两) 五味子(一两) 牛膝(一两) 附子(一钱) 肉桂(一钱)
水煎冷服,一剂而愈。
喘症门
贞元饮
属性:喘而脉微涩者∶
熟地(三两) 当归(七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妇人多有此症。
吐血及血门
论治血宜顺性
属性:凡人出血,乃血病不肯归经,或上或下,或四肢皮毛,各处出血者是也。血循经络,外行于皮毛,中行于脏
腑,内行于筋骨,上行于头月、两手,下行于二便、两足、一脐,固身无非血路,一不归经,自然各处妄行,有
孔则钻,有洞则泄,甚者呕吐,或见于皮毛,或出于齿缝,或渗于脐腹,或露于二便,皆宜顺其性而引之归经。方用∶
熟地(五钱) 生地(五钱) 当归(三钱) 白芍(三钱) 川芎(一钱) 黑荆芥(一钱) 茜草(一钱) 甘
草(一钱)
水煎服。
此方即加味四物汤,妙在用茜草、〔荆芥〕,引血归经,〔不拂乱其性,则血自归经,各不相犯矣。〕。
吐血及血门
阳症吐血
属性:凡人感伤暑气,忽然吐血盈盆,人以为阴虚也,不知阴虚吐血与阳虚不同。
阴虚吐血者,人安静,不似阳虚之燥动不宁也。
阳虚必大热作渴,欲饮凉水,舌必有刺,不似阴虚之口不渴而舌滑也。法当清胃火,不必止血也。方用∶
生石膏(三钱) 青蒿(五钱) 香薷(三钱) 荆芥(一钱) 当归(三钱) 人参(三钱)
水煎服。
此方乃阳症吐血之神剂也。方中虽有解暑之味,然而补正多于解暑,去香薷一味,实可通治〔诸阳症之吐血
也。〕但此方止可用一、二剂,即宜改用六味地黄汤,〔以滋其阴水,水足则阳火自消耳。〕
吐血及血门
血不归经吐血
属性:此症吐血,人以为火盛,用凉药以泻火,乃火愈盛而血愈多;或用止血之品仍不效〔者〕,谁知是血不归
经乎?治法当用补气之药,而佐以引血归经之味,不止血而自止矣。方用∶
人参(五钱) 当归(一两) 炒丹皮(三钱) 炒荆芥(三钱)
水煎服。
一剂而血无不止者。此方妙在不专补血,而反去补气以补血;尤妙在不去止血,而去行血以止血。盖血逢寒则
凝结而不行,逢散则归经而不逆,救死于呼吸之际,实大
有奇功。
吐血及血门
大怒吐血
属性:有大怒后吐血,或倾盆而出,或冲口而来,一时昏晕,死在顷刻也。以止血治之,则气闷而不安;以补血
治之,则胸满而不受;有变症蜂起而死者,不可不治之得法也。方用解血平气汤,
白芍(二两) 当归(二两) 炒荆芥(三钱) 黑栀子(三钱) 柴胡(八分) 红花(二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一剂而气平舒,二剂而血止息,三剂而病大愈。盖怒
伤肝,不能平其气,以致吐血。若不先舒气而遽止血,则愈激动肝木之气,必气愈旺而血愈吐矣。方中芍药为多
用之品,平肝而又舒气;荆芥、柴胡,皆引血归经之品;当归,红花,生新去旧;安有不愈者哉?
吐血及血门
肺经吐血
属性: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最能补肾滋肝,木得其养,则有可藏之经而不外泄,血症最宜服之。
据《石室秘录》“血治法”录如下∶
〔血病最忌寒凉之品,寒则凝滞而不行,难以归经。六味地黄丸、汤,妙在不寒不热,补肾水以滋肝木,肝木
得养,则血有可藏之经,自然不致外泄,何至上吐?方用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
熟地(五钱) 山萸(三钱) 山药(二钱) 丹皮(三钱) 泽泻(二钱) 茯苓(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