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金融幻象 >

第4章

金融幻象-第4章

小说: 金融幻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经济体中财富分配的核心问题很简单,就是资本回报率、工资费率和综合税率的高低问题。因为经济体创造的总量财富是给定的,所以三个比率中有升高的,就得有下降的,不可能出现三个同时升高的情况。在政府综合税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回报率越高,相应地雇工的工资费率肯定会下降;如果员工的工资费率不断上升,那么资本回报率自然会不断下降。因此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增量分配可能不公,但是总量并不会因为分配问题而减少,只是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而已。

    问题是,政府综合税率、资本回报率和工资费率是如何决定的呢?

    政府的综合税率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收税能力,收税能力由政府的强制管理能力和政府间的竞争决定的。法币体系下,政府的综合税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比较隐晦的铸币税,第二部分是其他实体税费,例如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等。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征收铸币税,货币发行量越大,通货膨涨率越高,政府征收的铸币税就越高。政府通过税收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无偿”直接收取其他实体税费。一般来说,*政府的增税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故增税能力相对较弱;专制集权政府的增税能力就比较强;而*政府的增税能力在理论上是无限的,*政府不但可以获得所有增量财富,甚至可以直接抢夺居民的存量财富。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因为巨额军费开支导致财政面临崩溃,物价飞涨,当时流通的货币——法币失去信用。为了掠夺民间财富,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以总统命令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自即日起以金圆券为本位币,发行总限额为二十亿元,限11月20日前以法币三百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东北流通券三十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的比率,收兑已发行之法币及东北流通券;限期收兑民间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限期登记管理本国居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这个紧急处分令抹掉了国民政府跟黑社会的最后一点区别,等于直接拿枪对着老百姓的脑袋说:要钱还是要命?

    政府拿国家暴力做后盾,往往喜欢多征少干,好在政府头上有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把是*选举,另一把是暴力革命。如果政府征收的税收超过居民的承受范围,革命或者*选举推翻政府会成为百姓的选择。即便不出现推翻政府的行为,如果百姓发现自己交的税收高而获得政府服务中充满假冒伪劣产品,他们会用脚投票——迁移。如果一个政府管辖的居民不断迁移,势必导致税基缩小,政府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降低税收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居民回流,二是限制移民继续提高税收直到政府被推翻。理论上,现代社会交通方便,信息通畅,居民很容易选择迁移对抗政府的高税收。这样一来,政府之间事实上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获取更多的税收资源。政府间的竞争保证了政府税收不会泛滥。像北朝鲜那样通过限制居民流动强行维持高税收的做法是不可能长久的。

金融幻象 第一部分 经济运行与财富分配(3)

    工资费率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人口结构。如果不考虑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人通常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人能贡献的劳动力价值和获得的报酬(人的消费总量)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即多劳不一定多得,而少劳也不一定少得。我们可以用如下曲线大致来表示人一生的劳动贡献和消费。

    人的一生都是消费者,所以虚线(消费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代表了人一生消费的总价值。绝大部分人在20岁…60岁之间是劳动者,所以人的劳动贡献总额是实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不考虑货币因素,如果虚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等于实线跟X轴之间的面积;那么劳动者对社会的净贡献量为零;假设所有的劳动者都实现了两者面积相等;那么社会就停止进步,达到了产出和消耗之间的均衡。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实现消耗大于劳动贡献;社会的存量财富就会不断减少,社会最终会消亡,因此在一个社会中只能是部分人实现劳动贡献小于消费。事实上,绝大数情况下,劳动者的消费总价值都是小于劳动贡献总价值的;差额部分成为了总资本回报率的一部分,这个差额正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所以领导人讲话时反复强调,有了全国人民的奉献才能有国家的今天,这倒是一句大实话。

    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工资费率取决于个人消费总量和劳动力供应水平。如果一个经济体的个人消费总量和水平都比较低,年轻劳动力人口供应充足,而劳动力人口未来的养老成本被忽视,那么这个经济就具有明显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也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正常情况下,“人口红利”的存在肯定会拉高经济体资本回报率水平和政府综合税率,经济发展速度会显著高于没有“人口红利”优势的经济体。但是,随着劳动力人口年龄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个人消费的水平和总量都会上升,所以理论上劳动力价格应该上涨。当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力人口不断老化,劳动力价格就会持续上升,资本回报率就会下降,经济发展速度会下降。当经济体中劳动力价格接近甚至高于劳动力贡献时,经济体进入“人口负利”时代。如果要继续维持“人口红利”,经济体只能采用延长劳动力劳动时间(例如延长退休年龄)、降低劳动力消费水平(例如降低养老金水平和医疗福利等等)的办法,但劳动力往往会极力反对这些做法,因此一旦度过自然“人口红利”时代,经济体的资本回报率必然下降,经济发展速度必然放缓,进入成熟社会时代。

    经济体的资本回报率取决于资本供给水平、劳动力工资费率和政府综合税率。任何一个经济体中的主体基本上有三类组成,个人、企业(机构)和政府。一般情况下,政府是有多少钱花多少钱,而且世界上绝大多政府是负债运行的。企业依靠老板出资获得资本,依靠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获得信贷融资,企业经营盈利之后,如果没有更好的项目会把盈利分配给出资人,所以除了流动资金,企业很少留存多余资金。个人是社会盈余资本的主要供给者。个人为了养老、育儿、安全和流动性等等原因会把大量的资金储存起来,存到银行、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等等。如果一个社会的个人储蓄率高,意味着资金供给充足,在需求既定的前提下,资金要求的回报率自然就低,最常见的莫过于低廉的存款利率。既然资金便宜,资产就显得贵了;所以低资金成本往往意味着高估的资产价格,例如股票市盈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房地产租金回报率显著低于正常水平等等。对政府和企业而言,融资成本相对越低,同样条件下的资本回报率就会越高。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力工资费率被压低,资金成本低廉,加上政府综合税率优惠,经济体的资本回报率会显著高于其他经济体,必定引来大量外来资本投资。低廉劳动力生产的低价产品出口获得贸易盈余,加上外来资本的持续流入,该经济体的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实现双顺差,经济体货币升值无法回避。前面提到外汇管制下的长期贸易盈余意味着本币货币规模持续扩大,持续的资本流入意味着更多的投资和投机,经济体的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在所难免。随着越来越多的外部资本流入和内部资本积累,经济体资本回报率下降是长期趋势。如果通过压低劳动力工资费率和政府综合税率维持一个长期的人为高资本回报率,势必引来过多逐利资本,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投资过剩和资产泡沫。

金融幻象 第一部分 无冕之王的罪恶

    纸币有价值吗?没有,因为它只是一张纸。给我一台印刷机,我能印出比取款机里吐出来漂亮一百倍的钞票,让你把它当作动漫把玩。

    纸币没有价值吗?有。如果给我一百万,我能买来一辆宝马;如果给我一千万,我能买来一幢别墅。有道是,不管跟谁有仇,别跟钱有仇;所以有人说,如果有钱也是一种错,我情愿一错再错,错上加错。

    法官问一位假币制造者:“你为什么印假钞?”假币制造者坦白交代:“因为我不会印真钞。”问题是,能印出真钞的机器也是人制造的,他们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印钞呢?那样就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了,干嘛把印钞机卖给政府呢。那么会印真钞的人敢自己印发钞票吗?他不敢。因为纸币是法币,只有国家才有权印。其他人印钞,即便他印的比真钞还好,那都叫制造贩卖假币,这个罪是可以杀头的。

    问题是,政府为什么以杀头威胁百姓来垄断货币发行权呢?因为发行货币的好处是大大的,货币代表着无上的权力,是无冕之王,政府当然想独霸这个宝座。作为任何一个社会中都最牛的“黑社会”,政府想要的东西,其他人就不用再惦记了。

金融幻象 第一部分 纸币只是“红孩儿”(1)

    人类最早的货币很可能是吃的东西,例如野果或者猎物。因为货币只会产生于交易,而人类最早需要交易的东西无非是吃的,估计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们还顾不上穿的。不过,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粮食、牲畜等物品不方便携带,货币慢慢过渡到了金属,例如铜和铁。

    金银被发现之后,其价值稳定、容易分割、易于保存和携带的特点很快被所有人接受了。几百年来,金银长期享受着“货币”待遇。类似“钱庄”的早期银行的出现,改变了金银一统天下的地位,代表一定数量金银的纸币出现了。一开始是“汇票”(例如中国北宋时期的“交子”)和“银票”,发出这些纸币的机构都是见票即付现银现金的。这些纸币不过是代替金银流通,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纸币。

    民间机构发行纸币,经常出现手里只有一两银子却发出二两银子钞票的情况。当然,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要知道,那个时候还没有类似今天银监会一样的“大清朝钱庄事务监督委员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盯着各地的钱庄。因此,超不超发全凭钱庄掌柜的良心。

    谁都想白捞钱,总会有投机取巧的。这种“八个锅七个盖”的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只要客户不要求把所有锅同时拿出来检查是否都有“盖”。有些掌柜心想,既然“八个锅七个盖”可以玩得开,为什么不玩玩“八个锅六个盖”,甚至“八个锅五个盖”呢?终于,有人玩过火了,玩起了“八个锅两个盖”的游戏。蒙来蒙去,总有蒙不过去的时候。某个精明的大客户察觉到了问题,要求提现,这家钱庄很快就破产了。

    古代的钱庄也会像今天的银行一样,互通有无。另外,储户们很快就会想到,既然其中一家不可靠,那么其他钱庄也未必可靠。所以一家钱庄出问题,很快就会发生信用恐慌,排队挤提现银出现了。这就是早期的金融危机。

    这个时候政府就忙不迭地掺和进来了。政府完全可以义正词严地说,钱庄掌柜会作假,我政府不会作假,所以干脆由我来发纸币;我手里有多少黄金,我就按照固定比例发行纸币。这就是金本位。

    1717年,时任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的牛顿(即伟大的科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