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谁是最好的管理者 >

第6章

谁是最好的管理者-第6章

小说: 谁是最好的管理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IBM的代言人,格斯特纳有许多崇拜者,当然也有人不满。有两家公司的董事说,格斯特纳的会议并不精彩,多数时间都是格斯特纳一个人在夸夸其谈,使他们没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还有一位董事说,他认为格斯特纳是上帝创造的最没用的商人,他傲慢得让人难以置信。 

  但华尔街对傲慢从不介意,他们只关心格斯特纳能否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他们不喜欢看到股市行情风云突变,因为最后一份季度报告显示IBM的利润收益增长缓慢,并由此导致了股价波动。但凭借他追求完善的个性,格斯特纳不久就会像通用电气和可口可乐一样完全掌握IBM的命运。如雷萨迪所说,IBM股东们恨不得把每年的股票盈利率提高到12%、13%甚至14%。 

  在竞争激烈的电脑行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但至少格斯特纳结束了IBM坐冷板凳的历史,并使之成为了一名优秀球员。格斯特纳说:“要想在网络世界中赚钱,专业技术、商业头脑和好运气缺一不可。我有敏锐的商业头脑,IBM有众多的一流技术人员,我们的运气也不错,或许是正合时机,谁知道?对我们来说都一样。” 

  现在,来自长岛的商业奇才路易斯·格斯特纳终于有机会同行业巨子杰克·韦尔奇(通用电气总裁)、罗伯特·戈伊苏埃塔(可口可乐总裁),当然还有汤姆·沃特森并肩站在一起。没有人能再像美国运通的罗宾逊那样阻碍他前进,也再不会被RJR那样的巨额负债捆住手脚。实现IBM的重生,不仅需要傲慢、聪明,也需要运气——或者说是上帝的干预,能不能把握机会全靠路易自己。 


领袖中的领袖——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
  1936年出生于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年幼时经历过纳粹的残暴统治,1956车逃离祖国,辗转到达纽约,后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1968年入主英特尔公司,1976年成为首席运营官,1987年接任英特尔公司总裁,1997年成为英特尔董事长。 

  主要业绩 

  ●1996年英特尔实现销售售额208亿美元,纯利达到52亿美元。 

  ●1987~1997年10年间,格鲁夫领导英特尔公司每年返还给投资者的回报率平均高于44%。 

  管理精粹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迪·格鲁夫名言。 

  ●“要想预见今后10年会发生什么,就要回顾过去10年中发生的事情。”安迪·格鲁夫谈未来。 

  “在过去5年中,安迪·格鲁夫重新定义了英特尔公司,使之从制造商转变为业界领袖”。 

  商业周刊 1995 1996 

  领袖中的领袖

  格鲁夫带领着英特尔公司平安度过了多次磨难。他曾说过:“在这个行业里,我有一个规则:要想预见今后10年会发生什么,就要回顾过去10年中发生的事情。”过去10年中,格鲁夫把英特尔变成了也许是技术世界中最为自力更生的公司,在这一过程中,他给英特尔打上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印迹。 

  在过去5年中,安迪·格鲁夫(Androw S·Grove)重新定义了英特尔公司,使之从一个芯片制造商转变为业界领袖。而今后5年里,公司面临的挑战更大,因为10倍速时代已经来临,失败和成功都将以10倍速的节奏发生。 

  自从1987年格鲁夫接任总裁以来,英特尔公司每年返还给投资者的回报率平均都在44%以上。 

  但比起盈利报告人们似乎更关注在此之前一天宣布的董事会改组方案。1997年5月21日格鲁夫将取代高顿·摩尔成为新任董事长(摩尔曾与集成电路的合作发明者罗伯特·诺依斯共同创建了这家公司),尽管这种交替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征性的:摩尔一周将继续工作3天,格鲁夫也将继续管理那些他已管理了多年的部门。可不管怎样,改组方案却清楚地表明了一个事实:安迪·格鲁夫已经能独挡一切了。 

  要想真正明白这种变动的意义,你至少该知道些英特尔传奇般的过去。那时有一件事是人所共知的:早在1975年,摩尔就已经清醒地预见到电脑芯片的性能每18个月将提高一倍。执行总裁格鲁夫过去10年所做的一切无可辩驳地应证了摩尔的这一“定律”。英特尔不断为PC制造商们提供最热门的芯片,使他们能开发出更新更强的PC电脑。那些幸存下来的英特尔的竞争对手们,如超微设备公司(AMD)及Cyrix公司等都只不过是落选之马而已。英特尔的微处理器目前被装进了世界80%以上的PC机。 

  显然摩尔提出的并不是条物理定律。分管英特尔微处理器产品的总经理虞有澄称之为:“一条技术和商业的定律。”现在,摩尔的这一定律仍为电脑行业中一条稳固的供求链所验证:电脑公司和软件公司(特别是微软)在开发新功能和新软件的过程中对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英特尔也不断研制出性能更高的芯片来满足他们。目前芯片市场走势良好,利润可高达60%。英特尔把赚来的钱用来修建新的电脑芯片制造厂(这种工厂目前每座耗资约20亿美元),借此为下一轮角逐积蓄能量。“这种趋势近几年不会改变,但不一定长久”,虞有澄说道:“这种势头最终会停下来。如果人们对高性能芯片不再感兴趣,那么我们在新一轮竞争中将无钱可赚。” 

  著有商业畅销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格鲁夫直到几年前才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他认为把英特尔的发展寄希望于别人会主动创造需求购买英特尔的微处理器无异于自杀。一旦微软改变了它的研究与发展计划,把重心从研制下一代软件转移到改进目前PC软件的工作性能上,那么很少有人会再购买新型但昂贵的英特尔芯片了。 

  为使英特尔立于不败之地,格鲁夫果断调整了经营策略。他要使这个昔日的芯片巨人不再仅仅扮演一个配件供应商的角色,而要让它成为整个电脑世界的梦幻领袖。从这时起,格鲁夫宣布:英特尔将自己创造需求。他解释说:“如果电脑不能用来做更多的事,以后几年我们生产的芯片将无人问津。因此,我们得自己'创造'用户来使用我们的微处理器。依靠我们的辛勤努力,投资及不断调整经营策略,我们能促成市场需求的增长,这样我们才能赚钱。这一点已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灵深处。” 

  对60岁的格鲁夫来说,英特尔转形的成功也是一次个人的成功。1968年他曾是参与这家公司创建和运行的为数不多的几名雇员之一,但格鲁夫从没把自己看作是英特尔的创建者(这一位置是为摩尔和诺依斯专门保留的)。正是有了安迪·格鲁夫这位得力经营者的鼎力支持,摩尔等人的成功才被人们赞誉为梦幻般的传奇。“现在格鲁夫应被视为他们中的一员了。”雷杰斯·迈肯纳评价说(作为昔日硅谷的市场先导,他曾与英特尔的管理层共事多年):“过去的英特尔是相当保守的,而如今它似乎更愿意充当前沿领袖的角色,因为安迪意识到英特尔有能力创造自己的市场。他也许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经营者了。作为一名经营者他创造了诺依斯和摩尔过去作为创建者曾创造过的奇迹。” 

  ◇筑巢引凤

  过去5年,格鲁夫实施了一系列看似与芯片制造毫不相关的计划。他的很多时间都花在与好莱坞的贵族名流们闲聊上,这些人经常被赫伯·爱伦邀请参加在爱达荷州新瓦利避暑胜地(Sun Valley)举行的夏日晚宴。与此同时,格鲁夫暗地投资赞助一批不知名的小公司,隐密地开发互联网上“三维交互式虚拟世界”等项目。他甚至掏钱帮斯达巴克思(Star bucks)公司建立用户电视会议网。现在,这一切的目的都变得十分明确,为确保英特尔在今后5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他绞尽脑汁想把PC 机变成我们生活中最离不开的家用电器。格鲁夫的梦想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PC看电视、在互联网玩大型复杂的游戏、用电脑编辑保存家人的照片、管理家电以及通过视频与家人、朋友、同事保持经常联系。如果格鲁夫梦想成真,英特尔的未来会更加充满希望,否则,英特尔的发展战略就会全盘崩塌。 

  “为满足对微处理器不断增加的需求,英特尔一直在全力以赴地研制开发新产品。”斯科特·兰道尔(康涅狄格州斯坦福Sound View财经杂志的一位股市分析家)这样说道,“要是有一天英特尔推陈出新的步伐慢了下来,那么他们的经营计划就得重新考虑。” 

  正因如此,格鲁夫才大量增加了推动市场发展的计划预算,而对生产微处理器没多投一个子儿。英特尔的市场投入从1990年的零开始,到了1996年就已高达5亿多美元。英特尔是唯一能承担这笔费用的电脑硬件商家,它的利润比前10位PC 制造商利润的总和还要高。 

  对英特尔来说,有一件事是其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它能数以百万计地生产一种档次的微处理器,尽管与此同时它还在不断改进它的芯片设计。更重要的是,它是唯一能够不断增建巨型工厂来满足芯片生产需要的商家。1996年英特尔在研究与发展计划中投入了50个亿。每9个月它就会让一座新的芯片生产厂或装配厂拔地而起,每座工厂都等于给英特尔的未来多压了20亿美元的筹码。克莱格·贝利特,这位1997年1月13日才被提名的总裁候选人解释说:“我们总是提前两年修建需要的工厂。在我们知道要用它们来生产产品前,在我们知道这门行业会继续发展前,我们就已经在修建这些工厂了。”格鲁夫也说:“我们的工厂是梦想的原野,我们修建它们,并期待人们会走进来。” 

  格鲁夫这样做并不是由于对技术至上的未来缺乏明确的方向。1996年11月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dex电脑展示交易会上,格鲁夫满怀信心地向在场的7000名与会者描述了2011年英特尔的芯片将会是什么样。今天的Pentium Pro上有550万个晶体管;而到那时,晶体管的数量将达到10亿个。主频将由200兆赫跃增到1  兆赫。1996年英特尔售出了大约6000万个微处理器,到2011年,英特尔希望每年销售量能上亿。迈克尔·斯拉特(《微处理器报道》杂志的出版商)说:“目前我还没发现明显的技术性威胁,对英特尔来说最大的长期威胁就是市场需求增长太慢。” 

  这种威胁一直困扰着格鲁夫。英特尔每推出一种新型的微处理器时,第一批出厂的芯片,每块售价大约在1000美元左右,他们支持当时最先进的PC机和服务器。购买者大多是些急不可待的电脑迷。随着产量的增加,英特尔逐渐把价位降到大约200美元,那时这种微处理器就会成为大众市场的热门产品,这种价格既能让好几百万的产品销售一空,又能确保巨额利润的回报。 

  即便如此,英特尔的芯片还是贵得让PC制造商们感到囊中羞涩。他们不得不对每台电脑索价1500美元才能维持盈利。正如斯拉特所说:“英特尔的经销模式在于以200美元左右的价格销售处理器,同时也依赖于1500美元的PC机主导市场。”只有让用户确信新型的PC机能帮他们处理各种棘手的事情,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英特尔这样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