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
战后,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一例外地在所谓“混合经济”
名称下推行凯恩斯倡导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运用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高额累进税下配合广泛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所谓福利国家的政策措施,通过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相互促进的内在机制(“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在迄至70年代初的战后25年间,实现了物价基本稳定的高速增长,而像日本这样的自然资源贫乏 362
。
643。现代西方经济学
人口众多的国家则后来居上,创造了GNP年均增长率高达近10%的世界奇迹。这样,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丰富了理论,推动了理论的修正补充和不断发展,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所以凯恩斯首先倡导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理论分析与政策实践不仅是紧密结合,而且是相互促进的。事实上,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向凯恩斯主义教义提出挑战的其他流派如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等,主要分歧在于政策主张,理论分析只是为了给政策主张提供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的理论根据。本章将概要说明西方国家战后以来宏观调控中旨在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工具,接下去的三章在理论分析与政策主张紧密结合基础上介绍70年代以来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的发展。
第一节政 策 目 标
宏观经济政策指的是西方国家的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从西方国家战后实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鉴于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严 363
现代西方经济学。
743。
重的失业,英国美国先后以法律形式规定,谋求充分就业是政府的责任。例如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就业法案”
,责成政府“采用一切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实际手段……对一切能够愿意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提供有效就业机会(包括自我雇佣)
,以促进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而这一点,仅在十年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因为,在当时经济学并没有提供正确的对付萧条的办法,例如,罗斯福根据经济学家沃伦的建议,企图通过改变复兴金融公司对美国新开采黄金的收购价格,以便提高商品的价格,事后看来这是违反经济学常识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下,商品价格下跌的最直接原因总是商品的供给大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维持预算平衡被认为是政府应有的责任。例如就在30年代初,正当经济危机遍及所有发达国家,物价下跌,生产滑坡工人大量失业的时候,美英法德等国政府,为了平衡预算,采取紧缩政策。
例如1930年上台的德国总理布吕宁采取了压低工资、增加税收,裁员减薪,缩减政府开支的紧缩政策,导致失业剧增,以致得到“饥饿总理”的称号。美国经历了1934—1936年间短暂的复苏后,1937年又转入衰退,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罗斯福力求压缩财政赤字而紧缩政府开支。
1957—1958和1961—1962年美国两次衰退,主要原因是艾森豪威尔政府时代,力求预算平衡依然是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
50年代,一方面经济分析出现了把凯恩斯短期静态均衡分析长期化动态化的经济增长理论,另一方面,冷战期间西方国家面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高速增长的挑战,从60年代 364
。
843。现代西方经济学
初肯尼迪政府开始,经济增长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目标。
事实上,经济增长理论表明,鉴于人口(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个国家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不可能保持充分就业。就是说,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这两项目标是内在一致的。
60年代末,特别是1973—1975年出现的“滞胀”
,通货膨胀取代失业成为发达国家面临的头号经济问题,如何对付通货膨胀成为宏观调控的最辣手的难题。
战后,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资金流动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成为宏观调控的第四项目标。
例如日本50年代至70年代出现“滞胀”以前的高速增长期间爆发过五次经济危机,其中有四次是由于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日本政府被迫采取紧缩措施造成的。战后英国经济之所以“走走停停”
,国际收支不断出现问题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以上概述了发达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的演变过程,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显然会有各自的侧重点,尤其是各项目标不可得兼甚至相互矛盾顾此失彼的时候更是这样。
通过官方文件正式宣布上述四项目标的是美国1978年的《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汉弗菜。霍金斯法)
,把充分就业(4%失业率)
、稳定物价(3%通货膨胀率)
、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项并列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 365
现代西方经济学。
943。
第二节财 政 政 策
一、财政收支与公债
财政政策意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作出的决策。由于累进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支出具有平均收入分配的作用,某些税收措施可以是旨在刺激某些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或者防止环境污染,所以财政政策常作为平均财富分配,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和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工具,这里要考察的只限于各种财政措施怎样通过对一些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以达到上述宏观调控的目标。
每个国家各有其独特的财政体制和预算制度,但大体上又有一些共同的原则。例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按照各自的收入和支出体系,编制年度财政预算,向立法机构汇报预算执行情况的决算,各自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
就财政收入而论,基本上来自各种租税,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财产税、所得税和货物税。财产税是对不动产、房地产即土地和土地上的建筑物等所征收的税。所得税是指对个人和公司的收入征收的税,例如个人的工薪收入和股票债券存款等资产的收入,公司的利润税。财产税和所得税又称直接税,是由纳税人负担不能转嫁给别人的税。这两种税收 366
。
053。现代西方经济学
一般是累进税,即财产和收入越多,边际税率累进地提高。
例如,英国500英镑收入的税率是35%,5,500英镑收入中超过5,00英镑的500英镑的税率是40%,直到最高边际税率83%。前联邦德国的个人所得税率分为四个档次,从最低的22%到最高的56%以上。在80年代里根政府税收改革以前,美国个人所得税率分十几个档次,从最低的11%到最高的50%。
第三类税收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货物征税,如营业税、消费税。货物税又称间接税,因为原来的纳税人生产商和销售商通常采取提高售价的形式,因而至少有一部分租税的负担转嫁给最终消费者。这种税通常是按固定不变的税率征税,故称比例税,与累进税相对而言,比例税具有累退税的性质,因为从纳税的负担来看,富人收入中纳税的份额显然大大低于穷人收入中的份额。
财政支出。按照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原则分类,以美国为例,政府支出可大别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大类。政府购买作为计入GNP的四大需求项目(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余额)之一,根据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包括购买军需品,警察装备用品,机关办公用品以及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薪金。
政府转移支付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支出,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以及公债利息。
现例举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与州和地方政府的预算。
表29。
1
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亿美元)
收入7040个人所得税3150公司所得税70 367
现代西方经济学。
153。
社会保险税2630其他税收和收入560支出880购买2960其中:国防20其他购买740转移支付3740给地方政府拨款930债务利息170赤字-1760资料来源:《总统经济报告》1985年表B-76表29。
2
1984年美国地方政府的结合预算(亿美元)
收入5230个人所得税120公司所得税190销售税和财产税2480工薪税430联邦政府拨款930支出4710购买(物品和劳务)
4520转移支付50净利息支付-280补贴减企业利润-80盈余520资料来源:《总统经济报告》1985年表B77B与联邦政府的预算比较,1984年在地方政府支出中购买支出所占比重约占89%,这部分支出和联邦政府购买一样, 368
。
253。现代西方经济学
是决定总需求的项目之一,地方政府购买支出的最大项目是教育经费,占购买支出总额的40%
二、财政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假如一定收入水平下人们意愿的储蓄大于厂商意愿的投资,这就出现凯恩斯所谓源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非自愿失业,为此引进政府开支(政府购买)
G,并假定税收为零,则国民收入均衡值将按乘数原理多倍扩大。
Y(=C+S)=C+I+G政府购买乘数KG=11-b,其中b=边际消费倾向现在引进政府税收T,则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税收一方面减少人们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人们的消费与储蓄,另一方面,假如政府开支还包括转移支付TR,由此增加人们的消费和投资支出,这时,宏观经济均衡:C+S+T=C+I+G或S=I+(G-T)
转移支付乘数KYTR=MTR=b1bB M税收乘数KT=-b1bB设G=T,即预算收支平衡。
则平衡预算乘数KG+KT=11-b1b=1B三、自动稳定器与积极的财政政策
据上论述可知,政府的财政收支及其变动,对宏观经济 369
现代西方经济学。
353。
的运行有着直接的间接的重大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存在,但同战前比较,特别是同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