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宏观经济学 >

第51章

宏观经济学-第51章

小说: 宏观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缦障舶撸ǎ颍椋螅搿  �
    lovers)的投机家,他们甘冒重大的风险不惜孤注一掷,以求赚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但对大多数趋避风险者(risk   
    averters)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会决定采用保持一定量货币的方法,以冲淡他们的资产所冒            349   
    现代西方经济学。   
    3。   
    风险。一般来说,当他们对增加风险的反感与增加债券持有量所得到的收益权衡比较时,债券对财富的比率,在利率高时将比利率低时更高一些。当利率上涨时,原来被认为最适当的货币对财富的比率将下降。这样,托宾的论点正好和凯恩斯所得到的结论相同。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在利率较高或上升时将下降、反之,在利率较低或下降时将上升。   
    在刚才的论述中,我们假定投资者只在两种资产,即货币和债券之间抉择。事实上有着许多不同的债券,而且投资者在其资产组合中还可选择持有股票、不动产和其他风险资产。在这场合,上述有关债券对货币的论点能够推广应用于各种资产组合方式。为此,投资者首先需要选择一种所提供的预期报酬与相应的风险程度达于最优比率的各种风险资产搭配方式,在选择了风险资产的最优组合后,他需要决定他的财产净值中有多大比重应投资于上述那些资产,有多大比重应以货币形式持有。一般来说,和上述情况一样,趋避风险的投资者愿意使货币在资产中保持较高比例,风险资产则保持较低比例。当然,这样做,资产总额的平均收益势必较低,这是避免风险的代价。一些甘冒风险的投机家将把较低比例保存于货币形式,从而以承担较大风险为代价,来换取全部资产的较高收益。同样,当各种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普遍上升(风险程度不变)时,通常将诱使投资者持有较少的货币,而当预期收益下降时,将增加对货币的需求。            350   
    。   
    43。现代西方经济学   
    第三节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密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Triedrman,1912—)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货币主义(Monetarism)倡导人。弗里德曼在1956年发表的《货币数量说:重新表达》一文中认为,“货币数量说原是货币需求的理论,而不是产出、名义国民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   
    此后,他进行了大量的经验材料研究工作,以验证他提出的一些理论或假说。下面着重说明弗氏货币需求函数与传统货币数量说(剑桥方程)和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弗里德曼把货币定义为“购买力的暂时栖息所”   
    ,实证研究中货币的范围扩大到广义的货币M2,这表示货币的职能不仅包括剑桥方程的交易媒介,还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与人们其他生息资产一起,通过资产选择决定其对货币的需求。   
    其次,弗氏否定了传统数量说假定货币流通速度(或剑桥方程的k)   
    是一固定不变的数,而是作为其他变量的一个稳定的函数(stable   
    func-tion)   
    ,例如,(Md=f(Y,r)=a=bYBhr)。   
    如果个人和厂商对货币的需求,确实是几个可测定的变量的一个稳定的函数,根据Ms=Md=a+bYhr,假设a,bB和h已知和不变,那么,如果已知Y和r之值,我们可以用货币数量说测算出PY之数值。弗里德曼的实证研究主要是力图证明下列货币需求函数是一个稳定的函数这一假说。   
    Md=f(PYP,w;P,rb,re,1P。   
    dpdt;μ)……(1)            351   
    现代西方经济学。   
    53。   
    或MdP=f(YP,w;,rb,re,1P。   
    dpdt;μ)……(2)   
    在上式中,Yp=恒常实际收入(permanent   
    real   
    inBcome)   
    ,PYp=恒常名义收入(permanent nominal   
    income)   
    恒常收入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十分重要的新概念,他在《消费函数理论》(1957)一书中作了详细阐述,意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的平均收入。在实证研究中由人们事实上所取得的收入因而可观察到的收入的加权平均数来代表,时间越近,权数越大。   
    以Yt代表观察到的收入、Wt代表权数,则t时期的恒常收入YPt=WtYt,t=0,t1…   
    tn。例如,若以U最近两个时期观察到的收入来推算恒常收入(YPt=2Yt+Yt-13)。恒常收入在弗氏货币需求函数中是代表财富   
    (Wealth)这个变量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   
    一个人(或一个经济实体)的财富由五种资产构成:(1)货币,面值固定不变,不能产生利息,但有方便交易的好处。   
    (2)债券,面值固定不变,能取得利息收入。   
    (3)股票,可分配公司红利,其价值不受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影响。   
    (4)   
    实物财货(physical   
    non—human   
    gods)。   
    其价值不受货币贬值的影响,所有者可享有(例如)汽车、彩电等的服务提供的“效用”。   
    (5)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意指人们对自己在一生中挣得的收入的投资,这样,若以r代表rb(债券利率)和            352   
    。   
    63。现代西方经济学   
    re(股票红利率)   
    以及人力资本和非人力实物财富等四项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以W表示最终财富拥有者持有的货币形式以外的其余四种形式的财富,W=非人力财富伦(k)+人力资本(H)   
    ,则根据生息资产与其收益的关系,即资产值等于收益的资本化(如设一亩土地年地租10元,若利率=10%,则土地价格=100元,若r=5%,则土地价格=200元)   
    :   
    W=PYPr或 PYP=W。   
    r在实证研究中,这里的r无法直接观察,弗里德曼假定r与rb和re之间有某种程度系统的关联,故货币需求函数中可略去r这个变量。   
    上列货币需求函数中w表示非人力财富(K)与人力资本(H)的比例,或这两者各自的收入的比例,即w=KH。例如,若一个人收入主要来自人力资本,同收入主要来自非人力财富的人比较,前者的收入相对较不稳定,故在恒常收入中会有较大比例持有现金,所以w作为也影响人们对货币需求的一个因素,列入货币需求函数中。不用说,在实证研究中w是略而不计的。   
    这样,个人(家庭)名义货币需求取决于以下因素:(1)当前物价水平P,与Md同方向变化,这是由于人们意愿持有一定水平的实际货币余额(real   
    cash   
    balance)   
    所以物价水平越高,Md之值越大。   
    (2)预期通货膨胀率1P。   
    dPdt。请读者注意这个变量与当            353   
    现代西方经济学。   
    73。   
    前物价水平P的区别及其对货币需求的不同作用,例如预期物价上涨导致实际货币余额贬值,即增加了货币的机会成本,如上述当前物价水平P与Md同方向变化,而预期通货膨胀率则相反地与Md反方向变化,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减缩货币持有的动机越强烈。同样,通胀率这一因素表示实物资产之名义收益率提高,所以在资产选择中表示持有实物资产的比例相对持有货币会增加。   
    (3)预期债券收益率rb   
    和预期股票收益率re,两者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所以与Md反方向变化。   
    (4)名义财富存量(W=K+H)。如上所述,W是由YP   
    连同w来代表,两者同方向变化。弗里德曼在实证研究中测算出恒常收入的货币需求弹性为1。   
    8,表示收入每增加1%,货币需求增加1。   
    8%,所以货币这种资产被称为“奢移品”。   
    (5)列入名义货币需求函数的μ,被称为“偏好”   
    ,意指作为消费者的嗜好时尚和生产企业的技术状况,可以理解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众多因素中未列入上述诸变量的其他因素。   
    弗里德曼假定,人们持有货币是要保持一定的实际货币余额,因此,若表示价格和名义收入的计价单位发生变化,必须引起名义货币需求同比例变化,这样,(1)式可写为Md=f(。   
    PYP,w;P,rb,re,1V V                    P。   
    dpdt;μ)   
    ……(3)   
    设 =1V      P,则(3)   
    式可改写为MP=f(PYPP,w;1P,rb,re,1P。   
    dpdt;μ)            354   
    。   
    83。现代西方经济学   
    =f(YP,w;1,rb,re,1P。   
    dpd;μ)   
    ……(4)   
    (4)   
    式的经济涵义是,实际货币需求(MP)   
    取决于实际恒常收入YP,债券的预期收益rb,股票的预期收益re和预期通货膨胀率。   
    设 =1,则(3)   
    式可改写为V    PYPMddpPY=f(PYP,w;P,rb,re,1PPYPPYPPdt;μ)   
    =f(1,w;PPY,rb,re,1PP。   
    dpd;μ)   
    ……(5)   
    即Md=f(1,w;PPY,rb,re,1PP。   
    dpd;μ)(6)   
    (6)式相当于剑桥方程Md=KPY,所不同的是,剑桥方程假定K(货币收入流通速度倒数)是固定不变的常数,在弗里德曼名义货币需求函数中,K取决于PdpPY,rb,re和1PPdt等四个变量。令V=1K,则(6)式可改写为PMddpPY=f(PYP,w;rb,re,1PPYPPdt;μ)   
    =1V(PYPP,W;rb,re,1P。   
    dpd;μ)   
    当货币市场的供求平衡时,M=Md,上式可写为与费雪方程相同的形式:PYdpP=V(PYPP,w;rb,re,1Pdt;μ)M……(7)   
    以上讲的是最终财富拥有者对货币的需求,即人们自愿平均经常在身边持有的货币,对生产企业家来说,货币是一            355   
    现代西方经济学。   
    93。   
    种资财,是一种与其他生产劳务一起,生产企业家所出售的产品的生产劳务的来源,生产企业家将视货币为生产来源而持有货币。弗里德曼认为,(1)式中rdpb,re,P以及1Pdt等变量也可以代表生产企业家持有货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