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5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肯定夏老居士是佛菩萨再来,来帮助末法九千年苦难众生,有这个本子做依靠。有缘的人遇到了,这一生当中必定得度,这我肯定。这个本子,李炳南老居士传给我,嘱咐我流通。所以现在有一些人起来反对这个本子,那是魔不是佛,听从这些人的话是魔子魔孙,他来障碍正法,他这一生决定不能往生,我们很清楚、很明白。依照这个本子修行的人,往生净土的人,预知时至,走的时候瑞相非常希有,我们在这些年当中,我至少见到有二十多个,哪里能错得了!新加坡居士林老林长陈光别居士,就是依这个本子往生净土,他每天读诵,天天听讲,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感应希有。他走了,他的冤亲债主在居士林念佛堂,附在一个居士的身上讲了一个多钟点,给我们证明陈光别居士往生了,他们看到非常欢喜、非常赞叹。这是冤亲债主,他说:「我们不障碍,我们看到这个事情太好了,我们想求皈依,想求在这个地方听经。」你看看,一个人往生,把他所有冤亲债主都度了,这个功德有多大!所以方便不能不懂,这是佛法自古以来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方便,你要不能观机,你用的方法也许就错误了,就变成不方便。
夏老居士用了十年的时间会集成这个本子,是给一切众生供养的大方便法门,有缘众生得到了,你今天要把这个本子废弃;不错,原有的五种原译本在,无论用哪个本子,说老实话,跟这个本子比较,是不方便。尤其是这个本子出来之后,当时慧明老法师,这是那个时代,在国内是普遍受到大众尊敬的慈舟老法师,戒律精严,在台湾道源老和尚、忏云法师都是慈老的学生,慈舟法师讲过这个会集本,而且给会集本做科判。我们今天培训班用的科判,就是以慈舟老法师科判做底本,这个科判,黄念祖老居士送给我的。这都是有修有学,有没有证我们不敢讲,至少是有学有修的大德。他们的学问、道德、涵养比你差吗?人家对於这部经如此的赞叹,劝导大众学习,你来障碍,你不怕因果?断人法身慧命是什么样的果报,你有没有去想想?人云亦云很可怕,人家往地狱走,不错,你也跟著一道去,你愚痴。我相信老师,老师教导我的,他不会害我,老师嘱咐我的必定有道理在。我一生奉持夏老居士的会集本,依教奉行。这个本子我讲过十一遍,肯定是大方便法门。
『随众生根而化诱』,这个时代,往后九千年众生的根性,这一个法门、这一部经典非常适合,教化众生,诱导众生,『普使众会心清净』,这个地方讲的「众会」,特别是说我们娑婆世界南赡部洲,我们这个地球,所有佛门四众弟子的聚会。这个法门,这一部经典,能够叫大家的心得清净,心净则佛土净,这个是了生死,不但出三界,超越十法界的不二法门。纵然我们对於诸佛菩萨境界不能契入,也没有关系,只要抱定这一句六字洪名,如果你还有能力,受持《无量寿经》,没有一个不往生的,真正是「万修万人去」。在这一两年当中,我们还从鬼神那边得来讯息,他们对这个会集本尊重,会集本的光芒太大太大了,超过其他一切的经典,很多很多的鬼神欢喜听,不敢看,光太大了、太强了,对这个本子敬畏之心,读诵受持,无量无边的功德,谁知道?
『故佛能成根智力』,佛的根智力是这个因修成的,我们要在这里学会,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根性,我自己的根性是属於上根、中根,还是下根,然后你才能观察周边的同修,出家在家,仔细观察他是什么样的根性,他对於经教有什么样程度的认知,他理解到什么样的深度,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仔细去观察,常作如是观,你就不难理解了。所以这个根智力,我们从偈文上了解,「往劫」,那是很长很长时间修成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经验的累积,智慧的拣别,因为他这十种都是智力,智慧现前,加上经验的累积,所以观机入微,诱化契机,这才能够普度众生。这一首我们就学到此地。第四首
【如诸众生解不同,欲乐诸行各差别,随其所应为说法,佛以智力能如是。】
第四首偈,清凉大师告诉我们这是「种种解智力」,又名「胜解」,胜是殊胜之胜。大师后面说:「若从他起信以为其先,或观察诸法以为其先」,这个先说缘起,举出这两大类:第一个是依他,听别人讲解,你明白了,你懂得这个意思;另外一种是见相,见到外面的形相明了了,相都是表法的,见色闻声各人理解的不一样。譬如听音乐,我们佛门里面讲听梵呗、闻钟声,这是「从他起信以为其先」,两个人同样的闻梵呗、同样听钟声,感受不相同,各人领解的程度不一样,我们一般讲各个悟处不相同,有人小悟,有人大悟,有人完全不觉悟。见相亦复如是,我们几个同学,大家在一起学习,老师把这个形相表法的意思都跟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同样见到这形相,感受不相同。譬如我们见佛像,见到释迦牟尼佛佛像,你有什么感受?许许多多人见到没有感受,感受这个像塑得很好,塑得很庄严,其他的他就说不出来了,烧香膜拜而已,求佛菩萨保佑,求我升官发财,保佑我家里平安,这是世俗绝大多数,他的理解就这么一点点。
真正学佛的人,我们学净土、学《无量寿经》的人,你见到佛像,你的领解跟别人不一样,你见到佛像立刻会想到「八相成道」,他在教导我们,这个形像在成就我们。八相成道第一个「入胎」,到这个世间来投胎,来干什么的?不是为自己享福的,不是为自己受果报的,这统统都没有,来救度一切苦难众生。如果讲因果,释迦牟尼佛往昔在因地里面曾经发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他现在成佛了,我们现在这些众生与他有缘,希望他来帮助,他降生到这个世间来,是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的。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来干这个的,於是示现出生。出生确实跟一般婴儿不一样,他一出生就会走路,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有些人听了这句话,认为释迦牟尼佛太傲慢,一点谦虚都没有。这是误会,那个「我」不是指我们肉身,「我」是「常乐我净」四净德。法身有常乐我净,般若有常乐我净,解脱有常乐我净,天上天下这是独尊。这说的是什么?性体、性德,「我」是代表性体、性德,禅宗里面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个是我,不是指肉身,所以凡夫会把这个意思搞错。佛家讲「无我」,怎么会说「唯我独尊」?你要懂得无我,无私无我。大乘了义经里面讲的「我」是什么?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我」,或者是虚空法界是我心相,刹土众生是我身相,这个「我」真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了。一定要晓得佛菩萨说话的义趣,意思在哪里;那是真我,我们讲「大我」,不是小我,不能不明了这个意思。
『如诸众生解不同』,众生是凡夫,是六道凡夫,他对於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相,我们现在常讲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他们的理解都不一样,反应当然不相同。这个反应是什么?反应是受,我们讲的感受,或者是享受,千差万别,佛用归类的方法,把它归类为「苦、乐、忧、喜、舍」这五大类,你感受再多总不出这五大类,这样说话就方便,五种受,这五个种类。这是讲他的欲,欲是他的乐受,各个不相同,说法教他,方便当然也不相同,这才有无量法门。无量法门不是佛发明的,应机而说。
第四首:
【如诸众生解不同,欲乐诸行各差别,随其所应为说法,佛以智力能如是。】
这是讲「种种解智力」,前面也举了一些例子,给诸位做了说明。清凉大师为我们说明『欲乐诸行』,他提出几点也非常好,他说种种解读也是欲,欲里面含著有信、有欢喜、有爱好,都是属於欲望。他还举了几个例子,譬如世间人贪财,这是他的欲望,他对贪财感觉得很有乐趣,或者是好名,喜爱世间的名闻利养。修行人喜欢入禅定,喜欢坐禅,喜欢求智慧,这是讲佛门的四众同学种种不同。「如来正知,令舍不净,增长於净」,这个意思我们要懂,为什么?凡是与贪、瞋、痴、慢、疑、恶见挂上钩的都叫不净,你的心不清净。佛帮助众生要把这些不净舍掉,增长清净平等觉,这是佛法,这是正法。清凉这几句话说得很好。
这就是『随其所应为说法』,「随其」是感,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为他说什么法?其实哪有法好说?释迦牟尼佛在般若会上讲得很明白,佛无有法可说,这个话是真的。众生见佛,佛给他说法,佛看到他有毛病,告诉你,你把这个毛病改过来,这就叫说法。所以佛跟佛见面一句话都没有,为什么?没有毛病,自己没有毛病,他也没有毛病,有什么好说的?佛跟菩萨见面有话好说,菩萨的心地没有到纯净,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佛还要教他,等到他那一品生相无明断掉了,佛就没话好说了。佛佛道同,佛跟佛见面心地都住寂灭忍,清净寂灭。
由此可知,佛对众生所说的一切法叫应机施教,你有什么毛病跟你说什么法。各个人毛病不一样,所以法门就变成无量无边,我们明白这个意思。你明白这个意思,你就可以学讲经了,经有一定的讲法吗?没有,佛无有定法可说,经怎么会有定法?经要有定法这经就死了。佛所说的法是活的,用文字纪录下来也是活的,没有一个字、没有一句是死的,展开经卷,你要看看对象是哪些人,我们应该怎样来讲解,就是活的,不是死的,不是一个讲法。一个讲法那叫死在句下,念书的人,我们常讲书呆子,讲经的人这个讲法叫佛呆子,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从前李老师讲的。活的!同样是一部经典,同样是这一段经文,对人有对人的讲法,对鬼有对鬼的讲法,不一样。你要不相信,你看看古今的那些注解,注解最多的是《金刚经》,《金刚经》自古以来有五百家注解,它要是一个讲法,哪有那么多注解?每一个注解意思都不相同,相同怎么能够流传到后世?讲法不一样。为什么?注解的人、讲经的人,他自己解读浅深不相同,他讲解的对象不相同,所以一部经有许许多多的解释,也就是有许许多多种的讲法。这里面要遵守一个原则,一定要让听众得利益,佛经里有一句话,我们念得很熟,「饶益众生」,益是利益,饶是最丰富,最好、最多的利益,帮助众生,你的诱导教化就成功了。
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你看看一切众生他是什么毛病?伦常道德完全忘得干干净净,所以才造成这个社会的动荡不安。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什么?人心。人心动荡不安,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没有依靠,在佛家讲「依止」,依止比依靠好,意思圆满。依就是依靠,止是停止在那个地方,像船靠了码头。现在的人心就像船行在大海遇到大风大浪,危险极了!造成的果报是天灾人祸,天灾人祸是这么来的,人心造成的。懂得这个原则,知道眼前这个状况,我们讲现在众生需要什么?他心里并没有需要,我们知道他需要什么,他需要伦理,他需要道德。而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