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

第52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末年魏默深有会集本,民国初年夏莲居的会集本,都是根据五种原译本会集的,没有掺杂自己的意思。这种会集是便利於后学,否则我们要去读五种本子,五种本子读起来很累,他把五种本子融会在一起,除掉重复的部分,让我们看到五种原译本的菁华,五种原译本的大成,这个对於后学有很大的帮助。将来再编《大藏经》,可能也会被搜集在里面,这是以后的事情。
  我们将《无量寿经》现在流通的九种版本,这是五种原译本,三种会集本,还有一种叫节校本,是彭际清的。丁福保居士注解《无量寿经》,叫《无量寿经浅注》,他采取的经本就是采取彭居士的节校本;他做了一个《无量寿经起信论》,也是采取彭际清的节校本。丁福保是民国初年真正是佛学大家,宗教圆融,宗门教下真正大善知识,对於佛教有很大的贡献,他非常赞叹节校本。所以有这些大善知识的印证,夏莲居老居士这个会集本出来之后,我们佛门里面慧明老法师给他印证,慈舟老法师采取这个本子宣讲,为《无量寿经》会集本做科判。现在很多同修看到,我们这边也做了一个很详细的科判,诸位要知道,我们科判的基础是根据慈舟老法师的。慈舟老法师首先给我们列出一个大纲,我们再细细的来分科,所以是根据慈老法师的。慈老法师是一代的大德,在台湾有两位老和尚,非常受台湾佛教界的尊重,一位是道源老和尚,已经往生了,另外一位是忏云法师,这两个人都是慈老的学生。所以出家、在家的大德为这个会集本做证明,提倡、弘扬,我们是有依据的,不是盲从。
  会集本的出来,当时佛门的大德梅光羲老居士,现在我们看会集本,前面有一篇很长的序文,梅光羲做的。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梅光羲的学生,所以我们跟会集本有师承的渊源。李炳南老居士在台湾,第一次讲《无量寿经》就用会集本,而且给会集本做了一个眉注,这个眉注现在流通得很广,诸位都曾经看到过。他的手稿的本子现在在我这边,许多人对这个本子怀疑,我就把李炳老这个原本给大家看。我的老师把这个本子传给我,嘱咐我流通这个本子,所以今天纵然有许多人反对,不管他是什么理由,他反对他的,我做我的,我必须不负老师的嘱咐,不辜负老师的教诲,决不能因为别人怎么说,我们就背师叛道,那这是我的过失。我们今天遵奉佛陀的教诲,知恩报恩,决定不能够背师叛道。所以他不管怎么说法,对别人可以说,对我不可以说。对我来讲,那是教我背师叛道,也就是教天下人都可以背师叛道,这个世界就毁灭了,这是很恐怖的一种作法。所以我是绝对不会受动摇,纵然他们宣传,天下人都不信,我相信。今天依照会集本修行的人,往生的瑞相都非常好,我们亲眼看到、亲耳所闻,有几十位之多,这是现前给我们做证明,所以我们对这个丝毫疑惑都没有。
  往年我在迈阿密弘法,迈阿密这个地方是个很奇怪的地方,这个城市有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人,中国人所讲的特异功能,很多,不是中国人,是外国人。我们同修当中曾宪炜居士,那时候他请我到那边去弘法,在我没去之前,我就先把这些结缘的书、录音带、录像带寄了一些过去。曾居士非常喜欢神通感应,所以他跟这些人往来很多,我们寄去结缘的东西,有《无量寿经》会集本的注解,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这个书前面有夏莲居的照片,就是我们现在供养在这边的这一张,他就把这个书,把这张照片,拿去给这些美国特异功能的人看。那些人一看就告诉他,说这个人是再来人,这个人不是普通人,他的身体是透明的。这个很奇怪,照片上怎么能看到?身体透明,这是什么意思?他没有贪瞋痴慢,没有是非人我,没有自私自利;换句话说,他的心地清净,一丝毫的污染都没有,他是透明的。他们这一些有特异功能的人,并不是佛教徒,不懂得佛家的这些术语,他说出这一句话,这句话我们听了之后就知道,这个人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断了,身体才是透明的。如果烦恼没有断,这个身体是乌黑的,它不是透明的。说他是再来人,而且讲这个人已经不在世了,说得都很准确,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
  我们听到这些人说话,增长我们的信心。那夏老究竟是什么人再来的,没有人晓得。知道的人是有,很少,黄念祖老居士知道,当然他的学生当中有少数人知道。不便宣布,宣布之后,人家说你妖言惑众,所以就不必说了,我们知道这是了不起的一位大德。经本、原译本这么多,确实有会集的必要,所以龙舒老居士首先就做这个工作,在宋朝时候,王龙舒老居士是站著往生的。如果说会集不应该,会集是错误的,王龙舒居士就不可能站著往生。再说会集要是不应该做的,佛门会集太多太多了,每天大家做早晚课,早晚课诵本是不是会集本?佛门里面现在流行的经忏佛事,你们看看哪一个忏本不是会集本?全部都是会集的。所以今天说,他们赞成许许多多会集,专门不赞成夏莲居的会集,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讲不通!如果要是反对会集本,早晚课诵本要取消掉,因为它是会集本;所有经忏佛事统统取消掉,为什么?全是会集本。那你们超度,只可以念《华严经》、念《法华经》、念《金刚经》,连想加个赞,那赞都是会集的,后面加个回向也是会集的,全部都不能要了,讲不通!
  学佛头一个要明理,理明白之后,听他们讲话,一笑置之。不但是见理不深,完全没有见到理,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喜欢这个人拥护他,不喜欢这个人反对他,随顺烦恼习气,我们决定不可以这样作法。我跟一个老师学,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人家轻易几句话,我们就背师叛道,我们是什么人?一文不值。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别的人没有办法毁灭你,别人只在那里煽火,劝你;劝你什么?劝你自己毁灭自己。你就很听话,你就依教奉行,把自己毁灭了,你不叫活该,你能怪谁?我们有这么一点小智慧,明白这一点小道理,决定不上当。我也不说,你说得对、说得不对,但是我有师承,我有老师指导的,依教奉行,你不是我的老师,我要遵守老师的教诲。老师对我负责,我们自己一定要听老师的指导,决定不能违背,这是师资之道,中国人所讲的师道。师道要毁掉了,这个世间决定是乱世,伦理道德、正法衰微灭亡了,众生要受苦。
  这一句非常重要,我们今天做不到;做不到,要做到相似位;相似位做不到,要做到观行位,功夫才得力。如果只是在名字位中打转,没有不退转的,没有不堕落的。尤其在现前社会,这不但是现前社会,古老社会就相同。我们过去读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面记载著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个狐仙,常常跟一些文人雅士在一起应酬,但是这个狐仙不现形,他有声音,所以宴会当中给他留一个座位,碗筷都给他摆在面前,他也来参加,参加他不现形,他有声音。有一次有一些人跟他开玩笑,他是狐仙,大家都很尊敬,「狐仙,你们有没有畏惧的?有没有值得你们感觉得很可怕、很畏惧的?」这个狐仙说:有。「你怕什么?」狐狸。大家就笑起来,「狐狸跟你们是一类的,你们怎么会怕狐狸?」他说了一句:「同行相嫉」。这就是可怕的地方,嫉妒障碍,时时找麻烦,同行,这个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他也说,如果你不同行,没有利害关系,嫉妒障碍少;同行有利害的关系,你妨碍他的利益,他必定想种种方法来打击你、来毁谤你,希望把你压倒,把他自己提升。这个故事到底是真的、是假的,还是纪晓岚用这个方式来提醒世人,这个我们都不过问,不必去研究它。我们了解这个事实是真的,自古以来,古今中外,同行相嫉,我们要明了。
  这是这个世间无比的一个业障,巨大的业障,障碍一切众生修行不能证果,不但不能证果,不能开悟,造成无量无边的罪业,往三途堕落,所以佛把这一桩事情制定成重戒。我们现在一般受戒都用《梵网戒本》,《梵网戒本》里面没有列在重戒里面,《瑜伽戒本》里头列在重戒,自赞毁他,标榜自己,毁谤别人,瑜伽戒是列在重戒,原因总不出互相嫉妒。佛教导我们,「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出家人互相嫉妒障碍是毁灭三宝,毁灭三宝的果报,大家都晓得是无间地狱,这是破和合僧,无间地狱。不知不觉造无间地狱的业因,自己还不晓得。我们学佛,我们明理,对於别人毁谤我们,我们反过头来赞叹他,我们决定不毁谤。为什么?我们不希望堕三途。
  世尊在《十善业道经》里面教给我们,菩萨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使我们的善法念念圆满。善法是什么?的指十善业道。《无量寿经》上,世尊教我们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是善护三业,第一句话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我们要牢牢的记住,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想到佛怎样教导我们。一切众生,五逆十恶的众生他也有善,我们要赞叹他善的那一面,他所造作种种恶业,我们决定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更不可以放在口上,必须成就自己纯善,我们念佛才能往生。这个我们在讲席里讲得很多,为什么西方世界,世尊为我们介绍的,净土三经,每一部经上都说,西方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虽然念佛求生净土,如果我们的心不善、念头不善、行为不善,跟十善业道完全相违背,你的佛号念得再多、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这个道理要懂。
  首先要晓得西方极乐是什么环境,它是上善的环境,我们不修善怎么行?念头恶、思想恶、行为恶,恶与恶感应,那是三恶道。我们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自己要好好想想,我们思想行为到底是属於善还是属於恶?自己把这个帐算一算,就晓得将来往哪里去。恶多善少你的前途是三恶道,善多恶少你才得人天福报,不要去问人,自己好好的反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佛教导我们的。我们从这个地方明白一点浅显的道理,在六道升沉可以做一个决断;决定要明了别人所作所为跟自己毫不相干,别人行善我沾不到光,他将来上升,他不能带我去;别人堕落与我也无干,我们自己在六道里头升沉是自作自受。
  我们应当要学习善缘,随顺善缘,不随顺恶缘。见到善心里生欢喜,修随喜功德,全心全力帮助善人、成就善行。见到有恶人恶事,就像许哲修女一样,全不放在心上,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这个东西将来造成自己的不善,是三恶道的业因,何必把三恶道的业因放在心上?这个人愚痴,这个人没有智慧。尽量把善的放在心上,不善的统统抛开。心念上尚且没有,哪里会有行为?这是佛法最低的水平。佛教给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离苦得乐最低的水平,决定能保住人天福报。
  底下几句说「闻深不怖」,小注里头有说,诸位自己可以去看,我就不必解释了。譬如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