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

第495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偈颂里面的内容,已经把诸位金刚神所修的法门功德融合在一起,因为经文到这个地方是异生众的总结,所以不能肯定只是哪一位菩萨。看意思就像最后莲华摩尼髻执金刚神,他所得的法是「普雨一切菩萨庄严具摩尼髻」,从这儿证得解脱的。我们看偈颂里面的大意,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来学习。
  『神通力平等,一切刹皆现』。你才晓得平等心多重要!佛在大经里面常常为我们举要言之,十法界的因行,当然讲到因行那是非常非常复杂,无量因缘。无量因缘里面第一是哪一条?佛只讲第一,无量因缘里头第一个因缘,成佛是平等心。我们要想圆成佛道,要想早一天成佛道,或者要想求生净土我们的品位能够高一些,最好能够在这一生当中修得实报庄严土,有没有方法?有,平等心是最重要的方法。什么叫平等?不分别就平等。有分别就不平等,有执著就不清净,执著是染污。离开了执著,得清净心;离开了分别,得平等心,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做这个功夫,这叫真修行。世出世间法都不染著,不染著就是都不分别、都不执著,我修我的清净平等觉。果然真的在这上下功夫,功夫得力,决定生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里面也有三辈九品,这看你的功夫浅深。平等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以清净心、平等心待人接物,别人对我不平等那是他,他不求这一生成佛,我们希求这一生成佛。要在极不平等里面修平等,极不清净的处所修清净。
  「一切刹皆现」,如来神通力平等,一切刹皆现;「一切刹」,简单说就是十法界。佛菩萨没有不现身的,问题就是你有没有慧眼、有没有法眼?果然有慧眼、有法眼,你就见到了。真的吗?真的,有什么能证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最好的证明。我们想想看,善财童子参学,凡夫只有自己一个人;除自己之外,所有一切境缘全是如来化身,不是一切刹皆现吗?『安坐妙道场,普现众生前』,一点都没错!所以做为一个真正的学人,必须肯定一切众生,有情众生、无情众生,我们今天所讲的动物、植物、矿物,都是诸佛现前。什么道理?体是如来,如来就是真如本性,「唯心所现」,心性所现的。为什么有这么多差别境界?「唯识所变」。识心就是佛在一般经上讲的「从心想生」,心想不一样,现相就不相同;现相虽然不同,体是决定相同,体是如来,体是真如本性。
  所以六根所对的境界,诸佛现全身。善财童子见到了,所以他一生圆满成就。他在一切境界当中,境界归纳不外乎顺境,自己欢喜的境界;逆境,自己不欢喜的境界;善缘,自己喜欢的人;恶缘,自己讨厌的人。境界归纳不外乎这四大类,这四大类的境界他在里面平等了。在这里面得平等心,在这里面得妙观察智,成就自己的无分别、无执著。把妄想分别执著在这个境界里面磨平,妄想分别执著不生,所以这个境界变成一真法界。因为好恶是妄想,是二法,顺逆也是二法。六祖能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说的,「佛法是不二法,二法不是佛法」,这个佛法就是觉,就是觉悟;二法,你没有觉悟。觉悟了,一切法不二,顺逆不二,善恶不二,那就成大功,真的叫成大功、建大业。我们在这首偈里头要学这个。最后一首偈:
  【焰云普照世,种种光圆满,法界无不及,示佛所行处。】
  开头这一句,好像是密焰吉祥目执金刚神,意思也是贯通的,不是单单说他一个法门。『种种光圆满』,诸位如果从前面一直听下来,这个意思不难懂,「种种光」实在就是讲自性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德相,说一个一定是完全具足。智慧里头包括德能、相好;说相好,一定也包含著德能、智慧。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法界无不及』,尽虚空、遍法界,这是佛所行处。凡夫为什么见不到?其实凡夫都是被妄想分别执著害了,依旧把妄想分别执著牢牢的抱住,死也不肯放下,这就是前面讲的「难渡」;众生难度,不肯把烦恼习气放下。真的明白了,度众生的这个事情也放下了。
  「放下」不是不做,有缘就做,没有缘痕迹都不著。不是一定要想做,一定要想做是攀缘。学佛的人最重要的是随缘,缘就是今天讲的机会、机缘。有机会,我们做,欢欢喜喜做;没有机会,心里头痕迹都没有。想要怎么做法,你已经落二三,你已经落在意识里头。前面偈子讲「功德如虚空」,换句话说,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清净是不染,也就是讲没有执著;平等是没有分别,正觉是没有妄想,清净平等觉!离一切执著分别妄想,永远住在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如来境界,就是佛所行处。我们能住佛所行处,那你不成佛成什么?这个时候真正与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我们要认真努力学习的。
  以上我们把「异生众」这十九个单元介绍完了,往后我们的进度要加快,否则的话,三年这部大经恐怕没有法子圆满,我们希望在三年当中讲圆满。好,谢谢诸位。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九九卷)  2001/11/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99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同生众:
  异生众跟诸位介绍过了,今天我们开始看同生众。同与异差别在哪里?在用心。异生众跟佛用心不一样,佛用真心,凡夫用妄心,真妄这就有差别,所以称之为异。由此可知,六道凡夫是异生众,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也是属於异生众;但是在华严会上,那些异生众实在都是诸佛如来化现的,不是真的,所以他们的境界跟佛的境界没差别,但是示现的身分是凡夫。
  「同生众」跟佛用的是同样的真心,哪些人?法身大士,大乘教里头常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跟佛同样用真心,经文当中就称之为同生众。同生众里面也有不同的阶级,像《华严经》里面讲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个等级。为什么要这样分?佛跟我们讲无明有四十一品,破一品无明,地位就向上升一等,都是明心见性的菩萨。古人为了我们容易明了起见,用月亮来做比喻。把世尊比作满月、十五的月亮,十四的月亮比十五要差一等,为什么?还没有圆,接近圆还差一点,这就好像是等觉;十三的月亮比十四又差一点,好比是地上菩萨。逐渐往下降,大概初二、初三我们看到一个月牙,这就好比是初住菩萨,初住二住就是这个样子。这一点点光,光芒不大,我们称之为蛾眉月,但是它的光是真的月光,不是假的,跟十五的光是同样的真实,这称为同生众。
  「异生众」就好比水里头的月影,古德常说「千江有水千江月」,哪个地方有个小池塘,晚上月影就在这个池塘里面,在水里面,把这个月影比喻作异生众,那就不是真的月亮。初二、初三的月牙是真正的月光。我们从这个地方去体会比较容易明了,什么叫同生众,什么叫异生众。换句话说,同生众他的用心是跟佛一样的,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完全用这个心,这是同生众。如果我们的心不真实,是虚伪的、是染污的、是有高下的、是迷惑的、是自私自利的,这是异生众。如果我们学佛,学真诚、学清净,但是真诚清净程度还不够,里面还夹杂著虚妄,清净夹杂著染污,平等夹杂著高下,这里头有夹杂;夹杂看你夹杂的成分多少,如果夹杂的成分不多,我们用百分比来说,夹杂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你是相似位的菩萨,不是真的,相似。
  《楞严经》上佛用月亮作比喻,说得很好,水里头的月亮,那完全是凡夫,六道凡夫。四圣法界里面,声闻、缘觉、菩萨,那是相似位,相似位是像什么月亮?佛在经上举的比喻很有趣味,像「捏目所视」。我们晚上看天上的月亮,我们用一个指头把眼睛往下面用力一按,看到天上两个月亮;这两个月亮它不是水里的月亮,相似,虽然不是真实,接近真实,跟水里头的月影大不相同。四圣法界他们用的心不是纯真,夹杂著虚妄,捏目所视;六道凡夫用的心是水里头的月亮。这个比喻比喻得很好,我们能够体会得出来。
  我们如何从凡夫位提升到相似位?天台「六即」就是说这桩事情。我们初学佛是「名字位」,有名无实,换句话说,肯定随业流转,不能成就。一定要随顺佛陀教诲,放下自己的妄想习气,这个人真用功,就是经典最后所说的「信受奉行」,「受持读诵,为人演说」,真干!真干叫「观行位」,诸位要知道,观行位是在六道,是在六道里头真正学佛,不是不肯干,真干,但是烦恼习气不是那么容易断,真的在磨炼自己烦恼习气。我们一般讲,禁得起考验、禁得起锻炼,这叫观行位,没有出六道轮回。什么时候把见思烦恼断掉了,我们一般讲的执著,《华严经》上讲的妄想执著,於世出世间一切法决定不执著。决定不执著的样子是什么?我常常用最浅显的话告诉同学们,自私自利没有了,名闻利养没有了,五欲六尘没有了,贪瞋痴慢没有了,这就是你的执著放下了。虽没有执著,你还有分别,但是你已经提升到相似位,从观行升级到相似了。以小乘法来讲,你是阿罗汉的果位;但是你是大乘,你不是小乘,大乘圆教七信位的菩萨。
  由此可知,大乘法里面的菩萨,从初信到第六信都没有离开六道轮回,是观行位;七信、八信、九信、十信这是相似位,就是四圣法界。可是大乘初信位的菩萨是什么标准?我们现在行不行?能不能算是初信位的菩萨?不行。为什么不行?初信位菩萨的条件,八十八品见惑断掉了,也就是说错误的见解他没有了。第一个身见,我们凡夫执著这个身是我,换句话说,要想证得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要做到什么标准?《金刚经》上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圆初信就做到了;在小乘是须陀洹果、初果,这才是佛法的入门。如果我们三界八十八品见烦恼没有断,我们在佛法里头没有入门,大乘小乘都没有入门,所以自己不能不知道自己的身分!不知道自己的身分,麻烦很大,为什么?常常产生错觉,自己以为修得不错,容易产生增上慢,「我学得不错,别的人不如我」,自以为高人一等,其实错了,你误会了。
  大乘经教不能不常常去读诵,常常对照自己的功夫,我们究竟在哪一个地位?像走路一样,我现在走到哪一站?路很长,中途站很多,我第一站有没有到?第一站是小乘须陀洹果,大乘菩萨初信位,我们现在是向这个方向走,没有走到,第一站都没有到。换句话说,学佛决定不是从这一生开始,过去生生世世无量劫来,都曾经学过,为什么今天还变成这个样子?就是没有到达第一站,这一转世又从头来起,永远都没有走到第一站就死了。所以死是魔。《八大人觉经》上讲四种魔:五阴魔、烦恼魔、死魔,最后一个叫天魔。天魔是环境的干扰,前面三个都是属於本身的。你功夫没有成就,寿命到了,算是修得不错,来生还能得人身,又要从头干起,你说这个事情多麻烦!
  我们今天在佛法上能有这一点成就,肯定过去生中生生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