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

第474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法独有的大圆满,其他的一切法就不圆满,那你就错了。不但佛门法法圆满,世间一切法跟诸位说,如果世间法不圆满,那佛法还是不圆满。所以佛法当中才说「哪一法不是佛法!」
  觉悟的人法法都是佛法,世出世间没有一法不是佛法。佛法两个字怎么讲?佛法两个字是觉悟,佛是觉,法就是一切诸法,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统统都觉悟、都明白了,一切诸法的性相、理事、因果全都明白了,哪一法不是觉法?果然你要是不觉,那这个话就反过来讲,哪一法是佛法?迷的人,《大方广佛华严经》也不是佛法;觉悟的人,幼稚园小朋友念的课本也是佛法。这才是宝印手足行神善导众生,所以『心恒庆悦不疲厌』,广修供养。一门含摄一切法门,生欢喜心,无有疲厌。『喜门深大犹如海』,宝印手足行神,他修的法门是广大欢喜,「普雨众宝生广大欢喜」,所以「喜门深大犹如海」。布施佛法、供养佛法,这个供养是三业圆满,善心、善言、善行,这才生广大欢喜。第二首:
  【念念神通不可量,化现莲华种种香,佛坐其上普游往,红色光神皆睹见。】
  这是第二尊莲华光足行神他的赞颂,他所修学的法门是「示现佛身,坐一切光色莲华座令见者欢喜」。所以赞颂里面他就说『念念神通不可量』,神通是自性本具的德能、能力,他能够化现莲华宝座,从莲华宝座出现光色;长行里面我们读到的「一切光色」,色就有香,它表法的意思很明显。菩萨是以戒定慧三学教化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这个欢喜是称性的喜悦。为什么?戒定慧三学是性德,九法界众生迷失了自性,性德不能够现前。我们要问,性德有没有丧失掉?跟诸位说没有丧失,佛法里面叫迷失。不是真的失掉,是你迷了,你没有觉察得到,虽有,好像是没有,是迷失了,不知道自己有。
  戒是行德,我们的生活行为;定慧是我们的心德,就是心意的德能。戒律是我们身口的德行,万德万能,这个「万」不是数字,如果是数字,万不算多;它是表法的,表多,无量无边的德能德行。我们都被烦恼习气,《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著蒙蔽、障碍了,它不能现前。佛菩萨为我们示现、为我们表演,希望我们从他的示现、从他的表演上得到启示,觉悟到自己的性德,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恢复自己自性本具的德能,如此而已。我们要想成就,那要真做、要真干。
  这四句偈,前面两句我们要深信不疑。「念念」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性,真心本性的能力;「神通」,通是通达,没有障碍。性相没有障碍,理事没有障碍,因果也没有障碍。清凉大师在这部经里面跟我们讲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叫通。神在此地是形容,不但我们凡夫感到惊讶,神奇莫测。我们是处处不通,佛为什么一切通达无碍?以眼来说,佛是五眼圆明,世出世间,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佛都能看得很清楚,没有障碍。佛告诉我们,阿罗汉的神通只能看五百世,他能够看到五百世前,也能看到五百世后,超过五百世他就看不到了。他的神通能力有限,佛是没有限的,我们要相信。佛能够示现世出世间一切法,这才真正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希望佛来度他,他就现佛相,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众生看到很欢喜。确确实实有一类人对佛很尊重,不想亲近,他喜欢亲近观世音菩萨,觉得观音菩萨很亲切,佛太严肃了,有点怕他,那么佛就现观世音菩萨来度他。也有一些人特别喜欢地藏王菩萨的,佛就现地藏王菩萨而为说法。我们现在常常在外国走动,看到外国人对佛法不喜欢,喜欢耶稣、喜欢玛丽亚,我们就懂得佛一定现耶稣身而为说法,他欢喜,现玛丽亚身而为说法。这就是此地「念念神通不可量」。
  我们要是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种示现,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误会都能够化解,所有一切争执都能够消除。正如一些宗教所谓的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真神神通广大,示现无边,这个地方讲『化现』,化现无量无边。一个真神,我们佛门里面不叫真神,叫自性。他们叫真神,我们叫自性,能现、能变、能化。所化现的,要记住,是『莲华种种香』,这个意思你们懂得吗?自性是如来化现的,决定清净,「莲华」表清净;决定平等,决定不会离开戒定慧三学,「种种香」是戒定慧三学。无论他怎样示现、怎样变化,你仔细去观察,身心清净一尘不染,他表现出来的。在形象上表现出来的,决定是戒定慧三学;他的言语、行动是有规律的,他的心是安定的,充满了智慧。我们看看这个世间所有宗教的创始人,确实符合,他怎么不是如来化现的?
  『佛坐其上普游往』,「佛」这是从形相上说的,「其上」就是清净平等,我们今天把它总结为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莲华,坐在这上面游化九法界。『红色光神皆睹见』,红色光神就是莲华光足行神,他看见了,他学到了。
  
  足行神偈颂第三首:
  【诸佛如来法如是,广大众会遍十方,普现神通不可议,最胜华神悉明瞩。】
  这是最胜华髻足行神的赞颂,他修的法门是「一一心念中,建立一切如来众会道场」。「如来众会道场」不在形式而在实质,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能够体会得,然后才能够依教奉行,自他两利。
  『诸佛如来法如是』,不是一尊佛,一切诸佛无不如是。清凉大师注解提示:「内则念念安於理事」,内里头念念与性德相应,我们一般讲与道德相应。外面是「处处建立道场」,「外」就是讲我们的色身、我们的形象,我们色身形象所表演的就是道场,令一切众生看到、听到、接触到,都有所感发,有所领悟。现在人讲的启示,就是这个意思。让人接触到之后他有所启示,启示就是觉悟,觉悟之后自自然然他就发心效法,向你学习。如果过去生中跟你有缘,他就依你为师,向你学习;如果缘要是薄一点,虽然没有正式依你为师,他暗中在学习,或者你已经往生,不住世,你的著述还流传在世间,他依靠你的著作来修习,这是缘稍微差一等的。利益众生,真的是无量无边!
  足行神这个单元,特别著重在形象,每一句、每一偈里面我们都能看到特别重视形象,形象不是不重要。我们常常也曾经听佛门大德说过,「学佛重实质不重形式」,形象就是形式。这个话有没有道理?有道理,自行是这样,自己修行重实质不重形式。但是要为了利益众生,形式就非常重要,所以为什么要建立清净庄严的道场?众生欢喜,他看到这样的道场他就来了。由此可知,佛法里面庄严形式的道场不是为别的,是为了接引众生。大乘法里头常说「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个庄严道场是欲勾,用这种手段来接引众生。这个手段是现在在商业里面讲的广告、包装,做得好,做宣传工作,让大家看到听到生欢喜心,他就到佛门里面来看看、来观察;真搞清楚、搞明白了,生欢喜心,他就坐下来学习了。
  由此可知,形象对於接引初机是多么重要!这一点我们不能疏忽。自己修行成就之后,作菩萨了,菩萨要接引初机,要以佛的形象出现,还要特别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相好,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告诉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果报,是福德的果报,果必有因。那我们要问,菩萨在无量劫当中修行,具不具足这个福德?答案是肯定的,当然具足。当然具足,何必还要修?表演给众生看的,劝导众生你要好的果报,你一定要修善因,种善因才能得善果。而实际上诸佛菩萨善因善果都已经圆满,由此可知,他百劫修相好是示现、是表演,做给我们看的。我们要是依照这个样子来修学,果报确实能得到,一点都不假。
  从这些地方证实,佛讲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真相是「唯心所现」,真相是「一切法从心想生」。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是永恒的,都是生灭法,而且告诉你真相,它是刹那生灭,永恒不断。我们今天这个身体、身相现前,这个身相怎么来的?缘聚则生,就现相,缘散之后,相就没有,这是一般人看的粗相。譬如我们这个经本,这经本是一本书,缘聚的时候这本书生了、现前了。这么多纸张把它钉在一起,这一本书成立,我们叫它一本书,书生了。缘散则灭,我们把这本书一张纸一张纸拆下来,书没有了,这本书的相不在了,纸的相又现前了,书变成很多纸张。世出世间所有的现象就是这么生起的,佛叫「缘生法」,因缘生法。你要真正体会到这一切法是缘生的,我们这个身体是缘生的,四大五蕴合起来这个身相现前,四大五蕴要是散开,这身相就没有了,身相灭了。
  身相灭了,四大五蕴没有灭。就好像我们刚才用这本书做比喻,这本书是许多纸张聚集起来,我们把它装钉起来,这是一本书,你看到这本书,书本出现了;我们把书拆掉的时候,就变成一张一张纸了,书的相没有了。书是缘生缘灭,书灭了缘没有灭,纸张没有灭,纸张在。如果你从这个地方细心观察,一下体会得明白了,恍然大悟,然后告诉你真相,「缘聚不生,缘散不灭」。「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这是看假相;「缘聚不生,缘散不灭」,这是看事实真相。真相明白了,我们人有死吗?没有!我们缘散了,散了的时候我们这个物质的色身不灭,现在科学家证实了物质不灭,它转变;精神不灭,精神是我们一般中国人讲的灵魂,它又去投胎了,它去转世了。转世一点都不希奇,你们听到西藏很多活佛转世,其实哪个人不转世?哪有不转世的?
  转世到底转到哪里去?心地清净的人不受污染,他自己知道转到哪里去;心地迷惑的人,他随著自己业力去转,不晓得转到哪里去。但是苦乐忧喜舍的受,他不能避免,这是六道凡夫。如果修行真有功夫,心地清净不染,见思烦恼断了,他转世就转到四圣法界去了,不在人间。证阿罗汉、辟支佛、菩萨的果位,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他没有了,他是永远断掉了。在六道里面色界天这五种受还是有,很轻微!那是他的甚深禅定伏住烦恼,没有断,四禅四空天没有断,伏住。到四空天是完全伏住了,实际上就好像是真的断掉了。但是四空天的寿命是靠禅定,非想非非想处天定功是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到了,他这个定功会失掉,失掉的时候苦乐忧喜舍的烦恼又现前,是这么一回事情。所以他不是究竟,他那个叫「舍受」,不是真正的禅定。到阿罗汉所证得的,《楞严经》上称之为「九次第定」,这行!为什么?苦乐忧喜舍永远不会现前,他见思烦恼断了。
  因此无论是自身的形象、道场形象,我们今天讲硬体建设,要清净庄严。我们道场形象好,里面住众四众同学人人形象好,这是「诸佛如来法如是」。『广大众会遍十方』,这种实质、形象表里一如,这就是修行的功夫,这就是修行的功德,这是真正庄严道场,这是真正庄严三宝,十方世界的众生都能够感受得到。『普现神通不可议』,「普」这个字在佛经里面就是平等的意思,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