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

第461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煞奖阃黄扑囊烧稀⑺囊苫笳习芄蝗盟断步邮埽缓笤俳徊桨镏造妒ソ躺鹦判模侔镏钊胧ハ徒袒澹颐窍G蟮陌埠屠掷纳缁峋湍芄皇迪帧L乇鹗钦獠俊洞蠓焦惴鸹暇罚谌莸姆岣唬娴陌讼衷谑兰涠嘣幕苤档梦颐巧钊氲囊桓鲅Э疲豪状奔松断病弧5谒氖祝�
  【昔行舍行无量劫,能舍难舍眼如海,如是舍行为众生,此妙眼神能悟悦。】
  雨华妙眼道场神他所修的法门是「能雨一切难舍众宝庄严具」,他修的这个法门是修布施。凡是道场神决定离不开布施,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会跟布施波罗蜜连在一起,就是现在所讲的服务。『昔行』,过去生中,如果就现实来讲,我们过去多年没有学佛不懂得,学佛之后就学布施、学放下,修『舍行』。我们也学了很多年,在修这么多年当中,有没有心得?有没有觉悟?有没有深受真实利益?你的布施、放下,如果与佛菩萨教诲相应,你一定深受利益。利益最明显的是烦恼轻、智慧长,这是最明显的。我们要常常反省检点,如果确实发现自己智慧增长,过去我们对於一切人事物看得不很清楚,现在一接触就清楚、就明了,这是我们修行效果成绩现前了。如果修了很久,没有这个绩效,那不能不检讨,我在修学过程当中一定有错误,不是理论上的错误,一定是方法上错误,否则的话不能没有效果。这个效果我们从迷悟上来说,烦恼是迷,烦恼轻了智慧增长,苦这种感受少了,乐多了,离苦得乐。谚语常讲「心安理得」,理搞清楚明白,心就安,心安就乐、就自在;理路要搞不清楚、搞不明白,决定是疑惑,惑是迷惑,对於一切事物怀疑迷惑,你怎么会不做错事?你怎么会不造业?你造业哪里有乐的果报?道理就在此地。
  要常常检点,常常发现自己确实有进步,你就多想想,去年跟今年,上半年跟下半年,上个月跟这个月,这个要常常想,在这里检验自己修行的成果。这是从内在的反省检验。从外面也很重要,不能把外面疏忽,外面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比从前真诚?是不是比以前慈悲?是不是真正能够关怀别人、帮助别人?特别是跟一切人事物接触的时候,懂不懂尊重?懂不懂敬爱?清净心有没有?平等心有没有?再看别人对我们的回报,我们虽然不希求回报,因为这里能看到成果。我们以爱心对人,别人以爱心对我;我尊重别人,别人尊重我,从这个地方都是检验自己修行成果。如果成果不佳,那我们就要反省,我决定有错误,我以善心对人,为什么别人还埋怨我?我要自己认真检点反省,改过自新。果报跟因行是相应的,我们的信心当然就更具足,我们做得没错,果报确实能收到。可是也有一类业障深重的众生刚强难化,我们对他怎么好,他还是怀疑,他还是有成见。不要紧,慢慢来,假以时日总有一天生起感化的效果,决不是一时,也绝不是短时。我们想到古代舜王那样的真诚,感化他的家人还要三年,不是三天三个月就收到效果,这才叫真正慈悲,佛家常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如果我们没有舜王这种耐心,没有舜王这种行持,我们菩萨道就难行了。常常要检点,从自己心行上下手。
  『能舍难舍眼如海』,菩萨的德号是「雨华妙眼」,这是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在这个世间,器官里头最重要的是眼睛,没有耳朵还好,没有眼睛实在是太不方便,寸步难行。所以没有一个有情众生不爱惜自己的眼睛,舍眼是最难的。如果有人问我们头部的器官他需要,你想想看,你愿意给什么?给个耳朵、给个鼻子,你总不会一开口头一个给眼睛,人之常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把眼睛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最宝贵的。眼能舍,我们身上器官还有哪个不能舍?难舍能舍,这是做一个比喻,这个难舍。
  「如海」,那就更难了,舍的次数多,不是一次两次。实实在在讲,菩萨这种教导,是成就我们自己的。早年章嘉大师教我入佛门的方法,这是我学佛第一个亲近的出家人,也是真正善知识。我知道佛法殊胜,我知道佛法好,也是很急,怎样能够让我契入这个境界?章嘉大师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放得下就是舍。我问他从哪里下手?布施。简单明了教给我要修舍,为什么?破我们的根本烦恼。诸位要晓得,烦恼虽然无量无边,它有根,那个根是什么?贪,贪而无厌。你想想看为什么会有瞋恚?贪不到才瞋恚,如果想的都能够得到,他怎么会生瞋恚?他为什么会贪心?那是愚痴,那是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看得破」是破愚痴的,「放得下」是破贪瞋的,这两句话把三毒烦恼破掉了。而下手就在布施,从这个地方入门。
  章嘉大师说的布施,就是此地讲的行舍,我们要修行这个法门。我们要护持诸佛如来的法,要护持一切众生的法,要护持自己的法,你不能放下、不能看破,这个目标你永远达不到,你的心愿永远不会圆满。什么时候得大自在?什么时候得真解脱?每一位护法神、每一位道场神,我们看到前面神众太多了,每一个人所证得的「解脱门」,看得破,这个结解开了,放得下就脱离了,你就得大自在。看破是明理,晓得世出世间一切法「相有性无,事有理无」,所以佛给我们讲出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连身都能够舍,何况身外之物?我们今天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不是为自己,那你就是舍身。如果为自己的名闻利养,你没有舍,为自己种种享受,你没有舍。我活在这个世间不为自己,名闻利养放下了,五欲六尘放下了,贪瞋痴慢放下了,统统都放下了,对於自己来讲舍尽了,真的看破放下,彻底放下了!但是这个身体还在,身体还健康,还能为众生服务,我们就舍身为众生服务。
  『如是舍行为众生』,不为自己,自己没事了。为众生有没有事?为众生也没有事了,这是大乘教里头常讲的「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所以天天在这里做是无作,我们每天在这里上课、每天在这里讲经,无说!无作!无作天天作,无说天天说,作跟无作是一不是二,说跟无说是一也不是二,这是自在,这是真的看破、真的放下。所以在这个世间,就是诸佛菩萨常讲的游戏神通、自在快乐,没有一丝毫的忧虑牵挂。为什么?有自己才有忧虑牵挂,你没放下,你才有忧虑、才有牵挂;果真放下,哪来的忧虑,哪来的牵挂?
  果然有自己一丝一毫的执著分别,你就得不到自在,你就得不到解脱。解脱是智慧现前,解是智慧现前,脱是烦恼永离,这两桩事情相辅相成。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又帮助看破,章嘉大师教我这两句话,我从这里头领悟。大乘佛法的修学,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两种东西在交互的运用,你看破一分,你就会放下一分,放下一分又帮助你看破一分;看破之后,再帮助你放下一分。就是这两个东西交互在运用,相辅相成,一直到圆满菩提。所以如果要问菩萨修行总纲领、总原则是什么?看破放下而已矣!这个事情要真干,看破一分你真的放下一分,你的智慧增长,智慧增长的时候又能放下一分。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分分断,什么叫断?分分放下了。智慧转烦恼为菩提。
  菩萨在此地教导我们「如是舍行为众生」,为众生才是真正为自己,这个观念非常重要!为什么?如果不是为众生,是为自己修行,迟一天早一天无所谓,自己的事情。早一天成佛也好,晚一天成佛也无所谓,换句话说,勇猛精进心发不起来,自己容易懈怠懒散。如果要为众生,他就有使命感、有责任感,我早一天成就,众生早一天离苦得乐;我晚一天成就,众生就要多吃一天苦头,要多受一天灾难,这就不能不精进了。诸位读过《地藏经》,《地藏经》上讲的婆罗门女、光目女,她为什么能够勇猛精进?是知道自己的亲人堕在地狱,受极大的痛苦,自己早一天成就,亲人早一天离苦得乐,自己晚一天成就,她就在地狱里多受一天苦。救拔的心切,这样才推动她的勇猛精进。
  我们学佛为什么没有这种勇猛精进力?我们的家亲眷属还不错,没有遭这个大难;或者是家亲眷属过世了,我们也不晓得他在哪一道。真正晓得他在地狱受苦,我们要不认真努力去修行,会坐立不安,一定要帮助他脱离苦海,我们心才能放下,道理就在此地。他们的缘分好,遇到佛菩萨把她亲人去处告诉她,她亲人现前状况告诉她,她心里难过。再告诉她帮助亲人离苦得乐的方法,她又能依教奉行,又能勇猛精进,「如是舍行为众生」。那我们想想,我们虽然家亲眷属情形状况不知道,你又没有看到饿鬼地狱众生,佛菩萨也没有告诉你这些人是你什么人,其实佛菩萨在经教里都告诉我们了,「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们听到这两句话怎么办?
  地狱里头受极苦的众生,佛告诉我,是我过去生中父母,也是未来诸佛。光目女、婆罗门女只救她自己一个母亲,今天我们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父母兄弟、亲人都沦落在三途恶道,又何尝不是以非常殷切的心等待我们去帮助?我们要怎样才能够帮助他?告诉诸位,果然万缘放下,清净心中一念不生,你就帮助他了。为什么?你的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就放光,这个光突破了六道的界限、突破了十法界的界限,一切众生看到这个光都能离苦得乐,这个光跟佛光没有两样。所以自行原来是利他,为了利他,自己才真正用功办道。不是为眼前这些众生,眼前众生数量少;起心动念为九法界众生,为三途极苦众生,我们发这个心,念念不舍,念念不忘,自然得诸佛护念。我没有智慧,我没有能力,我没有神通道力,没错,你我都是凡夫,当然没有。这心一发,这个心是真的,念念相续,你自自然然得到诸佛护念,自自然然得到诸佛本愿威神加持。没有智慧,突然智慧开了;没有能力,突然好像什么都不困难了,什么疑难杂症到面前都能解决了,谁的能力?诸佛菩萨的加持。
  《华严经》上这些诸天,乃至於菩萨、天龙神众,他们在报告不是说「承佛威力」吗?他们为什么能承佛威力?我们在这里看到「如是舍行为众生」,就是这么一句话,得到诸佛威力加持。我们今天为什么得不到?念念自私自利,心量狭小,不肯为众生,你天天拜佛、求佛、巴结佛、讨好佛,以为这样佛菩萨会对你好一点,错了!全错了!佛菩萨的心就是众生,我们能为众生,这是真正供养诸佛如来。不顾生命去做,生命都不要了,还要别的吗?现在人所说的话:彻底的牺牲奉献,这句话实在讲不干不净,为什么?牺牲奉献还有自己,那个微细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放下。真正放下之后,那个牺牲奉献也了不可得,你的心才真清净,与诸佛如来才起感应道交的作用,你才真正能做到难舍能舍。这个经文上「能舍难舍」,你最难舍的你都能舍。
  特别是在现前这个阶段,世间确实不太平,社会确实不安定。不太平的因素是什么?不安定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众生看不破、放不下,这是根本的原因。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