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

第363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往不善的一方去想,愈想愈错,於是造成误会。从误会生毁谤,毁谤到严重的时候,就互相破坏,引发争端,愈演愈可怕。所以诸佛如来、这些菩萨们,用我们的话来说,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他没有舍弃众生,佛门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我们不知道佛菩萨在观察我们!
  实在讲,佛菩萨时时刻刻没有离开我们,他对我们知道得太清楚!过去生中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他们晓得。过去生还有过去生,过去无始他知道、他明了,是他亲自经历过来的,未来无终,未来还没有来,我们还不知道他知道。为什么?他有能力超越时空的障碍。因此,我们遇到佛菩萨,接受他的教诲,哪里会有错误?问题产生在哪里?我们对他不相信,他说我们过去的我们摇摇头,因为你说的我没看到,说未来的就跟算命看相一样,我们听了半信半疑,不能随顺,不能产生信心,於是真正善知识当面错过,这种事情太多太多了。那就是佛家所谓「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人无缘?不相信,不能接受,这就是与佛无缘,与善知识无缘。什么样的人是真正有缘的人?能信、能解、能行、能证,这个人是与佛有圆满的因缘,佛经里面常讲根熟众生,这个人一生决定成就。
  诸位同修要记住,想一想我是不是根熟众生?那就要问,我对於经典的教诲,对於老师的教导,我是不是具足圆满的、十成的能信、能解、能行、能证?如果圆满具足,我就知道我是根熟的众生;万一不具足这个条件,我这一生认真努力来学习,可以把自己不成熟的缘提升到成熟,这是可以办得到的。那要问,需要什么条件我才能办到?条件就是这四个条件的头一个「能信」,我现在还不解,我现在还做不到,不要紧,你有信心,不断提升你的信心,对於经教的信心,对於善友的信心,你能好学。假以时日,你慢慢的能解,这个解由浅而深,由偏而圆,解得一分我就行一分,那你的善根现前,你的进步就非常快速。如果你能够解一分行一分就能为别人演说一分,那就恭喜你,你就已经发了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你虽然解得不多,行得不多,你随解、随行、随说教导别人,这个人是菩萨,这个人真的是菩萨。菩萨必定得诸佛护念,菩萨决定得菩萨加持,就是说偈仪里头所说的「承佛威力」,你的进步是加速度的快速进步。
  因此你也会有能力像经文上讲的一样,『能以种种方便力,灭彼群迷无量苦』。为什么?你把你自己断恶修善的经验告诉别人,那就是你说经,是你自己亲身经历的,你这个经历跟佛在经上说的是一样,你把你自己得果的经验劝勉一切众生,「我在没有学佛之前,我得的是什么果报。」讲得果报,大家不太明了,你可以告诉他:我在没有学佛之前我过的是什么生活,过的是什么日子,遭遇的是怎么样的困苦,现在学佛之后,接受佛陀的教诲,我知道改过自新,我知道断恶修善,我现在过的是什么生活。无论是物质环境、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里面我知足了,知足常乐;人事环境里面,我知道怎样与人相处,知道用真诚心,用清净平等心,知道爱护别人,知道尊重别人,知道帮助别人,我得到的回报就如同我对别人一样,「敬人者人恒敬之,助人者人恒助之」,我得到许许多多的人帮助,这就是果报。
  学佛跟不学佛,这两个比较就很清楚、很明显,用这个来劝一切还没有接触到佛法的众生,他们没有接触到佛法,所过的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跟我们在没有学佛之前一样。有许多同修朋友,年岁渐渐长了,社会经验丰富了;换句话说,受苦受难多了,我们给他一表演,他一接触,纵然没有完全省悟过来,他也欢喜赞叹,他也很羡慕,他也很想学习。到他有这个念头的时候,我们知道他的缘成熟,善根生起来了,就可以把自己修学的理论方法、效果好处说给他听,劝导他、帮助他离苦得乐。所以,主药神修行的方法,那些种种功德,我们可以学习,可以落实在自己生活当中。第二首:
  【大雄善巧难测量,凡有所作无空过,必使众生诸苦灭,栴檀林神能悟此。】
  「栴檀林主药神」,他修学的方法是「以光明摄取众生」,凡是接触到他的人,都得利益,没有一个空过。我们如何去学习他?在前面长行跟诸位介绍过,他名号里头的「栴檀」,这是古时候上好的香料,我们中国人讲檀香,上好的香料能治百病,经典里面讲的瘟疫,我们现在讲的传染病。他所学的法门是以光明摄取众生,光明是智慧,光明是善巧方便,这个善巧方便是权智,所以他的偈颂里头第一句讲『大雄善巧难测量』,著重在权智。长行里头讲光明,这个地方讲善巧,我们就晓得这个光明是讲的权智,权智是真实智慧的应用。「大雄」是对佛陀的尊称,我们看佛殿都称作「大雄宝殿」,大雄是什么意思?雄是英雄。英雄的定义,他有超人的德能,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够做到,我们称之为英雄。英雄里头有大英雄,一般英雄做不到的,佛能做到。一般英雄所做不到的是什么事情?断烦恼他做不到,了生死他做不到,佛能做到,我们尊称佛为大英雄,供佛的所在称为大雄宝殿。所以我们看到佛像,看到大雄宝殿的建筑,立刻就想到我们要学佛菩萨,我们要学大雄,善巧方便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点点滴滴之中。
  『凡有所作无空过』,这实实在在是了不起,我们要在《华严经》上学到,凡有所作、起心动念,没有空过。这怎么作法?起心动念,念一切众生苦,我们的大悲心生起来了;起心动念要有愿,帮助一切众生得乐,我们大慈心生起来了;让大慈悲心念念都不失去,那就没有空过。要知道,大慈大悲就是诸佛如来,就是法身菩萨。佛家或著我们称佛教,是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个善巧就是方便。内有慈悲心,外面决定有慈悲行,你想想看我们的言语会伤害众生吗?会欺骗众生吗?不可能!出言决定是利益众生,我们的言没有空过,一句话都没有空过。我们的身行,所有一切造作,决定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微细的行持,我们喝一杯水,我们吃一碗饭,都不空过,为什么?喝一杯水,帮助我解渴,吃一碗饭,帮助我充饥,解渴充饥是使我身体强壮,身体强壮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就没有空过。
  我有精神,我有体力,我如何为众生服务?我坐在家里能为一切众生服务吗?能!我念一千声佛号,我读一卷经,我把这个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我这一句佛号是为一切众生念的。这就像祷告一样,祈求诸佛如来加持一切苦难众生,声声佛号有这个心愿在里头。我读这卷经文,字字句句有这个心愿在里头,这个功德不可思议。然后你才能够体会到古人讲的有口无心,那是什么?念佛,佛号念得字字清楚、句句分明,读经也没有颠倒,也没有错乱,念得很好、很正确,字正腔圆,无心;无什么心?不是为众生念的,没有这个心愿。或者是为自己,我每天念佛、念经求佛菩萨保佑我,求我一家平安,求我升官发财,你的心愿跟佛的心愿不相应。众生有苦难的时候,我们接触到了,听到了、见到了,马上就帮助他,尽心尽力帮助。境界没有现前的时候,我们也不空过,我每天念佛、读经,打坐、经行,有一些同修愿意写经,没有一时一刻空过,我们懂得这个修行方法。我在讲席里也讲过不少次,我喝著一杯水,我感激这一杯水,这一杯水供养我;我吃这一顿饭,我感激这一顿每一粒米、每一种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我们有没有感激的心?我对它感恩,它对我也感恩,我有报恩,它养我,我有回馈给它,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修行。把我断恶修善、破迷开悟,一切都回向给它。它为我,我也为它,互助合作,这叫修行,这叫不空过。
  『必使众生诸苦灭』,我们行持不到,心愿达到,这个心愿从来没有中断过,念念相续。所以一切众生有苦有难,我们见到自自然然伸出援手,像观世音菩萨千眼千手,眼到手就到。平时没有这心愿,你怎么可能去帮助别人?遇到别人有苦难,忘掉了,漠不关心,甚至有的时候想帮助他,不知道怎么帮助他。所以我们在这经典里面,学会许许多多积功累德的行法。『栴檀林神能悟此』,他懂得,他从这个地方修行证果的,也以这一套方法教化众生。第三首:
  【汝观诸佛法如是,往昔勤修无量劫,而於诸有无所著,此离尘光所入门。】
  「离尘光明主药神」,这是他的修学报告,在前面我们看到他所修学的方法、科目,他是「以净方便,灭一切众生烦恼」,这个方便清净,清净能灭烦恼。在偈颂里面,要跟长行合起来看,意思才明显。『汝观诸佛法如是』,「如是」是指什么?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法是什么?我们不能不知道,这是佛法行门的总纲领,觉、正、净。《大乘无量寿经》经题里面,「清净、平等、觉」,清净这有净字,平等是正,在加上后面这个觉,这是我们平常讲的三宝。觉是佛宝,正是法宝,净是僧宝,觉、正、净是三宝。同时觉正净又是三学,三学是戒、定、慧,净是戒学,正是定学,觉是慧学,戒定慧三学。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无量寿经》不可思议,经题上就明显标出三学三宝,有三学三宝,这一部经具足一切佛法。所以它确确实实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度化众生的第一经,这句话是我给黄念祖老居士《大经解》序文里头写的。他老人家很客气、很谦虚,一定要我给他写一篇序文,我序文里头这一句,黄老居士很欣赏,黄老居士看到:「难得!这一句话很不容易说出来。」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化众生,教学总纲领、总目标、总方向,就是三宝、三学。
  我们通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个法门走到最后,走到目的地,给诸位说,只剩三门。这三门就是觉、正、净,最后入门就是三门。无论你从哪一个门入,你都圆满得到。就像一个房间它有三个门,在外面看这三个门不同,进来都一样,进来这叫圆满得到,成就了。我们现在看一看,以中国大乘宗派来看,禅宗走的是觉门,他必须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就进去了,性宗也走的是觉门;天台、贤首、华严宗、法华宗、法相唯识宗、三论宗,这些教下都是走正门。正门就是从经教上去修学正知正见,使我们对於宇宙人生,对於一切人、事、物,我们的想法、看法跟佛的见解相同,佛的知见是正知正见,我们的看法想法跟佛一样,这是从经教上学习,这走正门。还有净土宗,净土宗之外还有一个密宗,这两个宗派走的是净门,它是从清净心入门。所以走到最后,给诸位说,到明心见性证果的时候就三门;汝观诸佛法如是。
  离尘光明主药神他修的是净门,换句话说,我们就晓得他不是修净土就是修密,这都是属於净门。可是在这个地方我要告诉诸位同修,净跟密是同一法门,但是方法不一样。净土宗是远离尘垢,使自己身心得到清净,最重要是心清净,远离尘垢比较上容易。而密宗是不离尘垢,就在五欲六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