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500强经营管理案例精粹 >

第7章

500强经营管理案例精粹-第7章

小说: 500强经营管理案例精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特尔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他们仍然认为,电脑产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英特尔人信心十足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然而,对任何一个风险投资家来说,罗克对英特尔公司的投资都是令人赞叹的。诺伊斯和莫尔的经历已经证明他们是半导体行业的超级巨星。尽管这时的行业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但整个行业的集中度仍然不高,那些新成立的公司要进入这一行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而新的企业的加入,强化了产业内部的竞争。
  在罗克投资英特尔公司以前,行业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以风险资金为基础的风险企业。然而,事情正在改变。其他初露锋芒的风险企业家正在寻求其他风险投资家的帮助。从1967年至1972年,仅半导体行业内,就有30余家的风险企业成立,其中不乏像国民半导体公司、超微半导体公司这样的优秀企业。
风险投资的急剧增加要比行业销售额的急剧增加早4年左右。要把半导体行业的成功完全归功于风险企业的发展是不恰当的,毕竟,像IBM、AT&T和摩托罗拉这样的巨型企业仍在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风险资金加快了新产品的发明和商业化进程,这一点是无需怀疑的。90年代初,英特尔公司、国民半导体公司、超微半导体公司的销售额已超过70亿美元。
微软霸业,谁与争锋
  比尔盖茨的成功,验证了一条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如果市场起飞,那些恰好在起飞点进入市场的人,将会获得超过一般数学期望值的投资回报。正如历史上叱咤一时的石油大亨、汽车大王一样,比尔?盖茨把握了一个与新兴产业一起成长的市场机会,一飞冲天。
  自1975年微软公司创立以来,在短短的24年时间里,比尔?盖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神话,建造了童话般的“微软帝国”,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地球现在都笼罩在比尔?盖茨的光环之下。到1999年7月16日,微软公司的股票市值已突破5000亿美元的大关,成为有史以来世界上第一家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的企业。其股票市值已接近美国最大的三家传统企业之王——埃克森石油、可口可乐、AT&T股票市值的总和。事实上,目前世界上只有8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超过了5000亿美元,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是到1960年才达到5000亿美元。比尔?盖茨已连续4年稳坐在世界首富的宝座上,其个人财富仅仅是他所持的微软股票的市值大约就有1000亿美元,在1999年7月16日一天,其个人财富就增加了47亿美元。
  微软的成功,表明了知识是创造财富的一种至为重要的资源。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联网后,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高到90%以上,以知识作为主要生产资源的企业,比如微软、英特尔、IBM等信息产业企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导型企业。
  当然,如果没有知识创新体系的物质支持体系,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也是不可想象的,而风险投资正是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
  如果说,知识创新是财富的源泉,那么风险投资则是“水泵”,是促使源泉流向财富的渠道。因此说,微软公司的成功,表面上看来是知识创新的功劳,但实际上风险投资也在默默地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雄辩地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高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是一对孪生兄弟,在风险投资贫瘠的土地上不可能出现高技术产业的绿洲。
微软霸业就是其中的一个经典神话。
1。胜者通吃,王者至尊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种全武的游戏。一旦某一领域里出现一个通吃天下的胜者,好像狐狸走进鸡窝一样,那只是所有小鸡的末日,不存在和平共处,没有任何退路。
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作为知识产业的“火车头”,迎来了它的全面繁荣。而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就是信息产业无可争议的代表人物,他在20年间聚集了超过70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现代社会的最大神话。有人甚至在因特网上设置了一个“比尔?盖茨财富钟”,以显示这位世界首富与秒俱增的庞大资产。
知识经济的理论家推崇比尔?盖茨为知识时代的英雄,并以此强调,与昔日的资金、劳动推动经济的模式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在于创新,知识的创新可以产生巨额的财富。但是,知识的创新只是使比尔?盖茨成为英雄的其中一个前提,如果离开了风险投资的物质支持体系,微软和盖茨的成功将无从谈起。
比尔?盖茨得以成为信息产业的代言人,并不是由于他的创新能力,也不是由于他的知识占有,而是由于他超乎常人的市场直觉、经营手法以及杰出的推销能力。这也是风险投资家所具备的良好的素质,盖茨虽然不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家,但是他无意中具备了风险投资家所具备的最起码素质。
  信息产业界都知道,比尔?盖茨从来都不是专业技术的领先者,但比尔?盖茨的商业天才是无与伦比的。他以高人一筹的市场远见与不凡的经营策略,成功地占领了信息产业的制高点。比尔?盖茨经营手法之凶悍与霸道,使别人几乎无处容身,业界人士只能无奈地表达他们的痛苦:“最好的市场就是没有比尔?盖茨的市场。可惜,在信息产业界,他的阴影无处不在。”
  让微软得以崛起的DOS系统绝对不是当时最出色的操作系统,但比尔却能成功地将这个买来的软件推上IBM的战车,借助蓝色巨人的威力,迫使许多在技术上更加完善的操作系统黯然淡出历史舞台,使信息时代打上了比尔?盖茨神采飞扬的烙印。
  让比尔成为世界首富的Windows系统的图形界面,是苹果电脑公司研究人员的杰出创意。当时,麦金托什(Macintosh)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以其无与伦比的友好界面轰动业界,被称为“比尔?盖茨终结者”。但市场是残酷的,比尔?盖茨对苹果毫不留情地亦步亦趋,推出换面版Windows系统,借助强大的宣传攻势与销售策略,占领市场,独霸天下,而苹果只能在狭小的专业领域艰难挣扎。
  比尔?盖茨就此赢得了市场,被比尔?盖茨视为偶像的苹果公司缔造者乔布斯赢得的只有尊敬和同情。
  今天,比尔凭借他富可敌国的资金在市场上叱咤风云。在因特网开疆辟土的并非微软,在网络时代曙光初现之际,不具备技术优势的微软不以为然,推动了把握先机的机会。以网景、雅虎为代表的网络公司乘势而起,在没有比尔?盖茨的黄金市场中脱颖而出。即便微软并没有技术优势,还是会给同业带来巨大的威胁。比尔?盖茨以强大的市场势力蚕食网络市场,并将可能把因特网的技术先锋一步步逼出市场。
  海湾战争期间,人们目睹了“爱国者”大战“飞毛腿”。
  1996年,电脑业的老将与新贵掀起了一场争夺Internet浏览器市场的大战:微软的“探险家”大战网景的“导航器”。这场Internet之战被誉为环球第一商战。
  盖茨正在遭遇一生中最大的挑战。
  1995年8月8日,网景公司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其引人注目的原始公开股票在发行第一天就从28美元涨到了58美元,使Internet股票行市呈现牛市走向。公司成立后18个月,董事长克拉克便成为亿万富翁。而盖茨直到微软公司成立12周年的时候,才达到这一里程碑。
  网景公司所赢得的远不只是华尔街的一批追随者。它在网络浏览器方面取得了微软式的统治地位,获得了与那些在经营中一贯处于获利地位的客户们签约的机会。这些公司正使用网景公司的服务器程序建立其网络地址。与此同时,整个电脑王国因为太阳公司的Java软件而变得充满生气。这一软件使得通过Internet改变程序或网络页面成为可能。这一体系所导致的威胁在于有了它,Windows在环球网上的地位将变得无足轻重。
  仅仅两年,在网景通信公司和太阳微系统公司的带领下,一群电脑和软件公司将Internet变成事实上的信息高速公路,不仅震动了电脑业,而且使其他工业也发生了变化。网景公司创始人之一兼董事长吉姆?克拉克(Jim  Clark)说:“将被彻底改造的产业,包括广播、出版、软件、金融、购物、娱乐,乃至电子消费业……这是一场深刻的变化。”
  网景这一首先开辟浏览器市场的公司大干快上,一举成为硅谷蓬勃发展的Internet业务公司中富有活力的旗舰,拥有几百万用户和几十亿美元的市场价值,使用其王牌浏览器“导航器”的用户达85%。
  浏览器使漫游网络成为一件轻松事,它将Internet相互分割的文本文件一举转化为一个巨大的超链接的多媒体网络。用户只需用鼠标点击想看的内容,屏幕就会跳到相关网页,几乎不需要什么培训,与视窗相比,浏览器是更好的处理文件的工具。网景的创始人安德森因此说:“5到10年后,你回首往事时会感到纳闷:视窗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然而结果让人看了害怕:微软利用了所有的资源,包括14亿美元的研究开发资金、2万名员工、在操作系统领域年年在握的胜利,以及众多的软件用户。去年年初,当人们争先恐后下载“导航器”时,微软只有4人在开发自己的浏览器,现在已增加到600人——几乎与网景创建之初用的人数一样多。微软的头一排重炮就是“探险家3。0”(IE3。0),它与“导航器”相比,在功能上毫不逊色,在价格上却低出许多——用户可以免费从环球网上下载。推出后第一周,下载统计就已突破100万次。目前,微软股价上升了50%,而网景却比去年下降了1/3。
  紧接着,IE4。0又将登场,与Windows’95紧密集成,使个人机与环球网结合得天衣无缝。微软吹嘘它将是“最好的PC,最好的Web”。
  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服务器方面,微软在最新推出的Windows  NT操作系统上,安装了信息服务器Microsoft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免费供用户使用。这一软件的功能十分强劲,可以把普通的台式机转化为环球网服务器。微软的这一手真可
谓毒辣。
  如果你还不清楚微软力图怎样取得压倒性优势,了解一个数字就明白了:1997年,微软投资20亿美元进行研究开发,这一数目是网景年收入的6倍。微软用于研究开发的资金占总收入的23%,而其他竞争对手能拿出10%的钱用于同样目的就不错了。从风险投资家的角度来看,对于老企业,风险投资家更乐意把风险资本投向那些敢于大量投资于研究开发的公司,因为大量的研究开发意味着潜在的技术和盈利场所,这也是风险投资家所追求的。从这种意义上看,微软意欲获得风险投资无疑易于反掌。因此说,微软真正拥有了风险投资这个物质支持体系。
  关于Internet的预言,现在孰对孰错大约有以下几点判断了:
  网景成为下一个微软:非常难。
  微软将完蛋:这和有关民族国家的命运一样,必有其发展衰亡的规律。
  那么,微软会不会吞并整个Internet呢?
  跟盖茨赌输赢,往往是一场已经预知了胜负的游戏。如果存在这样的市场,即一种产品的价值取决于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