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国-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9年也是不够景气,内需不足),很多国际投资者对中国非常悲观,在那个时候我对中国市场的乐观信念丝毫没有改变,所以在很多国际场合人家就怀疑,就是说这个胡博士是太偏向中国,太偏向中国,所以他们叫我RedFred,叫红色的夫雷德。”
红色的胡祖六博士迄今为止仍然只持有红色的中国护照。“现在让我寻思去效忠另外一个国家,我想永远是不可能接受的,因为我从来没想到在国外滞留很久,我因为工作(出国)当然是没关系,但是我绝对不想改变我的国籍。”
因为工作关系,胡祖六的出国出差机会很多,但这对他来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比如说去巴黎或者去东京,因为拿着我的中国护照,所以办签证非常非常麻烦,而且很多国家我秘书都不能帮我办,一定我自己亲自去填写这个表去办,所以时间精力上是非常非常麻烦,很多人都说你为什么不拿加拿大护照或美国护照,这样旅行就很方便,但即使这样,我还是一直把中国护照带在身上面。”
胡祖六说他从来不把高盛看成美国的公司,“我把高盛看成是全球性的公司,如果高盛进入中国来,设立高盛中国,那么我把高盛看成一个中国公司,因为它是受中国政府的监管,向中国政府交税,很可能大量雇用中国的优秀的就业人员,所以他就是本土性的企业,所以这是我这么看,我吸引外资或者是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我也是希望他们能够为中国所用,变成中国的公司。”
国际金融界沟通的桥梁
陈海:您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有什么见解?
胡祖六:中国经济必须也必然融入全球化,PC行业是最好的例子。这个行业外资进入很早,竞争也非常激烈,但是中国出现了在亚洲市场占有率超过IBM的联想。再比如IT移动通信行业,中国自己本身没有多少知识产权,就是因为吸引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投资,在中国生产手机等各种通讯设备,所以后来中国的移动通讯技术突飞猛进,后来居上。一个行业有很多外资进入的情况下,一般会发展得比较快,国内的企业会进入这个竞争状态,或者背水一战,或者迎头追上。家电行业也是很好的例子,198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家电完全是被日本的电器垄断,SonyPanasonic,全是日本牌子。但是到了1990年代,长虹、康佳、TCL,我们的东西做得和他们一样好,价格还便宜。当然我们可以不对外资开放,自己埋头做研究。但会有一个问题:追赶先进技术的过程将非常漫长。
陈海:中国公司在走向国际化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胡祖六:我发现中国公司走向国际市场的最大困难还是在观念和企业文化上面,比如说中石油,走向规范化和海外上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人员的分流,很多管理企业的职权划分等等,其实都是牵扯很多利益的重新分配,自然不可避免有很多阻力。上市整个的准备工作时间表非常紧,压力很大,包括春节放假都不能休息,就是一门心思地工作。后来上市成功,中石油一位老总说,这次海外上市等于是脱胎换骨的这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当时是很痛苦很艰难,但是经过这个过程以后,自己的观念确实有很大的改变。在市场经济下,尤其在国际资本市场公开上市这么一个企业,对他的要求有更好的了解,对投资的期望有更好的了解,所以他们对自身的责任感、他们经营的目标,这种以股东价值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等于说是一次重建。
陈海:您撮合了很多外资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您认为这些合作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胡祖六:在把中国企业推向国际资本的同时,也带回来国际资本,带回来很多技术和信息管理的模式,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石油中国最大的能源企业,都是非常好的非常有潜力的企业,但是他们多年在国有的独资的体制下,不是一个股份制企业,不是一个现代的上市公司,但是他自身素质很不错,发展潜力也非常大,但毕竟受计划经济下这种体制的约束,显然一开始是不具备到香港或者到纽约上市的条件或者要求的,这就是我们所能提供的,我们是帮助这些企业帮他进行重组,改制,比如说业务的重组,资产的整合,管理架构财务报表信息批露等各个方面,为他们的各个环节提供咨询建议,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满足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的要求和条件。这是我们很大的一个中心。
我非常乐意担当中外金融界沟通的桥梁,我在国外投资者面前,更多讲中国的前景,而在国内,更多讲问题,讲差距。
陈海:资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高额利润。这些国际资本有没有可能会给巨变中的中国市场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胡祖六:我觉得利远远大于弊,“这个资本的管制就像修长城一样,我们的祖先为了怕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所以修建一个雄伟的万里长城,但是还是不免最后清兵大举入侵中原,包括还有以前南宋的时候金兵入侵中原这种悲剧,就是因为国家国力不强,国力不强,你就一定会遭到入侵;反过来如果资本账户逐步逐步开放,但是如果我们花大力气去整顿我们的金融体系,提高我们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我们自身的素质和抵抗力,那么即使有很多资本流进流出,我们也可以安然无恙。”
海归创业精英个性调查问卷:
1、最欣赏的人是谁:
托马斯·杰斐逊。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独立宣言起草人,美国第三任总统,他目光远大、想象力惊人,有丰富的思想,特别务实,在政治、法律、哲学、音乐、生物科学等领域的伟大成就让人惊叹。
2、在成长过程中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我的母亲。她做人善良、慷慨;还有湖南历史上的那么多风云人物,王复之、黄兴、毛泽东等,他们那种坚忍不拔、忧国忧民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
3、您认为您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优点:扎实的理论功底、金融市场最前沿的实务经验,全球化的视野;
缺点:优柔寡断,不善言辞,在中文语言环境中表达能力较弱。
4、做过的最得意的事是:
曾经心血来潮,在华盛顿郊外买了2000亩地,建造了符合自己意愿的建筑。
5、预测5到10年后您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人到中年,壮心不已。
6、最喜欢的下属是什么样子:
勤奋、上进、忠诚。
7、舒解压力的方式是什么:
古典音乐;阅读历史;爬山;网球。
8、您喜欢的名车是:
不求名贵,安全可靠即可。
9、座右铭或人生信条是:
真诚、宁静、淡泊。
10、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
没有唯一答案。在不同阶段,很多本书都有影响。在求学和职业生涯,科学、金融、文化、历史类的图书和人物传记等对我都有影响。
11、您认为在未来5到10年最有竞争力的海归创业者应该是什么样子?
未来5到10年,创业环境会有很大改善,这与台湾1980情况很类似。最有竞争力的海归创业者应该拥有知识产权和真才实学,能够把国际商业模式嫁接移植到中国尚未完全成熟的市场上来。
12、请预测您所在行业在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资本市场必然会经历量与质的飞跃,流动性更好,透明度与市场参与度更高,整体投资开放度更高,整个金融体系更加健康、更有效率,成为知识人才密集型的重要产业。
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的本色(1)
NEC通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卢雷
关于卢雷:
卢雷1987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获得工商管理和理学两个硕士学位,目前在读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在加盟NEC之前他是摩托罗拉副总裁、个人通信部门中国区总经理,全权负责摩托罗拉中国的销售、市场、合资制造企业、战略、商业计划、政府关系、财务和人事等事务。卢雷拥有10多年的通信产业职业经理人经验,对于市场环境、技术发展以及商业运作模式都具有深刻的了解。他在产业领域内建立了坚实的网络关系:与政府、管理部门、运营商、以及销售网络。卢雷具有在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商业模式,并拥有成功的经验和记录。
从摩托罗拉副总裁到NEC中国通讯公司总裁,卢雷在2004年5月的一次跳槽引起业界哗然。在成就了摩托罗拉在中国的辉煌之后,这个上海男人也因此成为NEC百年历史上首位中国本土总裁。在卢雷之前,NEC从未在中国尝试任命过一位本土人士担任总裁。对外界的惊讶与追访,卢雷坦言自己的感觉就是“只是换了一家公司打工而已”。
卢雷似乎是一个走运的人,11年间,他在摩托罗拉的职业生涯,并没有让他出现闪失,这对于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金字招牌。在摩托罗拉的多年从业经历让NEC的这位新任总裁深深打上了“moto”的烙印。对卢雷而言,无论在摩托罗拉,还是在NEC,做一个不折不扣的职业经理人一直是他的本色与追求。
“看到新的东西我就想学”
卢雷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军人家庭,父母在上大学时参军,据说家里有很强的部队色彩,“有什么事都决定得比较快,而且什么事都是对事不对人。”6岁时卢雷随父母搬到上海定居,在那里读了小学、初中和高中,随后考上西安交大。
1985年,西安交大毕业后,卢雷分配到上海制冷设备公司当了一名普通的设计工程师,设计商业用冰箱。“我当时真的是非常兴奋,因为一直都想设计产品。当时有一个比较年长的工程师带着我们3个刚来的大学生做这个项目。那时的设计思路和现在完全不一样,85年时,还不是以市场为导向,反正只要是你有了技术,你能够把产品设计出来,基本上产品就都能卖得出去,当时很少是看市场需要什么。”
“其实,我一直都挺想出去学点新的东西。”提起那个时候的想法,卢雷比较感慨,多年以后他还感激自己的这个改变自己一生的想法。经过多方努力,1987年,卢雷来到美国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攻读工程硕士。留学的前期费用是父亲的一个朋友资助,后期则完全靠自己的勤工俭学维持。
“在美国感觉没人管,和国内分配工作的情况截然不同,在这里可以自己找工作,可以计划自己的很多想法,比如说我后来读博士、读商学院,然后又转行等等。”
攻读硕士的两年让卢雷学会更加独立。在读完工程硕士后,他又开始学习MBA。“当时学的是国际商业,那个学校的国际商业是当时的全美第一。”
MBA还没有毕业,老师就将卢雷推荐到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下面的一家子公司——光洋精工,这家公司为丰田汽车提供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