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军事 日军篇-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舰员 标准1100人(战时1500人)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金刚级战巡
二战军事 日军篇 第3节 日本长门级战列舰
(更新时间:2007…1…8 12:59:00 本章字数:13942)
日本海军战列舰
——长门级(Nagato)【长门号、陆奥号】
一、建造背景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打破了幕府时期的闭关锁国状态,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日本属岛国,资源贫乏,因此要使本国经济发展,必将从海外获取资源以求本国之强大。而拥有一只强大的海军,无疑是最好的扩张之路。由此,一只威胁世界和平安全的帝国舰队扩充计划诞生了。 自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海军从实战经验中一步步地发展壮大。此时日本自信满满,屡战屡胜,其眼光也不再简单地固守远东,而是瞄向了太平洋,并把第三期的假想敌设定为美国,至此“八八舰队”计划(八艘战列舰和八艘战列巡洋舰)浮出水面。
自1905年起,世界各国建造大型主力舰的趋势一发不可收拾。竞赛核心是搭载威力更大的主炮,随之而来的是更厚的装甲,更大的船体以及更高的动力要求。这些更新反过来刺激新一轮的竞赛。1909年,英国海军在新型战列巡洋舰上装备了13。5英寸火炮,进而上升到15寸。德国海军也在同时间内完成了从11寸到12寸,再一举升到15寸的跃变,令日本海军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大口径化的趋势。加上1910年,美国海军第一级装备14寸主炮的超无畏舰“德克萨斯”级入役,随后以每年2艘的速度建造新舰。到1917年,美国海军将建造搭载124门14寸主炮的12艘超无畏舰。而日本海军只有搭载80门14寸炮的8艘主力舰与之抗衡。由于国力限制,日本不可能在数量上与美国海军对决。因此只有采取“质的凌驾”来弥补“量的不足”,以单舰质量来抵消对方的数量优势,缩小与美国海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
二、长门的诞生
1913年4月,海军军令部向舰政本部下达了正式设计命令。由日本当时造船界的元老和泰斗近腾基树少将亲自主持设计。最初的设计目标为32500吨,航速24。5节,装备16寸主炮8门,侧舷甲板厚12英寸,水平防御甲板厚1。75英寸,采用英式三角桅楼,设计番号A…102。设计工作于1916年2月完成,并于5月12日下达建造训令,拨款1428万2350日圆作为船体和主机的首笔建造费。
5月13日,大正天皇在大臣送来的备选舰名名单中圈定“长门”为船名。 就在两个星期后,日德兰大海战爆发,此次战役暴露了英国舰船的弱点。而“长门”号的设计深受英国人的影响,考虑到当时日本国力等因素,长门级的设计有必要克服英国战舰的弱点,设计成“纯日本式”战舰。因此建造工程被紧急叫停。由山本开藏接替近腾基树对A…102方案进行修改。修改内容中增加了1300吨的排水量,并且体现了“集中防御”的思想。主炮仰角由15度增加到30度。航速提高到26,5节。最终定型番号为A…114。1918年7月军令部下达建造训令,此时距离长门开工近1年了。
1917年8月28日,长门在吴海军工厂开工。正式的建造训令在1年之后才下达,比半年后在横须贺工厂开工的“陆奥”号还晚1个月。 1917年11月9日,长门号在吴海军工厂船渠下水。并于27日开始舾装工作。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紧张施工,于1920年3月1日完毕。 1920年10月27日,长门在宿毛湾进行海试,达到26。443节的最高速度。 1920年11月15日,长门宣布竣工,工期合计3年零3个月,总造价为4390万日元。舰籍隶属横须贺镇守府。25日引渡给海军,与战舰扶桑编成第一舰队第一战队,12月1日成为第一舰队旗舰。
长门级2号舰开工日期为1918年6月1日,8月20日命名为“陆奥”号。1920年5月31日在横须贺船厂下水,由贞明皇后,皇太子裕仁出席下水典礼。随后开始舾装工作。 与“长门”号相比“陆奥”号舾装工时大为缩短。1921年,各国限制海军发展的华盛顿会议召开。会议期间,美国代表提出“陆奥”号尚未完工,应当废弃。日方代表团反驳说“陆奥”号在10月24日已竣工,并以国内的小学生已为建造该舰捐款,如果废弃将引起国民的不满等理由推脱。同时向国内发去催促电报,要求横须贺船厂加紧施工,造成陆奥已经完工的既成事实。随即船厂工人24小时加紧施工,最终从条约下将陆奥”抢救“出来。 1921年11月19日,舾装完毕的陆奥在馆山冲标柱间进行全速试航,11月22日正式竣工,舰籍为佐世保镇守府。12月1日与姐妹舰长门一道编入第一舰队第一战队。
三、性能、武备、防御
长门级的设计凸显了“日本特色”的地方就是采用了独具特色的勺形艏,此前日本海军舰艇都使用冲角艏以及剪形艏。之所以一反常态,不仅与“摆脱英式战舰影响”有关,且深受当时日本海军战术思想的影响(配合日美海上决战的战术思想)。所以此后新造战舰都采用了勺形艏。舰艏水线再往上的部位向后收缩,犹如被砍掉了一块的飞剪艏。之所以这样,是为了“让帝国海军的菊花御纹章堂堂正正地供奉在舰艏上”。但是这种舰艏的凌波性太差,直到1934年才做了大改装。 长门级竣工时有三组霍尔式主锚,左舷另有一只备用。自舰艏之后依次为御纹章座,牵引用导索器,观锚台,投铅台,锚索导板。前桅楼采用了比英式三角樯更加结实的七柱圆锥结构,单柱直径90厘米,中央为直径1。9米的主柱。前桅楼从满载吃水线至顶端高达40。996米,从最下的龙骨算的话高达64,89米。从上至下依次装置了一三式方位射击所,主炮指挥所,桅楼指挥所,探照灯甲板(分上,中,下三层),罗盘舰桥,炮战指挥所和司令塔。此后陆续改装中增设了可回旋的主炮用10米测距仪,副炮测距仪,预备指挥所和观测指挥所。后桅采用了三角桅形式。桅楼中部为后部探照灯平台,后部观测所。主柱基部为吊艇用桅杆。舰尾沿袭了英式风格,内侧设置了长官游廊平台。左右还各有两组副锚。
整舰全长215。9米,水线长215,3米,宽28。96米,吃水9。08米。标准排水量32720吨。满载排水量达到39700吨,可装载1600吨煤,3400吨重油。 长门级的主炮采用背负式中线布置布局,前后各二座双联炮塔。称为“三年式45口径40厘炮”。意为开发于大正3年(1914),口径为410毫米,身管45倍径。副炮采用了三年式50倍径140毫米炮,在肿部共设置了两层,合计搭载20门,采用炮廓式安装,用来打击雷击舰和驱逐舰。在肿部还布置了两门3年式8厘炮,后为提高防空能力,在1924年又增加了3门76毫米高炮。两舷还布置了8具鱼雷发射管。4具水上不止在2号烟囱左右,4具水下布置在1号,4号炮塔后方。备有533毫米鱼雷9枚。 在装甲防御方面,长门共安装了11000多吨的装甲板和防御板。12英寸厚的主装甲带覆盖了从1号炮塔基座前端到4号炮塔基座末端的的整段舰体侧面。材料为维克斯渗碳(VC)钢。主防御区划的两端为厚2。875英寸的横隔壁装甲,防御区划外的舷侧使用4英寸防御板。
四、改造
从长门级竣工时起,各种改造,改装就一直伴随着这艘战舰的成长。1921年长门撤去了防雷网吊杆,并搭载了弹着点观测气球。1922年4月在桅楼指挥所下方设置了上部测距所,安装7年式10米测距仪,并在罗盘舰桥上新安装了2座4。5米副炮射击指挥仪。 虽然长门级的前桅楼虽然比传统的三脚桅结实,但是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三层探照灯甲板上层建筑物稀少,7根支柱间存在较大间隔,如同高楼的风口效应一样,最终将一号烟囱排出的废气吸到了测距所和指挥所里,对人员和仪器造成很大伤害。虽然作为临时补救措施,加装了排烟罩,但是效果不明显。直到1923年秋,实验型轻巡洋舰夕张号竣工,其采用的屈曲式烟囱的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烟气逆流问题。因此从1924年8月到1925年3月期间,长门级接受了1号烟囱的屈曲改装。屈曲状的烟囱从此成为长门级特有的象征,连当时小学生画军舰时都必定要画上弯曲的烟囱。在1920至1934年间,长门级又接受了更换舰艏,安装测距仪等小改装。1932年,拆除了1号烟囱两侧的4门76毫米高炮,在前桅和后桅各安装1座双联127毫米高炮。1933年夏,在后桅后部安装了弹射器和水上侦察机。
1927年起,日本海军对主力舰进行了旨在加强战斗力的现代化大改装。1934年4月,长门在吴海军工厂开始现代化改装,陆奥于同年9月在横须贺开始改装。改装作业主要包括:1 桅楼改装,2 更换锅炉,3 更换炮塔,4 舰身延长及防雷隔舱工事。 长门级的前桅楼改装以榛名号为蓝本,采用了相对外形敦实的设计,改装后前桅楼从龙骨到顶端高62,5米。从顶端向下依次为主炮射击指挥所,装有94式10米测距仪的作战舰桥和防空指挥所;上部观测所和副炮射击指挥所。在上层探照灯甲板上设置了主炮预备指挥所,两侧为4。5米副炮测距仪。下一层为90厘米信号灯,110厘米探照灯,观察指挥所和下观察所。下面为大型罗盘舰桥。底部为副炮预备指挥所,司令塔和下部舰桥。另外在改装时对锅炉也做了修改和替换,因此锅炉舱长度缩短了10。6米,得以将长期困扰的1号烟囱拆除。在新的直立式烟囱前布置了两层探照灯平台,安装6具110厘米探照灯。后部在1938年安装了4座双联25毫米机枪。 长门级竣工时主炮最大仰角30度,1934年,日本海军将废弃的加贺,土佐号战舰的遗留下来的主炮加以改装,最大仰角增至43度,射程也有30200米增大至37900米。并对防护装甲以及扬弹系统,测距仪做了修改,于1935…1936年换装到长门级战舰上。此外改装工事中原有的鱼雷发射装置被拆除,副炮甲板改为波形平面,撤去了两舷最前面的两座副炮。为了增加防御力,长门的主装甲带由305毫米增加到360毫米,水平防御装甲由76毫米增加到105毫米,总重量由10396吨增至13023吨。并且撤换了新的舰尾,以改善线型。完成现代化大改装后,长门级标准排水量增加到39130吨,最高航速25节。成为在大和号服役前日本最大的战列舰。
五、“柱岛舰队”
1936年2月26日“二二六”兵变发生后,长门作为海军旗舰参与了镇压叛军的行动,将炮口对准了叛军占领的指挥大楼。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爆发,长门奉命前往四国小松岛装载2000多名陆军士兵向上海吴淞运送兵员。并用舰上的侦察机对中国军队的阵地执行了侦察和轰炸等任务。
1939年11月1日,当陆奥第22任舰长保科善四郎上任时,山本五十六就把他叫去谈话,称“海军省已指定陆奥为战时不沉对策实验舰,达成这一任务,可从别舰选取必要的干部职员,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1940年1月,陆奥开始“不沉化”改装工作。所谓“不沉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