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郎咸平文集 >

第193章

郎咸平文集-第193章

小说: 郎咸平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过冬。 

2008。09。09 中国百年股市教训 为民创富需要责任与良心 

 早在一百多年前中国就已建立了自己的资本市场,但我们并未在屡次的股市
危机中收获应有的智慧 
时至今日,证券市场在中国经济中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种种
挑战。在很多股民看来,证券市场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我们对于证券市场的认
识还处在童年期,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样吗? 
实际上,中国人对于股票市场的理解,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非常到位了。也
就是说,我们的经济方面的智慧不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积累的。 


 中国的三次金融危机 
股票市场最初的起源是由于欧洲在17、18世纪的时候到处连年征战,各国
都打得民穷财尽。怎么办?一些国家就开始发行战争债券,发行了以后还不起就
开始打白条。打白条还是还不起,就发明了股票市场。股票市场英文怎么讲?
Stock,原来的意义叫做白条,白条市场。我们翻译成股票,实际上就是欠债不
还打的白条。但股票市场给白条赋予了新概念:这些白条很有价值的。价值在哪
里?那就是白条带来的未来的现金流。 
由此产生了第一次股票市场的危机。英国政府为向南美洲进行贸易扩张而成
立了南海公司,并把南海公司的股票卖给公众。他们说,南海公司从其他国家掠
夺来的钱就是未来的宝藏,他们拿这句话骗第一批人,第一批傻瓜被骗了,再骗
第二批傻瓜。第二批傻瓜又被骗了,价格拉的更高了,再骗第三批傻瓜。骗到最
后一批,股市崩盘了,所以后来拟定了泡沫法案。到了1720年的泡沫法案,禁
止这些公司——当时叫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达100年之久。甚至禁止银行这个
字眼,法国禁止银行这个字眼达到150年之久,因为很多人向银行借钱炒股造成
了泡沫。因此1720年泡沫法案基本上禁止了股份有限公司,禁止了银行。 
南海泡沫与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美国1929年金融危机一起,被认为
是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三次股市崩盘,也被作为世界金融证券市场最为深刻的教训
载入史册。但每次股市崩盘之后,都会有相应法律法规出台纠正以前的错误。 
1840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清帝国被迫对外开埠通商,股份制
公司以及股票交易就这样踏上了东方的土地。随后的洋务运动,更是推动了股份
制证券公司的发展。由于最初没有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大多在茶馆中进行。那
时每天早上,股票经理会来到一些著名的茶馆,与买家一边聊天、喝茶,一边完
成交易。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外商证券交易非常活跃,市场上证券交易额
日以百万计,投机交易有时延至深夜。随着股份制潮流涌动,上海、北平、天津、
广州、武汉先后掀起了设立交易所的热潮。到1921年最高潮时,中国的交易所
数目已接近200家,竟然位于全球第一。然而,畸形的发展却让早期的中国证券
市场经历了三次大崩盘,那么,发生这三次大崩盘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872年9月2日中国出现了第一次金融危机。当时上海《申报》有个评论,
说买股票的人,不管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只要股票上市就去买,不问他的经营


好坏,也不问赚钱没有,就一头热去买。你是否觉得1872年《申报》这句话和
我们现在的评论是一样的?我们的悲剧就在这里,我们缺乏英国法国的泡沫法
案,也缺乏美国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我们到现在仍然重蹈当时的悲剧。甚至
用的术语、我们批评股民的话都和1872年是一样的,这真是很可笑。我们同样
引进了西方制度,但是我们缺乏了监管,我们缺乏了有效的可执行的法令保护中
小股民。 
第二次金融危机是 20世纪初期,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轮胎。
轮胎是橡胶做的,所以英国兰格制公司在上海开始利用橡胶这个概念发行、炒作
股票。兰格制公司1909年4月4日,股价是780两,一个多月涨到了1160两,
一年之后,涨到了1475两。也就是说一年翻两番,除了中国的钱庄之外,汇丰
银行也加入到这场炒作里面。到最后,1910年7月,价格太高了,全世界使用
橡胶的国家开始压价,中国这种以橡胶概念为主的股票市场,就在1910年7月
全面崩溃。 
第三次危机发生在民国时期。1918年,北平成立了第一家股票交易所。第
二年,在上海成立了交易所。到了1921年,全中国的交易所达到了140家。交
易的东西除了股票之外,还包括布、麻、煤油、火柴、木柴、麻袋、烟、酒、沙
土、水泥,什么都交易,市场一片旺盛。到了1921年,钱庄看不下去了,他们
通过银行贷了大笔款项出去,什么实业都不做了,都去炒股去了。到了1921年
不晓得他们哪一根筋不对了,开始收回贷款,造成第三次的中国金融危机。 
可以看到,中国金融危机的问题和欧洲是一样的,而且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也就是利用股份有限公司随意炒作,银行参股,然后火上添油。 
乱世智者梁启超 
1922年,疯狂的交易所热潮终于降下帷幕。随着门庭若市迅速变为门可罗
雀,无法维系的交易所纷纷破产,最终存活下来的交易所只剩下6家,信托公司
也只剩下两家。崩盘风潮使得倾家荡产的人不计其数,受此牵连,商肆纷纷倒闭,
经理职员辞职,自杀者也为数多多,中国进入了证券交易的冰河期。然而,在惨
痛的现实面前,中国当时已经有睿智的思想家提出了世界级的解决方案,而日后
美国、英国的证券市场正是按着这种解决方案的思路完成了股市的重建,那么,
如此睿智的中国思想家是谁呢? 


 是梁启超。他是当时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说:“华人不善效颦,徒慕公司
之名,不考公司之实。”我们只仰慕着公司的名字就开始炒股,而不考察公司的
实际基本面。同时,他认为当时的中国股市缺乏“信”,即缺乏信托责任。这个
批评放到今天来用适不适合?比如大小非的问题,在2008年股市这么低迷的情
况下,我们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竟然还敢抛出股票,让股价跌的更凶。他们缺
乏什么?缺乏对中小股民的信托责任。 
梁启超还指出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问题在哪里。宣统二年,就是在中国的股
票市场第二次崩溃的时候,1910年,他写了一篇谈股份有限公司的文章。他说,
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在强有力的法制国家才能生存,法制化的建设,用严刑让你不
敢不有信托责任。他说中国则不知法制为何物,虽然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已经有公
司法,叫做《公司律》,但他认为律文毫无价值,这个条文粗糙得很,而且即使
律文完善也不会实行。到现在还是一样,多睿智啊。 
第二,他认为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责任心强的国民才能够成功,也就是说,
必须有信托责任,而中国人则不知有对于公众的责任。他认为,英国人所以以商
雄踞天下的原因,是因为信托责任强。这个人在100年前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理解
之透彻,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他能够在乱世直接看到问题的核心。 
我们假设在宣统二年,当梁启超把这两件事讲出来之后,当时大清王朝的执
政者能够有这种睿智,接受到他的想法,我们也可能拟定一个法案,它的灵魂和
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精神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的股票市场跟欧美是一样的,都曾因为股份有限公司跟银行勾结,
造成股市崩盘,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一个睿智的伟人告
诉我们,你缺乏信托责任,缺乏良心,那就必须有法制化的建设让你不敢不有信
托责任,这才是股票市场能够替中小股民创造财富的条件,这就是美国股票市场
为什么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市场的原因。美国人到了1934年才悟出这个道理,而
我们宣统二年就知道。梁启超的睿智很像指南针、火药跟印刷术,很可惜这一切
都是我们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但到最后我们没有发扬光大。 


2008。09。09郎咸平做客锵锵三人行实录 

 股房车市全盘跌 政府怎设“防火墙”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郎教授,“狼来了”,股市你也祸害了,肉市你
也祸害了,今天该谈谈房市了。房市咱们这专门有一位地产商业观察家陆新之先
生,我就问你大家都关心奥运后这个房价到底会怎么个趋势呢?会大跌吗? 
陆新之:这个趋势留给教授讲。 
窦文涛:但是价钱不降? 
陆新之:价钱也有在降?但是价钱降的不多,这是一个你表面上看到的,但
是大多数房地产商我们了解到情况,互相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想降价出货,
但是谁也不想干先动手,先割肉的那个,所以现在这个东西挺好玩。 
窦文涛:郎教授你觉得这个房地产商,他们现在就是说是有降价的驱动力
吗? 
郎咸平:我这么讲,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大家想一想,房地产商在今
天这个时刻,他的心情是什么?他的心情是极其惶恐的。为什么?第一以供给面
而言,他的成本包括购地成本,构建成本。 
陆新之:每天都在增加,特别是资金成本。 
郎咸平:这些就是刚性成本,可是买房的资金是飘忽不定的资金,因为从过
去这一两年看,你发现真正进入市场能够冲击高价楼盘的是我们上期节目所讲
的,就是制造业把资金大量转出来,转到地产业。 
那么这个资金到底是什么走向?搞不清楚,因为这不是因为经济环境变得更
好了,经济变得更健康成长了,因此大家需要房子,你需要住更好的房子,你就
买房子住,不是的。并不是我们的所得增加了,薪水多了,我去买房子,不是的,
也不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是的。 
陆新之:转移致富。 
郎咸平:而是我不想干了,我不想干制造业了,因此我就拿来买房子。因此
这种资金不来源于一个经济正常成长所挤压出来的购物资金,而是由于经济不正
常,不想做制造业而挤压出来的资金,因此根本无从预测。 
陆新之:这部分的需求现在就看得出来,特别来的快,去的也快,它一下子,
比如一个月内可能就不见了。比如像杭州有个地产商,7月初还不错,7月底就


发现就只有以前一个零头了,当场就吓坏了,就他的进度,包括他的利润计划全
部都给打乱了。 
郎咸平:需求的资金呢,是飘忽不定的资金,来无踪去无影,因为这是一种
不正常经济下的资金。 
窦文涛:所以你的意思是地产商自己心里也不行。 
郎咸平:没谱的。 
窦文涛:所以你看从他的一些行为上反映出情绪紊乱的一个状态,我看到又
说谁加了5%,谁又跌了5%,但是有人说这是为了销售房子,这不表示真的房价
下跌,又有人说什么北京就快了,马上就要由暗跌转成明跌,混乱的信息。 
郎咸平:有些地产商为了测试这种资金的深度,所以搞差异化定价,怎么搞
差异化定价呢?就开始不同起来做测试。比如说这个招商1872,在红领巾公园
旁边的,这是红领巾公园,这是1872地盘,最右下脚先开盘,25000一平米,
有没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