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郎咸平文集 >

第131章

郎咸平文集-第131章

小说: 郎咸平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点认为中国应该和日本的政策反其道而行之,提高利率紧缩信贷。他们错了。
日本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但中国不是。 
我不否认今天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现象,但是中国流动性过剩不是股市楼市泡
沫的主要原因,而真正的驱动因素,是因为我国的投资营商环境的急速恶化所导
致的。如果我们执行提高利率紧缩信用的政策会造成什么结果?它将进一步打击
已经恶化的投资营商环境;举例而言,银行利率的提升逼得制造业放弃投资,不
做了,把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拿出来形成虚拟资金炒股炒楼去了。这就为什么
在宏观调控下,股价越涨楼价越涨的原因。 
我完全支持中央宏观调控的思想,但我反对执行层面所推行的金融政策,因
为他的手段是错的。 
反思地方以DGP为纲 
《中国经营报》:既然你说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在恶化,那为什么体现在统
计数据上,中国经济却是持续增长? 
郎咸平:中国经济是个二元经济现象,中国经济是同时过热同时过冷。哪些
部门是过热呢?在我们地方政府以GDP为纲的理念之下,与投资建设有关部门是
过热的,比如钢铁、水泥、房地产是过热的,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就是靠这些固
定资产投资而拉动,而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固定资产占GDP的比重高达45%,几乎
高出日本和西方各国的一倍,而消费占GDP却只有别人的一半,这就是经济失衡
的主因。另外,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是过冷的。这种二元经济现象和股票市场的二
八经济现象非常类似。股票市场为什么有二八现象啊?什么是大盘股?你发现大
盘股和我们过热部门是相关的,比如说过去的房地产、钢铁、水泥还有其他的融
资银行都是过热的,股票市场的二八现象和我们的二元经济基本上是相互对应


的。 
在这种特殊的二元经济之下,宏观调控将进一步失效。举例而言,当中央银
行提高利率后,地方政府会因为提高利率而不搞建设吗?为了提高GDP,照样开
膛破肚修桥铺路不会停的!那么过冷部门就遭殃了,过冷部门基本上是民营企业
的。宏调直接打击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他们做什么呢?在这种逐渐恶化的投
资营商环境之下他就不想投资了,会挤压出更多的虚拟资金进入过热部门炒股炒
楼。最后,过冷部门由于资金流出,结果更冷,过热部门由于接受了他的资金变
得更热。这便是中国经济面临的第三个危机。 
重估“出口创汇”战略 
《中国经营报》:在《八大危机》一文中,你还提出“出口创汇是个罪恶的
代名词”,出口创汇也会给中国带来不稳定因素吗? 
郎咸平:各地政府对于出口本身的思维是错的,叫出口创汇。在我看来,出
口创汇就是拿我们有限的资源图利外国人。举个例子,把我们的树木砍下来做成
毫无附加价值的筷子卖给日本,日本为什么不砍自己的树呢?他不会干破坏资源
的事,给谁干呢?给中国人干!美其名是出口创汇,实际上就是罪恶的代名词。 
地方政府在以GDP为纲的理念基础上,使得GDP当中的固定投资太多(45%),
消费太少(30%),就必须透过出口消化这些国内消费不了的产品,而地方政府
出口创汇的理念加速了这个恶性循环,使得我国经济严重失衡,造成大幅贸易顺
差。我们有高达1。4万亿的贸易顺差,这个结果恰好给了欧美国家一个极好的机
会压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必然升值进一步的破坏了民营企业的投资营商环境,
而造成制造业资金转成炒楼炒股。就是我所谓的第四个经济危机。 
由于投资营商环境的恶化,企业家应该投资而不投资,这个空间给谁了呢?
其结果必然给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一个绝佳的机会。这就是我所谓的第五个危机。 
低价劳动力不是优势 
《中国经营报》:如果中国的营商环境已经困难到连本土制造业企业都倒闭
了,外资为什么还要进入中国?郎教授你认为中国制造业大国的美誉会因此而受
影响吗? 
郎咸平:哈哈,你认为中国是真正的制造业大国吗?错了,大家千万不要认
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因为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美国,美国只是把整条产业链价


值最低的制造部门给了中国,而他们掌控了产业链其它最有价值的部分,包括采
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大家也不要认为我们中国有廉价劳动力的优
势,因为在整条产业链上,廉价劳动力根本没有优势。我依次作个分析。 
首先我想谈一下什么叫做国际产业链的分工?在国际产业链中真正做制造
的是一块钱,我把它称为硬一元,而做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整条
产业链的其他部分,叫做软三元。国际产业链的分工是怎么回事呢?本质就是靠
软三元赚取利润,硬一元再亏损了不起亏一块钱,也不可能亏一块钱,软三元可
以赚回来! 
以玩具业为例,一个芭比娃娃我们的出厂价一块美金,在美国的沃尔玛零售
价格是9。99元美金,那一块美金,原料占了0。65%,生产价0。35%,你晓不晓得
我们能赚多少钱,几美分了不起了吧。用这么贱的一块钱的价格卖到美国去,他
最后以9。99美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也就是说我们剥削劳工,破坏环境,浪费
资源的制造业每创造出一元的价值,我们就同时替美国创造出9倍的价值,我们
越制造,美国越富裕,这也就是为何美国才是真正的制造业大国,因为他们掌握
了最具价值的软环节,而我们却掌握了价值最低而且剥削劳工,破环环境和浪费
资源的硬环节。读者想一想,哪个国家才是怎正的制造业大国呢? 
难道美国不知道他们的进货价格是一美金吗?难道美国不知道我们的劳动
者几乎拿不到利润吗?难道美国不知道他们的售价是9。99美元吗?那为什么还
要继续压迫我们提高汇率,让我们仅有的几分钱都不让我们赚呢。这就是我所谓
的金融战争。 
他们其目的就是让你倒闭,倒闭之后,再利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贱价把你
收购,融入国际产业链里面去。在中国的生产环节里亏钱无所谓,软三元可以赚
回来。 
在硬一元里面,根据我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原料劳动成本可以省下来的钱
是25%。我们再压低我们的工资、压低原料成本价格只是把整条产业链的一块钱
里面的 25%省下一点点而已,真正的大头都被软三元拿去了。这也就是为和中国
的廉价劳动力不再具有优势的原因了。 
我们的制造业还在向硬一元要利润的阶段,人家已经放弃硬一元开始向软三
元要利润了,所以他凭借掌控产业链软环节的优势杀入中国,你将无可抵御……。


请读者仔细想想,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几乎都是掌握整条产业链(或制造除外)
的公司呢?包括保洁,阿地达斯,奈克等等。这便是我讲的第六个危机。 
政府对产业链竞争的忽略造成了重大影响,例如教改。表面上看西方国家大
学生比例高,为了和国际接轨,我们大学开始合并扩招,但为什么大学生毕业找
不到事呢?我们甚至幼稚的以为这是专业不对口。实际上是因为真正需要大学生
的是产业链上软环节的企业,这也是为何西方国家大学生比例高的原因,而制造
业的硬环节是不太需要大学生的,而这就是我国大学生找不到事的主因。 
警惕外资“卖空”中国 
《中国经营报》:按照你上面提及的“金融战争”思路,也就是说未来外国
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可能“袭击”中国? 
郎咸平:中国经济的第七个危机,就是继制造业之后我国的金融业将为外资
所席卷。 
为何索罗斯阻击亚洲?那就是因为亚洲资产泡沫化。亚洲当时除了四小龙之
外还有四小虎,对于欧美各国严重威胁,所以索罗斯开始阻击泰铢。因为泰铢刚
刚改成浮动汇率,阻击下来,亚洲各国尤其四小虎再也没有喘息的机会了。 
他们也没放过香港,同时也阻击香港。香港当时也是资产高估,股市很好,
18000点,楼市价格迅速上升,整个资产升值情况下阻击港币是最好的。 
他们同时卖空港币和卖空恒生指数期货。由于他们大量卖空港币,把港币卖
给香港的金融管理局,所以市场上缺少港币了。因此银行的拆借利率大幅提高,
最高到280%的拆借利率。280%的拆借利率大家知道对股票市场会有什么打击
吗?股价大跌,从18000点跌到了98年的6660点,跌了三分之二的市值。最后,
索罗斯等人席卷一把之后离开了香港,香港全体老百姓买单。香港还是联系汇率
的,他要是浮动汇率那更惨。 
香港老百姓吃过亏,知道的!现在国内老百姓搞不清楚,还从深圳通过很多
方法大量炒港股,把港股拉上去了。我在去年10月份发表八大危机时就预测港
股将大跌套牢中国股民,我是不是又说对了呢? 
为什么在这么严厉的亚洲金融风暴之下,当时中国能幸免于难呢?绝对不是
因为我们聪明,而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两个最传统古老的制度,一个是固定汇率,
另外一个就是外汇管制,而保护了我们国家。 


 如果国际炒家要阻击今天中国的泡沫,像席卷香港一样来席卷我们的财富,
什么方法是最好的?那就是像泰国一样,阻击浮动汇率,那是最好阻击的,连联
系汇率的香港都能阻击,何况是浮动汇率。而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不断的逼迫人民
币汇率浮动化的原因。只要配合上浮动汇率,外资自由进出,再加上股指期货的
推出,将使的中国的金融市场完全暴露于国际炒家的阻击之下,而这一切我们基
本上都完全具备了。我们有没有泡沫,有!有没有通货膨胀,有!有没有股指期
货,快了!有没有浮动汇率,我们正在努力! 
中资银行面临挑战 
《中国经营报》:你还认为从2008年1月1号开始外资银行可以经营人民
币业务是第八大危机? 
郎咸平:2008年1月1号开始的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给我国金融体系
又给加上一个第八项的不稳定因素。 
银行真正能赚钱的客户是20%好的存款客户和好的放款客户,这些客户有没
有可能大量转移到外资银行呢?外资银行有一个好处,就是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的时候不会没有理由的给你收紧银根;举个例子,2007年年底上海渣打银行透
过短信向市民推荐25万元无担保贷款,在内资银行资金如此紧俏情况下,渣打
的做法能不给我们敲响警钟吗?如果好的客户都转过去了,那这叫我国内资银行
如何经营?银行失血的现象是不是会发生呢,经营不济的情况会不会发生呢?请
读者回忆20世纪初为何山西票号大量倒闭,基本就是外资银行透过竞争淘汰了
因资金链紧俏的山西票号。 
如果你是个大的存款客户,你有没有可能转到外资银行里面去呢?你知道转
到外资银行当存款客户有什么好处吗?你相不相信他们立刻给你一个全球通用
的钻石卡或金卡?你可以存人民币到欧洲到美国随意消费?多好呀!他们还需要
开分行吗?因为大客户基本在城市,他只要把握了广东,上海,北京,差不多就
席卷我们大部分的最优质的客户了。他不需要开分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