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气候 >

第30章

大气候-第30章

小说: 大气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某些沿海发达地区的领导人一再强调要产业转移和升级,同时中央政府却不断出台〃出口退税〃等政策以维持〃出口企业〃的优势。发达地区领导人的意图很明显——让农民工〃返乡就业〃,中央政府的意图也很明确,让农民工〃异地就业〃。只可惜,中央政府花了大价钱,不一定对增加农民工〃异地就业〃产生积极效果。

    为什么?

第五部分 8。跋(2)

    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中国必须搞工业化、城市化,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让农民尽快尽多地变为工人或市民;但站在全球的角度思考,中国农民转变为工人的数量越多,全球性〃制造〃过剩就越严重,因为,中国十几亿人口为发达国家数亿人口搞〃制造〃,自然会〃供大于求〃,当然没有〃钱途〃。

    五、先发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也许只有小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

    日本之后,也许再不会有人口大国可以通过低端制造业实现现代化了,也许亚洲〃四小龙〃是最后的幸运者。因为〃四小龙〃小,是数千万人为数亿人搞〃制造〃,供小于求。拉美、中国、印度甚至越南等国同时走〃四小龙〃现代化之路,也许就会是绝路了,因为是数十亿人同时为数亿人搞〃制造〃,供大于求,必然没有前途。这和〃9亿农民为4亿市民搞饭吃,9亿农民永难富裕〃是一个道理!

    因为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100元GDP只有35元转化为国民收入,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所以,农民工每月只有数百元的工资。〃低工资、无社保〃的农民工怎么市民化呢?〃出口拉动型〃经济只能帮助中国少数地方实现现代化。在全球经济危机到来时,发达地方必然要求〃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业——将全球经济危机转嫁给中西部农民和农村。20年的〃外向型〃工业化,等于中西部农民当了20年〃长工〃,这也正是30年来我国农民的绝对人数由7亿增加到9亿的深层原因。

    〃中国制造〃为了出口―出口创造农民就业―农民就业为了维持小农家庭经营的简单再生产,这就是中国〃'小农家庭经营'+'外向型'工业化〃模式的发展逻辑。随着越南、印度等国家也加入到〃出口拉动型〃工业化道路中来,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不仅不能吸收更多的农民工就业,恰恰相反,会大规模〃遣返〃农民工——创业升级和社会升级。

    最近,有经济学家主张废除或停止执行《劳动合同法》,以期进一步压低农民工工资,维持中国〃出口型〃经济的竞争优势,实际上是没有明白〃外向依附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只能〃制造〃出更多的〃农民工〃,而不是市民。说白了,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是〃只要农民工劳动力,不要农民工〃的劳动力优势经济。

    六、区域经济和省际贸易或是正道

    中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农业生产过剩,工业生产也过剩,但70%的国民却很穷,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不得不为了出口而生产;中国是一个资本过剩和输出国家,又是一个给外资企业以〃超国民待遇〃的国家,和外汇储备第一的国家;中国是一个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资源性初级产品出口大国和资源严重浪费的国家;中国虽然是农民最多、最穷、农产品过剩的国家,却是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中国很多省的人口规模相当于欧洲几个国家,发展区域经济和省际贸易应该有巨大潜力。区域经济和省际贸易的发展,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和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作用应该远远超出〃出口拉动型〃经济的作用。区域经济和省际贸易的发展,对国家财力和国民财富积累、对有效内需的增长、对共同富裕和平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也应该远远大于〃出口拉动型〃经济的作用。

    13亿人的中国,相当于数十个欧洲国家。中国不该搞〃航空母舰〃式的大产业集团和巨大城市,不该变数百个奶制品企业为三五个大型奶制品企业,而是要变三五个大型奶制品企业为数百个中小型奶制品企业;不该重点发展数千万人的特大城市,而应该重点发展许许多多百万人左右的中等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中国应该扩大区域中心的政治经济权力和功能,发挥中等城市和区域经济在现代化中的核心作用。

    以平衡贸易和互惠互利为前提的对外贸易是必要的,出口不是为了拥有更多的美元储备,是为了发挥比较优势、改善民生、增强国力。改善民生和增强国力,当以发展区域经济和省际贸易为主,以对外贸易为辅。

    七、以〃村民集体资本主义经济〃实现6亿农民小康

    30年内,中国人口数量处在高峰期,不会低于15亿,如果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现代化,农民占人口的比例低于10%,城市要生活13亿多人,农民只有1。5亿人。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速度惊人的快,很多资源已经不得不依赖国际市场了,但农民数还增加了2亿多,总量高达9亿多。即使今后每年城市化1200万人,再过30年,中国的农民数量可能也不会低于6亿,如果低于这个数,除了资源供应会严重短缺外,城市稳定也难保证。30年后,城市生活9亿人,农村(含乡镇)还要生活6亿人。乡镇以下的农村要留住6亿人,并过上和市民一样的〃幸福生活〃,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在。农民应该有序进城,进城的生活水平和没有进城的生活水平相差不大。这就需要安排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农村资源和人口矛盾极度紧张,维持小农家庭经营,毫无效率可言,农民不可能小康,只会越来越困难;如果推行土地私有化,让〃公司+农户〃大行其道,只会使少数人更富,资本会很有效率,但农民会大量破产,产生大量〃流民〃,社会就会乱。既要有很高的效率,又不出乱子,只有学习大寨村,走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道路。在保留土地村民集体所有制和集体经营体制的同时,鼓励发展村民集体资本主义经济,可能是未来中国农村必然的选择。集体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是土地成为集体经济的资本,村民共享土地农转非增值收益和资本化收益,农民分享农业产业化的全部收益。因为,只有这样的制度选择,小农才不会被逼破产,新农村建设才可操作,15…20万个中心村(镇)才能够留住6亿人,并过上和城市市民均等化的生活。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坚持市场经济体制是必须的,但土地村民集体所有制是基石,土地使用权家庭经营是基础,合作经济和新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流,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均等化是保障。这几条是基本原则,都应该坚持。

第五部分 9。后记(1)

    这是我在国内出版的关于农民的第三本书。

    我一直告诫自己,为农民写书,写农民能读懂的书,写没有废话的书。

    当我最后一遍改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这本书的有些话语或词汇会让农民,甚至基层干部也看不太懂。我不得不承认,在城市里和主流话语打了八年交道,已经被主流话语〃污染〃了。为此,我深感不安,甚至有道德上的负罪感。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不停地到处跑,做与农民相关的事,说与农民相关的话,写与农民相关的文字。一是可以混饭吃。做别的也是混饭吃。对我而言,混与农民相关的饭吃可能相对容易一些。二是想为农民说话,为农民争取权利,为农民争取好生活。因为,我爹我娘、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我自己虽然在北京生活八年了,每年缴的税也不比市长少,但也是一个〃农民工〃。为农民就是为我自己,就是为我爹我娘,就是做孝子。这样想,对自己有好处,赋予了生活的意义,不觉得人生无聊了。

    所以,思考农民的前途,已经是我生活意义的最重要部分。

    农民的出路在哪里?

    农民的出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远的不说,近的就有亚洲〃四小龙〃。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近乎是〃普世真理〃。

    然而,从1978年算起,中国城市化、工业化高速发展了30年,有户籍农民却由7亿增加到了9亿多。2008年,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袭来,中国2000多万〃农民工〃不得不返回农村,重新做农民。

    中国依然是9亿农民为4亿市民〃搞饭吃〃,〃供大于求〃,农民不穷都难啊!

    中国必须减少农民!

    假如中国真的像发达国家一样,只有10%的农民了,8亿农民进城成为〃农民工〃或者市民,那会怎么样呢?

    世界上发达国家不到6亿人,中国、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数十亿人。数十亿人为6亿人〃搞制造〃,〃供大于求〃,〃农民工〃不穷也难啊!这和〃9亿农民为4亿市民搞农业——越搞越艰难〃是一个道理。

    发达国家100元GDP有75元转化为国民收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100元GDP只有35元转化为国民收入。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收入这么低,〃农民工〃怎么可能市民化呢?假如将来中国城市里生活着8亿月工资只有数百元的〃农民工〃,农村8亿农民问题转化成了城市8亿〃低保户〃问题,那会是什么局面啊!

    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中国必须让农民尽快尽多地变为工人或市民,否则,中国的农民是没有前途的;但站在全球的角度思考,中国农民转变〃农民工〃(工人)越多越快,全球性〃中国制造〃过剩就越严重,中国〃农民工〃就会越〃制造〃越穷。中国的〃农民工〃是没有前途的!

    假如中国不减少农民,农民问题会更加严重——中西部问题;假如中国农民转变为〃农民工〃越多,中国〃工人问题〃就会更加严重——东部和城市问题。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我暂且称之为〃李昌平难题〃。

    较少人口的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显然不适合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我花了近20年的时间,才明白了这点道理。其实,这道理并不深奥,〃生产过剩〃、〃供大于求〃、〃买方市场〃等等,这是初中政治经济学常识中讲过的道理啊!

    我曾经是个强烈的全球化主义者,李慎之先生生前曾经说〃昌平至少是个右派〃。我现在虽然算不上反全球化者和反新自由主义者,但我认为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对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作用已经发挥出来了。这些年来,我一直想跳出左右之争、跳出意识形态话语思考中国农民的出路。告诫自己多关注问题,少谈主义;多接触实际,少谈理论;做实验,少开方子;只对事,不对人。老实说,这只是自我解脱,我也没有做到。正如我的一些朋友所说的一样,我现在思想还比较混乱,更没有找到中国农民的出路。

    我和社会底层人打交道多,看到听到的不平、不公、不义的事情多了,碰到〃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事情多了,常常会激发起使命感,不站出来〃喊几嗓子〃,常常睡不着觉。这本书,就是我经常〃喊几嗓子〃的积累。

    我在很多地方演讲和教课的时候,都会申明自己是站在农民立场的,所以,观点可能是片面的。我自以为这本书也是站在农民立场的,也会片面,甚至有不少谬误。

    我虽然说本书是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