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三国鼎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逋醭蔚郏┑摹队罚唤有氯ィ挥谑牵核瓮醭⒃醭⒚魍醭⑶逋醭凰健ㄕ场ǎ徊还绱巳绱耍徽獍阏獍恪K莸睦砺郏蛔魑饬俊ㄕ场ú弧ㄕ场ǖ谋曜迹淮蟾庞辛睿
一、用土地大小判断。凡是统一中国;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人;都尊奉他是正统;如晋王朝、元王朝。
二、用政权存在久暂判断。虽然统一中国;但宝座坐的时间太短;都不是正统;如西楚王朝、新王朝。
三、具有前代君王血缘的是正统;如蜀汉帝国、晋帝国、宋帝国;其他的都是僭伪。
四、凡是首都建立在前代首都所在地的是正统;如曹魏帝国;其他的全是僭伪。 五、后一个王朝被称为正统;它所继承的王朝也就成为正统;如因唐王朝之故;隋王朝成了正统;因宋王朝之故;后周帝国成了正统。
六、汉人建立的王朝是正统;如南宋帝国、南齐帝国、南梁帝国、陈帝国;其他民族建立的王朝全是僭伪。
以上六项;互相矛盾。这一项合理;那一项就说不通;那一项合理;这一项就说不通。根据朱熹的《通鉴纲目》《通鉴辑览》等规定;更前后冲突;进退失据;没有一定标准。试问:如果得地多的是正统;前秦鼎盛之时;比东晋版图大出数倍。而宋金交争时代;金帝国的疆域占当时中国的三分之二;这种情形;谁是正统?谁是僭伪?如果用政权的久暂来决定;北魏立国的时间远超过南宋、南齐、南梁、陈(北魏一百七十一年;南宋六十年、南齐二十四年、南梁八十六年、陈三十三年);吴越、南汉立国时间;远超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越七十二年、南汉五十五年;后梁十七年、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后汉三十三年、后周十年);西夏始于九世纪八○年代;终于十三世纪二○年代;凡三百五十余年;几乎跟两汉王朝、唐王朝时间相等;而疆域广袤万里;这种情形;谁是正统?谁是僭伪?
如果用前代皇家血缘来决定;则春秋时代的杞国、宋国;同时并存;周王朝也不得不成为僭伪。而明王朝的李槃;更认为北周帝国的藩属萧岿(南梁帝国八任帝)是篡贼。一六六一年;清王朝入主中国已十八年;明王朝残余政权皇帝朱由崧(十八任)、朱聿键(十九任)、朱由榔(二十任);尚在人间;而且仍使用他们的年号(弘光、隆武、永历);这种情形下;谁是正统?谁是僭伪?如果以前代旧都来决定;则汉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胡夏、北魏;所拥有的土地;全是五帝三王首都所在。金帝国辖下的人民;都是汉、唐留下来的人民。这种情形下;谁是正统?谁是僭伪?
如果以后代王朝为主来决定;晋王朝既是正统;晋王朝的母体曹魏;为什么就不是正统?有人认为蜀汉和晋都是正统;可是;晋王朝政权是从曹魏那里夺取;难道变成从蜀汉那里夺取?唐是正统;唐的前代隋王朝随着也成了正统;可是隋王朝的母体北周;北周帝国的母体北魏;为什么又不是正统?有人说陈帝国是正统;又说隋王朝是正统;隋岂是因灭了陈帝国才建立政权的?这种情形;谁是正统?谁是僭伪?如果以汉人为主体来决定;爱国心切;又有民族大义;但仍陷在〃统〃的迷魂阵中。数千年来;都无法用它来厘定一切。后唐帝国、后晋帝国、后汉帝国的皇帝;不过沙陀民族的三个小部落;窃据巴掌般大小的土地;大家却厚着脸皮说他们是正统。自宋王朝之后;直到明王朝;百余年间;黄帝子孙;没有尺寸土地;而史学家所谓的正统;却仍然存在。这种情形;谁是正统?谁是僭伪?坚持〃正统〃理论的学者;不能自圆其说。
正统论所以兴起;原因有二:
其一;当时的臣属;对本国存有私心。司马光所指:〃南宋、北魏以来;各国有各国的史书;互相排斥。南方人诟骂北方人‘索虏’;北方人诟骂南方人‘岛夷’。后梁帝国取代唐王朝;中国四分五裂。李存勖进入汴京;把朱全忠比做后羿、王莽;把后梁当权的年代和年号;全部抹杀。这都是偏激的自私心理;不是公正的通论。〃诚是真理。自古以来;关于正统的争执;莫过于曹魏跟蜀汉。坚持〃首都说〃的;认为曹魏帝国是正统;坚持〃血缘说〃的;认为蜀汉是正统。陈寿坚持曹魏是正统;习凿齿坚持蜀汉是正统。因为陈寿生在晋王朝;而习凿齿生在晋帝国。晋王朝首都是前代王朝首都;假定不采纳〃首都说〃;晋王朝就是僭伪;陈寿所以称曹魏是正统;目的在于证实晋是正统。习凿齿时;晋王朝南渡;假如不用〃血缘说〃;而用〃首都说〃;则汉赵、后赵、前秦、后秦成了正统;晋帝国反而成了僭伪;习凿齿所以肯定蜀汉是正统;目的在于肯定晋帝国是正统。
之后;司马光主张曹魏是正统;而朱熹主张蜀汉是正统。因为司马光生在宋王朝;朱熹生在宋帝国。宋王朝篡夺后周;建都故都汴京;跟晋篡夺曹魏;建都洛阳;同一模式。司马光采〃首都说〃;把曹魏当做正统;也正是使宋王朝居于正统。宋王朝南渡后;跟晋王朝犯了同一毛病;朱熹采〃血缘说〃;把蜀汉当做正统;也正是使宋帝国成为正统。总而言之;都是为了当时头顶上君王的利益;贡献才智。清王朝在偏远异域崛起;入主中国;跟辽帝国、金帝国、元王朝;完全雷同。所以;一六四五年;清政府讨论历代帝王祭祀问题时;教育部(礼部)上书说:〃宋王朝曾向辽帝国进贡;宋帝国皇帝曾向金帝国皇帝称侄;对辽、金君王的祭祀;似不应遗漏。〃几几乎认为辽、金是正统;宋是僭伪。由此可以说明;数千年来喋喋不休的讨论〃正统〃〃不正统〃;〃僭伪〃〃不僭伪〃;都是当时的主子跟主子的奴才因缘附会;为了保护一个家族的私有财产干出的勾当。想不到时过境迁之后;作史的人仍在那里慷他人之慨;在鸡虫之间争辩;真不知道哪里来的精神。
其二;由于浅陋的儒家学派知识分子不了解经典的本意;奴性发作;并企图煽动别人的奴性发作。这批头脑腐败的学者;认为帝王者;至为神圣;一个国家;连一个时辰都不可以没有神圣;而又不可以同时有两个神圣。当大家都不是神圣的时候;在一群〃乱臣〃〃贼子〃〃大盗〃〃狗偷〃〃仇寇〃〃夷狄〃之中;必须找出一个人或一个家族;把他当做木偶一样祝贺说:〃他就是神圣。〃当这类神圣太多的时候;则必须在其中再找出一个人或一个家族;膜拜说:〃他可是真神圣。〃其他的则仍是〃乱臣〃〃贼子〃〃大盗〃〃狗偷〃〃仇寇 〃〃夷狄〃。
最奇异的还是;同一个人;甲史书称他是〃匪〃;乙史书则称他是〃贤〃。甚至在同一书中;今天称他〃匪〃;明天则称他〃贤〃。神圣就是神圣;乱贼就是乱贼;匪就是匪;贤就是贤。何以一人之身;同时并兼两种人格。谚云:〃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这才是坚持〃正统论〃的唯一标准。如完颜亮(金帝国四任帝);《宋史》称他是〃贼〃是〃虏〃是〃仇〃;《金史》则变成了某祖某皇帝;两书都是中国史学家写的;又都列为〃正史〃。而〃诸葛入寇〃〃丞相出师〃(《三国志》)的矛盾;更不多论。像朱全忠(后梁帝国一任帝)、朱棣(明王朝三任帝);开始时称他们叛徒盗匪;忽然之间;却成了某祖某皇帝。而曹丕、司马炎;从称名道姓;一会工夫称〃公〃;接着称〃王〃;接着称〃帝〃;也不必多论。
然而;我不能不为匈奴单于挛鞮冒顿、突厥可汗阿史那咄苾之徒悲哀;也不能不为西汉王朝七国之乱的七国、晋王朝八王之乱的八王;以及刘安、朱宸濠之徒悲哀。我不能不为上官桀、董卓、桓温、苏峻、侯景、安禄山、朱泚、吴三桂之徒悲哀。我不能不为陈胜、吴广、新市变民、平林变民、铜马变民、赤眉变民、黄巾变民集团首领;以及窦建德、王世充、黄巢、张士诚、陈友谅、张献忠、李自成、洪秀全之徒悲哀。假使他们的运气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坐上帝王宝座;成了〃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钦明文思睿哲显武端毅弘文宽裕中和大成定业太祖高皇帝〃;就不愁后世没有博学多才、正言谠论;倡导天经地义的史学家;不尊奉惟谨。胆敢〃腹诽〃(参考前一一七年);罪状就是〃大不敬〃。胆敢批评;罪状就是〃大不道〃。这不是过激之言;试想一想;朱元璋(明王朝一任帝)的品格;怎比得上窦建德?萧衍(南梁帝国一任帝)的才干;怎比得上王莽(新王朝一任帝)?赵匡胤(宋王朝一任帝)的武功;怎比得上项羽(西楚王国一任王)?李存勖(后唐帝国一任帝)的强大;怎比得上挛鞮冒顿(匈奴汗国二任单于)?杨坚(隋王朝一任帝)传国的长久;怎比得上李元昊(西夏帝国一任帝)?朱全忠(后梁帝国一任帝)拥有土地之广;怎比得上洪秀全(太平天国一任帝)?可是那些比不上人的角色;在数千年历史上;居然成了神圣。我没有办法解释;只好解释为:〃幸与不幸!〃于是;历史也者;一场赌博;一场儿戏;鬼怪之域;势利之窝。用这种标准写历史;怎么不驱逐天下人都去当禽兽?而腐烂了的儒家学派知识分子;仍大声嚷嚷:〃正统也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伦;国之本;民之防。〃我不得不深恶痛绝这批人毒害天下;如此之甚。
不讨论〃正统〃则罢;一定要讨论〃正统〃;我认为;自从周王朝之后;中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正统。第一、蛮夷不能当正统;则元、后唐、后晋、后汉、北魏、北齐、北周、辽、金;一定摒弃。第二、篡夺不能当正统;则曹魏、晋、南宋、南齐、南梁、陈、北齐、北周、隋、后周、宋、唐;也一定摒弃。第三、盗匪不能当正统;则后梁、明、西汉、东汉;也一定摒弃。然则;谁才是正统?回答是:正统应以国家为主体;不应以君王为主体;应以人民为主体;不应以一人一家为主体;抛开国家而只看君王;抛弃人民而只看一人一家;就没有〃统〃;更没有〃正统〃。一定要确定正统的话;则应该效法英国、日本等君主立宪之国;用宪法决定帝王继承的法则。当新君即位之时;把遵守宪法的誓言;向人民宣布;而人民也接受他的誓言。这样;才不违背〃多数人民产生君王〃的大义;才算是〃正统〃。
问题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何处有此?竟然有人整天在讨论统不统;正不正;我不得不怜悯他们的愚蠢;而厌恶他们的荒妄。盼望以后能出现优良的史学家;在中国人民盛衰、强弱、主奴这三方面;加以留意。
*梁启超《论纪年》曰:
有人问我:〃你之驳斥‘正统论’;言之已尽。然而;传统史学家之讨论正统;用意并不一定都像你所说的那样。因为;只要有历史;必定有纪年;而纪年;必定要用帝王们的年号。因而不得不选择一个当主干;而把其他的当畸形旁支;司马光已说得十分详细。〃我回答说:〃假定如此的话;我便跟你讨论‘纪年’。〃
凡是记号;目的在使人节省脑力。所以记号必须简单;不可繁杂。当各国没有交通之前;各自记各自的年;不可能不谋而同;这是无可奈何的事。等到各国既已相通;交涉事件日益增多;而各国之年;因记号不同;遂互不相符;不但使人脑筋辛劳;且处理事务十分不便。孔丘作《春秋》;首先指出:〃封国国君不可以改变年号。〃在于使一万种并于一种;使繁杂归于简单;含有深刻意义。
然而;一个地区之中;同时有数种纪年;固然造成困扰。就是一百年岁之内;纪年的记号不断变更;造成困扰的程度;同等严重。为什么?前一种是横的复杂;后一种是纵的复杂。中国史学家却坚持用帝王的年号纪年;岂不是认为帝王是一国最庞大的动物?问题是;帝王在位最长的;没有超过六十年(清王朝四任帝玄烨在位六十一年【梁启超计算有误;事实上在位六十二年】;在中国数千年中;独一无二)。时间最短的;有的五年;有的三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