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0(0。50)
—
电缆与树木的主干
0。70
—
电缆与1kV以下架空线电杆
1。00(0。50)
—
电缆与1kV以上架空线杆塔基础
4。00(2。00)
—
注:1 表中所列净距,应自各种设施(包括防护外层)的外缘算起;
2 路灯电缆与道路灌木丛平行距离不限;
3 表中括号内数字是指局部地段电缆穿管,加隔板保护或加隔热层保护后允许的最小净距。
8 电缆与建筑物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建筑物的散水坡外。电缆进出建筑物时,所穿保护管应超出建筑物散水坡100mm。
9 电缆与热力管沟交叉时,如电缆穿隔热保护管保护,其长度应伸出热力管沟两侧各2m;用隔热保护层时应超过热力管沟和电缆两侧各1m。
10 电缆与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路基1m。
11 埋地敷设的电缆长度,应比电缆沟长约1。5%~2%,并做波状敷设。
12 埋地敷设的电缆,接头盒下面必须垫混凝土基础板,其长度应伸出接头保护盒两侧0。6~0。7m。
13 电缆中间接头盒外面应设有铸铁或混凝土保护盒,或者用铁管保护。当周围介质对电缆有腐蚀作用或地下经常有水,冬季会造成冰冻时保护盒应注沥青。
14 电缆沿坡度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根电缆并列敷设时,中间接头的位置应互相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m。
15 电缆在拐弯、接头、终端和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装设明显的方位标志。直线段上应适当增设标桩,桩露出地面一般为150mm。
8。9。3 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
1 当电缆与地下管网交叉不多,地下水位较低,且无化学腐蚀液体和熔化金属液体流入可能的地段,当同一路径的电缆根数为18根及以下或道路开挖不便且电缆需分期敷设时,宜采用电缆沟布线。当电缆多于18根时,宜采用电缆隧道布线。
受地下通道条件限制,与较多电缆沿同一路径有非高温的水、气和通讯电缆管线共同配置时,可在公用性隧道中敷设电缆。
2 电力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时,其水平净距为35 mm,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
3 电缆在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内敷设时,其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宽度不应小于表8。9。3…1及8。9。3…2所列数值。
表8。9。3…1 电缆支架层间垂直距离的允许最小值(mm)
电缆电压级和类型,敷设特征
普通支架、吊架
桥 架
控制电缆明敷
120
200
电力电缆明敷
10kV及以下,但6~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除外
150~200
250
6~10kV交联聚乙烯
200~250
300
35kV单芯
250
300
35kV三芯
300
350
电缆敷设在槽盒中
h+80
h+100
注:h表示槽盒外壳高度
表8。9。3…2 电缆沟、隧道中通道净宽允许最小值(mm)
电缆支架配置及其通道特征
电缆沟沟深
电缆隧道
≤600
600~1000
≥1000
两侧支架间净通道
300
500
700
1000
单列支架与壁间通道
300
450
600
900
4 电缆水平敷设,最上层支架距构筑物顶板或梁底的净距,应满足电缆引接至上侧柜盘时的允许弯曲半径要求,且不宜小于按表8。9。3…1所列数再加80~150 mm的和值。
最上层支架距其他设备装置的净距,不应小于300 mm,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应设置防护隔板。
5 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时,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表8。9。3…3列数值。
表8。9。3…3 电缆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最大距离(mm)
电缆特征
敷 设 方 式
水 平
垂 直
未含金属套、铠装的全塑小截面电缆
400*
1000
除上述情况外的中、低压电缆
800
1500
35kV高压电缆
1500
3000
控制电缆
800
1000
注:*能维持电缆较平直时,该值可增加1倍。
6 电缆支架的长度,在电缆沟内不宜大于0。35m;在隧道内不宜大于0。50m。在盐雾地区或化学气体腐蚀地区,电缆支架应涂防腐漆、热镀锌或采用耐腐蚀刚性材料制作的支架。
7 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水措施,其底部应做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集水坑(井)。积水可直接接入排水管道或经集水坑(井)用泵排出。
8 在多层支架上敷设电缆时,电力电缆应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但1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可并列敷设。
当两侧均有支架时,1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别敷设于不同侧支架上。
9 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电缆隧道进入建筑物处,以及在进入变电所处,应设带门的防火墙。此门为甲级防火门并应装锁。
10 隧道内采用电缆桥架、托盘敷设时,应符合本章第8。12节的有关规定。
11 电缆沟盖板其材质构成,应满足可能承受荷载和适合环境且经久耐用的要求,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或钢盖板,可开启的地沟盖板的单块重量不宜超过50kg。
12 电缆隧道的净高不应低于1。9m,局部或与管道交叉处净高不宜小于1。4m。隧道内应采取通风措施,一般为自然通风。
13 电缆隧道长度大于7m时,两端应设出口(包括人孔),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75m时,尚应增加出口。人孔井的直径不应小于0。7m。
14 电缆隧道内应有照明,其电压不应超过36V,当照明电压超过36V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15 与电缆隧道无关的其他管线不得横穿电缆隧道。电缆隧道和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宜避免隧道局部下降。
8。9。4 电缆在排管内敷设
1 电缆排管敷设方式,适用于电缆数量不多(一般不超过12根),而道路交叉较多,路径拥挤,又不宜采用直埋或电缆沟敷设的地段。
2 电缆排管可采用混凝土管、混凝土管块、钢管或塑料管。
3 敷设在排管内的电缆,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也可采用裸铠装电缆。
4 电缆排管应一次留足必要的备用管孔数,当无法预计发展情况时,除考虑散热孔外可留10%的备用孔,但不少于1~2孔。
5 当地面上均匀荷载超过100kN/m2或排管通过铁路及遇有类似情况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排管受到机械损伤。
6 排管孔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但电力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90mm,控制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75mm。
7 电缆排管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排管安装时,应有倾向人孔井侧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并在人孔井内设集水坑,以便集中排水;
2)排管顶部距地面不宜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的排管可不小于0。5m;
3)排管沟底部应垫平夯实,并应铺设不少于80mm厚的混凝土垫层。
8 在线路转角、分支或变更敷设方式改为直埋或电缆沟敷设时,应设电缆人孔井,在直线段上,为便于拉引电缆也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电缆人孔井,人孔井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
9 电缆人孔井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8m,其上部人孔的直径不应小于0。7m。
8。9。5 电缆在室内敷设
1 室内电缆敷设,包括电缆在室内沿墙及建筑构件明敷设、电缆穿金属管埋地暗敷设。
2 无铠装的电缆在室内明敷时,水平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垂直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m,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但明敷在电气专用房间(如电气竖井、配电室、发电机室、电缆夹层等)内时除外。
3 相同电压的电缆并列明敷时,电缆的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
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与1kV以上电力电缆宜分开敷设。当并列明敷设时,其净距不应小于150mm。
4 电缆明敷设时,电缆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距离,应符合本章第8。9。3条5款的规定。
5 电缆明敷设时,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1m,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电缆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当其净距小于0。5m时,应在与管道接近的电缆段上,以及由接近段两端向外延伸不小于0。5m以内的电缆段上,采取防止电缆受机械损伤的措施。
6 在有腐蚀性介质的房屋内明敷的电缆,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
7 电缆水平悬挂在钢索上时,电力电缆吊钩的间距不应大于750mm,控制电缆吊钩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
8 电缆在室内埋地敷设或电缆通过墙、楼板时,应穿钢管保护,保护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8。10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
8。10。1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宜用于高层、多层及大型公共建筑物室内低压树干式配电系统和建筑群的室外低压树干式配电系统的干线布线,也适用于建筑群道路和庭院的室外照明线路布线。
8。10。2 预制分支电缆应根据使用场所的环境特征及功能要求可分别选用具有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或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的普通、阻燃或耐火型的聚氯乙烯护套或钢带铠装单芯或多芯预制分支电缆。
8。10。3 在敷设环境和安装条件允许时,宜选用单芯预制分支电缆。
8。10。4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可在室内及电气竖井内沿建筑物表面以支架或电缆桥架(梯架)等构件明敷设,在室内、外电缆沟内明敷设或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
8。10。5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分支电缆的长度不应大于3m,如不能满足要求应在不超过3m处装设过电流保护装置。
8。10。6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除符合本节规定外,应根据预制分支电缆布线所采取的不同敷设方法,分别符合本章第8。9节第8。9。1条及第8。9。2条~第8。9。5条中相同敷设方法的相关规定。
8。10。7 当预制分支电缆的主电缆采用单芯电缆时,电缆的固定用夹具应选用专用附件,防止夹具产生涡流。严禁使用封闭导磁金属夹具。
单芯主电缆的钢质保护管(槽),应采取分隔磁路措施。
8。10。8 预制分支电缆布线,应防止在电缆敷设和使用过程中,因电缆自重和敷设过程中的附加外力等机械应力作用而带来的损害。
8。10。9 预制分支电缆订货,应提供设计要求及使用环境状况,如建筑物剖面、分支接头距楼层地面高度及分支电缆规格长度等。
8。11 矿物绝缘(MI)电缆布线
8。11。1 矿物绝缘(MI)电缆布线,宜用于民用建筑中下列场合:
1 特级和一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的有耐火要求的消防系统(如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送排风(烟)控制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及救生系统等。
2 必需确保人身、财产安全的场合。
8。11。2 矿物绝缘电缆应根据使用要求和敷设条件,选择以下的相应敷设方式:电缆沿电缆桥架敷设;电缆在电缆或隧道内敷设;电缆沿支架卡设或电缆穿管敷设。
8。11。3 下列情况应采用带塑料护套的矿物绝缘电缆:
1 电缆明敷在有美观要求的场所;
2 穿金属管敷设的多芯电缆;
3 对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