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9章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9章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痊愈。
  ◎刘和平:笔者于1985年以来用电冲击疗法对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操作:用JJ201型中国经络诊疗器治疗。在下关穴附近寻找变阻点。医者嘱病人另一手握着探针,固定不移。并将工作选择开关拨向脉冲治疗位置。用疏密波在变阻点上通上脉冲电流,进行电冲击治疗。每次电冲击时,电流强度以面肌群抽动和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日l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疗程。
  典型病例:石xx,男,23岁。1989年7月28日就诊。主诉:口眼歪斜3天。患者3日前夜间受风,次日清晨出现口眼向左侧歪斜,咀嚼困难,来我科就诊。检查:右侧额纹消失,不能抬眉,右眼闭合时露白3mm,右侧鼻唇沟变浅,不能耸鼻,鼓腮,吹哨,右侧乳突压痛(+),舌苔薄白,脉弦。诊断:右侧周围性面瘫(口眼喎斜)。用上法治疗1次后自觉面部舒服,5次后症状好转,右眼能闭合,鼓腮、吹哨尚可,10次治疗后面形对称,皱额、闭眼、耸鼻、示齿等表情功能基本正常。乳突压痛消失。继续维持治疗,2周后痊愈。
  注意事项及禁忌:电冲击时闭口取穴;治疗时严禁移动位置。
  按语: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主于面,因此在治疗中必以阳明经穴为首位。下关穴部位又是面神经、颧眶支、耳颞神经、下颌神经分布之处,故此穴是治疗面瘫的要穴。
  ◎张丽蓉等:近20年来运用此穴治疗牙痛,止痛效果很好。每日针1次,轻者1次治愈,重者3次治愈。
  操作:用30号l寸毫针,针向牙部斜刺0。5…1寸,针感可传至上牙或下牙,得气后可强刺激捻转1…2分钟,至患者牙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留针15…20分钟。
  典型病例:胡XX,女,48岁。1988年6月5日就诊。主诉:左侧牙痛3天,茶饭不思,疼痛难忍,夜寐不安,含冷水疼痛稍有减轻,曾服去痛片不效。来诊时痛苦面容,眼含泪珠。查血常规:自细胞12000/mm3,中性86%,淋巴14%,血色素11g。针左侧下关穴强刺激捻转2分钟后,左侧牙痛明显减轻,面目表情舒展。留针20分钟,疼痛消失,面带笑容。1次治愈。
  按语:下关穴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此患者牙痛证属胃火上冲,经络气血阻滞不通,针下关泻胃经实热,疏通患部经气,以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李美琪:在临床用此穴治疗下颌关节炎20余例,效果满意,一般2…4次见效,最长不超过15次,但一定要加灸,可提高其治愈率。
  操作:用30号的1。5寸毫针,进针得气后,在针尾加艾炷温灸,留针30分钟。
  典型病例:孟xx,男,19岁。1988年11月24日就诊。诊断:下颌关节炎。主诉:左面颊部疼痛已2月余。刻诊左面颊痠痛不适,不能咀嚼,张口困难,面肌已萎缩平坦,双侧面颊大小不等。经针刺下关穴加灸,4次后疼痛消失,唯肌肉不丰满,先后共针刺14次而愈。
  注意事项:在针刺治疗时勿吃坚硬难咀嚼之物。针刺得气后少提插捻转,起针时按压针孔2分钟,因该处有颞浅动脉以免引起出血。
  ◎邢贵芳:临床运用此穴治疗牙痛,包括牙髓炎、根尖周围炎、龋齿痛等,止痛效果甚好。每日针l…2次,3…7日即愈。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效果也很好,隔日针刺l次,1…2周即愈。
  典型病例:荣xx,男,37岁。1978年5月6日就诊,诊断:急性牙髓炎。患者牙痛2天,无明显诱因,前天晚上10点钟欲睡眠时感觉左侧牙痛,疼痛性质为锐痛,持续不止,难以安睡,天亮时疼痛缓解。昨晚又有类似疼痛发作。检查:局部红肿不明显,右上6齿轻度叩痛,冷水试验敏感。治疗:针刺下关,每日2次,每次留针1小时,连针3日治愈。
  王xx,女,35岁。1982年5月12日就诊。诊断: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左侧牙关开合不利半个月,半月前拔牙后出现左侧下颌关节痠痛、强直、张口困难,张口时上下切齿间距不到一横指,饮食时仅能进半流质,张闭口时下颌关节有弹响。检查:张口度减少,下颌骨髁状突部有压痛,张闭口时下颌骨颏颇部无偏移。治疗:针刺下关,隔日l次,每次留针30分钟,5次治愈。
  注意事项及禁忌:闭口取穴,勿张口取之。直刺1…1。3寸,勿斜刺。行针时宜角度小,快频率捻转,不宜提插。
  按语:下关为足阳明胃经穴,因为足阳明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足阳明经筋挟口,合于頄,从颊结于耳前。下关有疏调局部阳明经气和经筋的作用,所以治疗牙痛和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效果很好。
  ◎耿建:笔者在1984年以来,用普鲁卡因注射下关穴治疗30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除2例因已产生粘连外),28例均经5…15次治愈。
  操作:用5ml注射器吸取2ml0。5%的普鲁卡因,刺入下关穴,得气后再注入药液,每周2次。
  典型病例:李X,男,27岁。因突然受惊,张口过大,致口不能张开,颌关节疼痛,张口弹响,不能进食。诊断: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经口腔科局部封闭治疗无效,来我科进行下关穴注射0。5%普鲁卡因治疗,5次后能张口,7次后颌关节活动正常,经2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注意事项:应闭口取穴。
  按语:选用足少阳与足阳明之会下关穴,因少阳为枢,主管骨节活动,而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下关穴具有行气活血、疏风清热、通利关节的作用。
  ◎陈仓子: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是关节区神经、肌肉功能性紊乱。我在临床采用针刺足阳明、足少阳之会穴下关,治疗本病15例,均系左侧发病。一般针治1…4次可治愈。
  操作:患者取坐位,稍后仰,取左侧下关穴呈垂直头颅矢状面进针,行平补平泻法,刺入深度达2。5cm时,患者感到疼痛大减,再令其作张口试验,此时顿觉张口轻松。
  典型病例:张xx,男,23岁。于半月前发觉张口紧张,张口、咀嚼时并发出响声,并伴有疼痛。曾先后在x县医院就医2次,均诊断为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给予消炎痛、安乃近、维生素B1等药物治疗无效。故来我处就诊。检查:令其张口,上、下齿之间的空隙连手指也进不去,颞颌关节处有压痛。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治法同上,针2次,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半年余,未再复发。
  按语:下关穴属足阳明、足少阳之会,其穴能通调经气,开关启闭,针刺下关穴改善了局部血循环,解除咀嚼肌的痉挛而告愈。
  ◎欧阳群:1971年经友人介绍,我应用此穴治疗足跟疼痛近百例,一般当即见效,最多2…3次治愈。但对骨质增生者无效。
  操作:用30号或32号1寸半毫针,直刺进针1寸左右,轻微捻针至疼痛减轻或消失为止,留针15…20分钟。
  典型病例:刘xx,女,45岁。1984年4月6日就诊。诊断:双足跟疼痛。患者因穿高跟鞋爬山后足跟疼痛1星期,足跟不能着地,行走困难。曾内服镇痛药及外擦药酒,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未见减轻。针刺下关穴,行针l分钟后,令患者顿足和行走,当即疼痛消失。翌日复诊,诉行走时仍有轻微疼痛,但能忍受,共3次治愈。
  5.头维
  【取法】鬓发前缘直上入发际0。5寸,距神庭穴4。5寸。
  【主治】血管性头痛
  【机理】此为治头痛的局部用穴。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康泰隆
  操作:提捏式进针,向耳尖角孙穴沿皮刺,捻转平补手法有胀重感应。
  典型病例:张xx,男。左侧头痛已有2日,乃旧病发作。甚则恶心,头痛如搏。疼痛喜按,脉滑苔腻。取头维(左)平刺3寸深,留针20分钟。针后头痛止。每日1次,3次愈后至今未发。
  6.人迎
  【取法】与喉结相平,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距喉结1。5寸。
  【主治】⑴高血压 ⑵甲亢 ⑶癔症 ⑷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⑸膝关节痛
  【机理】人迎穴为胃经经穴,其正当颈动脉窦搏动处,深部为交感神经干所在,故针刺人迎穴对肺通气量及心律有较大影响。实验证明可减慢心率,并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尤其对收缩压最为明显,对治疗甲亢也有很好疗效。胃经多气多血,其经别上通于心,心主神志,针刺人迎可改善头部气血运行以醒神清脑,治疗癔病及三叉神经痛。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孙丽琴:多年来采用此方法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满意。针后观察,血压可立即下降,作用持久,没有副作用。
  典型病例:程xx,男,54岁。1985年4月就诊。血压高达220/180mmHg,口服降压药后,血压不稳定,经常发作。望诊:体胖,面色红赤,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腻,脉洪大有力间滑。辨证为肝阳上亢,湿停中焦,痰阻清窍。予针刺人迎穴,捻转泻法,40分钟后出针,测血压由原来220/180mmHg下降至180/160mmHg。
  注意事项:此穴解剖位置复杂,血管有甲状腺上动脉,当颈内外动脉的分歧处,有颈前浅静脉、颈内静脉,神经有面神经颈支,深层为颈动脉球,最深层为交感神经干,外侧有舌下神经降支及迷走神经。因此在针刺时要小心、仔细。将穴位找准后,进针不宜过深。
  ◎郭效宗
  操作:选定有效点人迎穴,用32号毫针慢慢刺入0。5寸许,施术者手指迎动脉跳动,轻轻提插刺激,往返3次即可起针。
  典型病例:杨XX,男,49岁。主诉:2年来经常头痛、头晕、耳鸣,伴有恶心、失眠、四肢麻木,曾在xx医院、XX医院住院均不见效,要求采用针刺治疗。检查:面色潮红,体型肥胖,体重98kg,身高164cm;心率齐,血压190/120mmHg,舌质淡有齿印,苔净,脉弦滑,两下肢有轻度浮肿,小便有蛋白质,白细胞多,其他无阳性所见。诊断:高血压(原因待查),尿道感染。取人迎穴,治法同上,针后病人自觉症状减轻,血压也随之下降。经每日针1次,共针10次(1疗程)血压为124/80mmHg,两下肢浮肿消退,小便(…)。3个月后复查:血压稳定,病人恢复正常工作。
  关x,女,28岁。主诉:心慌、气短、汗多、失眠等症状3星期左右。病症初起乏力,心悸,汗多,失眠,曾到xx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地巴唑、肝太乐、心得安等药物,但效果不明显,今来本所就诊。检查:精神尚可,双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双眼球未突出,甲状腺不大,血压86/60mmHg,脉搏91次/分。心脏未闻病理性杂音。舌质淡,苔薄白,脉数。化验室检查(略)。诊断:甲亢。取人迎穴,方法同前。经2次治疗后症状好转,出汗减少,睡眠尚好。第10次后症状消失。为了巩固疗效继续针12次后停针。观察l年多疗效巩固。
  ◎陈仓子:我采用针刺人迎穴治疗癔症35例,均l次治愈。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肩下置一小枕,充分暴露颈部,常规消毒后取双侧人迎穴,缓慢进针,深约3…5分,待得气后,予以大幅度捻转,针柄呈波动状,留针15分钟。
  典型病例:孙xx,女,22岁。1989年9月25日用担架抬来我处就诊。代诉:因受惊昏倒,牙关紧闭,全身僵直,手脚抽动已50小时。经x县医院确诊为癔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