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57章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57章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半部),脉弦滑,血压130/90mmHg。证属肝风挟痰型,治拟法风化痰通络为主。经中药及体针治疗3个月,疗效不佳,上肢肌力仍为Ⅱ°,手仍颤抖,不能自行持匙进食及挛屈,摄物困难。后改用海泉穴舌下针治疗,针1次后右手握力由原来8kg升至12kg,续针5次,升至16kg,手颤动亦消失,手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注意事项:中风重症及昏迷、全瘫患者疗效较差。孕妇禁针。出血性疾患、局部感染、水肿者禁用。
  11.耳尖
  【取法】折耳,耳廓尖端。
  【主治】⑴麦粒肿 ⑵眼睑部肉芽肿 ⑶眼烫伤 ⑷急性结膜炎 ⑸蜂窝组织炎 ⑹急性腰扭伤 ⑺顽固性失眠 ⑻口唇疱疹 ⑼腮腺炎
  【刺灸法】点刺放血;封闭;灸
  【治疗经验】
  ◎陶厚福:耳尖穴治疗麦粒肿效果甚好,每日灼灸1次,轻者1…2天治愈,重者2…3天治愈。
  操作:医生右手持木梗或蜡梗火柴划燃后,立即吹熄,趁燃烧后火柴头剩余火热,迅速对准耳尖穴处点一下,略停1…2秒钟,吹气一小口。如此反复操作3…5次,使局部皮肤有灼热痛感即可。
  典型病例:赵xx,女,18岁。患者右眼下睑有异物感1天。查见右眼下睑缘,有一火柴头大之红肿结节,形如麦粒,痒痛兼作,推之不移,无分泌物。兼有口渴、便秘、苔黄腻。患者服用西药和热敷治疗,病未减轻,前来针灸科要求治疗。施以火柴灸耳尖穴,1次后结节消散,连灸2次而愈。
  按语:用火柴灸耳尖穴,能引内部郁热邪气透达体表泻而散之,加之耳尖穴能流散风热,解热毒之邪,则病自愈。
  ◎邢克利:治疗眼睑部的肉芽肿,可免手术,只是治疗时间拖的较长。眼睑肉芽肿有炎症时,隔日1次,炎症消失后改为1周1次。
  面颊部局部急性红肿、疼痛,一般外科诊为:淋巴结炎或蜂窝组织炎等,可点刺耳尖穴,消肿止痛,快于用消炎药,一般1…2次痊愈。
  操作: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止为止,不覆盖棉球。一般治疗患侧,隔日1次。
  典型病例:李xx,女,44岁。外科诊为蜂窝组织炎。左面颊于下关穴处2x3cm大小红肿、疼痛。于左耳尖穴点刺出血。治疗中疼痛消失,红肿也见消,次日复诊已痊愈。
  刘X,男,30岁。右眼上睑于半年前患麦粒肿后一直未吸收,现凸出睑上有一黄豆大肉芽肿。行右耳尖穴点刺出血。1周后行第2次点刺治疗。第3次12月4日就诊肉芽肿已见消,只剩绿豆大,仍于右耳尖穴点刺出血。12月12日第4次复诊,又见吸收。第5次点刺治疗后愈。
  ◎黄建军:
  操作: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放血5…10滴。
  典型病例:苏xx,男,23岁。昨日被飞溅钢花烫伤右眼。右眼刺痛,目赤,有异物感,流泪不能睁眼,视力模糊。查:右眼睑轻度水肿,球结膜严重充血,畏光,多泪。取右耳尖穴。先局部消毒,再轻轻挤压右耳尖穴处,使之充血,然后用三棱针点刺,挤出10…15滴血。隔日再诊症状明显减轻,观其球结膜充血也明显消退。治如前日,2次后诸症消失,视力正常。
  ◎李尊桂:耳尖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及麦粒肿,顽固性失眠。
  操作:患者取坐位,两耳尖常规消毒,选用2ml注射器工具,6号针头1个,将1%或2%普鲁卡因lml吸入注射器内(注射前应作过敏实验),然后垂直刺入耳尖穴约1。5…2mm,再将药物徐徐注入,每穴0。5ml,每日1次。
  典型病例:杨xx,男,33岁。患者不慎扭伤腰部,疼痛剧烈,不能俯仰转侧。症见痛苦面容,深呼吸时疼痛加剧,活动受限,查第2腰椎处压痛明显,脉弦而紧。给予耳尖穴封闭,立即见效,过4小时后无其他不适。
  卯xx,女,32岁。患者目赤肿痛2天。查:双目外眦处皮肤红肿形成硬结,推之不移,舌红脉浮数,给予耳尖穴封闭。大约l小时后自感双眼有清凉感,第2日肿退红消,又巩固治疗1次而愈。
  朱xx,男,35岁。患者近1月来出现失眠多梦,曾给予养心安神等方药服后不见好转。近5天来,每夜能睡3小时左右,予耳尖穴封闭,3次能正常入睡。
  ◎衣振云:耳尖穴治疗口唇疱疹3…5天痊愈。另采用耳尖穴放血治疗腮腺炎,收效甚好。
  操作:将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针在耳尖穴上点刺出血,挤出8…10滴血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
  典型病例:王xx,男,39岁。口唇周围疱疹l个多月,局部灼痛,进食、张口困难疼痛,经多方治疗无效。给予耳尖穴放血1次,自觉疼痛减轻,经4次治疗,疱疹全部结痂,病状消失,告愈。
  孙X,男,4岁。双腮肿大,压痛,不进食2天。曾经x医院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给予药物治疗,症状不减。患者双侧下颌角处可触及椭圆形肿大腮腺体,边缘不清,有压痛,局部皮肤发亮,紧张、不红。给予双侧耳尖放血,次日肿胀减退,能进食,经3次治疗,肿胀全部消退痊愈。
  ◎张惠贤
  操伟:单侧患病取病侧,双侧患病取双侧,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对准穴位,左手揉按,使局部充血,右手持针速刺,左手反复挤压,出血3…5滴。
  典型病例:郭xx,女,3岁。代诉:昨晚发现幼儿右眼疼痛发痒伴红肿,今晨双眼红肿、流泪、全身不适,患儿哭闹不休。查:精神差、不时用双手揉擦双眼,双侧眼结膜充血、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外溢,右侧较左侧严重,近日便干,脉弦数,舌质红,苔黄腻。诊断:急性结膜炎。经上述方法给予治疗,次日其母来告知昨晚已能安睡,无脓性分泌物,红肿也消退,治愈。
  12,太阳
  【取法】病人取正坐、或仰卧位,在眉梢与目外眦中点外l寸凹陷中。
  【主治】⑴急性结膜炎 ⑵偏头痛 ⑶面神经麻痹 ⑷电光性眼炎
  【刺灸法】点刺出血,平刺
  【治疗经验】
  ◎李美琪:针刺太阳穴治疗急性结膜炎和麦粒肿有的1次见效,一般不超过3次。
  操作:用30号1寸或1。5寸的毫针斜刺或平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不灸。
  典型病例:丁x,女,4岁。右眼红肿疼痛3天。刻诊目赤肿痛、畏光流泪,目难张开。针刺右太阳穴,留针30分钟,起针时挤压针孔放出少量血,第2天来诊时眼红肿已消退,疼痛减轻,2次而愈。
  ◎王文明:太阳穴多方向辐射状透刺的手法,治疗各种头痛、三叉神经痛等疗效显著。每日针l次,轻者1…2次可痊,重者3…5次可痊。
  操作:用28或30号1。5…2。5寸毫针,先直刺进针,得气后行针1分钟,然后将针轻提皮下分别向上下、左右、前后等方向的邻经脑穴和经外奇穴透刺。并根据患者体质及病之虚实施以补、泻和平补、平泻手法,各行针1分钟,最后根据病症把针留置某一透刺方向5分钟。
  典型病例:于xx,女,26岁。患者素有偏头痛痼疾,每因情绪波动或睡眠欠佳等诱发。此次缘于争吵引起。左侧头痛如裂,口苦咽干目弦,时有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有力。诊断:偏头痛,属肝火上炎型。取太阳穴,直刺得气后,分别向丝竹空、瞳子髎,曲鬓穴及下关穴透刺,均采用泻法,最后在透刺曲鬓穴方向留针5分钟,l次痊愈。
  赵x,男,36岁。患者在3天前的午睡后,突然发现左侧面部麻木不适,口角向右侧歪斜,活动受限。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诊断:面神经麻痹。取太阳穴,直刺得气后分别向丝竹空穴,曲鬓穴、下关穴、颊车穴、颧髎和地仓穴透刺,并留针5分钟,经上法针治3次病告痊愈。
  按语:太阳穴属经外奇穴。在它的周围有足阳明、足少阳、手太阳和手少阳四条经脉分布,有经穴和经外奇穴10数个环列。临床上此穴主要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今笔者利用此穴,采取以该穴为中心向周围邻经输穴及经外奇穴多向透刺的手法,可大大增强针刺的感应性,激发经气,加强太阳经气的输布和与邻经腧穴及经外奇穴经气的沟通,从而提高疗效。
  ◎吴旭初:太阳穴治头痛眩晕疗效显著,应用透刺法得气好,疗效持久。
  操作:局部消毒,用30号2寸毫针避开血管向率谷方向透刺(颞肌层内),用捻转手法行针至头痛消失,留针20…30分钟。
  典型病例:张xx,女,56岁。患偏头痛10余年,经常发作。今日头痛如破,抱头来门诊,剧痛难忍,呻吟不己。即用本法治疗5分钟内症状控制,留针30分钟,每5分钟捻针1次,术后痛止,高兴而归。
  ◎申旭德:治疗急性结合膜炎、电光性眼炎,血出痛止,屡治屡验,疗效可靠。
  操作:用小号三棱针点刺出血,如点刺不出血者可加火罐,使其出血。
  典型病例:吕XX,男,39岁。患者电焊未戴防护面罩,焊毕即觉两眼涩痛流泪,逐渐加重,眼睛红肿疼痛,刺痛难忍,一夜未眠,晨来就诊。予太阳穴点刺出血,疼痛即刻减轻,睁眼视物已不觉痛,翌日复诊,肿痛已消,无何不适。
  ◎刘心莲:治疗急性结膜炎,可泻热消肿、止痛。
  操作:用28号1寸毫针或三棱针,毫针垂直刺入,得气后,大幅度捻转与提插,出针并挤出2…3滴血,或用三棱针点刺太阳穴出血2…3滴。
  典型病例:张XX,女,15岁。双眼异物感,流泪,疼痛,眼眵较多,羞明。双眼球结膜、睑结膜充血。采用针刺太阳穴放血,当即感眼疼痛减轻,次日眼球充血明显好转,疼痛与异物感消失。
  ◎高洪宝:运用太阳穴治疗血管性偏头痛和神经性头痛疗效甚好,每日针治1次。轻者1次即能治愈,重者2…3次亦可治愈。
  操作:用28号或30号3…4寸毫针,从太阳穴向浮白方向透刺,当出现局部胀痛向耳、耳后乳突部或巅顶部扩散时即开始用小幅度捻转l分钟,频率150次/分左右,留针30分钟,在留针期间再次运针2次。
  典型病例:赵xx,男,56岁。患者左侧偏头痛已经1个月。发病后第3天在X医院诊为“血管性偏头痛”,经治无效。采用上法,起针后疼痛顿时消失,为了巩固疗效第2日又按前法针治1次。
  注意事项与禁忌:有出血性疾患者禁用。脑疝引起的头痛禁用。
  按语:太阳穴属经外奇穴,太阳透浮白穴是一种穴位之间的透刺法,从太阳至浮白之间经过三焦经到胆经,故此针能沟通三焦与胆经的经气,通则不痛,所以用太阳透浮白方法对偏头痛有一特殊疗效。
  13.鼻通
  【取法】鼻骨下凹陷中,鼻唇沟上端尽处。
  【主治】鼻部疖肿
  【刺灸法】平刺
  【治疗经验】
  ◎周文憬:鼻通穴治疗鼻前庭疖、鼻前庭痈、鼻翼鼻周疗疖效佳。
  操作:①毫针法:用30号1。5寸针平刺,针尖向内上方,进针0。3…0。5寸,针感以鼻部痠胀为主,可传导致鼻頞部,留针15分钟,每日1次。②指压法:以手拇食指爪甲按压双侧鼻通穴,至局部有压痛或痠胀感,持续5分钟,每日2…3次。
  典型病例:罗XX,男,53岁。鼻尖部红肿疼痛,伴有黄色脓疖3天,发热,体温38℃,微恶寒,头胀痛。予针刺鼻通穴,留针15分钟,行针3次,每日1次,2次治愈。
  14.正光和正光2穴
  【取法】正光穴位于攒竹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