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55章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55章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针2次至病人自觉疼痛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即可。
  典型病例:李xx,男,33岁。因不慎将腰扭伤,疼痛难忍,不能弯腰及坐卧,行走困难,经他处治疗无效,于次日上午来诊。查体:腰骶椎正中部压痛明显,触之僵硬,动则痛甚,活动受限,需他人搀扶方可忍痛行走,舌苔红暗,苔薄白,脉沉弦涩。诊为急性腰扭伤。治宜宣通散瘀,疏通经气,活血化瘀。取穴人中用上法操作立时而愈。
  ◎方宗畴、罗庆道、肖维芳、赵青、李美琪、朱玮:用人中穴治疗急性腰痛多1…2次即愈,慢性腰痛5…10次可愈。
  操作:针尖向上斜刺,针向鼻中隔,深0。3…0。5寸,用泻法,针感要求局部胀痛,眼球湿润。
  典型病例:赵xx,女,45岁。主诉腰痛2天,因抬重物不慎将腰扭伤,当时剧痛不能动,由同伴送至我院治疗。取穴人中,用泻法,留针15分钟,同时让患者活动腰部,起针后诸症消失而愈。
  ◎喻喜春:人中穴放血治疗癔病、昏迷、鼻出血3种情况很有效果。癔病于发作时放血能立即停止,但不能根治。治昏迷轻者立苏,重者每天放血1…2次,连续1…5天多能清醒。粘膜破损之鼻出血,为局部原因引起者,当时有收缩血管止血作用。
  操作:用细三棱针点刺该穴位皮肤后,双手拇、食、中三指挤出血1…3ml。
  典型病例:XX,女,19岁。患者曾多次在考试时发生抽搐、失语、不能执笔。此次数学考试难以解答最后一题时又出现上症,由其监考老师送来就诊。此乃癔病,用细三棱针刺水沟后,挤出血约lml,当即症状消失。
  ◎吕建平:人中穴治疗习惯性便秘,效果满意。
  操作:用食指按揉人中穴,每日数次。
  典型病例:李x,女,20岁。自诉大便干燥3年余,便时肛门疼痛,时有鲜血。嘱其每日按揉人中穴数次。2天后,便燥、便血已愈,自述经常按揉人中穴,大便通畅,未再复发。
  ◎刘之栋:人中治疗休克,惊风,癔病效果较好。急性病每日针l次,慢性病隔日1次。
  操作:用28号1寸毫针,向上斜刺0。3…0。6寸,得气后拇指向后缓慢捻转约1分钟后取针。
  典型病例:马xx,男,3岁。患儿3天前精神不佳,烦躁哭闹,食欲减退,今身热突然抽搐,神志昏迷,两眼直视,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其家长抱着孩子前来就医。诊为急惊风。针刺人中1次,患儿神志清楚,两眼能活动,四肢抽搐停止。
  17.龈交
  【取法】正坐仰靠,提起上唇,于上唇系带与齿龈之移行处取穴。
  【主治】⑴痔疮 ⑵急性腰扭伤
  【机理】龈交属督脉穴,督脉循行过肛门贯行腰脊,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故龈交穴可治疗痔疾、急性腰扭伤。
  【刺灸法】斜刺,挑刺
  【治疗经验】
  ◎候升魁:龈交穴治疗内痔、外痔或混合痔疗效理想。尤其是对止痛、消肿和止血,针后即可显效。根据临床观察痔疮患者大多在龈交穴处或下方有一芝麻粒状大小不等的粉白色赘生物(可称为痔点),如察有此物者,可用三棱针直接将赘生物挑掉即可,疗效尤显。
  操作:术者右手持已消毒好的三棱针,针体与患者上唇呈平行方向,用针尖前1/2的一侧平面部轻轻上下按压穴位表面处2…3次,然后用横刺法由该穴之侧唇系带一侧迅速刺入,针尖出对侧后向外挑破唇系带,挑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令患者闭口即可。1周后按上法再行挑治1次。一般患者做2…3次。
  典型病例:魏xx,男,45岁。自述患混合痔己6年,1年前曾手术治疗,但术后不久又经常出现便秘、肛门灼痛,有时便带鲜血,近1周来加剧,药物治疗无效来诊。查该患者于龈交穴下有一芝麻大的痔点,当即挑掉此物。第2天高兴来诊,说:针后晚间就不疼了,今晨大便通畅无血。1周后来诊,自述感到肛门有时不适,又进行了第2次挑治,1周后来诊自述无不适,又进行了第3次挑治,至今未有复发。
  注意事项及禁忌:消除患者怕痛的恐惧心理以防晕针。有出血性疾患者禁用此法。
  ◎张党红、赵佩兰:龈交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满意,一般针刺1次即愈。
  操作:用28号或30号1。5寸毫针在龈交穴(在急性腰扭伤后2…8小时,大多数病人龈交穴处出现一小米粒大小的白色小结,可做为取穴的标志)沿口唇方向左右水平于小结后侧进针,用强刺激手法快速捻转。患者感到腰部疼痛逐渐减轻时,停止捻转,令患者紧闭口唇,将毫针夹于两唇之间,留针5…10分钟,留针期间,同时嘱患者做下蹲、俯仰或旋转腰部等运动,随着疼痛逐渐减轻,不断加大活动幅度。至腰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后取针。
  典型病例:贺xx,女,45岁。6小时前因弯腰抬重物用力过猛,扭伤腰部,不能活动,经当地区院推拿、按摩治疗不效,由家人抬来就诊。检查见患者表情痛苦,弯腰屈膝侧卧位,局部稍有红肿,压痛明显。诊断:急性腰扭伤。查龈交穴处可见一米粒大小的白色小结,即于该小结后侧沿口唇方向水平行透过,用泻法,强刺激,快速捻转,患者即感觉腰部疼痛减轻,可以活动。留针10分钟,嘱其作下蹲运动,疼痛消失,行动自如。
  ◎张殿龙:治疗急性腰扭伤l次痊愈。龈交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对痛点在脊柱正中(督脉)上的疗效最佳。对痛点在脊柱两侧(膀胱第一、二侧线)取配支沟穴优于单取龈交一穴。对骨质增生性腰痛也可缓解症状。
  操作:取坐位仰头,翻起上唇取之。针尖向鼻中隔并稍斜向内刺0。5…l寸深,得气后,用提插与捻转相配合刺激量较强的泻法,施术应在1分钟以上,病人流泪为度,留针时令患者活动腰部和来回走动3…5分钟,反复运用手法1…2次,一般l次治愈。
  典型病例:王XX,男,37岁。晨起提搬污水桶突发腰痛,当即身躯直弯不得,寸步难行。查痛位在脊柱正中,用此穴此法1次痊愈如常。
  ◎林建华:龈交刺血治疗急性腰扭伤、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甚者寸步难行、精神紧张者颇见疗效,轻者1次治愈,重者3次痊愈。
  操作:仰靠坐位,医生用左手将患者上唇提起,龈交穴充分暴露,右手持三棱针快速点刺放血3…5滴为宜,最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待出血停止后嘱其轻轻活动腰部半小时。
  典型病例:王xx,男,25岁。患者因搬运大米时用力不当扭伤腰部,活动受限,疼痛难忍,步行困难。查:腰部无明显肿胀,但肾俞区有明显压痛点,舌脉无明显变化。辨证:急性腰扭伤。首先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用上法点刺放血,并嘱患者轻轻活动腰部、5分钟后自觉腰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活动半小时后病情大减,行走弯腰较灵活,次日又治1次痊愈。 
  注意事项:不宜刺得太重出血过多,亦不宜刺得太轻,出血量少也达不到治疗目的。注意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
   
  经外穴
  1.内迎香
  【取法】鼻孔内上部外侧之鼻粘膜上。
  【主治】⑴扁桃体炎 ⑵咽炎
  【机理】内迎香位于鼻内,肺开窍于鼻,胃经起于鼻,大肠经挟鼻孔,三经均与咽喉关系密切,取本穴放血,可清泻肺与手足阳明之热、消肿止痛。
  【刺灸法】竹针刺放血
  【治疗经验】
  ◎刘荣泉:此法来源于一老中医家传秘方。笔者运用内迎香放血治疗各种急、慢性扁桃腺炎和急、慢性咽炎,取得满意的效果。急性发作者,一般针刺1…2次即可明显好转或痊愈。特别是对慢性扁桃腺炎及慢性咽炎,属痰热火毒瘀阻,久治迁延不愈者,针刺3…5次后,大都可痊愈,且一般不再复发。
  操作:取一支2cm×0。3cm之竹签,将一端削成三棱针样尖端,制成竹针,常规消毒后备用。从竹针尖端起,向下量取相当患者中指1同身寸长,做一标记。针刺时,令患者坐位,背及头的后枕部靠于墙上,以免针刺时移动位置。将竹针尖端向上,伸入患者鼻孔中1同身寸深,使针尖一端紧贴于鼻孔外侧之粘膜上,针尖所到之处即是穴位。医者左手持针,用右手拇指弹击针柄,针尖迅速刺破鼻粘膜使之出血,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不同,出血在数滴或数10滴后自止。如出血过多,以消毒棉球塞入鼻孔压迫止血。咽部一侧患病,只针患侧鼻孔即可,咽部两侧患病两鼻孔都针,3日针l次,一般不超过5次。
  典型病例:李xx,女,50岁。患扁桃腺肿痛,反复发作已3年,每年约发5…6次,屡用抗生素治疗,需1周或10多天方可缓解。此次感冒后咽痛又发作。咽痛,咳嗽,口渴喜凉饮,双侧扁桃腺红肿,高突对峙,咽喉只留一小狭隙,吞咽困难,舌红苔黄,脉滑数。以竹针如上法刺两鼻孔内迎香穴,出血数10滴,当即觉咽间舒适,疼痛大减,后又针2次而愈。
  宋XX,女,46岁。半月前患感冒,经服药治疗,寒热已退,但咽痛不解。来诊时症见:咽喉红肿充血,痛连耳根及颔下,吞咽困难,口渴恶热,汗出,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洪大而数。当即刺两内迎香出血,5分钟后咽部疼痛减轻。第3日来诊,咽喉肿消大半,又针1次而愈。
  2.金津、玉液
  【取法】伸舌,当舌下系带两侧静脉上。
  【主治】⑴急性胃炎呕吐 ⑵舌肿胀 ⑶急腹痛
  【机理】穴位舌下,故凡瘀血阻于舌窍者刺之有效。呕吐为胃气不降,舌为心苗,胃之经别属胃散脾,上通于心。故刺舌又有调理脾胃、和胃降逆之功用。
  【刺灸法】放血
  【治疗经验】
  ◎翟兴明、翟润民:对急性呕吐患者,用金津、玉液放血,1…2次可愈;对重舌肿胀、喉痹失音的患者,用此法大都在1…3次治愈。
  操作:患者把舌伸出口腔,术者左手用消毒纱布捏住舌体向外向上翘起,右手持三棱针在舌下正中两侧静脉上点刺出血。
  典型病例:童XX,男,35岁。患者于昨日早饭后,泛泛欲吐,日10余次,用药未效来诊。当即用三棱针在金津、玉液处点刺放血,只1次呕吐止而愈。
  肖xx,男,45岁。舌咽部疼痛、继则不能言语,曾治无效。舌体肿胀,转动不灵,两侧扁桃腺肿大潮红。体温、血象无异常。针刺金津、玉液放血,术毕舌体运转如常,并能喊出声音,共治2次而愈。
  ◎赵永久:用刺舌下出血法,对急性干呕腹痛、舌下腺炎症、急性扁桃腺炎、口腔炎、暴喑失语等病症疗效满意。病情复杂配用它法(如宿食探吐;恶寒、手足逆冷加刺井穴;热性吐泻加用十宣、曲泽、委中,重度休克,挑刺膏肓俞等)。
  操作:令患者张口伸舌,医者左手持棉球夹舌,向上翻卷舌体,暴露穴位。右手持三棱针速刺舌下两侧紫脉出血,待血色由黑变红自止,以温盐水漱口即可。
  典型病例:余xx,男,16岁。自觉吸入一口冷气后随即脐至脘腹阵阵挛痛不解,欲吐不出,欲泻不便,频频干呕,烦乱不安。查体无外科急腹症,舌下紫脉显露,苔白,脉弦紧。辨证:寒邪伤及中焦、升降失司而致胃肠挛急腹痛。速刺金津、玉液出血,片刻病愈,酣然入睡。
  3.脑桥穴
  【取法】后发际中点上l寸,再旁开1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