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54章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54章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型病例:王xx,男,51岁。晨起即感颈项强痛,动则尤甚,余无明显不适。舌嫩,苔白,脉浮弦。证属风寒外袭,经枢不利,气血瘀痹。法当祛风散寒,通络宣痹。取穴百会,针刺1次而愈。
  用于治疗鼻炎、鼻窦炎的鼻塞、不闻香臭等症时,患者坐位或仰卧位,由后向前,朝鼻方向刺入,1…1。2寸深,用泻法,留针30分钟,7次为1疗程,一般针治1至2个疗程可取得显著疗效。
  典型病例:张xx,男,45岁。感冒1周后,鼻流清涕转为浊涕,鼻塞伴嗅觉失灵,不闻香臭。治而不效。经用上法针刺百会穴7次,浊涕明显减少,嗅觉恢复正常。2个疗程后浊涕消失。
  若系外感引起的高热不退、惊厥、谵语及诸经热邪上壅所致的头晕、头胀、头痛等症,针刺百会时用泻法,起针后令其出血效果更佳。
  典型病例:孙xx,女,8岁。初春感寒,头痛恶寒,高烧不退。体温39。5℃,伴咳嗽、咽红。服APC汗出后热势稍减,但移时复炽。舌红,苔白罩黄,脉浮数。证属风寒外束,肺失清肃,兼有化热之势。法当解表散寒,宣肺退热止咳。先用三棱针点刺百会穴放血,片刻热退。复以银翘解毒汤3剂治疗而愈。
  尉XX,男,51岁。1967年冬,因劳累奔波而致虚火上攻,遂见牙龈肿痛,鼻衄下血不止。给予针刺百会穴,10分钟后血止,复以牛黄解毒丸善后。
  百会穴为升提阳气的要穴。治疗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胃下垂、肾下垂、阴挺等症,疗效较好。还可治疗阳气不足之虚脱、休克、低血压等。急迫时无针,可用单指或圆钝头器具,如牙刷把等点按穴位,亦可收到一定效果,并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
  另外,百会穴对急性腰扭伤,不能转摇身体者,尤其是以腰部中间疼痛为主者,效果更佳,每每针1次即见显效。针时令患者取站位,边进针边令其前后左右转摇身体,中间可行针2次,再针时亦如上法。
  典型病例:李xx,女,3岁。代诉:每日脱肛已2月余。经针刺百会,针后加灸15分钟,配服补中益气汤7剂煎服。仅针l次后即2日未脱,针7次后脱肛治愈。
  13.前顶
  【取法】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3。5寸处取穴。
  【主治】尿频
  【机理】前顶属督脉穴,督脉循行贯脊联络肾,尿频多由肾阳虚气化无权,下关不固所致,故用前顶穴可补肾阳促气化达到固肾涩尿之功,治疗尿频之症。
  【刺灸法】平刺
  【治疗经验】
  ◎荆亨泰:此穴治疗由肾气不足引起的尿频疗效满意,每日或隔日针1次,轻者l次见效,重者3…5天获效。
  操作:用28号或30号l寸半毫针,沿头皮向囟会方向刺入,得气后,施以轻微捻转,约1分钟左右,至头顶出现热感为止,留针20…30分钟。
  典型病例:安xx,男,56岁。该患者因糖尿病住我院治疗。其间,又得口眼歪斜,故就诊于本科。自述小便频数,每小时3…4次,痛苦万分。余针此穴,行针约1分钟,自述头顶发热且有轻松感,留针半小时,次日已能坚持到2小时小便1次,经7次治疗,尿频治愈,每天小便4…5次。
  14.上星
  【取法】正坐仰靠,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取穴。
  【主治】鼻衄
  【机理】上星是督脉穴,督脉循行下鼻柱,又上星位于前颅部,邻近于鼻故此穴可宣泄诸阳热之气,是治疗各种鼻病之要穴。
  【刺灸法】平刺,指压
  【治疗经验】
  ◎卢静:上星穴治疗鼻衄,疗效多佳。一般针刺数分钟内即可止血,且1次即愈。个别习惯性出血或经久不能止血者,需留针1…2天。针柄不需固定,出针后稍加揉按即可,一般亦留针1次而愈。
  操作:用28号1…1。5寸毫针,顺督脉向上沿皮平刺,得气后中强度捻转2分钟,留针20分钟。鼻衄严重者,可留针1…2天。
  典型病例:刘XX,女,54岁。患者前1日在家中看书,突发右侧鼻腔出血,用冷敷血不止,急到医院门诊就诊。当即予油纱条填塞,但仍有渗血由口腔流出,总出血量约200…300ml。现病员头昏乏力,面色苍白,血压110/80mmHg,即收治入院。住院后予抗感染、止血等药物对症治疗,仍出血不止,5日后病情加重,血压80/60mmHg、血色素9g,且病人烦躁不安,遂请针灸。针刺上星,缓慢小弧度捻针1分钟,留针10分钟后无血从油纱条中渗出,又行针1分钟,留针10分钟后取掉油纱条,己无出血,继留针1天。隔日再如上法治疗1次,血止,疗养数日痊愈出院。
  ◎陶厚福:上星穴治疗鼻衄,1次止血。
  操作:用医生右手拇指端或食指端,施用泻法迎经脉循行方向,向后方由轻至重用力推压1~2分钟后鼻衄自止,再持续2分钟以巩固疗效。
  典型病例:苏XX,男,28岁。患者突然鼻腔小量出血,兼发热、咳嗽、口渴引饮、大便结燥、舌质红、苔黄、脉洪。患者虽立即采用草纸揉团塞鼻,冷敷额、顶部,但鼻血未止,仍继续外流。我偶然相遇,立即指针上星穴,2分钟后鼻血自止。为巩固疗效继续推压该穴2分钟,经1次治疗而愈。若出血量多者,推压该穴止血后,鼻腔内再充压药棉,以增强和巩固止血效果。
  15.素髎
  【取法】正坐仰靠或仰卧,当鼻背下端之鼻尖处。
  【主治】⑴鼻病 ⑵休克 ⑶急性腹痛吐泻
  【机理】素髎为督脉穴,位于鼻尖,故可治疗鼻病,属局部治疗作用。《医经理解》曰:“人之胚胎,鼻先结形,故谓是太始之骨髎也。”所以古人将鼻看做人一身之始,可见素髎位居鼻祖可谓人之阴阳之始。临床上之急症多为阴阳突然失调甚至阴阳离绝,取用素髎治之,可平衡阴阳,使之阴平阳秘,化险为夷。素髎又为督脉穴,督脉入络脑,分支联心,刺素髎又可调督脉,开窍醒神,宁心安神治疗神志病。
  【刺灸法】斜刺,点刺出血;隔蒜灸
  【治疗经验】
  ◎甘健行:余20多年前患酒皶鼻,内外用药,经年不愈,乃用毫针(26…28号,0。5寸)刺鼻尖素髎穴(针尖略向上,刺入3…4分,以鼻中隔出现胀感为度)。每日l次,每次留针l小时左右(带针午眠)。出针时,轻轻捻转,缓缓退出,不按针孔。在留针过程中,鼻头红色范围逐渐收缩至针孔周围(直径0。2cm左右),其余部分颜色接近正常。出针1小时后,针孔周围的红圈又逐渐扩大到整个鼻头。每天反复如是,而鼻头的颜色却越来越淡,坚持针治月余遂愈。
  本病多因肺胃积热上蒸,复遇风寒外束,血瘀凝结而成,或因嗜酒,酒气熏蒸所致。毫针虽微,但能“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进针皆以快为贵,但徐出而不按针孔,是为泻法,《内经》所谓“疾而徐则虚”是也。故能泻肺胃之积热,化凝结之瘀血。取素髎者,肺开窍于鼻,胃脉挟鼻,经脉所过,穴位所在,主治所及也。
  ◎曾祥龙:余用素髎隔蒜灸治疗酒皶鼻,获极好疗效。每日灸1次,轻者4…5次即愈,重者6…9次治愈。
  操作:患者仰卧,取独头大蒜1枚,切成薄片,用针刺若干小孔,置放在鼻尖上,上放适当大小艾炷点燃,连续燃烧7壮。皮肤觉烫时即换蒜片。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
  典型病例:曾xx,男,43岁。1973年11月3日就诊。其人酷嗜酒,长期以来,鼻尖发红如樱桃,大便干,小便时黄,舌质红,苔微黄,脉微数,诊断为酒皶鼻。用素髎穴隔蒜灸,每天1次,6次而愈。
  注意事项及禁忌:鼻尖皮肤嫩,注意换蒜片,以防灼伤鼻尖;鼻尖有轻微溃破者禁忌。
  ◎喻喜春:用素髎穴刺络放血治疗酒皶鼻、嗅觉障碍、幻嗅症3种疾病皆有效。酒皶鼻初发者放血5…15次之后,每隔2…4天放血1次,有的能基本恢复正常,病程长而症状厉害者隔2…5天放血l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2…4个疗程之后症状亦能减轻。治疗嗅觉障碍急性者效果最佳,每天放血1次,2…5次即可,慢性者隔2…4天放血1次,5次为1疗程,2…3个疗程之后其嗅觉恢复或改善。对幻嗅症如香味、腥味等,连续治疗6…15次之后,有的停止半年至2年不复发。
  操作:酒皶鼻之脉络显著增粗增多,皮肤松软增厚者,用细三棱针点刺后其血自流,取低头位而让其血流入一烧杯中,放血由5…25ml不等,皮肤薄者点刺后双手拇、食、中三指挤血2…5ml。
  典型病例:周xx,男,27岁。患者从25岁开始鼻子皮粗发红,热天更甚,用中西药治疗无效。此为酒皶鼻,用细三棱针点刺,每次出血10…20ml,隔3…4天1次。2个疗程之后,红肿显著减轻及大小基本恢复正常。
  ◎张振晖:素髎穴不仅对急慢性鼻腔疾患有其独特的疗效,而且对小儿惊厥、鼻衄以及一切危急暴症,刺此一穴,往往能收到起死回生,针到病除的奇异效果。
  操作:用1寸或寸半28号毫针,于鼻尖与鼻中隔中间向眉心方向,刺入5分至1寸。针至紧实不涩不滞为度,留针30…40分钟。
  典型病例:常xx之亲属,女,55岁。忽然鼻衄不止,中西医施治数小时无效。余赶至时,鼻孔出血势如泉涌,塞鼻即由口中涌出,闭嘴即由鼻中喷涌,危急万分。“急则塞其流”,急刺素髎穴一针,如此危症,竟应针而止,后因出血过多,护送医院输血数百ml。
  1987年8月既望夜,县卫校学生郝xx叩门求救,自称脘腹剧痛,吐泻频作,已折腾半夜,脸唇皆白,冷汗淋漓,六脉似无。用三棱针点刺素髎穴,出血10余滴,令其卧床休息片刻而愈。
  16.水沟
  【取法】仰靠或仰卧,于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取穴。
  【主治】⑴急性腰扭伤 ⑵癫狂、癔病 ⑶习惯性便秘 ⑷急惊风
  【机理】人中穴在临床常用作急救首选要穴,止痛要穴,用于各种急症,尤以神志昏迷为独长。这是因为:人身之督脉、任脉,一阳一阴,犹如天地,古称天、地、人为三才,地气通于口,天气通于鼻,而本穴正居口鼻之间故有人中之称,可见本穴可沟通天地之气。任督二脉,任脉总纳诸阴经,督脉总督诸阳经,督脉又入络脑,其分支和心相联系,故二脉失调,阴阳失于交合,便会出现神昏、癔病、惊风等证,用人中以开窍启闭,宁心安神治之可立效。又督脉贯行腰脊,故对急性腰扭伤用人中疏通经脉常立杆见影。督脉循行过肛门,又人中为督脉和手足阳明经交会穴,手阳明经属大肠,肛门为直肠之末端,足阳明经属胃,胃为六腑之长,故人中又可通肠导滞治便秘。
  【刺灸法】斜刺;指压
  【治疗经验】
  ◎梁粹英:人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笔者体会对针刺人中后,虽症状大部分减轻,但仍感局部不适的患者,还可配合阿是穴、委中穴拔火罐10分钟,可增强疗效。
  操作:用1。5寸毫针,挟持进针法,呈25度角速刺人中穴,直达鼻中隔,强刺激捻转行针1分钟后,可见病人眼泪夺眶而出,继续行针半分钟后,减弱行针强度,并让患者站立缓缓活动腰部,待患者自述痛减时停止行针,嘱其加大腰部活动范围,并作前后左右屈伸动作。再行针2次至病人自觉疼痛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即可。
  典型病例:李x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