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48章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48章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仓子:针刺阴维、任脉之会天突穴治疗癔病大发作,均1次治愈。
  操作:先直刺进入0。2…0。3寸后,改向下刺,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刺入,约1…1。5寸,留针30分钟。
  典型病例:汪xx,女,30岁。代述:患者胸痛、烦躁、善太息已月余。前2天因家务口角后,时而悲伤哭嚎、时而低声抽泣,或嘻笑逗闹,心悸惕惕,坐立不安,至夜尤剧、彻夜不眠,经期提前,大便干燥。舌尖赤,苔白腻中黄,脉弦滑。取天突穴。依上法针刺,患者觉有气下降至胸,心悸平,留针30分钟,诸症悉除。
  ◎符世纯
  操作:点天突穴。
  典型病例:姚xx,女,70岁。因过食汤圆致脘腹胀痛,并伴有呕吐,吐出物多为痰涎。次日晨在与他人争吵时突然倒地,不醒人事,目闭口合,呼吸气粗,四肢厥冷,脉象弦滑。急取人中、内关行强刺激手法,未见反应。因忆起张锡纯点天突,遂试之,当即喉中漉漉作响,2分钟左右,忽发咳嗽,吐出粘痰数口而愈。
  按语:患者年已古稀,脾胃功能已衰。过食使脾胃运化失常,湿聚成痰。又遇恼怒,怒则气上,痰随气升,蒙闭清窍。而人中、内关虽然能开窍醒神,但无祛痰之力。点压天突穴可宣肺利痰,并使结聚之痰直接承受刺激,随咳而排出体外,气通痰去,阴阳顺接,厥证自愈。
  ◎钟思冰
  操作:取2…5ml注射器1支,6。5…7号针头1支,吸2ml鱼腥草注射液。令患者头稍后仰,局部常规消毒后,先直刺2分,然后向下沿胸骨后壁迅速斜刺进针1…1。5寸,令病人作吞咽状,如病人觉喉内有梗塞感,即回抽无回血始缓缓推药。此时局部出现刺痛感,并放射至头、面、胸或背部,有窒息感,每日注射l次,1…7次为l疗程。
  典型病例:钟xx,男,33岁。1978年元月20日就诊。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咽炎。患慢性支气管炎11年,每岁冬日遇寒即发。1978年元月感冒后急性发病,咳喘、喉痛、吞咽不利,咳吐粘稠黄痰、带腥味,夜间尤甚。经服中药及注射青霉素未见好转。查:面红,剧烈咳嗽,喉间痰鸣,气急,痰粘稠不易唾,痰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宜宣肺透邪、豁痰定喘。天突穴位注射。方法同上,推药时,咽部有刺痛、窒息感,直达脑后及胸部。当晚喘平,喉痛、咳嗽明显减轻。次日痰液转清且易唾。7天后,除白天偶咳外,诸症消失。基本痊愈。次年遇寒发病,仍以此法,2次告愈。
  陈XX,女,36岁。1954年12月20日就诊。昨夜受冻后暴喑。查:舌微红苔白。天突穴位注射。以此法治疗1次,次日遂告病愈。
  注意事项:操作时应谨慎,勿直刺或过深,勿向左右偏刺,以免刺伤肺叶。治疗期间禁吸烟及辛辣食物,否则无效。上呼吸道感染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无效。儿童及老年人不宜用此法。治疗前,应消除紧张心理。
  ◎王志珍:运用天突穴治疗多种病症,均收到较好效果。
  操作:用1。5寸毫针,先直刺2分深,继而针尖向下方,沿胸骨柄内后缘刺入0。5…1寸,每5分钟行针1次,根据病情决定所用补泻手法,留针30分钟。
  典型病例:路xx,女,28岁。患哮喘8年,每于秋冬季复发。正值秋收季节,劳作1天,当晚回家后哮喘大作,张口抬肩,不得卧,喉中痰鸣声不绝,口唇青紫,苔薄白,脉浮紧,针刺天突进针1寸。用泻法,约2分钟喘止,痰鸣声停,行针半小时离去,随访2年未复发。
  侯x,男,68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呃逆频作,声低弱而频,昼夜不停,不得睡眠休息。针天突,进针8分,平补平泻,2分钟后呃逆声止。患者昏昏欲睡,少顷便沉沉入睡,留针半小时,行针3次,患者不觉。患者在诊室睡眠2小时,随访2年未发。
  16.廉泉
  【取法】正坐或仰卧、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的上缘凹陷处取穴。
  【主治】⑴中风失语 ⑵外伤失语 ⑶失音 ⑷舌疾
  【机理】廉泉穴位临舌本、咽喉,针刺该穴有局部治疗作用。肾经循喉咙挟舌本,故有开舌窍、利咽喉之功,可治疗失语、舌疾等病候。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李忠仁
  操作:合谷刺法。病人仰卧,略抬下颌,单取该穴。用28号2寸毫针向舌根部斜刺l…1。5寸,行提插捻转手法,强刺激行针1分钟后将针退至皮下,以30度角转向左右两侧各斜刺1针,针深约1…1。5寸,各提插捻转1分钟后再退至皮下,向舌根部斜刺1…1。5寸,中刺激提插,捻转l分钟,患者自觉舌体松动、胀感时取针,并令患者伸舌等运动2分钟。
  典型病例:孙XX,男,60岁。高血压史20年,半月前因情绪不畅,突感头昏、呕吐,并即伴左侧肢体不用,语言不能,急送我院诊室抢救。脑CT检查“左侧大脑半球深部(内囊、外囊、尾状核)巨大血肿(约76ml)”。急诊室留观17天后,因右偏瘫及语言不能无改善于1986年6月26日转入针灸科病房。入院后遂施以廉泉合谷刺,3次后患者即能发音,并可讲出简单字词,但尚不成句,发音欠清。2疗程后已能叙述简单事情,表达情感,但吐字仍欠清晰。再巩固1疗程后,语言基本恢复正常。
  按语:廉泉深刺有开舌窍之功,常为临床治疗中风舌强不语、暴喑等要穴。采用合谷刺可以缓解舌肌间拘紧痹阻之患。这样两者相辅相成更可提高祛风痰、和气血、开舌窍之效。
  ◎于殿义:廉泉治疗外伤性失语。
  操作:在颔下、舌骨体上缘中点处,舌骨上方、左右颏舌骨肌之间取廉泉,向舌根方向斜刺0。5…l寸,强刺激30秒,不留针。
  典型病例:张xx,男,60岁。于1969年12月28日因左眼球损伤,29日行眼球摘除术。30日起床头昏,随之嘴不能张,不能发音。用28号3寸针,强刺廉泉1寸深,斜向舌根,出针后,当即发音,说话如常。
  刘x,男,19岁。1974年3月6日被人用木棍猛击头部,造成右颞部开放性损伤,当即昏迷。入院行清创缝合术后,发现不能讲话。用3寸长28号针刺廉泉穴8分深,大幅度捻转提插约20秒,出针时患者大叫一声,谈话如常。
  ◎截铁城:治疗功能比失语,每每1次治愈。
  操作:用28号l寸半长针直刺1寸深,重捻转l…2分钟后,留针20分钟起针。
  典型病例:赵xx,女,24岁。1989年10月23日就诊。诊断:失音。患者失音2天,因给孩子戒奶着急而不能言语。在当地医院服药治疗不见效,故求治针灸。针廉泉1寸,捻转2分钟时病人即喊出声,1次而愈。
  ◎王文明:采取向舌根部多向透刺的手法,治疗舌部疑难急症获显著疗效。一般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耐受力,可每日1次或隔日1次。轻症急症l、2次可愈。慢性重症痼疾则需按疗程针治。常以10次为1疗程,不瘥可休息5天,然后进行第2个疗程。大多数病例在l个疗程内痊愈。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充分暴露穴位,同时令其张口,舌上卷暴露舌根(以便观察掌握针刺的方向及深度)。取3。5寸28号毫针,从廉泉穴进针向舌根透刺(以不透出为度)。首先刺向舌根正中,得气后强刺激半分钟。然后将针提至皮下转向舌根的左右两侧透刺,得气则强刺激不留针。出针后嘱患者做舌部活动1分钟。
  典型病例:齐黄氏,女,72岁。1983年3月25日初诊。患高血压、动脉硬化10余年。1年前无明显诱因而自觉舌尖发凉,渐及全舌,凉冷不适,味觉欠敏感,温痛觉减退。查体:舌居中质暗,体胖大边有齿痕及瘀点,苔厚滑腻,脉沉滑。神志清楚,语言欠清晰,血压150/100mmHg。辨证:痰瘀交阻,舌窍壅痹。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不显而改用此法针治,隔日1次,7次而病告痊愈,血压亦降至136/90mmHg。
  宋xx,男,45岁。1984年11月2日初诊。患者10天前偶因酒后恼怒而突然出现舌体麻木,强硬不适,各种感觉功能减退。在家自服药不效而来就诊。查体:形体壮实,语言欠流利,一般状态均佳,心肺正常,血压130/80cmHg。舌红赤,无偏斜,苔黄,脉弦滑。辨证:痰火窜扰,痹阻舌窍。以此法针治2次而愈。
  ◎白振琴:假性延髓麻痹,病机是瘀血与痰浊互结,使上焦气机闭塞而不通。针刺廉泉穴调气活血祛痰开窍效果很好,轻者5…10次,重者10…20次治愈。
  操作:仰头或仰卧,按取结喉上方凹陷处取之。指切进针,押手食指指甲切压于穴位上,刺手持针紧靠指甲边缘将针刺入得气后用消毒干棉球沿针身压住穴位,迅速取针。
  典型病例:孙xx,男,58岁。患脑出血后合并假性球麻痹,进食、进水呛,每天用鼻饲来维持。针后由进水呛至能用小勺顺嘴角进水,接着把鼻饲拿掉后能进流食,逐渐可吃米饭、馒头等,共针20次治愈。
  17.承浆
  【取法】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取穴。
  【主治】⑴口腔溃疡 ⑵颈项强痛
  【机理】承浆穴近于口,该穴又有镇静镇痛作用。承浆为任脉经穴,任脉为阴脉之海。颈项痛为病在阳,针刺该穴为病在阳取之阴之意,故可治疗口及临近部位的病症。
  【刺灸法】针刺;放血
  【治疗经验】
  ◎喻喜春:用此穴放血治疗阿佛他性溃疡有效。此外对舌炎、流涎效果亦良好。流涎症多为小儿,隔天1次,5…10次后多能治愈。治疗时教其养成闭嘴的习惯则不复发。
  操作:用细三棱针点刺穴位皮肤后,双手拇、食、中三指济出血1…4ml,小儿0。5…lml。
  典型病例:孙xx,女,40岁。1989年9月8日就诊。诊断:阿佛他性溃疡。患者近10年来反复发作口内溃疡,每次1…4个不等,因疼痛妨碍饮食,同时有精神紧张及消化不良。查左右颊粘膜及舌尖上各有黄豆大边缘红之溃疡1个,以细三棱针点刺承浆穴皮肤后,挤出血约3ml。第2天复诊时只剩舌尖上者仍有轻痛,又放血1次而愈。
  ◎于天源:承浆治疗颈项强痛、运动不利,每用必效。轻者单取承浆即可,重者可配合后溪。或每日针1次,针数日。承浆一穴不仅可用于颈部外伤后的疼痛,而且还可用于治疗落枕及颈椎病有颈部疼痛及运动不利者。
  操作:用28号或30号毫针向上或向下斜刺0。3…0。5寸,得气后以捻转为主,小幅度提插为辅,留针15…20分钟。本穴针感以胀痛为主。
  典型病例:李x,男,27岁。1987年9月24日就诊。诊断:颈部外伤。患者来诊前1天被撞伤颈部。来诊时颈部疼痛,不可左右转头。检查两侧肌肉痉挛,压痛明显。当时只针承浆一针,得气后快速捻针,每分钟达150次,针感以胀痛为主。捻针半分钟,嘱病人活动颈部数次。如此反复数次后,留针15分钟,其间行针3次,留针过程中嘱病人反复活动颈部。起针后病人自述疼痛消失,检查颈部活动正常。
  
  督脉穴
  1.长强
  【取法】跪伏或胸膝位,于尾骨尖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取穴。
  【主治】⑴泄泻、痢疾 ⑵痔疾便血 ⑶二便失禁、遗尿 ⑷脱肛 ⑸继发性闭经 ⑹癫痫
  【机理】长强穴位于肛门处,肛门为大肠之门户,有调节大肠之功能,故可用于泄泻、痢疾、便血、痔疾、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