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39章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39章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弦。证属风寒内袭,经筋受累,气血运行不畅,发为斯病。治以通闭,舒筋活络。取阳陵泉穴,针刺方法同前,行针同时,令患者活动患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缓缓用力,勿过猛。依上法针1次,疼痛缓解,肩部活动范围增大,外展80度,高举120度,摸对侧耳时过百会穴10厘米。共针3次,诸症消失,活动自如。
  李xx,男,25岁。1980年6月4日就诊。主诉:左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l天。患者于l天前因用力过猛以致经筋受损,气血循行不畅所致,甚则不可屈伸。检查:左上肢呈屈曲状(约100度),肘外侧有明显压痛,舌苔薄白,脉弦。处方:阳陵泉(右)。治疗方法同前。针刺行针同时,令活动患肢,当行针30秒时,患肢即可伸直,又行针30秒后,左肘疼痛消失,活动如常,病即告愈。
  ◎张治国:阳陵泉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有如“解冻之状”,肩关节当即能活动。
  操作:用毫针刺患侧阳陵泉穴1…1。5寸深,得气后,如刺右侧穴时,食指向前推,拇指向后退捻转;刺左侧穴时,捻转方向相反,针感向足部传导,有部分病人,针感向上传导过膝。留针20分钟,嘱病人活动患肩。每日1次,6次为1疗程。
  典型病例:XXXX,男,52岁。1984年7月9日就诊。诊断:肩周炎。患左肩痛半年余,昼轻夜重,经服止痛药及强的松龙封闭效果不明显,左手上举不过头,后伸触不及背,肩周压痛明显。针刺阳陵泉6次后肩关节活动自如。
  ◎◎李美琪::此穴对于急性发作的肩周炎无法抬举者,针后即时能使患肢上举活动。
  操作:取28号或30号1。5寸毫针,进针得气后,采用泻法,强刺激,嘱病人活动患肢。
  典型病例:张xx,女,46岁,1988年11月5日来诊,右肩关节疼痛已5月余。呈游走性,上举活动受限,局部怕冷,但无明显红肿,查肩髃和臑俞穴压痛明显。症属风寒客于经络,不通则痛。曾针灸治疗数次,痛略减上举活动仍欠利。后改此穴强刺激,当即患肢就能抬举,手能摸到头部,后伸至腰部,共针15次而愈。
  按语:《灵枢◎九针十二原》“疾高而内者取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阳之陵泉”。肩肘关节痛乃属于筋病,筋会阳陵泉,故用此穴而收效。
  ◎吕景山
  典型病例:杨xx,男,55岁。1978年8月10日初诊。主诉:左胁下疼痛5天。5天前,突然感到左胁下疼痛如刺,咳嗽加剧,舌暗淡,苔薄白,脉弦滞。证属:气滞血瘀,络道不畅。治宜和解少阳,疏通络道。处方:阳陵泉(左)。刺入1。5寸,得气后,施以捻转泻法,行针1分钟后,胁痛顿除,令其咳嗽试之,亦无痛感。
  ◎兰翠英:针刺阳陵泉治疗肋间神经痛,效果满意。
  操作:选用28…30号毫针,直刺2…2。5寸,用捻转或提插手法,使患者出现酸、麻、胀感,并向上传至胸胁部,针感以患者耐受为宜。5分钟行针l次,留针30分钟。
  典型病例:张xx,男,23岁。1989年3月4日就诊。主诉:胸胁部疼痛l天。患者昨日搬重物不慎自觉胸胁部憋胀,刺痛,夜间疼甚,咳嗽加剧,痛处固定。诊断:肋间神经痛。证属瘀血停留。治则:活血祛瘀止痛。处方:阳陵泉。沿胫骨后缘斜下刺入,深2…2。5寸,得气后,捻针时嘱患者作深吸气活动,泻法,行针后顿感痛减大半,留针30分钟后疼痛完全消失。(留针期间隔5分钟行针1次,加强刺激)
  ◎陈仓子:独取阳陵泉治疗肋间神经痛,疗效满意。
  操作:捻转进针深1。2寸,得气后施以泻法,留针20分钟。
  典型病例:李xx,女,40岁。1988年10月25日就诊。右侧胸部疼痛3天,咳嗽加重,痛如针刺,无外伤史。曾被西医诊为肋间神经痛,治疗无效。检查:第5肋间隙右锁骨中线外侧2cm处有明显压痛,舌淡苔薄白,脉微弦。辨证:气机阻滞,经脉失畅。治以调畅气机,取穴阳陵泉,如上法操作,针治1次而告愈。
  按语:胁居两侧,为厥阴、少阳经脉所过。肝胆有疾,气机阻滞,经脉失畅,气血瘀阻,常可引起胁肋疼痛。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为筋会穴,具有疏理气机之功。
  ◎吕景山
  典型病例:刘xx,女,85岁。1989年5月14日就诊。主诉:腰痛(扭伤)1天。昨日上午不慎将腰扭伤,疼痛难忍,不能自行穿、脱鞋袜,咳嗽加剧,由丈夫搀扶而来。取右侧阳陵泉针之,行针同时嘱活动腰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渐用力。行针l分钟后,疼痛减轻一半,休息片刻,又依法行针3次,留针半小时,痛除病愈,活动自如。
  封XX,男,39岁。1968年7月6日就诊。主诉:左膝关节疼痛1周。病起于7天前,左膝关节疼痛,痛引小腿外侧,抽掣,屈伸不利。查无异常,苔薄白,脉弦细。辨证:风寒袭络,邪留关节,气血阻滞,关节作痛,筋肉失养,发为筋痹。治宜舒筋活络,通闭。处方:阳陵泉(左)。用28号3寸针,刺入2。5寸,施捻转泻法,令针感向小腿放散为度,留针半小时,连针3次,膝腿疼痛消失,小腿屈伸自如,病即告愈。
  徐XX,女,27岁。1964年5月10日就诊。主诉:小腿肚转筋10余年。患者于10年前罹小腿肚转筋,每属初春、秋末之际,频频发作,每夜入睡之后均要发作1…2次。每次发作,小腿后肌群抽成一团,持续3…5分钟,甚则达10分钟之久,每遇阴雨、感寒加重。经某医院诊为“腓神经炎后遗症”。经内服中、西药,电疗,注射VB12等,均无效。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步履时右小腿发直,有轻微拖地之状。辨证:风寒内袭,经气闭阻,血行不畅,筋脉失养所致。治宜温经散寒,舒筋活络。取穴阳陵泉。用28号3寸针,向阴陵泉透刺,针上加温针灸10壮。针灸并施,连治3次,病情缓解。又治10余次,病告痊愈,观察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腰扭伤、膝关节痛、小腿肚转筋,均为经筋为病,阳陵泉为筋之所会,有舒筋通络之功,故用之其效显著。
  ◎曾祥龙:阳陵泉穴治疗急性胆囊炎,及时止痛效果甚好。每日针1次,一般1…5天疼痛消失。
  操作:用30号3寸毫针直刺1。5寸,得气后,拇指向后强捻转约1…2分钟,到患处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留针30分钟。
  典型病例:王xx,女,35岁。1973年6月16日夜12时,因服冷饮诱发右上腹剧烈疼痛,其爱人急来邀余出诊。诊查:右上腹剧烈疼痛,且放射到背及右肩,时欲呕,呻吟,舌苔黄腻质红,脉弦紧,此系饮食所伤,湿热蕴积,气机阻滞所致。针刺阳陵泉,用泻法,行针2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留针30分钟后,疼痛基本消失。
  ◎喻喜春:带状疱疹此穴放血,每天1次,2…3次之后,能减轻定状,3…6次之后疼痛多能消失,疱疹亦干燥结痂而愈,未见留下后遗神经痛者。小儿麻痹症2…3天放血1次,5次为1疗程,需5…7个或更多的疗程,多能改善症状。落枕为急性者,每天放血1次,1…3次即愈。
  操作:成人此处常有大小隐静脉吻合,络脉外露,以细三棱针点刺,出血约5…10ml,小儿取患侧穴位点刺,挤出血8…15滴。
  典型病例:凌X,男,21岁。1989年11月2日就诊。诊断:左肋间带状疱疹。患者先感左胁部疼痛,3天后出现水疱,大小不等,疼痛异常,周身不适,水疱满布第7肋间隙,患侧阳陵泉穴处有明显之络脉外露,以细三棱针点刺出血约5ml,当时即觉疼痛减轻,当夜能入睡,又刺3次,疼痛消失,疱疹多数干缩结痂而愈。
  ◎朱玮:此穴治疗面瘫,疗效甚佳,且痛苦小,方便易行,一般3…10次可愈。
  操作:用28号或30号1寸半毫针,针尖略向下斜刺,针感要求传至脚趾,手法: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
  典型病例:新xx,女,3岁。2天前不慎摔于床下,当时口角向右歪斜,左眼不能完全闭合。查体,患儿发育良好,心肺无异常,脊柱四肢正常。诊断为左侧面神经麻痹。于1989年7月10日来我科针灸治疗。取穴:左阳陵泉,依上法针刺3次后,诸症消失告愈。
  ◎邢克利:只是口苦一症或诸症中以口苦症为明显者,独取阳陵泉一穴,一般1次治疗后可消失。
  操作:用32号或30号寸半或2寸毫针,取一侧穴直刺得气后,行缓慢提插捻转手法,同时示病人作深呼吸约2…3分钟,留针5分钟,行针1次,口不苦时起针,仍有口苦感者,可再针刺另一侧阳陵泉穴。
  典型病例:郭xx,女,31岁。1974年10月12日就诊。自诉:半月前患感冒治好后,唯有口苦不除,食物入口中均感苦,余无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取右侧阳陵泉刺针。得气后,行缓慢提插捻转手法,同时嘱患者深呼吸片刻,口苦减轻,又取左侧阳陵泉穴刺之,行针片刻、留针5分钟后,口苦消失。
  按语:口苦乃胆腑为病,阳陵泉为胆经之合穴,合治内腑,故口苦一症取之显效。
  ◎郑心仪:笔者多采用此穴治疗痿证、腓神经损伤、胆道蛔虫症,取得疗效。
  操作:取30号1寸半毫针直刺5分至1。2寸,用捻转、提插或平补平泻手法行针,使痠、麻、胀、重感沿膝关节外侧上下感传。
  典型病例:吴xx,男,40岁。1985年7月8日就诊。主诉:双下肢发软,步行乏力2月余。患者2月前始出现双下肢发软、步行乏力,小腿外侧灼热感,入夜尤甚。西医诊为:“神经炎”,治疗未效。近2周症状加甚,白天不能正常工作,夜不能入眠。检查:膝关节无红肿,无肌肉萎缩,活动正常,双膝反射减弱,舌质淡,苔薄黄腻,脉濡数。辨证:患者伤于水湿,水湿滞留经络、郁而化热,筋脉受湿热蕴蒸致使宗筋弛援,不能束骨利关节而出现下肢痿弱无力。治则:泻湿热,舒筋通络。取穴阳陵泉。如上法操作,续行针5分钟,留针10分钟,再用捻转手法行针5分钟后出针。病人当即感灼热感减轻,次日复诊,昨晚能安睡,续用上法,再计3次,诸症消失。
  黎xx,男,12岁。1972年9月3日就诊。主诉:右足下垂跛行1个月。1月前因肌注青链霉素出现右臀部疼痛不能行走,热敷后疼痛消失,唯右下肢乏力、垂足、跛行,西医诊断为“右腓神经损伤”,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未效,遂来求诊。查:右足和足趾不能伸展、外转,右侧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障碍,无肌肉萎缩。辨证:伤筋(亦称筋痿)。治则:舒筋活络利关节。取穴:阳陵泉。直刺7分,行针3分钟,留针5分钟,再行针3分钟后出针。行针时针感向上传至大腿,向下传至外踝处。针5次后,足可以背屈,跛行开始改善,又针15次后,症状消失,行走正常,随访3个月,无异常。
  黎x,女,7岁。1970年5月17日就诊。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3小时。患儿于3天前大便下蛔数条,昨晚服驱蛔灵2片,今晨起床突然右上腹疼痛,阵发加剧,哭闹不停,曾注射阿托品未效。查:右上腹痛拒按,墨非氏征阴性。舌淡苔白,脉弦。诊断:胆道蛔虫症。取穴:阳陵泉。直刺7分,强刺激快速捻转5分钟,留针5分钟后腹痛开始缓解,停止哭闹,再次行针5分钟,留针20分钟,腹痛消失,次日便下蛔10余条。
  8.光明
  【取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