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有关伤寒论六经争论 >

第13章

有关伤寒论六经争论-第13章

小说: 有关伤寒论六经争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扬弃了,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应当很好地研究、琢磨。历史的价值、科学的价值,不要轻而易举地否定它,这都是几千年日积月累下来的东西,怎能一下就否定了呢?中医要改革要创新这都对,医学不论国籍,只要对人类有好处就是好的,但是要小心,要谨慎,要研究个明白,然后才有发言权。“六经非经”这种话带来的后果是不可收拾的!  要继承,好的东西要继承,要化继承为发扬,既有继承又有发扬,使学术总能有强烈的生命力前进。祝大家毕业后在医学战线上有所建树,在中医学术上有所创新,也祝愿你们身体健康!(根据刘渡舟老师与“学士沙龙”成员座谈录音整理)/(原载《中医之魂》第2期) 原文发表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沙龙




六经概念源流考

伤寒学说的理论内核,始终与伤寒、六经、三阳三阴等几个基本概念密不可分。因此,考察这几个基本概念的起源和原始涵义,是研究伤寒学术体系发生发展规律的出发点。本节仅就六经、三阳三阴概念的起源、演变及其关系,作一番初步考证。

一.六经概念原始

六经一词,首见于《素问?阴阳应大论篇第五》。其词于《内经》中数见,曰“六经为川”、“六经波荡”、“六经不通”、“六经调者”等等。这是我们考证六经概念的原始依据,有必要作一番全面合理的分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全篇以天地阴阳之气,配属人身脏腑经络。云:“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采用古代哲学推理之认识方法,各以类从,所谓比类取象是也。其论六经,自亦不离其宗,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在论五脏与天地风雷雨相通相配之后,将六经、肠胃、九窍并列,以江河、海洋、水注之气相比属,实则暗寓经络、脏腑、孔窍之关系于中。是以肠胃者,脏腑之代称也,为气血精微生化之源泉;六经者,经络之替词也,为气血津精运行之通道;而九窍者,则是气血精微所流注之孔穴。

经者,织也(《说文解字》),织物之纵线是也,与纬相对应(《辞源》)。中医学引用以表述人体营卫气血运行之通道,即所谓经络或经脉是也。内在之脏腑与外在之肌肤孔窍,全赖经脉以联络沟通,进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之有机整体。《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正是这种整体观念的形象表述。故其六经概念,当是经络之意,似无疑义。再者,其后各篇涉及这一概念者,或曰“波荡”,或谓“不通”,皆与其江河之喻密切相关,是以其通行气血之功用,昭然若揭;而人身之中,运行气血精微之责,则非经脉莫属。故而可知,六经一词,其初始本义,是人体经络之概称。

人体经络,手足分属而计有十二,名曰手足太阳经脉、手足阳明经脉、手足少阳经脉、手足太阴经脉、手足少阴经脉、手足厥阴经脉。若不分手足而仅据阴阳属性归类,则有三阳三阴之名谓。《素问?阴阳离合论第六》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名曰一阳。”又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此之论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三阴(太阴、少阴、厥阴),是以经脉言,故以“三经”别谓“三阳”、“三阴”。由此推论,前之所言六经,即此“三阳”(经脉)与“三阴”(经脉)之合称。

二.三阳三阴概念萌芽

三阴三阳概念起源可溯之于《周易》。“日月之谓易”,从文字起源分析,易也者,早已暗寓阳上阴下、阳尊阴贱之阴阳观于其中。而易经象数之学以三为奇,二为偶,三奇(九)为老阳,三偶(六)为老阴,一奇二偶(七)为少阳,两奇一偶(八)为少阴。八卦以三阳爻而为干,三阴爻而为坤,三阳三阴之数,意味着三阳三阴概念已萌芽于中,而四象之数,依据宋儒之说,则明确提出少阳、少阴概念;而与之相应者,老阳、老阴概念,未尝不可视作太阳、太阴概念之原始。尽管我们尚未找到确凿依据证明此时已有阳明、厥阴类似概念出现,但亦可推论,由两仪而四象,由四象而八卦,是阴阳两极、太少互别、进而演变形成三阳三阴概念之思维历程。由此可知,三阳三阴概念,其原始本义是阴阳定性及量化标准。

自夏代之《连山》,经殷代之《归藏》,而至周代之《周易》,易学历经数变,而终于乾坤一统,演为天地之间、天人之际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古代医学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其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时,自发地采用了易学理论,以解释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三阴三阳概念由此逐渐融入医学体系,渐变为一组特殊的概念。故而在《内经》理论体系中,三阳三阴概念所寓者广,随其所论对象不同而含义各异。

三.《内经》三阳三阴概念

在古代医学体系中,三阳三阴概念的确立及具体引用,实际历程较我们所想象的,相对更为漫长。在马王堆汉墓出土之医籍中,《阴阳脉灸经》(甲本)载有鉅阳脉、少阳脉、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大阴脉(鉅阴脉)、厥阴脉、少阴脉、臂鉅阴脉、臂少阴脉。《足臂十一脉灸经》则记载了足泰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泰阴、足 阴、臂泰阴、臂少阴、臂太阳、臂少阳、臂阳明,其文曰:“上足 (脉)六,手【(脉)五】”,较之《内经》,缺手厥阴脉。从文字上分析,前者当较后者更为古朴,是三阳三阴概念逐渐融入早期经络学说具体而真实的反映。直至《内经》时代,三阳三阴概念中之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子概念,才得以明文确立,然仍带有前期的遗痕,如太阳、巨阳之混用等。

《内经》三阳三阴概念,其指事虽众,然初始涵义,仍承袭易学之说,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阴阳之三也,何谓?曰:气有多少,异用也”。是阴阳两仪,据其气之多寡,一分为三:一阳指少阳,二阳谓阳明,三阳曰太阳;一阴曰厥阴,二阴言少阴,三阴谓太阴。故《内经》所言三阳三阴,概而论之,不外有二:一则分别为太阳、阳明、少阳和太阴、少阴、厥阴之总称,一则特指太阳和太阴。若据其具体所论,则可大略类之如次。

1.阴阳定量:按阳气多寡,为太阳、阳明、少阳之序;据阴气之多寡,为太阴、少阴、厥阴之列。此乃承易学本义而为之,后之所言各类,皆敷衍此意派生而来,万变不离其宗是也。

2.经脉命名:据经脉生理结构位置和特性,以之与三阳三阴本义比类相从,而有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之名谓。在此基础上,更以手足别之,与内在相应脏腑互配,而成现行十二经脉系统。

3.标本从化:以天人相应之整体观念为据,论述人体与自然之关系。《素问》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是以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从乎中见之气。

4.生理层次:按阳外阴内之阴阳观,首先明确提出三阳主外、三阴主内之生理层次观点。进而结合相应经络脏腑之生理特性,划分三阳、三阴各自之生理层次浅深。以三阳言,太阳主外,阳明主内,少阳居二者之间;以三阴论,太阴主外,厥阴主内,少阴居二者之间。《素问》所论之开阖枢学说,即可认为是这种生理层次划分的一种具体表述形式。

5.体质禀赋:据阴阳气血禀赋之不同,将之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5类体质,谓之五态。究其理源,此说显为易学四象之变,故未言及阳明、厥阴二态。

以上仅是就《内经》所论,粗略勾勒三阳三阴概念所指之事体,未能尽言其详,然准此而推演,则理义自明,不必详论矣。

四.六经与三阳三阴关系

再回首而论,《内经》所言“六经”,其本义实为人体经脉系统,而与它义无涉。然阴阳之道,其要一也。如是则六经之三阳三阴,又必然与其它涵义相关,以致六经概念与三阳三阴概念之内涵与外延,时有混淆,此后世六经实质纷争之源耶?

《难经》未言“六经”之名,而曰“十二经”,此乃禀承《灵枢》“十二经脉”而来。其所指者,经脉明矣,不必详辨。故曰“三阳三阴”、曰“手足三阴三阳”,皆以《内经》“六经”之原义为基准。

《伤寒论》以三阳三阴作为纲领,论外感热病之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原则,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创理法方药一体化辨证论治模式,从而开创了中医临证医学的新天地,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极为重大而深远。然披览全书,无一句言及“六经”之辞,其三阳三阴所指,是否“六经”,竟成千古讼案。

细考原著,其理论渊源主要与《素问?热论》相关,而《热论》所言之三阳三阴,大体本于经络。由此而论,《伤寒论》三阳三阴概念,源于《内经》经脉系统,即“六经”本体。然《伤寒论》所述,绝非仅限于经脉为病,相反,大量篇幅讨论脏腑阴阳气血之失调。故而可知,《伤寒论》之三阳三阴,据中医整体观念,本于经络而推及脏腑,实际已将《内经》“六经”三阳三阴概念之内涵与外延扩大。

“六经”之辞,明确引用以解释外感热病的发病机制者,应责之于晋人皇甫谧,其撰《针灸甲乙经》,在其“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篇中,引用《内经》、《难经》之论述,阐述经脉受邪而病之脉症表现和治疗方法;同时,亦引述《内经》之言,曰“肝热”、“脾热”等五脏热病。由此推论,皇甫氏之所谓“六经”,源自《内经》“六经”经脉系统,而将相应脏腑明确纳入六经概念范围之中。认为伤寒热病之发生,是三阳三阴经脉及脏腑受邪所致,故曰“六经受病”。

尢需深思者,皇甫氏论述六经,并未引述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