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商人羊皮卷-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汇价下跌;索罗斯投资于伦敦的房地产,那里房产价格颓势在一夜之间得以扭转。索罗斯成功的秘密是许多人都急切地想知道的,但由于索罗斯对其投资方面的事守口如瓶,这更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中上等的犹太人家庭。乔治•;索罗斯的父亲是一名律师,他教育索罗斯要自尊自重、坚强自信。索罗斯在少年时代就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个性坚强、突出,在运动方面比较擅长,尤其是游泳、航海和网球。索罗斯的童年是在父母悉心关爱下度过的,非常幸福。但到了1944年,随着纳粹对布达佩斯的侵略,索罗斯随着全家开始了逃亡生涯。那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痛苦的时期,全家凭着父亲的精明和坚强,靠假身份证和较多的庇护所才得以躲过那场劫难。这场战争给索罗斯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冒险是对的,但绝不要冒毁灭性的危险。
1947年秋天,17岁的索罗斯只身离开匈牙利,几经漂泊之后,他来到伦敦。他一文不名,只靠打工维生。索罗斯无法忍受处于社会底层的生活,他决定通过求学来改变自己的境况。索罗斯于1949年开始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在索罗斯的求学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卡尔•;波普鼓励他严肃地思考世界运行的方式,并且尽可能地从哲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这为索罗斯建立金融市场运作的新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3年春,索罗斯从伦敦经济学院学成毕业,他很快发现参与投资业有可能挣到大钱,他给城里的各家投资银行发了一封自荐信,最后Singer 8L Friedlander公司聘他做了一个见习生,他的金融生涯从此揭开了序幕。
索罗斯开始为这家公司做黄金和股票的套利交易员,但表现平平,于是他选择了离开。索罗斯带着他的全部积蓄5000美元来到了纽约,他经人引荐进了F.M.Mayer公司,当了一名套利交易员,并且从事欧洲证券的分析,为美国的金融机构提供咨询。索罗斯是华尔街上很少几个在纽约和伦敦之间进行套利交易的交易员之一。
1960年,索罗斯小试牛刀,锋芒初现。他经过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德国安联保险公司的股票和房地产投资价格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的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累福斯基金根据索罗斯的建议购买了大量安联公司的股票。事实证明,果真如索罗斯所料,安联公司的股票价值翻了3倍,索罗斯因而名声大震。
1963年,索罗斯又开始为Armh01d 8L Sbleichroeder公司效力。这家公司比较擅长经营外国证券,这很合索罗斯的胃口,他的专长得以充分发挥。索罗斯的雇用者史蒂芬•;凯伦也非常赏识索罗斯,认为他有勇有谋,富于开拓新业务,这正是套利交易所需要的。
1967年,索罗斯凭借他的才能晋升为公司研究部的主管。索罗斯的长处就在于他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据全球不同金融市场的动态。他通过对全球局势的了解,来判断各种金融和政治事件将对全球各金融市场产生何种影响。真正给索罗斯以后的投资生涯带来重大转折的是他遇到了耶鲁大学毕业的吉姆•;罗杰斯,二人结成联手,成为华尔街上的最佳黄金搭挡。
索罗斯和罗杰斯不愿总为他人做嫁衣,1973年,他们创建了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公司刚开始只有三个人:索罗斯是交易员,罗杰斯是研究员,还有一个人是秘书。索罗斯基金的规模虽然并不大,但由于是他们自己的公司,索罗斯和罗杰斯很投入。他们订了30种商业刊物,收集了1500多家美国和外国公司的金融财务记录。罗杰斯每天都要仔细地分析研究20份至30份年度财务报告,以期寻找最佳投资机会。
例如在1972年,索罗斯瞄准了银行,当时银行业的信誉非常糟糕,管理非常落后,投资者很少光顾银行股票。然而,索罗斯经过观察研究,发现从高等学府毕业的专业人才正成为新一代的银行家,他们正着手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银行赢利还在逐步上升,此时,银行股票的价值显然被市场大大低估了,于是索罗斯果断地大量买入银行股票。一段时间以后,银行股票开始大幅上涨,索罗斯获得50%的利润。1973年叙以战争爆发,索罗斯从这场战争联想到美国的武器将重新装备军队。索罗斯基金便开始投资于诺斯普公司、联合飞机公司、格拉曼公司、洛克伊德公司等握有大量国防部订货合同的公司,这些投资为索罗斯基金带来了巨额利润。
索罗斯除了低进高出的一般投资招数,还特别善于卖空。经典案例就是索罗斯与雅芳化妆品公司的交易。为了达到卖空的目的,索罗斯以市价每股120美元借了雅芳化妆品公司1万股股份,一段时间后,该股票开始狂跌。两年以后,索罗斯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买回了雅芳化妆品公司1万股股份。从这笔交易中,索罗斯以每股100美元的利润为基金赚了100万美元,几乎是5倍于投入的赢利。
第四部分 处世守富金融天才:索罗斯(1)
正是由于索罗斯和罗杰斯超群的投资才能和默契的配合,他们没有一年是失败的,索罗斯基金呈量子式的增长,到1980年12月31日为止,索罗斯基金增长3365%。与标准普尔综合指数相比,后者同期仅增长47%。
1979年,索罗斯决定将公司更名为量子基金,来源于海森堡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因为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总是在波动,在不确定状态上下注,才能赚钱。
索罗斯毫不犹豫地摒弃了传统的投资理论,决定在风云变换的金融市场上用实践去检验他的投资理论。
1981年1月,里根就任总统。索罗斯通过对里根新政策的分析,确信美国经济将会开始一个新“盛——衰”序列,索罗斯开始果断投资。正如索罗斯所预测的,美国的经济在里根的新政策刺激下,开始走向繁荣。“盛——衰”序列的繁荣期已经出现。1982年夏天,贷款利率下降,股票不断上涨,这使得索罗斯的量子基金获得了巨额回报。到1982年底,量子基金上涨了56.9%,净资产从1.933亿美元猛增至3.028亿美元。
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元表现得越来越坚挺,美国的贸易逆差以惊人的速度上升,预算赤字也在逐年增加,索罗斯确信美国正在走向萧条,一场经济风暴将会危及美国经济。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解体,原油价格开始下跌,这给美元带来巨大的贬值压力。同时,美国通货膨胀开始下降,相应地利率也将下降,这也将促使美元贬值。索罗斯预测美国政府将采取措施支持美元贬值。同时,他还预测德国马克和日元即将升值,他决定做一次大手笔。
从1985年9月开始,索罗斯开始做多马克和日元。他原先持有的马克和日元的多达7亿美元,已超过了量子基金的全部价值。由于他坚信他的投资决策是正确的,在先期遭受了一些损失的情况下,他又大胆增加了差不多8亿美元的多头头寸。
到了1985年9月22日,事情逐渐朝索罗斯预测的方向发展。美国新任财长詹姆土•;贝克和法国、西德、日本、英国的四位财政部部长在纽约的普拉扎宾馆开会,商讨美元贬值的问题。会后五国财长签订了《普拉扎协议》,该协议提出通过“更紧密的合作”来“有序地对非美元货币进行估价”。这意味着中央银行必须低估美元价值,迫使美元贬值。
《普拉扎协议》公布后的第一天,美元被宣布从239日元降到222.5日元,即下降了4.3%,这一天的美元贬值使索罗斯一夜之间赚了4000万美元。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美元继续贬值。10月底,美元已跌落13%,1美元兑换205日元。到了1986年9月,美元更是跌到1美元兑换153日元。索罗斯在这场大手笔的金融行动中前后总计赚了大约1.5亿美元。这使得量子基金在华尔街名声大噪。
量子基金已由1984年的4.489亿美元上升到1985年的10.03亿美元,资产增加了223.4%。索罗斯凭着他当年的惊人业绩,在《金融世界》华尔街地区收入最高的前一百名人物排名上,名列第二位。1986年量子基金又增加了42.1%,达到15亿美元,索罗斯个人的收入也达到了2亿美元。
索罗斯犹如华尔街上的一头金钱豹,行动极其敏捷,善于捕捉投资良机。一旦时机成熟,他将有备而战,反应神速。
1992年,索罗斯抓住时机,成功地狙击英镑。这一石破天惊之举,使得惯于隐于幕后的他突然聚焦于世界公众面前,成为世界闻名的投资大师。
索罗斯在金融市场投资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他自己的投资理论。
索罗斯认为,股票市场本身具有自我推进现象。当投资者对某家公司的经营充满信心,就会大笔买进该公司股票。他们的买入使该公司股票价格上涨,于是公司的经营活动也更得心应手:公司可以通过增加借贷、出售股票和基于股票市场的购买活动获得利润,更容易满足投资者的预期,使更多的投资者加入购买的行列。但同时,当市场趋于饱和,日益加剧的竞争挫伤了行业的赢利能力,或者市场的盲目跟风行为推动股价持续上涨,会导致股票价值被高估而变得摇摇欲坠,直至股票价格崩溃。索罗斯将这种开始时自我推进,但最终又自我挫败的联系称为“相互作用”。而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力导致了金融市场盛衰过程的出现。投资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认识到形势变化的不可避免性,及时确认发生逆转的临界点。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西方发达国家正处于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却出现奇迹般的增长,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经济前景一片灿烂,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危机爆发前曾一度是各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的样板。东南亚国家对各自国家的经济非常乐观,为了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代,纷纷放宽金融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以求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
但东南亚各国在经济繁荣的光环闪烁中忽视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而主要依赖于外延投入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放宽金融管制,无疑于沙滩上起高楼,将各自的货币无任何保护地暴露在国际游资面前,极易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国际游资的冲击;加上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东南亚各国普遍出现了过度投机房地产、高估企业规模以及市场需求等,发生经济危机的危险逐渐增加。
东南亚出现如此巨大的金融漏洞,自然逃不过索罗斯的眼睛。他一直在等待有利时机,希望能再打一场英格兰式的战役。索罗斯正是看准了东南亚资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