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归宿-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社区基金会对捐赠方有了吸引力,并在全社区建立起了威信,也就是使双方都相信这一新事物能对症下药地改善本社区的条件。在资金管理方面,早期的社区基金会都是委托一家或数家银行管理的。克利夫兰基金会本是克利夫兰信托公司创办的,其资金就由该公司管理,设专门的部门和账户,并有专人负责业务咨询。基金会成立以后的近40年中,大体上沿用根据各方申请拨款的老模式。但是随着美国中部地区作为老工业区的衰落,克利夫兰市在经济上也日益败落下来,人口减少,贫困增加,污染严重,种族问题尖锐化,民权运动高涨。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基金会也有难以为继之势。与许多基金会一样,它经历了革新和复兴的过程,并得力于几个强有力的负责人,其中之一是诺顿(James Norton,又名Dolph Norton)。诺顿于1949年获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南方一些大学任教,1962年到克利夫兰基金会任执行主任。他一上任就着手改革,在福特基金会领导人的鼓励和资助下,进行彻底改组,成立了“大克利夫兰联合基金会”(The Greater Cleveland Associated Foundation,下简称“克联”)。
《财富的归宿》 第四部分研究和提出解决方案
“克联”的宗旨为:鼓励对社区社会福利问题的研究和提出解决方案;制定就这些方案采取行动的优先次序;资助就解决这些问题进行的研究、探索、试验以及其他项目;向那些缺乏专业支持、在困难条件下运作的信用社和基金会提供专业工作人员。诺顿的整顿措施之一是建立管理制度和雇用专职工作班子。这对现在的大多数基金会说来是当然之事,但在当时的社区基金会却是新事物。他先创造了实习生制度,即从外面各种机构中聘用不同专业的人员,在基金会轮流实习一年。这样,既开辟了人力资源,又使基金会得以吸收各种新的思想和经验,改变闭塞状况。另外,“克联”成为在这一大地区范围内通过民主机制来确定基金会的目标和妥善使用其资金的协调组织,几乎与一级政府有相同的功能。在实践中,诺顿和他的同事们利用“克联”建立与当地企业家的联系,并且第一次与黑人社区的领袖联系,直面种族隔离、公立教育缺失、就业机会不足、青少年犯罪以及其他棘手的城市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行动方案。几年以后,福特基金会实施资助鼓励黑人选民登记运动,“克联”也从中争取到对本地区黑人选举的资助,结果1967年斯托克斯(Carl Stokes)当选为克利夫兰第一任黑人市长。“克联”又对他实施的项目给予资助,而且第一年捐款68000美元供他聘用一名公关顾问。此外,“克联”还推动各种企业和社区机构制定和实施本市经济开发计划,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克联”于1967年并入克利夫兰基金会,诺顿继续担任执行主任至1973年。诺顿对社区基金会应起的作用和管理机制的一套想法,例如带头性、开放性、多样性、要对新事物承担一定的风险以及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人员等等,逐步为其他社区基金会所采用,现已成为社区基金会通常的运作模式。因此他有社区基金会先锋之称。1974年,沃兹沃思(Homer Wadsworth)接替诺顿成为基金会主任。在他任内,基金会有较大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健康、教育、社会服务等项目外,增加了对文化艺术的资助,并首次聘用了艺术项目负责人。到那时为止,克利夫兰地区长久性的博物馆、交响乐团、剧院和社区跨文化剧院,还是在1914—1918年间建立的。70年代在克利夫兰基金会开始了“第二轮艺术浪潮”活动,首先是于1975年捐赠12万美元成立克利夫兰芭蕾舞团。从1974—1978年间,基金会平均每年在艺术方面的捐助为82。5万美元。
但是对于众多新老非营利的艺术团体来说,这一数字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避免向无底洞中投钱,并避免捐赠对象的依赖性,基金会采取了几种做法:其一,给一些团体“种子基金”,然后以各种方式协助它们作长期规划和经营管理;其二,请企业家作艺术团体的顾问团,向其负责人和艺术经纪人传授经营之道,与此同时,使企业家们对艺术界有所了解,体会到它们对本地区的重要性,从而为之慷慨解囊;其三,推动“挑战捐赠”,就是有关团体在申请资助时承诺自己按一定比例筹到相应的款项。一个成功的例子是,1978年克利夫兰基金会帮助本地区7家原来相互没有接触的艺术团体组成非正式的联合体,各自制定5年计划的预算,按1∶3的比例向国家艺术基金申请“挑战资助”(即国家基金每捐1美元,自谋3美元)。7团体联合提出的申请共214。8万美元,自己集资近700万美元,结果都实现了,其中大部分来自当地企业界。这一成功事例大大促进了艺术事业的发展,而且“从此打开了公司的钱柜”⑤。在以上成绩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协调、组织和说服工作,基金会促成了克利夫兰戏剧广场中心的修建计划,包括几家俄亥俄州最大的剧院和剧场的恢复修建计划,预算共3700万美元。1980年克利夫兰基金会带头捐资71万美元,以后50家大企业共捐资1100万美元,联邦政府拨款350万美元,克利夫兰县匹配同样数目的款项,俄亥俄州政府拨375万美元,其余由11家基金会和数百名个人捐款得来。1984至1988年,克利夫兰著名的交响乐团、芭蕾舞团和俄亥俄大湖节日表演团都有了自己的演出基地,开始稳步发展,美国各地和国外的著名艺术团也来此演出,使这一地区在艺术上重现辉煌。截至1998年底,克利夫兰基金会的资产为14。59346亿万美元,列排行榜第30名。⑥
(二) 代顿基金会⑦代顿基金会(The Dayton Foundation)成立于1921年,发起人是牧师和社会工作者加兰(D。 Frank Garland)。他希望以克利夫兰基金会为榜样,建立一种机制使有意捐赠者的慈善意图得到最有效的、长期的实施。俄亥俄州代顿市是美国早期中西部工业基地之一,莱特兄弟的飞机工业即发迹于此。通用汽车公司和全国现金出纳机公司(National Cash Register)两家大公司是该市的支柱,雇用了大量待遇相对优厚的职工,造就了一时的繁荣。加兰的想法得到了全国现金出纳机公司的创办人、著名的有革新思想的企业家帕特森(John H。 Patterson)的支持,“思想与财富相结合”,代顿社区基金会于是诞生。帕特森家族共出资25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
开始规模不大,首要宗旨是“援助最需要的人”,头两笔捐赠是给一家小儿麻痹疗养中心和一家孤儿院。除“最需要的人”之外,二三十年代的资助领域一部分是直接地“鼓励有益的工作”,如新成立的代顿艺术学院及其举办的一系列音乐会,直至1933年代顿交响乐团的成立;另一部分是加强社区领导,其中主要对象之一是代顿研究协会,其主要工作是研究税收问题和评估市政府的工作。这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7年对该地区的蒙哥马里县选举委员会的调查,因为该委员会工作不力,且有受3K党影响之嫌。代顿研究协会的工作有助于全社区更好地监督选举工作,间接地也对种族主义有所制约。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给基金会的发展带来困难。1939年左右在这一地区存在的91家社区基金会在后来10年中关闭了25家,所以代顿基金会能维持下来已是一大成绩。它还在大萧条期间尽其所能贯彻其“援助最需要的人”的宗旨,例如负担公立免费牙科门诊,在二战期间负担700名父亲在军队、母亲在工厂、无人照管的儿童课外活动的费用等等。二战以后,基金会继续支持对本社区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有些成果有深远影响,例如辛克莱(Sinclair)社区大学在1961年曾一度处于难以为继的十字路口,经过基金会资助的调查研究,确定了它的方向:重点教授就业机会比较强的学科,以后果然兴旺发达,现在不但是代顿地区有名的社区大学,而且它的一套既培养专科实用人才,又与正规大学衔接的制度已成为美国社区大学的典范之一。6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制造业开始萎缩,代顿市在调整中出现大量失业人口,失去了昔日的繁荣。代顿基金会也随之萎缩,因为社区的居民失去信心,减少了对本地的关心,捐赠自然下降。更突出的问题是种族问题造成的教育危机。代顿市原来种族隔离比较鲜明,70年代开始用校车送学童消除种族隔离的做法引起当地严重的争议和冲突,白人家庭纷纷搬离市区,致使学生数目急剧下降,从而导致教师失业,整个教育界士气低落。另外,在70年代以前,代顿的主要事业经费相当大的部分依靠联邦政府拨款。70年代由于经济进入滞胀,这部分经费来源逐渐枯竭,此时代顿基金会在自身复兴的同时填补了这一空缺。有两个客观因素促成了代顿基金会的复兴和发展:一是经济开始走出谷底;二是消灭种族隔离已经成为全国的法律,反对的势头逐渐平息,当地的社会主流重新愿意为振兴教育出资,市议会通过新的增加教育税法,受到企业家支持,教育开始好转。而对基金会的转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1979年任董事长的史密斯(Frederick C。 Smith)。他看到了使“沉睡”的基金会重新发挥作用的时机:正在复兴的企业界企图为教育事业出力,需要一个运作机制,而当地最大的校区也需要这种支援的渠道。基金会需要找到有意义的用武之地,而这一领域正好可以大有作为。他说服董事会,聘请了一位与他想法一致、对代顿情况熟悉、有社会基础、有管理经验的主任巴腾斯坦(Frederick Bartenstein),这是基金会第一位全职执行主任。他们二人进行系列午餐会促进企业界、教育界以及其他潜在的捐赠者和接受方的沟通;又于1982年建立代顿储蓄金库,接受个人小额捐赠,无论数目多小,来者不拒;1985年成立了“代顿—蒙哥马利县公共教育基金”,由代顿基金会管理。这样,在9年期间,基金会的资产从600万美元增至4500万美元。从1972年起,基金会的董事会开始向黑人和妇女开放,管理和观念进一步民主化。到1988年,经过调查,认为可以在黑人居民中开放捐赠来源,于是又设立“非洲裔美国人社区基金”,由基金会先出第一笔“挑战赠金”5万美元。这一基金完全由黑人管理,按与代顿基金会匹配50%的原则完全由黑人捐赠,到1996年资产达100万美元。随着资产的增加,基金会的作用也有所扩大,在当地的威望日益提高。
《财富的归宿》 第四部分社区基金会的大州
在史密斯领导下,它成为联合社区各方人士研究问题,提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