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财富的归宿 >

第22章

财富的归宿-第22章

小说: 财富的归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塞奇基金会在长岛出资建设“森林山园”。那是一片200英亩的住宅区,由基金会出资与家园(建设)公司合作开发,请著名设计师按照理想的(和谐、方便、美观)住宅区建设,并以比较方便的手续出售,作为模范社区的示范。此项投资为40万美元。
  以上各项工作由于是早期开创性的,故详细列举。以下叙述将较为简略。
  《财富的归宿》 第四部分30年代初经济萧条时期
  2.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30年代初经济萧条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美国决定参战时,基金会的工作重点转入为政府的战时需要服务,基金会本身的业务或缩减或暂停,战争结束后才逐渐恢复。各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国家所需的各项工作。陆军部长、国防委员会主任和美国红十字会平民救济总干事都得到基金会班子的协助。格伦本人参加了教会的战时组织和美国红十字会纽约分会的工作。统计部门发挥了积极作用,该部门负责人埃尔斯到军队服务,为军队的需要作统计,特别受欢迎。
  1918年塞奇夫人去世,在遗嘱中将她全部剩余财产500万美元捐给基金会,使本金达到15亿美元,另外还有一些不动产的捐赠。
  一战以后,工作基本延续原来的思路,略有调整,战前对劳工和妇女的研究继续进行,并加强了对救灾、监狱条件和改造罪犯等问题的研究。这个时期有两个突出的重点:
  一是劳资关系的研究。战后劳资关系问题突出,工潮时有发生,有些企业家开始实行某种程度的缓和矛盾的妥协措施。塞奇基金会的劳工部以此作为研究重点,选择了一些劳资调和的典型作个案研究,其中有:洛克菲勒属下科罗拉多煤铁公司的资方开始与工人进行的有限对话(号称“洛克菲勒计划”)、纽约瓦瓶戈尔斯瀑布村的荷兰漂白厂作为美国第一家试行新的民主管理制度的企业的成功经验、一家著名的零售商店实行职工参与管理的经营模式、联合矿工工会的工作方法以及伊利诺伊州烟煤矿的劳资协议等。研究成果出版了5本书,统称《企业关系丛书》。1922年煤矿工人大罢工时,这些研究成果受到报界广泛宣传,也引起时任劳工部长的胡佛的注意,要求基金会进一步研究欧洲和加拿大的劳资问题。全国电影制片和发行公司总裁要求他们调查研究好莱坞的雇员待遇问题,纽约残疾人就业局要求对其工作改进提出建议……这些都说明当时这方面的需求十分旺盛。 此外基金会将就业与失业问题、职业妇女问题乃至平权法案都作为研究重点,成果斐然。
  二是统计工作服务面扩大。1919年统计部负责人从军队回到基金会,恢复工作。随着各种社会调查的发展,该部门的工作覆盖面也日益宽广,不但为本基金会的研究成果服务,而且为其他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帮助——或协助其分析数据,或参与评论其调查报告,如教育、人口、工资物价、就业、政府对卫生事业的开支比例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协助联邦人口调查局作关于监狱罪犯的研究统计之事。原来有关方面提出的供公布用的报告是按种族、肤色和原住国分类的,经基金会参加此项工作的哈特博士力争,在公布前改变了此种带有种族主义性质的分类法。
  在以上工作中,玛丽·凡·克里克都起了重要作用。
  3.  1932—1946年
  这一时期哈里森(Shelby M。 Harrison)接替格伦为会长,在人事上有很大变动。董事长及元老罗伯特·德福莱斯特于1931年去世,由副董事长珀迪(Lawson Purdy)代理,1937年正式当选为董事长。格伦继续留在董事会,为惟一的元老。
  这个时期与基金会有关的最重要的新情况是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这是对基金会方针的一次重大考验。在投资回报下降、资金减少的情况下,是放弃原来的长期项目改向紧急救援委员会捐款,还是维持原方针?领导班子经过反复讨论后,决定维持原方针,不向紧急救济直接捐款。实际上,基金会通过各部门的工作以它特有的方式向解决大萧条问题作出了贡献。例如,慈善组织部中止了其经常项目,为总统紧急就业委员会准备材料,对工作救济、生存家园、现款救济金、州与联邦政府的项目以及工程进度机构进行一系列调研;文体部为被迫失业人员的空闲时间策划消闲活动;消费者信贷部继续研究解决因大萧条而急剧增长的急需借款的人的问题,并进行一项关于消费信贷对商业周期的影响的长期研究;统计部统计失业、物价指数和救济数字等。统计部主任暂时借给纽约紧急救援局,组织成立一个新的统计部门,负责计划分发每月1800万美元的救济款。
  在资金方面,大萧条之前的五年中基金会收入一直上升,1929年后逐步下降,到1944年由原来的年收入70多万美元降为50多万美元。工作和捐赠也有所调整:关闭了一些部门;工业研究部和统计部则继续存在并有所发展,研究主题为劳工问题和技术发展对生活水平的影响;1933年成立的社会工作年鉴部继续原来每两年出一期的年鉴,内容有所充实;两个服务部门(图书馆和出版部)的业务都有较大扩展。基金会在二战时没有像一战时那样停止业务,因为一战时由基金会工作人员志愿服务的工作在二战中大半由政府出资有组织地进行。不过基金会还是给某些工作人员以暂时假期,让他们以各自的专业分别对战时工作作出贡献,战后再恢复职务。他们大半在社会工作和福利、救济等方面服务,其中包括在联合国救济总署工作。
  塞奇基金会成立之时,基金会的分类并不明确,它既资助其他机构和个人的项目,又自己进行研究。以后逐步转为以自己研究为主,在1969年税法明确后,归入运作型基金会。其20世纪后半期的活动将在第八章运作型基金会中介绍。
  《财富的归宿》 第四部分基金会成立前的捐赠
  二、  卡耐基基金会
  (一)  基金会成立前的捐赠
  众所周知,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1835—1919)是世纪之交美国最大的工业巨头,其铁路和钢铁产业对美国工业化所起的关键作用也不必赘言。他出身于贫苦的苏格兰移民家庭,是自学成才、白手起家的典型。早在19世纪末,他作为个人,已有多项捐赠。最早、最有名的创举是在美国各地和英语国家建立公共图书馆,20年中锲而不舍,共捐款4300万美元,建立了2000座图书馆。在他名下的基金会和非营利机构甚多,除最主要的“卡耐基基金会”之外有以下诸项:
  (1)  卡耐基学会。这是卡耐基回报匹兹堡市的一座综合性文化设施。最初于1893—1895年出资112万美元建立图书馆和音乐厅。以后又陆续捐款1100万美元建立博物馆和画廊。
  (2)  卡耐基理工学院(即今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前身)。1900年开始创办,1905年在匹兹堡建成,最初是培养中等技术人才的工业学校,1912年升级为大学水平的卡耐基理工学院,是美国最早把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包括在工程师培养中的理工科大学之一。1967年与附近的梅隆科学研究所合并成为今天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在1912年之前,卡耐基前后投入约1000万美元。卡耐基基金会成立之后对该大学多有资助。
  (3)  苏格兰大学卡耐基信托基金。1901年设立,受惠者为格拉斯哥、爱丁堡等4所苏格兰的大学。卡耐基为这项基金出资1000万美元,这在苏格兰高等教育中是空前的。当时英国政府每年给4所大学的总拨款为5万英镑。
  (4)  卡耐基华盛顿研究所。1902年成立。卡耐基原来意图在华盛顿捐款成立一所欧洲式的国立大学,这是当年华盛顿总统曾经有意而未能实现的。后改变主意,捐赠一家国家研究所,向全国所有的大学提供支持。所以一开始该研究所就带有官方性质。他向当时的老罗斯福总统提出,请政府指定地址,他一次出资1000万美元。后来到1911年又陆续追加1200万美元。他聘请的第一届董事会成员有:美国总统、参众两院议长、史密森学会秘书长、国家科学院院长等。第一届董事会在国务卿办公室举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当选为董事长。以后的董事会成员逐步转变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近百年来,该研究所一直是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基地。
  (5)  卡耐基英雄基金。1904年建立。1904年1月25日宾夕法尼亚州哈威克地方发生大规模煤矿爆炸,死181人,其中两人是在爆炸发生之后赶去救人而牺牲的。事故发生3个月后,卡耐基捐出500万美元,用于表彰“文明的英雄”,并成立卡耐基英雄基金委员会负责监管,以后这项基金称卡耐基英雄基金。该奖项包括一枚青铜奖章,一笔经济补助(一般为3000美元)和申请奖学金的资格。如本人在英雄行为中牺牲或致残,其家属可以获得继续援助和其他福利。该奖项一年颁发5次,每次由委员会开会对众多申请人进行严格筛选后决定。
  该奖项的获奖资格是:在明知有非常的危险仍自愿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人生命的平民;这一举动发生的地点须在美国、加拿大境内,或12海里水域内;委员会在事发两年之内获悉此事;在救人者和被救者之间不应有任何责任关系。下列人员没有资格获奖:救人的举动是其职业所要求的日常职责,除非拯救的行为明显地超出其职责范围;与被救者是直系亲属关系,除非救人者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英勇,并严重受伤;军人;年龄太小还未意识到其所冒危险的儿童。
  委员会本着这一精神在美国全国和加拿大颁发卡耐基奖章和奖金。从1904年到1998年的94年间已颁发8200枚奖章和2300万美元奖金,包括奖学金和连续补助。此外还在欧洲各地,包括卡耐基的故乡苏格兰建立了10项同样性质的基金。
  1996年,宾州历史与博物馆委员会举行了纪念英雄基金传统的活动,并在原来的煤矿旧址和多数遇难者埋葬的墓地附近树立了一块纪念路标。这种路标为金蓝双色,由1946年宾州政府发起在公路上树立,以纪念对全国或本州有特殊意义的事件,50年来在公路各处已树立了1600个这样的路标。
  (6)  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 1905年成立,启动资金1000万美元,用于大学教授的退休金和美国教育问题的研究。1906年在国会注册。这一动作有深远意义,以此为开端,引出1918年成立的“教师保险与年金协会”,使教师先于其他社会阶层开始享受福利保障。当时已经成立的卡耐基基金会为此保险金首先捐款100万美元。后来,该协会脱离卡耐基基金会完全独立出来,1952年成立“大学退休金投资基金”,为现在美国大学普遍实行的一种投资咨询基金。另一方面,这一基金促进了教育改革的研究。其中最有名的是1910年资助美国的医疗教育的调查研究,促成了美国医疗教育和整个医疗改革,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科大学就是根据此改革思想建立的,当时代表美国医学的最高水平。
  (7)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1910年卡耐基75岁生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