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大传-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年夏天,关于伊比利亚的惟一的好消息是贝西埃尔元帅于1808年7月14日在塞科河畔的梅迪尼亚击败了西班牙将军布拉克率领的军队。但是,法国元帅和他率领的12;000人在胜利后犯下了战争暴行——将成千上万已经投降的西班牙军人杀害——雅法魔鬼的阴影仍然笼罩缠绕着法军。这个消息拿破仑没有让法国的新闻界知道。
法军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军事失利,使拿破仑十分震惊和恼怒。西班牙的顽强抵抗是他始料未及的。在埃及远征失利之后,这是第一次有两支法国军队投降。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已经被打破。约瑟夫给拿破仑火上浇油,他告诉拿破仑他“打算发布命令,放弃对被武器征服的人民的统治”,回到那不勒斯。约瑟夫认为这样做还为时不晚,法军从伊比利亚半岛越早撤走越好。“我深信法国的征服会遇到陛下预料不到的强烈抵抗,说到底对谁都没有好处。”
拿破仑没有接受约瑟夫的建议:他既不同意约瑟夫回到那不勒斯,也不同意从伊比利亚半岛撤军。拿破仑已经昭告天下,西班牙属于他的帝国,约瑟夫是西班牙的新国王;如果现在宣布他、他的军队以及他的新傀儡国王撤离西班牙,对他而言是一种奇耻大辱,那他将在天下人面前丢脸。尽管如此,约瑟夫仍然不断请求让他回到那不勒斯。拿破仑始终不置可否,因为他绝不能将西班牙拱手让给英国人。“我决定以最积极的方式推进西班牙的局势,”拿破仑最后正式通知约瑟夫,“我的臣民的未来安全、法国商业的兴旺和海上的和平统统取决于我要采取的重要举措。”拿破仑将留在这里,法军将留在这里,约瑟夫国王也要留在这里。西班牙将要被“平定”,葡萄牙将被再次征服——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拿破仑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傲慢,不能承认任何错误,特别是他在世界公众面前犯下的明显错误。拿破仑在西班牙犯下的错误将使他和法国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第二十七章 伊比利亚(7)
对于已经回到法国的拿破仑来说,法军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失利来得真不是时候,因为他正在准备在德意志和新结交的盟友沙皇亚历山大举行重要的谈判;就法国目前的处境而言,无疑对于他即将和沙皇亚历山大进行的讨价还价是极其不利的。与此同时,拿破仑还得从法国、莱茵同盟国和欧洲其他各国派遣大量生力军补充到西班牙以取代被大量埋葬在那里的法军。7月中旬,拿破仑意识到迅速征服伊比利亚半岛只是个梦想,他不得不派出久经沙场的老将内伊元帅前去西班牙收拾残局。
元帅阁下,皇帝希望您亲临巴荣纳以便辅助现在在布尔戈斯的约瑟夫国王……在安达路西亚的杜邦将军不幸被困在山区……已经(有条件)投降……此事实在出人预料,约瑟夫国王已经召集部队前往杜埃罗以及布尔戈斯……皇帝陛下望您能在此形势危难之际前去力挽狂澜……
在被拿破仑急切派到伊比利亚半岛去力挽狂澜的众多法军元帅之中,内伊只是第一个。
第二十八章 另一个致命的错误(1)
尽管他的兄弟们(包括顽固的吕西安、路易甚至热罗姆)都拒绝问津西班牙的王位,尽管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局势出乎他的预料,拿破仑还是执意要完成自己那不仅称霸欧洲而且进一步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的计划。为此,拿破仑需要沙皇亚历山大的合作,帮助他遏制复仇心切、蠢蠢欲动的奥地利,以免自己在欧洲腹背受敌。于是,因反对拿破仑的征服计划而辞去外交大臣职务的塔列朗,突然被召回圣克鲁并奉命陪伴皇帝一道执行一项非常特殊的外交使命。“我们准备去埃尔福特,”拿破仑通知他,“我要永远解决征服西班牙的后顾之忧。因此,为我准备一份关于这个问题的协议草稿——一份也可以为沙皇亚历山大所接受的协议。”
埃尔福特从来没有如此热闹过,莱茵同盟国包括巴伐利亚、萨克森、符腾堡和威斯特伐利亚等各国王公纷纷前往那里参加盛会,车驾为之塞途。拿破仑和亚历山大于1808年9月27日在埃尔福特城门外再次见面,拿破仑授予亚历山大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亚历山大也授予拿破仑俄国的荣誉勋章。然后,他们骑着马,在800人的法国皇家近卫军骑兵卫队的簇拥下,在法国元帅、达尔马提亚大公(苏尔特)和蒙特贝洛大公(拉纳)的陪同下,随着军乐和21响礼炮,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这座中世纪古城的广场。当埃尔福特炮台上过分热心的军官准备对落在队伍最后的符腾堡大公重复这一皇家礼节时,一位军官愤怒地叫道:“停下,傻瓜!他只不过是个大公!”拿破仑面带微笑下马,接受各国王公的致意和奉承,然后向下榻的地方走去。拿破仑和他的侍从住在埃尔福特宫;亚历山大及其随从在卫队的护送下到“埃尔福特最美丽的公馆”下榻;康斯坦丁大公则在当地议员的官邸下榻。
拿破仑在埃尔福特的日子异常愉快,和在提尔西特时一样,他和亚历山大似乎相处得不错。拿破仑对沙皇礼宾相待、殷勤备至,亚历山大也还之以礼,甚至亲自参加拿破仑的早朝。两位皇帝还交换了礼物,沙皇的3件黑貂皮大衣比拿破仑的礼物略胜一筹。在邻近的城堡举行了盛大的国宴和舞会后,两位皇帝一起阅兵并骑马打猎。然而,拿破仑的首席侍从官康斯坦①认为皇帝的打猎活动缺乏乐趣,因为那天下午有60 头雄鹿被猎人助手赶到预定的场地,然后在四周用布墙拦住,使它们无法逃跑,以此供皇帝猎杀。虚荣心很强的沙皇拒绝在众人面前戴眼镜,后果无法辨认20英尺以外的任何活物。这对打猎的组织者来说是一个难题,后来沙皇终于追到了一头雄鹿(在20英尺以内),他朝眼前的一团模糊的影子开了一枪,终于一枪命中,这是个了不起的时刻。好猎手拿破仑那天自然也是满载而归。
向来为自己的文化素养骄傲的法国皇帝,在埃尔福特自然不会忘记德意志的大诗人。年迈的歌德从法国皇帝手中堂而皇之地接过了荣誉军团的十字勋章,接着皇帝和他讨论了伏尔泰。拿破仑邀请歌德到巴黎访问,被歌德婉言谢绝了。
在埃尔福特的大多数夜晚都是在剧院里度过的,亚历山大和拿破仑在王公贵族的陪同下,一起观看了巴黎喜剧院演出的伏尔泰的名剧《俄狄浦斯》②和高乃依、拉辛的名剧。巴黎喜剧院的名角和32 名演员,包括塔尔马本人以及有“欢乐女神”美称的女喜剧演员安托瓦内特·布古安随拿破仑一起来到埃尔福特,他们的演出博得了俄国皇帝的青睐。当《俄狄浦斯》一剧念出台词“和大人物结交,真是上帝恩赐的幸福”时,亚历山大起身和拿破仑握手并热烈拥抱,观众报以欢呼。亚历山大在埃尔福特期间对拿破仑大献殷勤使拿破仑产生了误解,认为自己完全控制并影响了俄国皇帝。事实并非如此,自提尔西特签约之后,沙皇的想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拿破仑认为亚历山大是自己的心腹,如同朱诺一样可以为他鞍前马后,供他驱使以博得到他的欢心,因此,有时拿破仑变得异常傲慢,超越了可以接受的程度,如同对待自己的下属一样。拿破仑表现得不仅自鸣得意,而且甚至十分鲁莽,如此一来,便深深地伤害了敏感的沙皇。后来证明这是拿破仑犯下的一个致命的错误,其后果十分深远。在提尔西特对待拿破仑如此诚恳的亚历山大,实际上是个狡猾善变的人,在提尔西特之后,由于他在提尔西特和弗里德兰的失败而遭到俄国贵族的冷眼,他认真考虑了和拿破仑的关系。举波兰为例,在沙皇的眼里,波兰是俄国的领土,而拿破仑建立“华沙大公国”无疑是在世人面前打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亚历山大曾经警告过法国公使:“在波兰问题上我是绝不会改变立场的……一旦战争爆发,我肯定会宣布自己是波兰国王的。看来,世界显然还不够大,以致我们(指法国和俄国)在这个国家的问题上无法达成谅解。”法国公使向拿破仑报告了这件事情之后,拿破仑只是一笑了之。
第二十八章 另一个致命的错误(2)
亚历山大也不能忘记普鲁士国王和王后(仍然在哥尼斯堡避难)的奇耻大辱,拿破仑几乎占据了他们国家的一半。沙皇和普鲁士王国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此外,身为德意志人的沙皇母亲,对于自己的儿子支持一个被她公开称为“科西嘉暴发户”而私下称为“血腥暴君”的人而喋喋不休,感到恼火的亚历山大最后机灵地回答她道:“我们不能急于宣布与他为敌,那样我们会有失去一切的风险。相反,我们应该使他对我们之间的联盟深信不疑。让我们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以准备最后清算的那天,当那天到来时,我们都会为拿破仑的垮台而积极努力的。”因此,当他在萨瓦里和拉纳元帅面前公开声称自己支持拿破仑并说“我非常喜欢拿破仑皇帝”时,他化脓的伤口只是暂时结了疤。“拿破仑认为我是个傻瓜,”沙皇在埃尔福特给他的妹妹凯瑟琳写信道,“但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认为自己一贯正确和不可战胜的拿破仑在那时还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愤怒而危险的敌人。“从一开始,我就要使亚历山大皇帝对我的巨大能力感到敬畏,”拿破仑在到达埃尔福特之前对塔列朗这样说过,“这样会使以后的谈判更加容易的。”但是,伊比利亚的事实已经使拿破仑的形象失去了光辉,而且俄国皇帝对拿破仑及他的同盟国的观点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事发生了变化,塔列朗直截了当地警告过亚历山大:“陛下,您在干些什么?只有您才能拯救欧洲,而您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马上和拿破仑分庭抗礼……法国人民是文明的,但法国的君主不文明;俄国的君主是文明的,但俄国的人民不文明。必须使俄国的君主和法国的人民结成联盟。”就目前的局势看,“莱茵、阿尔卑斯和比利牛斯均已被法国征服……法国人对拿破仑的征服事实上并不支持”。塔列朗指出,侵占领德意志、意大利、波兰、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并不符合法国的最高民族利益。塔列朗无疑是亚历山大最感兴趣的法国人。
拿破仑在埃尔福特要和亚历山大达到两个目的:他要求亚历山大在对奥作战的条约上签字;他要求沙皇的军队入侵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并东进挑战英属印度和英国的国际商业地盘。拿破仑则承诺沙皇可以占领奥斯曼帝国的两个省,即摩尔达维亚和瓦莱西亚,并将芬兰和瑞典划为俄国的势力范围。沙皇的态度出于拿破仑的预料,亚历山大第一次强硬地表示,不可能为拿破仑去攻占君士坦丁堡(俄国其实极其需要为自己困在北冰洋的舰队开辟这个地中海的港口)。法国外交部长康佩尼为此提醒拿破仑:“君士坦丁堡之争不可避免将导致法俄战争。”可是 ,拿破仑仍然坚持己见。至于奥地利,亚历山大只同意和法国签订模棱两可的防御条约(而他私下通知维也纳,在法奥对立中他将保持中立)。
自负的拿破仑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而误解了埃尔福特谈判的意义。“这里一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