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卡耐基口才学 >

第26章

卡耐基口才学-第26章

小说: 卡耐基口才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谐音讽刺。运用谐音法,可对不便明说的丑恶现象和人物进行讽刺鞭笞。 
    辛亥革命后,清帝逊位,国民改呼“皇帝万岁”为“民国万岁”,人们以为从此天 下太平,而事实却是军阀混战,贪官盛行,民不聊生。撰联大师刘师亮编出“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的对联,其讽刺的效果可谓入木三分。确实,民国不能“万岁”,却有“万 税”,天下不大太平,只有“太贫”。 
    谐音表态。利用交谈语言中某个字的谐音关系,可委婉地表明自己对某件事的态度。 
    清人郑板桥在潍县做县令时,逮捕了一个绰号“地头蛇”的恶棍。恶棍的伯父和舅 舅(与郑板桥是同科进士)带着酒菜连夜登门求情。在酒席上,进士提出要行个酒令, 并拿起一个刻有“清”官的骨牌,一字一板地吟道:“有水念作清,无水也念青,无水 添心便念精。”郑板桥更正道:“年兄差矣,无水添心当念情。”进士听了大喜。郑板 桥猛然感到中了计,紧接着大声说道:“酒精换心方讲情,此处自古当讲清,老郑身为 七品令,不认酒精但认清。”那两人见状,只好告辞。 
    这里,这位进士巧用谐音求情,而郑板桥却妙用谐音变化,表明了为官一身清、决 不徇私情的态度。 
    谐音还击。运用谐音法,可对某些不恭的言行给以巧妙还击。 
    唐朝宰相杨国忠,嫉恨李白之才,总想设法奚落他一番。 
    一日,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就约李白对三步句。李白刚一进门,杨国忠便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宰相起步, 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 的脚喊道:“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正。 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 
    谐音转换。这里指用关键字的谐音转换成另一个意义的词语,用新的语义掩盖原来 的语义。 
    有个住旅店的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五十两银子不见了,而这一晚旅店也没别 人,只有他一人,因此他怀疑是旅店老板偷去的,但老板死活不承认。二个闹到县衙, 县官对老板说:“我在你手心里写个‘赢’字,你到院子里晒太阳,如果晒很长时间, 赢字还在,那么你的官司就打赢了。”随后,县官把老板娘叫来。老板娘来到一看只见 老板在外面站着,不知怎么回事。这时只听县官对她丈夫喊道:“你手里的‘赢’字还 在不在?”店老板连忙回答说:“在,在。”老板娘一听丈夫承认了“银子”在,就不 敢隐瞒了,乖乖地回家拿出了银子。 
    巧表态度。运用谐音法,可巧妙地表达对某些人和事的态度。 
    有人曾经在鸡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有人 改下联为“捞者莫来劳者来”,这句话是针对那些“下水摸鱼”、“雁过拔毛”者而言 的。鸡场来之不易,劳心者为之筹谋,劳力者为之工作,而“捞者”却借参观、检查之 名,来大吃大喝还不算,走时还白拿。此联巧借谐音,表明心迹。 
    谈话时巧用谐音法的妙处真可谓是功力无穷,而颠倒词序法则可以增强语意,使交 谈语言更加深刻,从而取得戏剧性的说话效果。 
    于右任的书法享有盛誉,一向被称为“于体”,但他平日不轻易赠与别人。一次, 一个人求字,于老先生不想给他,无奈他一直要求,只好写下了“不可随处小便”几个 字,满以为这样的话登不了大雅之堂。谁知过了几天,那位求字者拿着裱好的条幅,来 向于老道谢。于老把条幅展开一看,正是自己亲笔所写的,只不过变成了“小处不可随 便”,真是一句精辟的格言。这位求字者就是采用颠倒词序的方法,使于老这一句本不 能登大雅之堂的话,变成了一句具有深刻哲理性的语言。 
    颠倒词序,可以改变语意,使交谈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 
    一九四九年九月,云南解放前夕,蒋介石令沈醉枪杀进步学生并逮捕了九十余名爱 国主义人士,正准备起义的云南省主席卢汉急忙打电报给蒋介石陈说利害,为这批民主 人士说情。蒋的回电是:“情有可原,罪无可遣。”(遣在这里是逃避的意思)卢汉十 分着急,把电文给李根源先生看。李先生看后,把词序改成:“罪无可遣,情有可原。” 在昆明的军统头目阅读电文后,以为蒋介石“恩威并举”,于是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得救 了。后来蒋介石得知此事,气得火冒三丈。他怀疑秘书记错了自己口授的电文,又不能 排除自己搞“颠倒”了“语序”,只得骂几声“娘希匹”罢了。 
    古今中外许多名句格言,都是运用颠倒词序法,以增强语意的表达效果。郭沫若说: “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书读死。”林肯说:“你能在所有 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 人。”这些格言,就是变换某些字词,使语言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实践表明,在一定的情况下,采用颠倒词序的方法,能更好地表达人们需要表达的 内容。但如果是在谈话时,重复几次谈一个话题,发表一个观点,虽然有强调说明的作 用,但多半因为没有新意而会使听众生烦。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里就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 
    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镇,带着更大的悲伤。她向人诉说:“我真傻,真的,我单知 道雪天野狼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她儿子被狼咬 死,大家曾表示同情,但祥林嫂不断重复这几句话,就使大家表示出冷淡的态度。 
    其实,一个人哪能不断有新的话题?譬如一些朋友相聚,当没有新的情况可说,还 要重提旧事时,可以用新的叙述语言,从新的表达角度来谈,同样会有好的效果。 
    一对恋人相会,只要有一方善于老话新说,他们之间就能有永远讲不完的话题。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都能生动、风趣地表达,那么就不会因为同一句话多次重复而 显得单调,呆板。 
    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曾引起很大反响,他在这本书里抨击了美国政 府的腐败和那些政客、资本家的卑鄙无耻。 
    一天,在酒会上,记者追问马克·吐温对政府官员的看法。马克·吐温一气之下说: “美国国会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 
    这句话在报纸上披露后,议员们大为愤怒,纷纷要求作家出来公开道歉或予以澄清, 否则,就将诉诸法律。 
    后来,马克·吐温在另一个场合又对记者发表谈话:“前一次我在酒席上发言,说 ‘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事后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适当,而且也不符 合事实。 
    我郑重声明,我上一次讲话应该更正为:‘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娘养 的。’”这个声明十分精彩。作家没有把已说过的话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作一种相反 的表达,其实跟前次所说的是同一个意思,甚至抨击的面更广些,这样对方也抓不住把 柄了。 
    所谓“戏重演不好看,话重说不好听”,只是表明了道理的一部分。一些戏因为新 的扮演者的表演,而一直受人喜爱。 
    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也往往由于不同的表达而每次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一个人的话 题是否有哲理,是否能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也与说话者的思想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哲理性语言有许多种类型: 
    警策型。这类语言的特点是话一出口使人一惊,但惊而无险,出人意料,却在情理 之中,例如,有一位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可能一百岁时才走向坟墓,但他 生下来就已经死亡。”这句话中的“活了一百岁”与“生下来就已经死亡”是一个大矛 盾,然而矛盾背后却潜藏着深刻的哲理。 
    若愚型。这一类型的语言往往说出最平常的事,然而这些事情一经提示,变成了很 耐人寻味的东西。如爱默生说: 
    “站在山的旁边,就看不到山。”歌德也曾说:“光线充足的地方,影子也特别 黑。”他们说的都是极普通的事实,然而一经他们提示,这些事实就起了奇妙的变化, 使人从中领悟到很多东西。 
    忠告型。这类语言常使人在善意中感到亲切,在亲切中领悟道理。如:“如果你考 虑两遍再说,那你一定说得比原来好一倍。”“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 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远。”等等。 
    总结型。这类语言的特征是归纳经验。如:“长久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 的答案。”“财富往往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越感到渴。”等等。讲演和谈活中运用 哲理性语言,可以起到精辟、深邃和简炼的效果,可以使自己的言词更有力量。 
    从生活中提炼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并用排比的形式加以列出,效果会更好。如一九 八八年全国职工演讲邀请赛中,有一组论辩,反方青岛队主辩发言中阐述“严厉惩处不 是纠正腐败现象的最好手段”的观点时,强调指出:“腐败分子是活生生的人,你消灭 了他的肉体,却消灭不了他的灵魂;你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却限制不了他的思想自由; 你解除了他的职务,却解除不了他的恶劣影响。”这段富有哲理的话,赢得了听众的阵 阵掌声。 
    在日常交往中,与人谈话往往是很愉快的事,但也有自己说的话被别人误解的时候。 
    要想使自己的话不被人误解,必须注意: 
    尽量少用话中有话的句子。在需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时,话一定要说得明确、具 体,千万不要模棱两可,以免引起误解。 
    不要随意省略主语。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中,可以省略主语,但这必须在交谈双方都 明白的基础上,否则可能引起误解。比如,一位男士挑帽子,售货员拿了一顶给他,他 看了看说:“大,大。”售货员一连给他换了四五种型号的帽子,他都嚷道:“大, 大。”售货员生气了,说:“分明是小号,你为什么还说大?”这人结结巴巴地说: “头、头,我说的是头大!” 
    造成这种狼狈结局的原因就是他省略了主语。 
    注意同音词的使用。同音词就是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如果同音词用得不当, 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如“期终考试”就容易误解为“期中考试”,如把“期终”改为 “期末”,就不会误解了。 
    少用文言词和方言词。与人交谈中,文言语过多使用,容易造成误解。除非有特殊 需要,一般不要用文言词。 
    而方言词的使用更容易造成误解,特别是不同方言区的人谈话,如各自使用方言, 那就更困难了。如“公公”一词,普通话指丈夫的父亲,贵阳话则指自己的祖父,扬州 话指外祖父,重庆话指祖父的姐(妹)夫,各有所指。 
    说话要注意停顿。如“中国队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这句话,即可理解为“中国队 打败,日本队获得冠军,”又可误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