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管理及决策 >

第38章

管理及决策-第38章

小说: 管理及决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的报酬,采取发奖金的方式,而不是提高工资。工作业绩以所创造的价值来衡量,工作报酬也就应该根据工作创造的价值来确定。

  工作完成很好,发给适当的奖金。但晋升到新的职位却不是这样。晋升和成绩二者之间应严格分开。提成工作人员担任企业内另一种职务,不应该根据工作成绩,而应该是工作能力起作用这是变动职务,不是工作报酬。

  改革要求雇员深信自己是为顾客工作,而不是头头工作。只有当公司在实际上,在支付工作报酬时贯彻这种精神,雇员才会相信这一点。

  改革后的企业内,雇员必须具有如下信念:

  棗我们的工资全都是顾客付给的;我们必须做到令顾客感到满意的事。

  棗本企业内的每一种工作都是重要的:我确实在起作用。

  棗单是出勤不能算是工作成绩:我创造了价值,我得到了报酬。

  棗当任不让,遇事不推:我决不回避问题,一定要使问题得到解决。

  棗我是小组的一名成员:我们大家风雨同舟,甘苦与共,要么一起失败,要么一起成功。

  棗我们人人都不知道未来的工作怎么干:我的职务的一部分是不断学习。

  一个公司内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和信念必须有助于实现业务流程设计的业绩。例如,一种订货单的执行流程尽管设计得能又快又准确地运行,但除非实际工作人员认为速度和准确性很重要,否则订单的执行流程是不会又快又准确的。

  7、大多数主管和管理人员知道用演绎法去思考问题,那就是说他们擅长于先确定问题和问题的评估,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不同的方法并对它们进行评估。但是,把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改革则需要用归纳思维棗即首先要物色到一种强有力的解决方法,然后再去寻找它能解决哪些问题,而有些问题公司企业甚至是茫然无知的。

  大多数公司对技术的看法犯有一个根本的错误,那就是它们是通过它们目前的工作流程的透镜来看待技术的。它们提出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利用这些新技术的潜力来加强、革新或改进我们现有的工作?”其实,它们提出的问题因该是“我们怎样才能利用技术,使我们能做过去所未曾做的事?”改革跟自动化不一样,改革是创新。改革是发掘利用技术的最新能力来争取达到崭新的目标。改革的最艰巨任务之一,不是认识 已经熟悉的技术,而是认识新技术具有的人们尚未熟悉的新的潜力。

  用演绎法去思考技术,不仅会导致人们忽视有关技术的真正的重要 ,还会使他们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对技术的无足轻重的、无意义的应用感到兴奋。 在许多情况下,供给会创造它自己的需求。只有在人们能够到某种东西的时候,他们才知道他们需要这种东西;然后他们才会感到没有这种东西就无照常生活,“一项重要的技术先是制造问题,然后才是解决问题。”

  消费者是无法想象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的。“随身听”不是去适应而是改变了人们关于在什么地方听音乐和如何听音乐的观念。人们的需求和愿望是受到人们可能性的了解制约的。突破性的技术是使人们未曾想到的事务和活动成为可能的技术。大多数公司未能克服 挑战是它们没有认识到技术中蕴涵的商业上的可能性。这样的缺点是可以理解并情有可原的。

  技术的真正力量并不是使原有的工作流程发挥更好的作用,而是能帮助公司打破陈规,创造新的工作方法,这就是改革。

  数据库技术改变了层层传递文件的规则,它能让许多人同时使用信息。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同时获得集权和分权的好处。

  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和便携式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使得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随处收发信息。

  自动识别技术(或全球定位系统)同无线数据通信结合,可以让事物棗例如载货汽车棗不断地通报车辆现在在什么地方,使你不必去寻找它们。

  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使得随时修改计划得到可能。

  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不断打破我们知道事业的规则。今天看来似乎不容违反的规则有可能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变成过时的东西。

  所以说,发掘技术的潜力来改变企业的业务流程并明显地超过竞争对手不是一时之事,也不是十年一回的事。相反,应站在新技术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技术、认识技术并将其融入企业之中,研究与开发是这样,开拓市场也是这样。公司如果要在技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成功,就需要把技术开发作为看家本领的核心之一。那些能更好地认识、理解新技术潜力的公司,就能比竞争对手更具有持续增长的优势。

  如果你能够购买到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就不是新的。

  公司不可能今天听说有一项新技术,明天就付诸实施。必须花时间去研究它,了解它的价值,使该项技术的潜在使用价值形成概念,在公司内部推广这些价值并指定应用计划。一家公司如果能先做好上述准备工作,再把先进技术付诸实际应用,就必然会在竞争中明显地占据领先优势。

  作为改革地必不可少的催化剂,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企业业务流程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不是夸张之词。但是,公司要谨慎,不要以为技术是企业改革的唯一要素。  
 
 
 
 
 
 
 
管理及其决策 第二十六辑
 
  以流程为中心的改革和管理 第二部分 

  1、改革要靠一批人员发挥作用,站在最前列的是改革的领导者,这应该是一位有权力同时又有志于发动这样一场巨大运动的资深人员。假如缺乏坚定有力的领导,进行如此激烈的变革的努力将会迅夭折。改革需要对整个流程有一种全局性理解。而这种全局性眼光不是处在靠近第一线的人通常具备的只有领导者才会具备这种眼光,不过但靠领导者也无法完成改革。 

  改革某一特定的流程,这是该流程主持人的职责,这是一位由领导者指定、为流程及其绩效担负全部责任的资深人员。为了改革某一流程,流程主持人建立一个包括两类人员,即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的班子。内部人员指工作于目前流程、为这一班子贡献知识、经验和可靠性的那些人;与之相对并起着补充作用的外部人员,则指那些完全不了解现有流程,但凭借其新鲜与客观的视角而能提供创新思维的人。 一个立志于改革的组织机构很可能同时会有一批这样的班子在运作,如何协调、推进和支持其工作便是改革领导者的任务。领导者为各个流程主持人提供指导,并且保证所各项工作不仅从单项角度而且从整体角度看都是成功的。

  具体有如下角色:

  领导人 有权批准和发动整个改革的高级主管人员 

  流程主持人 负责一个特定流程及其改革工作的管理人员 

  改革小组 由若干名致力于某个特定流程改革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他们调查研究现行流程存在的问题并监督流程的重新设计及贯彻实施。 

  在理想的环境中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领导人任命流程主持人,流程主持人在领导人的支持下召集流程改革小组进行流程的改革。

  2、改革领导人通常是一名高级主管人员,他足以使一个单位从里到外来一个兜底翻。通常的情况是,并不指定某个高级主管人员担任改革领导人。这种角色往往是通过毛遂自荐、自我任命的方式产生的。某个人如果充满了激情要改革公司,要使它成为本行业的最佳企业,最终还要使它渐入佳境,这样的人如果又有力量胜任领导人的职位,便会成为企业改革的领导人。 领导人这个角色应该首先是目光远又有鼓动能力的人。领导人又是一家公司的企业改革的发动者。领导人一半的指责是督促流程主持人和改革小组进行改革。另一半职责是支持他们,使他们能够进行改革。领导人对他们说:“大胆干,如果有人对你施加压力,你就把压力推到我身上。如果有人阻挡你,向我报告他是谁,我来对付。”

  谁来充当领导人的角色呢?担任这个角色的人需要在进行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对公司的全体利益相关者拥有足够的权威。以保证改革能够进行。这个角色不必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担任;事实上也很少由首席执行官担任,首席执行官的注意力集中于公司的外部而不是内部事物。所以,领导人的角色往往落在总经理或业务主管身上,因为这些人内外都管,对外要顾到重要的顾客,对内要管公司业务的运作。

  如果一家公司只计划在公司内部一个部门进行改革的话,那么,一名次高级职位的作人员也可以担任改革的领导人。他可能是一位部门经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位领导人必须要有权支配与执行本部门生产流程有关的资料。

  领导人职务不仅仅是一个职位问题,也是一个素质问题。雄心壮志, 孜孜不倦、求知好奇等等都是改革领导人必需的素质。

  改革领导人又必需是一位善于引导的人。能开导别人使自己的想法成为别人想法的人。一位领导人不强迫别人改变他们拒绝改变的事。一位领导人会把远景告诉大家,劝说大家参与,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这样他们就会甘心情愿地甚至满怀热情地承受为实现理想而带来地困难。

  领导人还需要利用管理系统来加强改革的信息。利用这些系统必须对职工的工作表现进行测定,给予报酬,而采取的办法必须能鼓励他们试图作出重大的变革。当一项革新失败时惩罚革新者只会迫使人们以后不再尝试搞革新。 对于那些有了好的设想,进行试验而失败的人,公司管理层不但不应惩罚而且还该予以奖励。

  就改革本身来说,领导人只需花费自己的小部分工作时间,通常用在检查改革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发表支持改革的演讲上。同时,改革须贯彻领导人的意图和目的,因为这是领导人思维和行动的基础。

  如果对现有流程作彻底的变革,那么流程的结构及管理者角色与职责都将面临根本性评判,在随后的调整中,有些人将会失去自己的位子。因此,大多数中层管理者的本能反应就是力图预先阻止或随后搁置任何改革努力。

  改革之所以失败,追根究底,其根源大多在于领导的失败。如果没有坚强、执着、有进取心和有见识的领导,就不会有人去劝说公司内部职能部门的掌权人物,让他们所掌管的部门利益服从打破部门界限的大局利益。没有人能够强制改变考核制度和报酬制度,也没有人能强制推行重新安排人事,重新规定职务、等级制度。也不会有人能说服受到改革影响的人,使他们相信,除了改革没有其他的出路,改革的结果将会证实改革过程中受到的苦恼使值得的。 领导人是身处某个位置、能使改革所牵涉到的各方都俯首听命的人。某一天当其他一切努力都告失败后,这位领导人可以直截了当地要求人们为改革作奉献,放弃自己的领地,使之服从于新流程的需要。 如果改革领导者不是最高上司,那你必须保证最高上司不挖你的墙角。

  3、流程主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