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小人学 >

第36章

小人学-第36章

小说: 小人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抵既喂伲嘈拍芄蝗缭敢猿ァ!�

    李林甫恳切热情的态度由不得严损之不信。他想,只要李林甫肯帮忙,那么哥哥一定能够来京任职,他对李林甫十分感激,答应马上与严挺之联系。

    当严损之将这一消息告诉严挺之时,严挺之有些喜出望外。急切回京的心情使他忘掉了李林甫的为人,丧失了对李林甫的警惕。他马上按照李林甫的授意写了奏折,并特意嘱咐弟弟转达他对李林甫的谢意。

    严损之将奏折送给李林甫后,他见上面写的内容完全是按他的意思写的,不禁心中暗喜。他把奏折呈给了玄宗,玄宗看到奏折上写着“近染风疾,请入京就医”时,大失所望,问李林甫是怎么回事。

    李林甫回答说:“那天陛下让臣办理挺之来京之事,臣便派人前往绛州转达您的旨意,并作出挺之来京后的职事安排,谁知道,使者还没有回来,挺之的奏折就先到了。挺之得了风疾,臣也很惋惜,但事已至此,惋惜也没有用。依臣看来,严挺之已经衰老,虽有才能,却难赴重任,不如给他一个闲职官员,让他在东都治病,颐养天年。”

    唐玄宗摇头叹息:“挺之得了这样的病,真是可惜了朕的一片苦心呀!”

    李林甫劝玄宗不要难过,并说为了严挺之的健康,应速召他来东都治病,唐玄宗点头同意。就这样,严挺之被调到东都洛阳,出任詹事府詹事,虽然他的品级是正三品,却没有实际权力,他在仕途上的升迁机会又一次被李林甫破坏了。

    严挺之本来与李林甫是政敌,因此,严挺之对李林甫的警惕性应该是很高的。在严挺之保持高度警惕性的时候,李林甫要想打击他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只有想方设法让严挺之放松警惕,李林甫才能抓住可乘之机。这样的方法让李林甫找到了,他对严挺之的弟弟装出非常热情,和气的态度,从而使对方对自己丧失了警惕,使对方对自己的话深信不疑,使自己有能力牵着对方的鼻子走,直至严挺之走进自己早已设计好地圈套。达到了李林甫打击异己的目的。

    小人是最善于伪装的,他们能够在自己最痛恨的人面前露出最甜蜜的微笑,而当自己的异己还迷惑于他的微笑时,他就会对他们毫不留情地下了毒手,“口蜜腹剑”是小人品格真实的写照。“口蜜”只是为了麻痹对方,而“腹剑”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4)装出弱势,使人掉以轻心。任何对立的双方其力量总不是平衡的,一方的力量比较强大,另一方的力量比较弱小,小人对这个道理非常明了。在争权逐利,打击异己的过程中,小人并非总是在力量上占优势,也不是总那么飞扬跋扈,在自己的羽翼未丰、力量尚弱小的情况下,小人非常善于装出弱势,使别人忽视自己的存在,让他们对自己的力量掉以轻心,在这一段时期内,小人趁机拉拢朋党,集聚力量,为以后剪除异己打下基础。

    装出弱势,使人掉以轻心是小人在自己力量还弱小的形势下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常使小人能够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因为装出弱势,可以赢得别人的同情;装出弱势,可以遮掩自己的锋芒;装出弱势,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正因为此,小人常常通过装出来的弱势,将自己深深地保护起来,而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又很快表现出其强悍内心,对异己分子大打出手,毫不手软。

    小人案例之六十五:永元七年(95年),汉和帝年届十七,在全国范围内选用美女充实后宫,年方十五岁的邓绥也被选人宫中,邓绥高大丰满,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在宫中如云的美女中仍是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宫廷中的人都为她的美丽所折服,并且她为人聪慧,非其他女子所能比,所以她一进宫便得到了汉和帝的无比宠爱,第二年的冬天便被封为贵人,皇后阴氏从此被皇帝疏远了。

    邓绥富有心计,她知道宫中的斗争异常残酷,而她一个弱女子刚刚进宫,还没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她必须将自己的政治野心隐藏起来。所以,皇帝对她越是宠爱,她越是谦逊守法,注意搞好宫中的上下关系。她在宫中小心谨慎,一言一行都恪守宫廷礼法。对待阴皇后,她更是小心侍奉,关怀备至。对待其他嫔妃,她经常克制自己,与她们不发生冲突,她还常给宫中的宦官、杂役等人施以小恩小惠。这么做的时间久了,宫中对她一片赞美之声。汉和帝对她更加宠爱,这使她逐渐有专宠后宫的趋势了。

    邓绥虽然得到汉和帝的专宠,但她知道自己刚人后宫,根基不深,难以马上扳倒阴皇后,坐上皇后的宝座,因此,她仍用尽心机,刻意显示自己的贤淑。

    有一次,邓绥生了病,汉和帝批准她的母亲、兄弟人宫探视,不限制看望的时间和次数,这是皇帝的特恩。但是,邓绥却劝汉和帝说:“宫中是禁地,您让我家人长时间的在内廷逗留,这就会使陛下担上辜私之名,臣妾对此深表担忧。这么做对上、对下都不利,我不愿意这么做。”这番话着实令汉和帝欢喜,他连声赞叹说:“别人都以能多次进入内廷为荣,而你却深以为忧,能够自我抑制,这真是难能可贵啊!”

    内廷中的皇后、嫔妃都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她们佩戴各种各样的金银手饰,身穿亮丽的衣服,呈现出一派富贵俗艳之气,而邓绥却反其道而行之,不加修饰,不戴饰品,只穿浅色素雅的衣服,这在一片俗艳之中尤如出水芙蓉,更加引起汉和帝的注意和喜爱。同时,邓绥的这一举动又使阴皇后和众嫔妃误以为她甘愿淡泊,不争宠献媚,这使她们对邓绥开始掉以轻心了。

    邓绥害怕得罪阴皇后,所以,每当汉和帝临幸她的时候,她都称病请免,但汉和帝却无节制地临幸其他嫔妃,虽生了不少皇子,但都因先天不足而早夭,邓绥装做对此非常着急,常常有意为此哭泣、叹息,又多次选取美女,让汉和帝l临幸,以便多生龙子,这样,汉和帝更加宠爱她了。

    汉和帝宠爱邓绥,宫中对邓绥也是一片赞美,这使阴皇后看在眼里,气在心头,她开始憎恨起邓绥来了,几次对邓绥恶语相向。一次,汉和帝病重,阴皇后暗地里说:“皇帝死后,我临朝称制,一定要把邓氏满门抄斩,不让邓氏全家留下一个活口。”这句话被宫内杂役听取了,而宫内的杂役们多数早已是邓绥笼络好的心腹了,这句话很快便传到邓绥那里,她决定以此作为反击阴皇后的机会。

    邓绥对这件事小题大做,借题发挥,当着众宫人的面,她痛哭一场,她一边哭一边说:“我竭心尽力地侍奉皇后,可是她却还不能宽容我,看来我确实应该死了。妇人虽无从死之义,但是我死可以上报皇帝的宠爱,中解宗族之祸,下不使阴后有‘人彘’之机。”这番话表面上看是邓绥自谦自怜,没有害人之心,其实她话中有话,绵里藏针,直刺阴皇后。原来“人彘”有个典故,汉高祖刘邦死后,阴险毒辣的吕后迫害刘邦生前的宠妃戚夫人,将戚夫人的手足全都砍去,让她住在猪圈中,称她为“人彘”,邓绥这番话无疑是将阴皇后比做吕后。

    说完这些话后,邓绥拿起毒药,作势要饮毒自杀。自然她身旁的宫人会将她拦住,夺走了毒药。

    这件事传到汉和帝那里之后,他对阴皇后的话非常气愤,对邓绥却更加怜惜了。

    永元十四年(102年),阴皇后因为巫蛊、诅咒一事被废,忧愁而死。不久,邓绥由贵人晋封为皇后,达到了她的政治目的。

    自从邓绥进宫之日起,她就认清了自己最强有力的异己,这就是阴皇后,但当时,邓绥刚刚人宫,根本没有能力动摇阴皇后的地位,并且稍有不逊都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她不得不将自己的真实面目和意图隐藏起来,小心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异己。

    而邓绥伪装出来的谦恭了着实令阴皇后迷惑了一阵子。而这为邓绥赢取了时间。她在这段时间内,一是想尽办法获得汉和帝的宠爱,一是笼络大批的宫人,让他们做自己的羽翼。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精心营造,她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此时的阴皇后也看透了邓绥的本质,当阴皇后再想控制邓绥时,她却已经无能为力了。

    小人知道在自己力量弱小时如何保全自己,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以此来麻痹异己,让异己对自己掉以轻心,自己则在暗中积聚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抛弃伪装出来的弱势,凭借自己积聚的力量给异己以致命的打击。如果小人明知自己力量弱小,却与那些力量强大的异己直接对抗,那就会自讨苦吃,异己没有被打倒自己的地位却被动摇,更有甚者会性命不保。凭借小人的智慧,他们是不会做出这样的愚蠢之举的。

    (5)制造陷阱,诱人入套。制造陷阱,诱人人套是小人在打击异己时使用的一种非常歹毒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旦成功,往往会最大程度上达到小人的目的,异己一旦落人小人设计好的陷阱,往往就不能自拔,给自己招致毁灭性的打击。

    小人在打击异己时,一是依靠外在的机会,抓住这样的机会,打击异己;一是自己创造机会打击异己,而制造陷阱,诱人人套就属于后者。

    制造陷阱,诱人人套就是小人事先经过周密的安排、计划,给自己的异己挖好陷阱,设好圈套。之后,小人再想办法将异己引入陷阱之内、圈套之中,这样一来,异己就像凶猛的老虎失去锋利的牙齿一样,对小人没有一点反抗力量,只能任由小人宰割。因为他们一旦落人陷阱,钻进圈套,就会被小人牢牢地套住,就算他们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济于事了。小人利用这一招打击异己,历史上有许多案例。

    小人案例之六十六:开元三年,唐玄宗立次子瑛为太子,太子的母亲为赵丽妃,原来很受玄宗宠爱,所以瑛才能被立为太子,可是后来,赵丽妃受宠的局面发生了改变,武惠妃开始受宠,并且为玄宗生下了寿王李珥。唐玄宗对太子瑛的宠爱不可避免地转移到寿王李珥身上。李瑛对此是敢怒不敢言,只有忍气吞声,小心行事,但是,工于心计的武惠妃却不想安安稳稳过日子,她要废掉太子瑛,立自己的儿子李珥为太子,这样,她以后就是皇太后了。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武惠妃一直在想着办法,终于有一天,她想出了一条妙计。

    这一天,武惠妃召见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三人来到后恭立一旁,这时武惠妃语气温和地让三个坐下,关切地问起他们的生活起居来。

    过了一会儿,惠妃忽然煞有介事地说:“太子可听说过盗贼进入宫中的事?”

    太子瑛一惊,连说不知,李瑶和李琚也连连摇头。

    武惠妃接着说:“这么大的事你们怎么都没听说过?那天圣上看戏时,有盗贼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走准备赐给表演者的锦绣衣服,险些惊了大驾,我有一个装蟋蟀的小金笼子,是皇上赐的,前几天也找不见了。”

    太子瑛问道:“盗贼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到宫中行窃?”

    武惠妃危言耸听地说:“丢几件东西也不算什么,关键是宫中的安全,太子殿下是大唐的未来,二王也身负重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