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

第134章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第134章

小说: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中华军最怕的就是清军死磕硬拼。
        如果清军统帅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面对中华军铺天盖地的炮火即使不知难而退内心胆怯也是必然的;可若是一个性格坚韧。内心自负的将领。那一场死磕是免不了的。就好比福康安。他即使是在面对着自己无法撼动的对手。高傲的性格也不会是他退缩的。
        而且其人不死。清军统帅的位子非他莫属。如此一来。数量巨大的清军在一个志在复仇的统帅的带领下。对于中华军的威胁是明摆着的。
        “福康安。咱们有得玩了。”梁明畅快之中念念不忘的还是这个福康安。
        对于这个人物。十六年前的梁明只有三个印象。其一、乾隆帝的私生子(谣传);其二就是历史书上对英**队的火器操演不屑一顾的福大将军;其三。七千精锐远征廓尔喀。悍将军威。总的来说是一个比较能打仗的高傲将军。
        (1791年西藏遭廓尔喀入侵。福康安从青海西宁出师40天内强行军四千余里兵进后藏。先战擦木。再战济咙。随即转入了廓尔喀(今尼泊尔)境内。先后攻克索勒拉河、渡过铁索桥。转战深入敌境700里。六战六捷。斩敌四千余人。)
        随着军情局在各地扎根、发展。清军能将一个个进了军部的档案室。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这个福康安。紧跟其后的就是海兰察。
        福康安出身富察氏。出身于军功贵族家庭。其祖上曾连续四代侍奉皇帝左右。富察氏堪称是独一无二的侍卫世家。满清皇室最亲密的勋贵。
        他的姑姑就是乾隆帝的孝贤皇后。标准的皇家贵戚。其父就是乾隆中早期鼎鼎大名的傅恒。乾隆朝早期的头号众臣。本人最初从阿桂用兵金川。事后即任封疆大吏。多次奉命征讨内地和边疆的起义或入侵。后再从阿桂镇压甘肃回民起义。破石峰堡。封一等嘉勇公。确实是一个大将之才。而更让梁明看重的是。此人性格极其兼任。多次用兵都是针对穷山恶水。却是历尽艰辛最终全胜而归。
        此人功绩堪伟。地位显赫。又是乾隆皇帝的心腹爱将和朝廷重臣。福康安的骨子里都带着一股子军功贵族的优越感和霸气。常人根本就不放在眼中。极爱记仇。换句话说就是睚眦必报。
        这一战原本准备把他和海兰察一勺烩了。以后也能剩下些力气。可是万万内想到向来心高气傲的福康安竟然会逊到海上晕船。那万余前部的领军人物只有一个海兰察。
        北洋舰队围杀清军船队时。其后部的二十多条船窜的快成了漏网之鱼。回到八罩岛立马载上福康安就往回跑。就这样。一条猛虎回到了岸上。
        陈磊看着摊开的军报。没有多话。只是躬身道:“臣恭贺王爷。”
        梁明轻嘘了一口气。“大事未成。还不是恭喜的时候。”看着身后悬挂的大陆地图。说道:“现在李勾应该到广州了。大仗要开打了。”
        “王爷。李大人那外有北洋舰队为托趁。内有岭南处的策应。又集结了三个整编师。和台湾忠勇军一万五千人。如此军力拿下一个广州城绰绰有余。”陈磊一点都不担心广州那一仗。因为中华军在这一战中拥有着压倒性的实力。
        “启禀大王。周相等内阁众臣求见。”门外。一个侍卫通报道。
        “传他们进来。”梁明轻松地回道。向陈磊吩咐道:“去传些茶果上来。”
        兴德阁内。
        “臣等贺喜大王。”周青竹等人进得门来。第一件事就是纳头跪拜于地。这样的大喜事对于中华的实际意义可远远胜过“祭天祭祖”。
        “都起来。都起来。”梁明抬手一摆。笑着说道:“今日确是我中华大喜之日。本王心中高兴很啊。”目光炯炯望着远处。梁明接着说道。“但万里之途。我等刚刚迈出了一步。今后重任还望诸卿共勉。”
        周青竹起身回道:“回禀大王。北伐之事乃立我朝万世之基业。臣等不敢轻心。定誓死以报大王恩情。”
        梁明轻笑一声。说道:“出军北伐。所要之事不但在于前线。还在于后方。我朝积累十年之力。以供先期损耗定无大碍。是以。钱粮方面本王尚且心安。只是要让诸卿操劳了。”
        “明日大早。通告全国。”他走下了座位。缓缓踱着步子。好象要把遥远的思绪拉回来似的。默思片刻。无畏地一笑。说道:“我中华雄师北伐满清。本王立誓复我汉家万里江山。”





    正文 二章 广州
    黑龙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8…1 10:13:27 本章字数:3410

        虎门海口。阿娘鞋岛。
        原本荒凉的岛上如今已经布满了荷枪实弹的军人。现在中华第一方面军的军部就设立在这个小岛的南武山上。(第一方面军下辖整编第一师、第五师、第六师。台湾忠勇军一万五千人)
        阿娘鞋岛位于珠江主航道上。是李勾早就瞄上的好地方。即安全离前线也近。完全可以及时掌控全局。军部驻扎于此是合适。
        肃立于南武山头。李勾远远的向广州方向望去。黑漆漆的夜幕遮掩了所有的痕迹。只有炮声依旧轰鸣。不是还可以看到一道道炙亮划破天空。
        这段日子应李侍尧所求。孙士毅先后调集了万余精锐增援福建。其中不乏是督抚手中的标兵。并且为了运送大军渡海。广东水师还调去了三个营。但即便如此。广州城内的守卫力量还是相当的雄厚。
        如今。广州城内有近五千的督抚提标兵(谁让广州城的大员多)。还有三千城守协兵。而城外还有三江口协。以及番禺的守备营。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两千多人。并且也装备了不少的火器。
        光明正大的对阵。在实力强大的中华军面前清军毫无获胜之机;而暗地里搞偷袭。毫无防范的清军更是一群散沙。
        在岭南处人员的引领下北洋舰队毫不费力的就通过了伶仃洋。主力部队顺着珠江直抵广州城下…………
        “几点了?”李勾没有回头。依旧望着广州那边。
        “回军座。现在是五点二十一分。距发起进攻已经两小时二十分了。”随身地副官低声回道。“三江口方向地炮声已经停下了一小时零七分钟了。如果通讯员不出意外的话。一刻钟内就会有消息传来。”
        说话间一个士兵跑步过来。“报告。”士兵一个严格的军礼之后报告道:“军座。岭南处来人询问。八点前是否能拿下广州?”在这名士兵身后不远的地方。一个百姓衣着的人正等在那里。
        李勾闻言不由的锁紧了眉头。广州城内有八千余清兵。并且熟悉地形、占有地利。能否在八点之前肃清城内清军他还真没什么把握。“让他过来。”看了眼那个模糊的身影。李勾颇有不快的说道。
        “岭南处科员张华清见过李总长。”来人有三十出头。外貌极为平凡。一身短衣打扮。不过在李勾面前表现的却是一副军人作风。举止之间很是利落。
        张华清的表现到让李勾生出了两分满意。这证明岭南处还是将自己视为军人地。而不是……
        “八点之前拿下广州。很重要?”李勾说着眉头询问道。“是的。李总长。”张华清军姿站得直直的。完全一副军人架势。“卢处长将在今天八点于澳门会见葡萄牙代表。届时。我军是否完全控制广州将是一个重要地筹码。”
        李勾脸色不变。觑着眼瞅着张华清说道:“八点之前我军拿下广州不成问题。至于是否能将清军完全肃清。这就不好说了。”来回踱了几步。这才又说道:“给卢青一句话。对华利士他们留点面子。我朝大军北进。国内空虚。跟英国人起不地乱子。”
        “是。卑职告退。”张清华是退下去了。可李勾的心却平不下去。中华国内虽然安稳。可南洋大势却不太稳。两年来。英国逐渐同暹罗有所接触。而在安南。北方的郑氏政权已被西山军消灭。阮文惠正大举进攻阮福映。广南阮氏政权也是江河日落。那怕越南分舰队几年间迅速壮大。
        暹罗千年以来一直就是中南半岛上地“顶尖大国”。国家实力相当雄厚。两年来新王昭丕耶却克里已经完全掌控了暹罗。并且通过同缅甸地摩擦逐渐联系上了蓄谋缅甸已久的英国。虽然面对中华国依旧很温顺。可藏着牙地狼到底不是狗。
        扁扁为了不引起满清的注意。同时也是不消耗自身实力。中华国也不敢彻底同暹罗撕破脸皮。两年来。双方就在一种很古怪的气氛下平安渡过了。并且暹罗还成了中华国的第二大贸易对象。说起来真的很搞怪。
        “军座。军座……”副官小心的提醒道。“柴总长派的通报员到了。”
        “快传。”一听是柴坤派来的人。李勾就笑了。这说明三江口协的三千清军完蛋了。果然不出他所料。毫无防备的三江口协面对北洋舰队铺天盖地的炮火当即溃散。军营乱作了一团。随着北洋舰队陆战营旅的登陆。没头苍蝇乱转似的清兵要么跪地投降。要么被一刀捅死。一个小时多一点一个协的清军就报销了。
        按照军部拟定的计划。北洋舰队在攻占广州后留下“开阳号”、“摇光号”两艘战列舰和八艘炮艇驻守广州外。余下的系数开往琼州府。而越南分舰队则开往台湾。帮助第二方面军渡海征讨布防空虚的福建。(第二方面军军长蔡德利。下属整编第二师。台湾忠勇军两万余。统领杨衮。)
        中华军的大规模登录自然惊动了不少人。可是广州城内的清军却是来不及控制城防的。因为城西的守城千总霍志三年前早就是岭南处的人了。广州城转眼之间就陷入了刀枪战火之中。
        深夜被叫醒的孙士毅还没来得及弄清状况就被一个个急报给打傻了。谁能告诉自己是这么地一回事?看着乱成蜂窝似地总督府。孙士毅真是欲哭无泪。
        “大人。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逆匪就快到总督府了。”督标副将徐元峰盔甲不齐的跪倒在地。向呆立当场的孙士毅哭求道。
        孙士毅连连摇头。苦笑道:“老夫还能往哪里走?”指着杀声正盛的外面。说道:“这是打哪路来的毛神老夫都不知。你让我往哪里去?我还有脸往外逃吗?”说话间孙士毅摇摇晃晃的就要坠倒在地。
        徐元峰连忙上前搀扶。他听了这话真是难以对答。这事确实是窝囊的要死。哪路来的兵将都不知道。岭南第一重城——广州就稀里糊涂的丢了。要是说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可他徐元峰还不想死。
        “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退到城外。大人再整军备战未尝不能克敌制胜啊!。”徐元峰听的外面越来越近地厮杀声心中急的要死。“大人。若不走那就全完了。连翻盘的机会都没啊!”
        就在这时一个血染全身地将官冲了进来。“大人。逆匪就差半道街了。”那将官到了跟前扑通一下跪倒在地。
        孙士毅定眼一看这人竟是城守协地守备马匡。“马匡。你可知晓对方是什么来历?哪边的人马?”孙士毅一股劲从心头生出。巍巍立起身来。两手就要抓向马匡。
        马匡看起来一身是血。可那都是人家身上的。他自己也就是破了点油皮。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